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笔麈”而非“笔尘”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宗亮 参加讨论

    近读巫仁恕先生所著《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中华书局2008年7月第一版),颇为其研究新取径所吸引,然细读之下,还是产生一处疑问。在该书第五章“物的商品化与特殊化——以家具文化为例”中,笔者读到如下一段话:
    莫是龙是带动晚明“细木”家具奢侈消费风气的先驱 ,但是他对晚明富贵人家也跟随文人追逐古董家具之风颇为不满,他在《笔尘》中说:“今富贵之家,亦多好古玩,亦多从众附会,而不知所以好也……”
    脚注并注明此句引自“(明)莫是龙《笔尘》,收入《丛书集成初编》2923册(上海:商务印书馆据百陵学山本影印,1936年),页15-16。”(第242页,又该书文后所列参考书目也写作“《笔尘》”)
    此段引文及注释规范并无问题,笔者注意的是此处谓莫是龙作“《笔尘》”的提法。鄙意以为,古代并无“笔尘”一说,此处“笔尘”或系“笔麈”之误。笔者无法判断是巫先生在创作时即将“麈”误作“塵”(“尘”字的繁体),还是出版社引进简体版时简繁转换不当,将“麈”误简化为“尘”。按“麈”(zhǔ)与“塵”(chén)二字,本只有细微的字形差异(“麈”下为“主”,“塵”下为“土”),特别是在使用小号字体的情况下,若不细加辨别,确实十分容易致误。不过,如果我们弄清了二字的含义,则不难判断“笔麈”是,而“笔尘”非。
    “麈”字之原意为“鹿之大者”,据说为群鹿首领,麈尾之所指,即群鹿之所至,《格致镜源》引《释藏指归》云:“群鹿随之,皆看麈所往,随麈尾扭转为准”。后衍生出“麈尾”,本是驱虫﹑掸尘的一种工具(盖今所称“拂尘”亦有可能是“拂麈”之讹),到魏晋时期,名士清谈时常手执麈尾,故后世也称清谈为“麈谈”,亦泛指闲居谈论。“笔麈”一词则似可理解用文字记录下来的笔记杂感。而莫是龙《笔麈》一书正反映了他寄情山川、远避喧嚣的处世态度,故书名用一“麈”字,契合是书主旨。
    而“塵”字《说文解字》从三“鹿”,从“土”,表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后一般指飞扬的细土(尘土)或专用做佛家用语(红尘)等,并无闲谈、杂记之意。故我们可以认为莫是龙原书名应是“《笔麈》”而非“《笔塵”》,《品味奢华》一书引作“《笔尘》”确有不当。事实上,不单《品味奢华》一书,今日其他一些文史著作包括博硕论文等也不乏将“笔麈”作“笔尘”者。
    由此而可以进一步推知,宋人王明清所著“挥麈”系列(《挥麈前录》、《挥麈后录》、《挥麈三录》、《挥麈余话》),以及明清众多的诸如“笔麈”(于慎行《谷山笔麈》、王肯堂《郁冈斋笔麈》、商辂《蔗山笔麈》、敦诚《鹪鹩庵笔麈》)、“画麈”(沈颢《画麈》)、“麈谈”(徐学谟《归有园麈谈》、徐晓亭《麈谈笔存》、吴梅《顾曲麈谈》)一类书籍,其字均当作“麈”而非“塵”,当然更不可误将之简化为“笔尘”、“画尘”或“尘谈”。
    原载:《中华读书报》2008-11-19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