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萨尔〉论》 降边嘉措著,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全书430千字。 《〈格萨尔〉论》按照“中国史诗研究”丛书,编辑体例的要求,在回顾和总结过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吸收自己和同时代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从宏观上全面地、系统地论述《格萨尔》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并阐述《格萨尔》在藏族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本书从搜集整理和编纂工作中提出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出发,遵循“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的原则,围绕着“《格萨尔》在藏族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这一主题,进行分析和论述,努力作到言之有物,持之有据,因此,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本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在纵向方面,从远古的历史,梳理和分析了藏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将藏族文化发展的历史,划分为自然崇拜(泛神论)、苯教文化和佛教文化三个阶段。二、提出“雪域文化圈”这样一个概念,进而分析了藏族文化的内部结构,指出藏族文化内部存在着“两种民族文化”,它的主要特征是“三足鼎立,三元汇合。”即由领主贵族文化、僧侣文化和民间文化三个部分融汇而成。领主贵族文化,又可称作官家文化,或统治阶级文化,与之相对立的是民间文化。三、本书用较大的篇幅,比较系统、比较全面地分析和阐述了《格萨尔》说唱艺人在史诗传承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和贡献。 此外,对《格萨尔》所反映的古代藏民的灵魂观念和巫术活动,部落联盟和部落意识,苯教和佛教之间残酷的教派斗争及其对藏族文化发展的影响,都作了深入的探索,提出了一些精辟的见解。 《〈江格尔〉论》 仁钦道尔吉著,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全书334千字。 《江格尔》是蒙古族英雄史诗。作者运用多次到新疆、内蒙古实地调查所获得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并系统地掌握了中、俄、蒙三国出版的全部文本、演唱信息、演唱艺人传略和其他相关资料,参考了各国著名学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将《江格尔》放在整个蒙古文学、蒙古语族英雄史诗,乃至放在北方民族英雄史诗的大背景下,探讨了《江格尔》及整个蒙古英雄史诗的形成发展规律。作者将长篇史诗《江格尔》与数百部蒙古中小型英雄史诗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了各类史诗的共同核心,即史诗情节框架所组成的母题系列,并根据这种史诗母题系列的内容、数量和排列方式,把整个蒙古英雄史诗分为单篇型史诗、串联复合型史诗和并列复合型史诗三大类型,论证三大类型史诗标志着蒙古英雄史诗的三大发展阶段,《江格尔》是在第三阶段上形成的并列复合型史诗,它是在蒙古古老的英雄传说及单篇型史诗和串联复合型史诗的基础上形成的长篇英雄史诗。作者以文化渊源、社会原型、词汇与地名、宗教形态、早期江格尔奇的传说、卫拉特人的迁徙史和演唱艺人的出现等七个方面的论据,提出《江格尔》是在15—17世纪上半叶在新疆阿尔泰山和额尔齐斯河一带形成为长篇英雄史诗。作者还分析了活态史诗生存的条件。只有具备史诗演唱艺人、喜爱史诗演唱的听众以及从古代以口头传承下来的史诗等因素,活态史诗才得以存在。对于这些因素,作者也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 《〈玛纳斯〉论》 郎樱著,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全书40多万字。 目前对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最为综合的一部新作。全书结构宏大,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是文学史的角度讨论《玛纳斯》的流传、变异、成书年代、版本,以及孕育这部伟大史诗的柯尔克孜族的民俗历史,并介绍了以居素甫·玛玛依为代表的历代《玛纳斯》演唱者。中篇主要从文本出发,讨论《玛纳斯》的人物形象、美学特征、叙事结构,并从民间文学的母题研究角度出发,研究《玛纳斯》与柯尔克孜族别的民间文学的相似之处,更进一步得出这部伟大史诗是优秀民族文化的综合代表。下篇则从比较文学的角度进行再次探讨,通过突厥史诗、东西方史诗、宗教文学各个视角,再度反观《玛纳斯》,将它放在整个世界文学的大舞台上分析,揭示与其他民族文学的相通之处,从而探索出整个人类文化青春期心理的共同趋向。 《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 朝戈金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全书约32万字。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为史诗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研究中广泛参照了国际上史诗学晚近的理论成果,对下述问题作出了回答:(1)如何正确认识"口头性"与"书面性"的关系;(2)史诗文本的种类和基本属性;(3)史诗文本与演唱语境的关联;(4)给定的文本与整个传统的关系;(5)史诗研究的方法论问题;(6)在从基本理论阐释过渡到具体操作时,提出了史诗文本的互文性问题,以及如何由具体案例中抽象出类型,完成由单个文本投射和说明整个史诗传统的可能性问题。第二部分是样例分析:以上述理论认识为依托,限定了文本分析工作的规程,制定了遴选样本的标准,并针对蒙古语诗歌在语音、韵式、句法方面的独特性质,设计了相应的分析模型和检测手段。具体步骤是:(1)对样例的词语进行尽可能精密的诗学分析;(2)句法形态分析--韵式、步格、平行式等;(3)程式系统分析--程式频密度分析和系统化运用的描述;(4)对于蒙古史诗诗学,提出理论上的总结:程式是蒙古口传史诗的核心要素,它制约着史诗从创作、传播到接受的各个环节,而程式化的根源是它的口头性。该书虽然作者仅就一个文本进行诗学分析,但是由于这种分析是在作者关于史诗研究的宏观把握之下进行的,并运用了新的理论方法,因此其价值也就不再限于关于个别史诗文本的范围,而是直接延伸到关于蒙古史诗和中国史诗的整体研究,甚至延伸到关于中国口承文学和口承文化研究的多个领域。对于活态史诗歌的口承性"的把握,对于史诗文本基本类型与属性的分析,对于"表演中的创作"的阐释,对于"程式是口承史诗的核心要素,它制约着史诗从创作、传播到接受的所有环节"的表述,精当而有创见。突破了现有史诗研究格局,拓展了史诗诗学研究的新领域。 《南方史诗论》 刘亚虎著,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全书334千字。 本书论述了南方彝、苗、壮、傣等30多个民族的原始性史诗、英雄史诗、迁徒史诗的各种传播形态、源流、文本、类型、形象、艺术特点、文化根基、与其他民族史诗的比较、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多学科价值等。南方史诗具有分别在祭祀仪式、生产征战环节、人生礼仪、娱乐场合演唱的传播形态,各具有不同的功能。早期的原始性史诗的胚胎是关于图腾、求同的欲望和“神秘互渗”的思维,随着形式对目的的不断超越而从祭词不断发展到史诗。家长奴隶制、封建领主制初期分别出现了英雄史诗。原始性史诗表现了天地形成、人类起源、早期创造等,英雄史诗反映了过渡时期“强者作了主、弱者降为奴”的征服掠夺战争和后期民族统一战争。它们包含奇孕、洪水、化生、射日、考验、离合等各种类型,塑造了图腾、始祖、与自然斗争英雄、部落征战英雄等各种形象,具有象征、隐喻、实与幻交替叠印等各种艺术表现特点。它们的文化根基是南方民族山地农耕文化、群体文化、神巫文化、口传文化等,在与其他民族史诗的比较中鲜明地体现出这些文化特质。它们的原始意象、叙事形态不断地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重现复活,具有永久的魅力和多学科的价值。 《<江格尔>与蒙古族宗教文化》 斯钦巴图著,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全书243千字。 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是我国三大史诗之一。她以其惊人的规模,独特的艺术表现和深刻的文化价值震撼了世人,《江格尔》研究也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国际性学科。综观《江格尔》研究史,有关这部史诗与宗教的关系问题历来是一个受人们关注但研究最为薄弱的问题,其中有很多重要的问题需要人们去研究和解释。本书分上、中、下三编全面、深入、系统地探讨了《江格尔》与宗教的关系问题。上编克服了以往研究局限于《江格尔》文本研究而忽略史诗演唱民俗的缺陷,从演唱民俗入手,结合史诗文本内容,探讨史诗在部落社会中的功能、地位、史诗与部落宗教的紧密关系,勾勒出史诗早期的宗教——文学的总体发展脉络,并在这一总体发展过程中解释了围绕史诗的各种文化现象,这是以往研究所没有的。尤其是在《江格尔》序诗与古代突厥 蒙古祖先祭祀歌之间进行的比较更具学术意义。在中编,作者着重探讨了作为原始本土宗教和构成蒙古文化原生态的萨满教对史诗《江格尔》所起的作用。作者运用大量的例证证明了萨满教宇宙观对史诗叙事时空的决定性影响,更以大量的证据证明萨满教观念构成了史诗艺人在安排史诗人物活动,组织故事情节时的信仰依据、道德依据和民俗依据,构成了他们严格遵循的一种创作原则。书中对史诗中表现出的萨满教观念的具体分析非常深刻,独具特色。在下编中重点探讨了三个了问题,一是萨满教宇宙观和佛教宇宙观在史诗中的重叠以及史诗人物的萨满教和佛教的双重特征,二是史诗《江格尔》中的佛教形象的佛教观念,三是佛教僧侣和佛教寺院对《江格尔》流传的影响与作用,指出《江格尔》基本形成以后传入蒙古地区的佛教的影响在史诗中趋于得到强化。该书思路清晰,结构合理,论据确凿,分析深入,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 《居素普·玛玛依评传》 阿地力·居玛吐尔地 托汗·依莎克合著,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版。 《玛纳斯》史诗产生、发展、传播经历了一千年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史诗以口头形式传承和发展,通过不同时代众多《玛纳斯》艺人之口得到锤炼和加工,最终传到了我们的时代。居素普.玛玛依是目前唯一的一位健在的能够演唱八部完整《玛纳斯》史诗的歌手。《玛纳斯演唱大师居素普.玛玛依评传》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居素普.玛玛依学习、演唱《玛纳斯》史诗的神奇经历,他的家庭、成长过程、史诗演唱特点、风格及在国外的影响等。 作者经过多年的民间调查和采访,在搜集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多学科的理论,通过分析居素普.玛玛依成长的人文地理环境、家庭环境、自身才能及主观努力等因素,对他在继承、发展、传播《玛纳斯》史诗方面的作用,对他以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玛纳斯奇的师承关系,以及其唱本的形成和完善过程、特点等进行了广泛的评述。介绍了他演唱多部史诗,为保存和发展柯尔克孜民间文化所作出的特殊贡献。总之,本书作为第一部系统介绍和研究《玛纳斯》演唱大师居素普.玛玛依的专著,对完善我国"玛纳斯学"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格萨尔〉与藏族文化》 降边嘉措著,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全书26.7万字。 《格萨尔》是我国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在藏族文化发展的历史上,曾产生过重要作用,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但是,在历史上,藏族社会长期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在思想文化领域,僧侣贵族文化占统治地位,《格萨尔》这样一部来自民间的英雄史诗,则长期遭受僧侣贵族的排斥和压制。 《〈格萨尔〉与藏族文化》一书,在宽广的文化背景下,运用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方法,从宏观上比较全面、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格萨尔》在藏族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指出:《格萨尔》对藏族文化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从而在藏族文化史上确立了她不可替代、不可抹杀的重要地位。在藏族文化史上没有其地作品,能象《格萨尔》那样深刻地反映古代藏族社会发展的历史,对藏族文化的发展,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该书用较大的篇幅,分析了神奇的《格萨尔》艺人,阐述了这些来自社会底层的民间艺术家们在《格萨尔》发展历史上的巨大作用,认为他们是史诗最直接的创作者、继承者和传播者,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精神。 《民间诗神──格萨尔艺人研究》 杨恩洪著,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全书27万字。 该书建立在作者长期深入青藏高原所进行的田野调查、采访艺人所取得的大量第一手资料之上。该专著分为上编、下编两部分。上编对格萨尔说唱艺人的社会地位与贡献、艺人说唱的形式,艺人的分布与类型,托梦神授及其与藏族传统文化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论述。下编是作者在亲赴藏区、蒙古族及土族地区采访的40余位艺人的基础上,撰写了其中的22位具有代表性的藏族、蒙古族、土族民间艺人的评传。记录了这些作为平民百姓的民间诗神的苦难、坎坷的生活经历及说唱生涯,为人们提供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艺人说唱及史诗传播的活的资料。 该专著论述了说唱艺人在史诗产生、发展、传播及变异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对已知的百余位艺人进行了分类研究,对其中的托梦神授现象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及方法论从心理学、人类学的角度进行了剖析,说明在藏族传统文化社会中,在全民信教的氛围中,生活在史诗传播环境中的人们,用大脑记忆长篇史诗的可能性。此外,作者还论述了口传史诗向书面史诗发展的必然趋势,即与世界其他史诗一样,“格萨尔王传”的口头传播方式终将被书面形式所替代,从而说明艺人存在的价值及抢救史诗及艺人的重要意义。 关于杨恩洪这部记实性兼探索性的著作,贾芝先生特地为之作序,说了一段十分中肯的话:“杨恩洪同志自1986年起,长期坚持到藏族地区寻访艺人、作调查,从西藏、青海、四川交界的果洛、玉树、昌都、那曲、甘孜等盛传《格萨尔》的地区开始,不断深入探索,在盛传《格萨尔》史诗的世界里邀游,访问了40多个艺人。她跋山涉水,到交通不便的荒僻山村,凡能找到的艺人她都找了,而且与艺人交朋友,友情真挚动人。一个会说藏语的汉族女学者,受到当地群众的热情欢迎。她可说是第一个掌握了金钥匙的人。……作者看来是一个纤纤文弱的女子,然而她意志坚强,治学勤奋,一年一度出发,首先到青藏高原一般人不易问津的地方去寻访艺人。她说每当访问一个艺人有意外的收获时,就感到自己的无知,而正是在她感到自己所知太少的时候,她才越走越远,终于踏上了能比较全面地探索和了解宏伟史诗《格萨尔》的征程,有众多的新发现,献出了这部既有新鲜报道又力求全面论析的专著。” 《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 尹虎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本书是关于口头诗学方法论的评述性著作,它系统研究了口头诗学的一些基本理论范畴,对口头诗歌的叙述单元、结构、文体模式等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从歌手的表演的角度,重点讨论口头诗学的程式、主题、文本概念;史诗传统的演进模式、文本化过程;史诗的故事模式等问题。口头诗学研究强调比较的方法,该方法以文本、文类、传统为依据,目的在于探讨口头传统的内部运作过程,揭示口头传统的创造力量。围绕表演中的创作这一核心命题,本书主要探讨了以下一些问题:田野工作的意义;主题和程式;传统与创新;口传史诗的统一性和有机体;作者和文本;共时与历时的方法论。此外,本书还涉及文本记录方式和整理状况对于文本分析的重要性;界定了口述记录本,手抄本,现场录音整理本,印刷文本的概念,并试图在史诗传统演进的历史过程中,揭示这些文本类型的意义。本书还包括对口头创作形态学意义上的文本、文本与语境的关联等问题的研究;史诗创作、表演、流布与史诗传统的演化模式以及史诗文本化过程的研究。口头诗学的倡导者,试图从史诗传统内部获取证据,研究史诗艺人的类型与史诗演唱制度的关系;研究宗教(神话与仪式的交互作用)祭礼对史诗表演传统的作用;研究史诗传统直接地表现为仪式和神话的作用。全书采用民间文艺学、民俗学、人类学、文艺学等跨学科视野对口头诗学作了一次全面而深刻的论述。 《鹰灵与诗魂——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研究》 巴莫曲布嫫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0月版,全书58万字。 这是一部立足彝族历史与文化,研究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理论,并为之建构起了独到的理论框架的开拓之作。全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的兴起和发展。作者以彝族毕摩文化和经籍文学的历史发展为线索,对彝族古代经籍诗学论著进行了整体考察,认为彝族古代经籍诗学殆发轫于魏晋,而成熟于唐宋以后,发展于明清之际,勾勒出了彝族古代诗学从肇始走向发展,从稚拙走向成熟的历史轨迹。中编:彝族古代经籍诗学体系的理论建构。作者从诗歌发生论、创作主体论、诗歌本体论、彝族诗歌体例论、彝语诗律论和诗歌功能论等方面,对彝族古诗在理论建构上潜在的系统进行了全面疏理、概括和总结,从而揭示出彝族经籍诗学在其历史发展中所呈现出来的自成一体、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下编:彝族古代经籍诗学范畴与命题论要。作者从本民族的文化背景和传统哲学出发,从思维方式和批评模式的深层结构中,对彝族古代诗学范畴和命题进行了独到、全新的论述和分析,突破了以往彝族文论研究中“汉族诗学眼光”的局限,客观地阐释了彝族诗学中那些与汉族文论截然不同的诗学概念和范畴的原生内涵和意义指归,无意更接近彝族经籍诗学的核心要义和理论精髓。在作者的归纳中清晰地呈现出彝族诗学理论的基本面貌以及整体构架,从总体上演绎出了彝族诗学潜存着的一种初具规模、自成体系的思维方式和批评模式,并对其局限性和所带来的理论上的诸多缺欠也作出了客观评述,深中肯綮。这些也是汉族学者在以往的研究中所未能触及和解决的问题所在。总体上看,这部著作对研究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的范畴来源、命题要义、理论建构,疏理彝民族诗歌审美意识发展和演进的大致脉络,以及探索彝族诗歌美学传统的研究新路,拓展民族文论的研究领域,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和重大的理论意义。 《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 苑利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年3月版,全书250余万字。 这部丛书系浓缩中国民俗学百年经典的大型学术丛书,是在刚刚故去的钟敬文先生的亲自督导下,在苑利及编委会诸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历经四年,从近万篇学术成果中精选出来的。它收录了从1900至2000年这一百年间的中国民俗学优秀成果数百篇,凡250余万字,分《物质民俗卷》、《信仰民俗卷》、《社会民俗卷》、《神话卷》、《传说故事卷》、《歌谣史诗卷》、《民俗理论卷》及《学术史卷》八部,向学界隆重推出。该丛书出版后,《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北京晚报》等国内一些重要媒体,都给予了及时的报道,学术界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本丛书的出版,对于我们了解中国民俗学的百年发展历程和它所取得的优秀成就,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这套丛书既是图书馆必备的馆藏书目,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的案头用书,既是大专院校民俗学课程的唯一教参,也是普通读者充实文化修养的饭后读本。每卷除精选有数十篇优秀成果外,编者还为读者们提供了数万字的相关论文、论著、译文、译著索引,供学者、学生使用。由于中国民俗学具有着明显的跨学科特点,所以,该丛书收录了许多来自不同学科的名家名篇,因此,本丛书也是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宗教学等诸多边缘学科的参考用书。 《苗族图腾与神话》 吴晓东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这部书是在搜集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写成的,是一部涉及了口头文学、语言学、民俗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的论著,对苗族支系及其图腾进行了比较全面地梳理,对其相关的图腾神话进行了相应的阐释。此论著提出了一些比较新的观点:盘古神话最早产生于古苗瑶语族生活的荆楚地区,犀牛为苗族图腾,是盘古的原型,"盘古"为"老爷爷"的意思;盘瓠神话是楚与卢戎战争的反映,图腾标志是盘瓠神话形成的关键,"盘瓠"为"王爷"之意;相繇神话是延维神话的发展;苗族《开亲歌》中有的部分来源于猴图腾神话;氐人是从三苗中鱼图腾部落发展而来的,即被窜于三危的那一部分苗,苗族古歌中"鹳吃鱼"反映了三苗被打击的情况;楚族属于东夷族,苗瑶语族洪水神话反映的是 苗蛮与东夷族战争的反映,"蛮夷"指蛮化之东夷;《苗族古歌》中的蝴蝶妈妈并非苗族之图腾;九黎与三苗虽然有关,但它不是三苗的主源,九黎被打败之后融入三苗,成为三苗的一部分,所以至今苗族中有一些关于蚩尤的传说;苗族的《蚩尤神话》反映的是涿鹿之战。此论著体现了作者力图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把握研究对象的全新理念,这也是从猜谜般的神话研究走上实证的第一步。 《格斯尔全书》(第一卷) 斯钦孟和主编,民族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 《格斯尔全书》(第1卷),由前言、北京木刻本和北京隆福寺抄本影印本、北京木刻本和北京隆福寺抄本校堪本、本经木刻本和本经隆福寺抄本拉丁转写本及注释等几个部分组成。全书计1508页,结构合理,编辑和出版规格较高,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学术水准。其中,北京木刻本和北京隆福寺抄本影印本的出版,是国内外蒙古学界和史诗学界久候的佳音,对推动《格斯尔》的传播和研究,将会产生重要影响。无论是在蒙古《格斯尔》流传史上,或者在与之相应的藏族《格萨尔》流传史上,北京木刻本《格斯尔》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版本。北京木刻本《格斯尔》于1716年出版,是《格斯(萨)尔》传播历史上第一个印刷版本,也是最早流传到国外学者中的版本。由于印刷年代较早,北京版《格斯尔》保存了更多史诗早期的文化信息,在研究史诗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史诗的社会意义和功能等方面都具有特殊的价值。北京版《格斯尔》那古朴、提炼、典雅、优美的语言,那庄重而又幽默的故事,使它以史诗简约本的形式,成为十八世纪蒙古书面文学的典范。围绕影印本这个核心,校勘本、拉丁转写本及注释等各个部分相互依存,浑然一体,更显出《格萨尔全书》(第1卷)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学术追求。校堪本继承以往同类著作的成果,又有新的发现,使读者可以看到更好的版本。拉丁转写本则为更多国外学者研究《格斯尔》提供了便利。北京木刻本和北京隆福寺抄本,都是古籍版本,在语言方面存在古今差别。为了便于读者阅读,注释是必要的。这些注释,总计达到1268条之多,涉及语言、文字、文化、历史、宗教等诸多学科,是一项繁杂和有一定学术难度的工作。显示出这部《格斯尔全书》(第1卷)的较高学术价值。 《卡尔梅克〈江格尔〉校注》 旦布尔加甫著,民族出版社 2002年8月版。 蒙古英雄史诗《江格尔》主要流传于我国新疆蒙古族聚居区和俄罗斯卡尔梅克地区。卡尔梅克语是蒙古语的一种特殊方言,有自己的文字,而且遗存大量古蒙古语词汇,与我国通行的蒙古语及蒙古文有较大差距。该书汇集了在俄罗斯先后出版和发表的卡尔梅克文《江格尔》长诗31部,共36,000行诗,将其撰写成通用蒙古文,同时还进行了校勘,并写出2,600多条注释,是目前为止最完整的卡尔梅克《江格尔》汇集、转写、校注本,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学术资料价值。 《格萨尔精选本》(八卷本) 降边嘉措主编,藏文版民族出版社。 《格萨尔》藏文精选本是社科院重点科研项目,全套书计划编纂出版40卷,每卷约2万诗行,40万字,总计约80万诗行,1600万字,将在今后5年内完成。此次出版的前4卷共5册,即《英雄诞生》、《赛马称王》、《魔岭大战》和《霍岭大战》(上下册)。 《格萨尔》通过藏族地区广大民众尤其是优秀的民间说唱艺人到处吟诵,一代代口耳相传,或者通过各种手抄本和木刻本保存和流传至今。从目前已经搜集到的资料看,《格萨尔》有120多卷、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仅字数就远远超过了世界几大史诗的总和,堪称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史诗。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发现了一批优秀的民间艺人,至今已记录整理民间艺人说唱本300多部,约有4000多万字;搜集到各种手抄本和木刻本100多部。目前这一工作仍在继续进行。 《格萨尔》藏文精选本的编纂出版始于1983年,并得到国家财政专项拨款。为使精选本能够反映史诗全貌,该书由国内优秀的格萨尔专家学者共同组织编纂,集中体现了我国《格萨尔》研究的最新成果。 《格萨尔艺人桑珠说唱本》 郎樱 次旺俊美 杨恩洪主编,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 桑珠说唱本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西藏社会科学院格萨尔艺人桑珠说唱本课题组于2000年启动,2001年完成的。桑珠老人在一九七九年就被邀请到西藏社会科学院,专门从事《格萨尔》的说唱和整理工作。藏族艺人桑珠被称为说唱《格萨尔王传》的“语言大师”,他能够唱颂六十五部,达两千多万字。按照藏族的说法,桑珠属于“托梦艺人”,也就是说,他是通过做梦学会说唱《格萨尔王传》的。桑珠的说唱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在长期的流浪说唱中,不断吸收各地的谚语、歌谣,使他的说唱语言极为丰富,且赞词联翩,成为说唱艺人中使用赞词最多的艺人。西藏共搜集《格萨尔》藏文手抄本、木刻本近三百部,除去异文约有一百部,现已正式出版藏文本七十余部,总印数达三百万册,使这一零散传唱的口头文学变成了一部系统完整、被称为“世界史诗之王”的文学巨著。同时还出版了二十余部汉译本,并有若干种英、日、法文出版。 《中国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史》 刘亚虎著,民族出版社2001年9月版。 专著以华夏/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有关文学的文本(各种文字形式和口头流传的文学作品)、文献(汉文和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相关记载)、文化(主要指遗存至今的活形态传统文化)等"三文"为基础,系统地论述了从先秦到清末(重点在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数千年中国南方各民族(重点在华夏/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文学发展交流的历史;或者说从民族文学关系的角度研究中国文学史,探索在中国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文学文化互动互补的因素所起的作用;或者说在大中华文学的背景下从纵的方面研究南方民族文学文化的发展脉络,阐明它们在中华民族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与主流文学的关系。力求通过各民族文学关系史的研究,全面准确地描绘中国文学各种现象发生发展的轨迹,发掘它们的内蕴,揭示它们的规律。两部专著最大的贡献是第一次在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上打通了占主体地位的华夏/汉族文学与南方少数民族文学的联系,从与南方少数民族文学文化联系的角度、利用"文本、文献、文化"资料着重在"源"上重新阐述和补充了中国文学史上许多重要的文学现象。 《中华民族文学关系史》(南方卷) 刘亚虎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本书依据大量的汉族和南方三十多个民族的文学、文化资料,从历史唯物史观出发,运用原型分析,从各民族社会历史精神氛围、情感特征、思维形式多方面进行比较,对远古歌谣、远古神话传说(例如《山海经》所载奇国异民传闻以及女娲、伏羲、 蚩尤、盘古、盘瓠、龙、竹王、洪水、射日等类型)、诗经、楚辞、庄子散文、汉赋、魏晋志怪小说、唐诗、唐人笔记小说、宋词、宋元话本、明清小说戏曲、汉族四大传说以及南方民族原始性史诗、英雄史诗、叙事诗、传说故事等进行了研究,提示了它们所包容的不同民族文学文化因素、多层意蕴,以及在不同文化碰撞、交融中不断发展的规律。本书在写作过程中以资料翔实、论证缜密、语言明了作为目标和要求,在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中另 开一面,将对中国文学史的许多提法和叙述作补充。 《蒙古英雄史诗源流》 仁钦道尔吉著,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版。 该书涉及蒙古族中小型英雄史诗113种,是目前国内外该领域研究中涉及作品最多的一部著作。作者探讨了这些文本之间的关系和它们的发展与流变。该著作除文本研究之外,还有四个部分:1、绪论,其中讲述19世纪以来欧、美、俄、蒙和中国学者搜集、出版和研究蒙古英雄史诗的重要成就;2、起源论,书中系统深入分析了英雄史诗的起源,从萨满教世界观,史诗以前的原始神话、传说和其他口头创作,原始氏族社会生活、斗争和风俗以及口头诗人的成长等方面论述了英雄史诗的起源;3、发展论,以前没有人探讨过整个蒙古英雄史诗的发展规律,作者以自己40年的研究为基础,从原始英雄史诗的情节框架和人物结构出发,论述了蒙古英雄史诗的发展规律;4、总论,作者说明了蒙古语族英雄史诗的蕴藏、分布,探讨了蒙古英雄史诗的分类、部族特点和地域特点等问题。 郎樱研究员对该书给予很高评价,她说:"这部专著是在大量田野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和阅读大量蒙古史诗文本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作者所掌握及专著中所运用的蒙古史诗资料,在国内外亦是屈指可数。扎实、翔实、丰厚的资料积累是此专著显著特点之一。……此专著对于蒙古史诗生成条件、发生、发展规律进行探讨,尤其对于蒙古史诗源流的探讨,颇有新见。作者提出蒙古史诗由婚姻型史诗、征战型史诗、家庭斗争型史诗三类史诗题材组合构成,自成一说。对于蒙古史诗及我国英雄史诗的研究,有理论借鉴意义,对于口承史诗研究,对于国际史诗研究,均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学术贡献。 扎拉嘎研究员也认为"专著内容丰富,表述清楚,对蒙古英雄史诗研究及中国多民族史诗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 [美]约翰·迈尔斯·弗里著,朝戈金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8月版。 这是一部关于口头程式理论的简明历史。它是一本这样的著作——在口头传统的诸多形式及其对文人和文学作品的世界发生怎样影响的研究中,追溯此种独特方法的演进及其发展走向。尤其是,这一著作专门评介了由米尔曼·帕里和艾伯特·洛德所开创的学术领域——因此也以‘啪里一洛德理论”行世——由这两位拓荒者与其他学者共同耕耘的这方华野,至今已成为进入到百余种语言传统中的学说。由于帕里的工作始于荷马,故有相当比例的著作和论文在阐述口头程式理论的分支学科时与古希腊的口头传统直接相关。另一相似的情形是,由于帕里和洛德的关于口头史诗田野作业的开拓性工作是在南斯拉夫南部许多地区的guslari(史诗歌手)中间进行的,所以又有不少著述涉及到塞尔维亚一克罗地亚语。其他一些语言区域也受到了充分关注,其中可以列举的有古代英国。古代法兰西。西班牙、中世纪德意志、非洲。土耳其、中国、日本、爱尔兰、俄罗斯、美洲土著,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传统。若要对口头程式理论的广泛传播形成一个大致的概念,读者只需去参考《口头程式理论及研究》一书(弗里,1985),其中列出了直到1982年为止的相关学术成果及其注释(还可参考每年一度更新于《口头传统》杂志上的最新资料索引)。在该书所择选的1800余个条目中有足足1500条直接成长于帕里和洛德的工作成果之上。 《满族萨满神歌译注》 宋和平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10月版。 该书全面、系统、完整的释注了满族一姓氏萨满神歌的全部内容,并有十几幅姓氏萨满跳神及神灵插图。全书共有四大部分,即大神神歌篇、家神神歌篇、请送神神歌篇和附录。涉及了满族萨满教跳神的丰富的原始氏族文化内涵。并将氏族社会中神灵形象、特征及野祭神歌中最值得引人注意的动物崇拜展示于众,从而使读者能了解满族原始社会中先民借助于神灵附体的威力消灾除病的情况,以及在生产力极端低下的生活条件下,为了能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生存,受万物有灵观念的支配,祈祷平安的美好愿望。书中详细地记载了满族萨满蔡祀的全部内容及神灵崇拜等萨满完整的文化系统。本书释注是将满语(汉字转写的满语)用拉丁文和汉语注释,同时还有通译和萨满文化内容的详细注解。内容丰富,材料翔实。对于满族萨满神歌内容和神灵崇拜及萨满文化的发展规律等都有基本研究。 《没有国王的王国》 邓敏文 吴浩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款”是古代和近代侗族社会特有的民间自治和自卫组织,具有原始氏族农村公社和原始部落联盟的特征,是前国家组织结构的一颗活化石。本书用丰富可靠的调查材料和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款的组织结构、社会功能、历史变迁及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全书包括:桃源深处是侗乡——一个没有国王的王国;理想国中不理想——从款的真实故事讲起;虽有父母无君臣——古代侗族社会的组织结构;有款无官民作主——款的文化要素及运动方式;侗乡沧桑有口碑——关于款的传说故事;观今见古物依在——款的文物遗存;回首往事越千年——款的历史变迁;幽灵末散魂末消——款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桃源深处访侗乡——三省坡考察实录;理想国中有理想——侗乡正遇好时光等。本书对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民间文学、民俗学和法学研究等都具有参考价值。著名文艺评论家杨志一先生撰文称该书是“侗学研究的新力作”。 ·国外信息· 芬兰口传文学资料库简介 1) 芬兰文学学会口传文学资料库(赫尔辛基)The Folklore Archive of the Finish Literature Society (in Helsinki) 该资料库是研究芬兰民间口头文学及相关课题的资料中心,含括的资料有手抄本、录音资料和图像资料,可提供给有关学者、研究机构、媒体和有兴趣的个人。资料库的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也承担着研究项目,并参与国际性的合作研究,制作卡片索引、分类归档,发行了与民间口头传统相关的一系列出版物(文选、导读、目录索引音像制品等)。 自芬兰文学学会成立以来,口传文学资料的搜集一直是该学会的核心任务,口传文学资料库有手稿资料、声像资料、摄影资料等部门,堪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口头传统(也兼及口头传统与书写传统之间的关联)资料库,由515 公尺的手稿笔记库、14,500 小时的录音资料库, 950 小时的录像资料库,以及110,000 幅图片资料库组成(据1997年的数据统计)。 1935年,在纪念芬兰民族史诗《卡勒瓦拉》一百周年之际,在全国范围内一个口传文学搜集者的网络宣告成立。迄今为止,约有30,000名搜集者对该库的资料建设做出过贡献。各方学者可以无偿使用该库绝大多数的资料。 2) 芬兰土尔库大学口传文学档案馆(The TKU Archive at the University of Turku ) 成立于1964年。土尔库大学民俗学系与比较宗教学系联合,将在田野工作及其相关研究中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归档并保存,以声像研究与教学为特点,在规模上仅次于芬兰文学学会口传文学资料库(赫尔辛基)。第一批录音调查磁带是由著名的资深学者劳里·杭柯在20世纪50年代搜集的,随后逐步形成了以科研项目为导向的口头传统资料库。 该库搜集的资料包括书面资料(复制的资料、手稿、录音记录本与各类田野笔记),录音资料(磁盘、录音带、微缩磁盘)和视觉资料(录像带、摄影照片、胶片)。各类资料按年代进行了历时性的排序,大量的声像资料都采用了数据库手段进行分类、索引,实现了计算机系统化管理,并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芬兰语与英语)。 截止于1998年底,该档案馆已经搜集了6,684个录音磁带(约10,000小时),703个录相带,7,845个胶片和4.652幅照片:总体上大约有20,000个档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