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陶立璠:我是民俗文化大厦的“一块砖”

http://www.newdu.com 2017-10-27 中国民族报2007年3月29日 张晓华 参加讨论
学术生涯中一段最激动、最华彩的时光
    2007年3月8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馆举办的“苗艺蜡染工艺品展览会”上,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陶立璠向苗艺文化传播中心总经理提议:“能否创建一个能与观众互动的苗族蜡染工艺制作室?”
    参观展览或考察后向主办方提出建议,是陶立璠教授多年养成的习惯。
    在中国民俗学界,陶立璠是一位十分活跃的人物。他在中央民族大学任教40年,致力于民族民俗学教学和研究,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研究人才。他还是一位出色的社会活动家,活跃在国内外民俗学的舞台上。上世纪80年代,他积极倡议并发起成立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推动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上世纪90 年代,他又发起成立了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在10年的时间里,为亚洲民俗学的研究筚路蓝缕;他也是最早将民俗学研究推向网络的学者,他所创办的中国民俗网,历时8年,始终坚持学术性与公益性相结合,使国内外学者体验到网络信息时代,资源共享的乐趣。
       提起学术生涯中最难忘的事,他跟记者聊起了12年前组织全国民俗学专家编纂《中国民俗大系》的往事。
    

陶立璠(前排右四)在河南省汝南县农村考察          陶立璠 供图
    中国是一个民俗文化大国,但长期以来,却没有一部全面反映中国各民族民俗文化的民俗志著作。“过去我们进行民俗学研究时,大多学者都是依据胡朴安编的《中华全国风俗志》。虽然该书对民俗世象的描述比较简略,但大家还是当做宝贝一样引用。中国这么大,有这么丰富的民俗资料,但没有人把它们汇集起来。所以我就筹划编纂一套民俗志丛书,分省立卷,把全国的民俗文化资料汇集起来,这样学者的研究就有了坚实的基础。”陶立璠说。
    一切都要自己动手,陶立璠四处奔波,从经费到编辑、直至联系出版社。2004年12月18日,《中国民俗大系》(31卷本)首发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民俗大系》的编辑出版,同样引起海内外文化界、学术界及读者的广泛关注。2005年3月,该书又在日本举行了首发式。这套丛书首印3000套,很快就销售一空。
    《中国民俗大系》的出版,是中国民俗学史上的一件盛事。这样一部大型丛书,历经10年编纂,在没有课题经费支持的情况下,靠各地学者、专家协力完成。10年来,陶立璠作为主编与其他3位副主编,只得到出版社给予的每人几千元的编辑费。 “从编辑、出版到发行,这是我们干的最漂亮的一件事。10年的时间花得值得。”陶立璠如是说。
    为开展亚洲民俗学研究呕心沥血
    民俗学研究要立足本土,放眼世界。中国民俗学应该与世界民俗学平等对话,这是陶立璠从事民俗学教学与研究的深切感受。上世纪90年代,他两次应邀在日本筑波大学和名古屋大学做客座教授,对日本民俗进行了考察。他还曾与日本学者在中国的江浙地区,云南的纳西族地区、四川的彝族地区作联合考察。在考察与研究中,他发现亚洲各国的民俗文化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各国的民俗文化在相互交流和影响中独自发展。特别是东亚各国的民俗文化同属于一个“汉字文化圈”,如中国的端午节,在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等国都有传承。他认为:在目前世界经济一体化前提下,文化则要多元化、本土化。这样人们可以有多样的文化选择,使文化成为人类共同的遗产和享受的对象。
    鉴于这种理念,1994年开始,陶立璠就策划召开一次东亚地区民俗文化专家参加的学术研讨会,2006年9月,“面向21世纪的东亚民俗文化国际学术会议”顺利召开。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及港台地区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各国学者取得共识,由陶立璠带头发起成立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以期共同关心亚洲民俗文化的研究。学会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学术团体,总部设在韩国首都首尔,会长是韩国著名民俗学家金善丰先生。2001年陶立璠担任会长。10年里,学会轮流在韩国、日本、越南、蒙古国及台湾召开了9次国际学术大会。每次会议都有不同的中心议题,节日文化、信仰文化、农耕民俗,游牧文化、文化遗产保护尽列其中。会后以各国文字出版论文集。仅中国就出版了六集《亚细亚民俗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论集》,陶立璠任主编。
       目前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的影响不断扩大,东南亚许多国家如泰国、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等国的学者也都纷纷加入了进来。
    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搭建起亚洲各国学者学术交流的平台。为了使中国民俗学者走出国门,在短短的10年时间里,有70多位中国学者出国参加学术会议。他们中以青年学者为主,这也是陶立璠创办学会的目的之一。
    “当我们走出国门,与亚洲各国的学者交流,看看各国政府是怎样对待文化资源,又是怎样发挥学者的作用,对文化遗产用心地保护,大有教益。”陶立璠感慨地说。
    创办中国民俗网站
    创办中国民俗网(www.chinesefolklore.com),可以说是陶立璠退休后做的第三件大事。第一件是主编《中国民俗大系》,花费了10年时间;第二件是创建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也已经历时10年。而中国民俗网从开通至今也已经8年。人生有几个10年?陶立璠就这样坚持着一个10年又一个10年。
    世界已经进入网络时代。早在8年前,陶立璠敏感地意识到它的强大生命力。他要利用网络普及民俗文化,交流民俗学研究的信息。当他和好友、著名演员陈佩斯谈起自己的想法时,得到了陈佩斯的全力支持。拟定网络框架栏目,请人设计网页,许多年轻的民俗学者听到消息后纷纷赶来,争做志愿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切准备就绪。当时临近中秋,大家选定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吉日,在北京信息港举行中国民俗网开通仪式。陶立璠和陈佩斯作为网络主持人,在线回答网民提出的话题。
    在8年的时间里,中国民俗网坚持学术性与公益性相结合的原则,以提供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为己任。中国民俗网是陶立璠的至爱。他每天都要上网搜集各种学术信息,对网站进行维护更新。至今中国民俗网已经改版三次,一次比一次栏目设计更加合理,内容更加丰富,深受民俗研究者、爱好者的喜爱。
    陶立璠说:“作为一位从事民俗研究的学者,民俗情结必不可少。特别是从事少数民族民俗研究要看到有些少数民族虽然他们的居住地边远闭塞,生活环境十分艰苦,但是那里同样保存着许多由各民族创造的有价值的民俗文化。他们的生活并不因为环境的恶劣而失去快乐。如果通过我们的努力,把他们的文化介绍给其他的民族,将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从教40年,年近古稀,仍钟情民俗文化
    谈起对民俗文化的热爱,陶立璠将其归结为在中央民族大学长期任教,接触到许多民族师生,了解了他们的生活、思想和感情。他说:“当我阅读了大量的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作品并到少数民族地区考察之后,发现少数民族文学在很多领域填补了中国文学史的空白。为了研究少数民族神话,我曾抄写了200多万字的少数民族神话资料;为了研究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编印了200多万字的少数民族民俗资料。就这样不知不觉爱上了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这一行”。
    陶立璠从事民族教育40年,足迹遍及西藏、新疆等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每到一地,他都全身心地投入采风活动。1985年出版《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理论基础》(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出版《民俗学概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都是以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为研究对象。这两部著作吸收了最新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北京市和国家民委社科优秀成果奖,成为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民间文学和民族学课首选教材和参考书,后者还被翻译成日文和韩文出版。
    当时光跨入21世纪时,陶立璠已经退休。但他是退而不休,坚持了20多年的国家项目《中国民间文学集成》之一的《中国谚语集成》(30卷本,每卷120万字)即将竣工。如今,他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的委员和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的委员,肩负着更加重大的责任,要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续工作。仅去年一年,作为专家组的成员,他就到了8个省市和地区,对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进行考察。钟情于民俗文化,为之不懈地努力,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陶立璠是传统的中国文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对中国历史、文学、民俗、字画及社会工作都倾注了很大的热情。他说:“不为名利所累,知足才能常乐。”
    陶立璠简介:
    汉族,1938年出生于甘肃省永登县一个农民家庭。196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名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民俗网站主持。
    
    学术成果:
    主要著作有《民族民间文学基础理论》(1985年)、《民俗学概论》(1987)、《神秘新奇的世界——民族民俗审美谈》(1997年)。《民俗学概论》获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民族民间文学基础理论》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1979—1989年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最佳著作奖。其中《民俗学概论》已被翻译成日文和韩文在日本和韩国出版。主编《中国民俗大系》(31卷本,甘肃人民出版社),与他人合作完成《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人民出版社)、《中国文化百科》(吉林人民出版社)、《中国文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大辞海·中国文学卷》(上海辞书出版社)等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著作30多种,发表论文100余篇。
    

2004年12月18日,《中国民俗大系》正式与读者见面    资料图片
     
    答与问
    记者:你对成功的理解?
    陶立璠:尽力。
    记者:你对挫折的态度?
    陶立璠:不气馁。只要不气馁,你的理想就能实现。
    记者:你对赞誉的态度?
    陶立璠:惧怕。做学问、做人要低调,不张扬。
    记者:你在生活中的角色?
    陶立璠:配角。配角可尽自己的能力去发挥,不会有压力。
      记者:你最大的快乐?
        陶立璠:求新。对新鲜事物永远保持好奇,是最大的快乐。16年前使用电脑是快乐;退休后,学习书画是快乐;年近古稀学汽车驾驶也是快乐……。
    记者:你最喜欢做的事情?
       陶立璠:自驾车出行。轻松地参加各样社会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记者:对你影响最深的人?
       陶立璠:鲁迅。景仰他的文风、人格。我的书桌上方一直挂着鲁迅的素描像。做学问首先是做人,学问高低是水平问题,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不能把自己当权威。别人说我是专家,我说自己是“砖头”,需要我时,我会当民俗文化大厦的一块砖。民俗文化的传承人才是专家,自己没有骄傲的资本。
    记者:你的人生座右铭?
       陶立璠:平和无为。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我还有一个健康的座右铭:千万别累,累了就睡。充足的睡眠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