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交往 在纽卡斯尔等待接舰期间,接舰部队与当地民众、政府官员密切交往,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留下了中英友好的一段佳话。 中国海军官兵的到来,受到了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到“海琛”船上参观的士女络绎不绝,“甚有不相识而以物及影相赠者”。 鉴于上船参观者太多,六月初三日起,规定每天只准许本地40人上船参观,凭票登船。十日因有“颠妇人到船”,以后连本地人也不准上船游览。 在纽卡斯尔,在当地友人的介绍下,作者下到了数百米深的煤矿进行开采,获得了极为难得的体验。他还参观了一处贵族私宅,对贵族的生活、居住环境进行了细致的描摹,这或许是近代中国人走向世界历程中惟一可以见到的此类记录。 四月二十日,纽卡斯尔市政府邀请接舰部队官兵上岸观看马戏,当地民众“沿途观者,肩摩肘掣,拥挤不开,土人各以手挥帽作礼”,可谓盛况空前。 五月十三日,是火车发明者史蒂文森(书中称之为“实提生顺”)百岁寿诞,纽卡斯尔市政府举行大型宴会,丁汝昌、林泰曾等人受邀出席,市长致祝酒词,林泰曾用流利的英语致答谢词,感谢当地人民的热情款待,希望英中两国“永相和睦,无忘旧好”,并表示史蒂文森所发明的火车必将在中国“大获其利”。次日当地报纸作了报道,赞扬林泰曾“词令之善,音调之纯,诚所罕见”。 作为年轻的海军军官,作者与纽卡斯尔少女意腻、意楣等人交往颇深,双方互相写信,寄赠礼物,一起出游,彼此熟悉的程度,甚至连意腻家养的鹦鹉都能“屡呼余名矣”。这使得此番西行某种意义上变成了一次异国的浪漫之旅。 在纽卡斯尔,有两位中国水兵袁培福、顾世忠相继去世。葬礼简朴而隆重,“管驾官(舰长)及弁勇皆临穴送之”,并为之立碑,上书“大清故勇某某之墓”,纪以时日。七月九日晚上,在离开英国前夕,作者特意登岸去凭吊亡友之墓。只见“土山一座,皆墓丛也。然山门以内,夹道芳草,联络不断。诸墓皆有碑,墓上多栽花,或置杯盘及玩物等,错落散布。袁、顾两墓相去盈尺,余周视良久,为之慨然。”英国风俗,坟墓上多栽花。作者的一个英国女友玛其梨(Marguerete,通译玛格丽特)承诺,在他离开英国以后,为袁、顾两墓栽花。一百多年过去,原有墓碑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有的墓碑甚至已经倒塌并断裂,碑身也被泥土掩埋了大半,急需进行抢救性保护修缮。故有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的修缮之举。 六月十九日,“扬威”试轮。次日“超勇”试轮。 七月八日,接舰部队分赴“超勇”、“扬威”舰。 初九日,驻英公使曾纪泽亲赴军舰进行试航。 十四日,两舰完成粮食、煤、水的补给工作,万事俱备,等待启航。纽卡斯尔市长前来送行。作者回顾到英国以来,与许多英国人“谊订友朋,情同兄弟”,自己来到异国他乡,得到了英国友人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如今“匆匆一别,再晤何期。未免有情,谁能遣此矣。”其依依不舍、珍重惜别之意,跃然纸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