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慧遠法師年譜彚考(修訂稿)

http://www.newdu.com 2017-10-22 文学遗产网络版 佚名 参加讨论

    在中國文化史上,慧遠影響主要集中於三個方面:第一,在佛教方面,不守門戶,融會諸法,僧伽提婆之毗曇,鳩摩羅什之三論,馱跋陀羅之禪法,均賴其宣揚而廣布南方;且期生淨土,建立齋社,成為淨土宗之初祖。第二,在文學方面,不惟自己不廢俗書,辭氣清雅,善屬文章,見重於世,且與文人過從甚密,其思想與文風不僅影響了東晉文學,對後代文學也產生較為深遠影響。第三,在人格方面,德行淳至,精神卓絕,棲心佛教,心無旁騖,不屈身降志,為世人推服;卜居廬山三十餘載,不復出山,對息影山林、人格貞靜之士影響尤深。
    然一代宗師,形跡不彰。《高僧傳》、《出三藏記》、《蓮社高賢傳》、《佛祖統記》、《淨土聖賢錄》等歷代文獻之敍事,多不依年月,次第失序,且互有抵牾。雖湯用彤先生、方立天先生有慧遠年歷,然失之簡略,亦間有舛誤。曹虹先生《慧遠評傳》亦未詳其考,故筆者不惴簡陋,稽之史實,考其行跡,詳其編年。因聞見所限,闕漏必多,匡正謬誤,以俟大方之家。
    晉成帝咸和九年(公元334),慧遠1歲。
    慧遠,張野《遠法師銘》作惠遠,生於雁門婁煩(《出三藏記集》卷十五《慧遠傳》作“樓煩”),家世冠族。其姑道儀、其弟慧持並棲心佛門。
    樓煩隸屬何縣,學術界聚訟無已,一曰山西代縣;二曰山西寧武縣;三曰山西原平縣。考《魏書·地形志》載:“雁門郡有二縣:原平縣、廣武縣,原平縣有樓煩城。”可見,“雁門樓煩”屬於雁門郡原平縣。今原平縣如嶽村樓煩寺有《大明正德碑記》記載:“雁門之前三十餘里,彼有古刹,其名樓煩,即東晉匡阜遠公法師之故里也,北鄰如嶽,東近大芳,川平境秀,物勝地靈。”亦可證。
    其生卒年,史籍記載有異。《高僧傳》卷六《慧遠傳》曰:“釋慧遠,本姓賈氏,雁門婁煩人也。……以晉義熙十二年(公元416)八月初動散,至六日困篤,……乃命律師,令披卷尋文,得飲與不,卷未半而終,春秋八十三矣。”[1]《世說新語·文學》劉孝標注引張野《遠法師銘》亦謂其“年八十三而終。”據此則生於咸和九年。其後之《蓮宗寶鑒》卷四曰:“師慧遠……生於石趙延熙甲午歲,為晉成帝咸和九年。”然謝靈運《廬山慧遠法師誄》序:“予志學之年,希門人之末,惜哉,誠願弗遂,永違此世。春秋八十有四,義熙十三年(公元417)秋八月六日薨。”據此推算,則當生於咸和八年。
    筆者認為,慧遠卒年當以《高僧傳》、《世說》為是。第一,謝靈運另有《廬山慧遠法師碑》曰:“春秋八十三,命盡絕嶺。”故《廬山慧遠法師誄》所言當為後人鈔錄或翻刻之誤。第二,據《高僧傳》卷六《慧持傳》記載,遠與慧持同年出家,是年遠二十一,持十八,可知二人相差三歲。又據《高僧傳》慧持本傳:持“以義熙八年(公元412)卒於寺中,春秋七十有六。”逆推之,則生於公元337年。遠既長持三歲,當生於公元334年。
    又《世說新語·文學》劉孝標注引張野《遠法師銘》曰:“遠世為冠族。”《高僧傳》慧持本傳曰:“釋慧持者,慧遠之弟也。……年十八出家,與兄共伏事道安法師。……持有姑為尼,名道儀,住在江夏,儀聞京師盛於佛法,欲下觀化,持送姑至都,止于東安寺。”又《比丘尼傳》卷一《何后寺道儀尼傳》曰:“道儀,本姓賈,雁門婁煩人,慧遠姑也。……聰明敏哲,博聞強記。誦《法華經》,講《維摩小品》,精義達理,因心獨悟。戒行高峻,神氣清邈,聞中畿經律漸備,講集相續,晉太元末至京師,住何后寺。”[2]道儀至都,初居東安寺,後止于何后寺。
    晉成帝咸康三年(公元337),慧遠4歲。
    是年遠弟慧持生。
    《高僧傳》慧持本傳:“釋慧持者,慧遠弟也。……以義熙八年(公元412)卒於寺中,春秋七十有六。”逆推之,則生於公元337年,即晋成帝咸康三年。
    晉穆帝永和元年(公元346),慧遠13歲。
    隨舅令狐氏遊學許、洛,博覽儒道典籍,思致深刻,見重于宿儒英達之士。
    《高僧傳》慧遠本傳作“年十三隨舅令狐氏遊學許洛。故少為諸生,博綜六經,尤善莊老。性度弘博,風覽朗拔,雖宿儒英達,莫不服其深致。”然《世說新語·文學》劉孝標注引張野《遠法師銘》則曰:“年十二隨舅遊學許洛。”《出三藏記集》本傳、《蓮社高賢傳·慧遠法師》[3]所載均與《高僧傳》同,故依《高僧傳》說。
    晉穆帝永和六年(公元350),慧遠17歲。
    是年慧持十四歲,始學。
    《高僧傳》慧持本傳:“沖默有遠量,年十四學讀書,一日所得,當他一旬。善文史,巧才製。”
    晉穆帝永和十年(公元354),慧遠21歲。
    是年,遠先欲南渡江,就范宣子隱居讀書,因中原寇亂,道路阻隔,而不得。後與弟慧持去太行,就道安,聞安公宣講《波若經》,豁然開悟,落髮出家。
    謝靈運《遠法師銘》載:“年二十一,欲南渡,就範宣子學,道阻不通。”《高僧傳》慧遠本傳亦曰:“年二十一,欲渡江東,就范宣子共契嘉遁。值石虎已死,中原寇亂,南路阻塞,志不獲從。”范宣,字宣子,東晉高士,家于豫章,以講誦為業。《晉書》有傳。《世說新語·棲隱》曰:“范宣未嘗入公門,韓康伯與同載,遂誘俱入郡,范便於車後趨下。”劉孝標注引《續晉陽秋》曰:“宣少尚隱遁,家于豫章,以清潔自立。”
    《高僧傳》慧遠本傳曰:“時沙門釋道安立寺於太行恒山[4],弘贊像法,聲甚著聞,遠遂往歸之。一面盡敬,以為真吾師也。後聞安講《波若經》,豁然而悟,乃歎曰:‘儒道九流,皆糠粃耳。’便與弟慧持,投簪落彩,委命受業。”又《高僧傳》慧持本傳曰:“釋慧持者,慧遠之弟也。……年十八出家,與兄共伏事道安法師。”
    道安,姓衛氏,常山扶柳人。家世英儒,早失覆蔭。年十二出家,後受戒,遊學至鄴都,入中寺,事佛圖澄為師。先居樊、沔十五載,每歲講《放光波若》;後居長安五重寺,大弘法化,僧眾數千。生於晉愍帝建興二年(公元314),卒于晉孝武帝太元十年(公元385)二月八日,年七十二[5]
    晉穆帝永和十一年(公元355),慧遠22歲。
    遠苦讀無資,沙門曇翼給其燈燭之資。
    《高僧傳》慧遠本傳:“既入乎道,厲然不群,常欲總攝維綱,以大法為己任。精思諷持,以夜繼晝,貧旅無資,縕纊常缺,而昆弟恪恭,始終不懈。有沙門曇翼,每給以燈燭之費,安公聞而喜曰:‘道士誠知人矣。’”以理推之,此當是出家不久,開席弘法之前,故系之是年。
    曇翼,《高僧傳》本傳:俗姓姚,羌人也,或云冀州人。年十六出家,事安公為師。後承師命,杖錫南征,締構長沙寺。年八十二,義熙中卒[6]
    晉穆帝永和十二年(公元355),慧遠23歲。
    遠佛理精進,為安公所激賞。
    《高僧傳》慧遠本傳曰:“遠藉解於前因,發勝心於曠劫,故能神明英越,機鑒遐深。安公常歎曰:‘使道流東國,其在遠乎!’”又《出三藏記》慧遠本傳曰:“無生實相之玄,般若中道之妙,即色空慧之秘,緣門寂觀之要,無微不析,無幽不暢,志共理冥,言與道合。”[7]慧遠二十四歲開席弘法,從出家到開席弘法之間當是其積學儲寶、佛理精進時期,故系之是年。
    晉穆帝升平元年(公元357),慧遠24歲。
    遠開席弘法,以道家之理闡釋佛學。
    《高僧傳》慧遠本傳:“年二十四,便就講說。嘗有客聽講,難實相義,往復移時,彌增疑昧。遠乃引《莊子》義連類,於是惑者曉然,是後安公特聽慧遠不廢俗書。”宗曉《樂邦文類》曰:“(遠)年二十四,大曉經論,凡諸疑難,莫不條析。”《佛祖統紀》卷二十六載:“(遠)至二十四,大善講貫。”
    晉穆帝升平二年(公元358),慧遠25歲。
    遠隨道安,還冀都鄴城,住受都寺。
    《高僧傳》道安本傳:“至年四十五,復還冀部,住受都寺,徒眾數百,常宣法化。”湯用彤先生考證曰:“冀部疑冀都之誤,按石虎時,冀州治於鄴。慕容儁平冉閔,冀州又徙理信都。安公未曾至信都。此云還冀部,疑即再至鄴都也。”[8]湯說是。據《晉書·載記》所載:慕容儁於永和八年(公元352)僭位,建元元璽。升平元年(公元357),改元光壽,“自薊城遷於鄴,赦其境內,繕修宮殿,復銅雀台。”[9]鄴城復歸平靜。次年,安公率徒眾還鄴。是年,安公四十五歲。
    晉穆帝升平四年(公元360),慧遠27歲。
    遠隨道安避亂于王屋、女休山。
    《高僧傳》道安本傳曰:“迄冉閔之亂,人情蕭索,安……遂復率眾人入王屋、女休山。”《出三藏記集》道安本傳:“四方學士,競往師之,受業弟子法汰、慧遠等五百餘人。及石氏之亂……遂率眾王屋、女機山。”
    道安避亂于王屋、女休山,是避鄴城之亂,而不是避冉閔之亂(或曰石氏之亂)。冉閔之亂發生在晉永和六年至永和八年(公元350-352),此時慧遠尚未師從道安。據《晉書·載記》:“永和六年,(閔)殺石鑒,……僭即皇帝位於南郊,大赦,改元永興,國號大魏,復姓冉氏。”[10]冉閔,石虎之養孫,本姓冉,後從石姓,篡後趙建魏後,復原姓。永和八年,為前燕慕容儁所殺。故《高僧傳》、《出三藏記集》所記皆誤。
    升平元年(公元357),慕容儁遷都於鄴,道安還鄴。升平四年,慕容儁病危,不久,病故。鄴都又陷於混亂之中,“是時兵集鄴城,盜賊互起,每夜攻劫,晨昏斷行。”[11]道安避亂于王屋、女休山,當於鄴都又陷於混亂之後,故系之是年。女休山,一名女林山或女機山,在王屋山附近。
    晉穆帝升平五年(公元361),慧遠28歲。
    遠隨道安渡黃河,依陸渾山。
    《高僧傳》道安本傳曰:“迄冉閔之亂……遂復率眾人入王屋、女休山。頃之,復渡河依陸渾山。”陸渾山,亦號方山,乃伊水所出。具體時間無考,晉哀帝興寧三年(公元365),慕容恪掠河南,晉將陳佑率眾奔陸渾山,道安率徒眾離開陸渾山,則慧遠依陸渾山當在360年與365年之間。而上文有“頃之,復渡河依陸渾山”,時間當在避亂于王屋、女休山之後不久,姑系是年。
    晉哀帝興寧三年(公元365),慧遠32歲。
    隨道安南投襄陽,途經南陽、新野,後止襄陽。
    《高僧傳》道安本傳曰:“俄而,慕容儁逼陸渾,遂南投襄陽,行至新野……乃令法汰謁楊州,曰:‘彼多君子,好尚風流。’法和入蜀,‘山水可以休閒。’安與弟子慧遠等四百餘人渡河,夜行值雷雨,乘電光而進。”從語氣上看,安公投襄陽,因慕容儁逼陸渾,其實不然。道安投襄陽後,立檀溪寺,弘法十五年,於太元四年(公元379)入長安,見下文所考。據此推算,當於是年入襄陽。是年,道安年五十二,與《名僧傳鈔》所云,安公在襄陽立檀溪寺,年五十二,相合[12]。又據《晉書》,慕容儁死于晉穆帝升平四年(公元360),距此已六年。而慕容恪於是年掠河南,進逼陸渾山,故“慕容儁”當為“慕容恪”之誤。習鑒齒於是年四月五日《與道安書》云:“又聞三千得道,俱見南陽。”[13]從而,遠隨道安於是年離開陸渾山,南下襄陽,途中經南陽、新野。
    晉廢帝太和元年(公元366),慧遠33歲。
    遠受安公遣,與弟慧持下荆州問疾於竺法汰,居荆州上明寺。
    《高僧傳》卷五《竺法汰傳》曰:“(汰)與道安避難行至新野,安分張徒眾,命汰下京。……於是分手,泣涕而別。乃與弟子曇一、曇二等四十餘人,沿江東下,遇疾停陽口。時桓溫鎮荆州,遣使要過,供事湯藥。安公又遣弟子慧遠下荆州問疾。汰病小愈詣溫。”
    考《晉書》、《資治通鑒》等,桓溫並無鎮荆州事。《資治通鑒》卷一〇一曰:“大司馬桓溫移鎮姑熟,(興寧三年)二月,乙未,以其弟桓豁監荆州、揚州之義城、雍州之京兆諸軍事,領荆州刺史。”[14]桓溫當是桓豁之誤。而桓豁 “遣使要過,供事湯藥”,當在其鎮荆州之後。慧遠先隨師入襄陽,再下荆州,當盤桓有日,故系之是年。
    遠弟慧持同行。
    《高僧傳》慧持本傳:“乃安在襄陽遣遠東下,持亦俱行,初憩荆州上明寺,後適廬山,皆隨遠共止。”
    慧遠於荆州難沙門道恒,力破“心無義”之說。
    又《高僧傳》竺法汰本傳曰:“時沙門道恒,頗有才力,常執心無義,大行荆土。汰曰:‘此是邪說,應須破之。’乃大集名僧,令弟子曇一難之。據經引理,析駁紛紜。……慧遠就席,設難數番,關責鋒起。恒自覺義途差異,神色微動,麈尾扣案,未即有答。遠曰:‘不疾而速,杼軸何為?’座者皆笑矣。心無之義,於此而息。”
    竺法汰,東莞人,少與道安同學。與道安別後,因疾居荆州上明寺。晉文帝時,離荆至京都,止瓦官寺。太元十二年(公元387)卒。所著《義疏》,與郤超書《論本無義》,並行於世。
    是年支遁卒。
    《高僧傳》卷四《支遁傳》:“支遁,字道林,本姓關氏,或云河東林慮人。……以晉太和元年四月四日終於所住,春秋五十有三。”道林年二十五出家,善玄理,注莊子《逍遙遊》,群儒舊學,莫不嘆服。注《安般》、《四禪》諸經及《即色遊玄論》、《聖不辯知論》、《道行旨歸》、《學道誡》等。與王洽、許詢、孫綽、王羲之等東晉名流過從甚密[15], 對東晉文壇影響甚遠。
    晉孝武帝寧康二年(公元374),慧遠41歲。
    竺法潛卒。
    《高僧傳》卷四《竺法潛傳》:“竺潛,字法深,姓王,瑯琊人,晉丞相武昌郡公敦之弟也。年十八出家,事中州劉元真。……以晉寧康二年卒於山館,春秋八十有九。”
    晉孝武帝寧康三年(公元375),慧遠42歲。
    是年四月八日,道安在襄陽鑄丈八金銅無量壽佛像,次年冬完成。
    《法苑珠林》卷十三載:“東晉孝武寧康三年四月八日,襄陽檀溪寺沙門釋道安盛德昭彰,擅聲宇內,于郭西精舍鑄造丈八金銅無量壽佛。明年季冬嚴飾成就。”[16]
    晉孝武帝太元元年(公元376),慧遠43歲。
    是年冬,道安所鑄丈八金銅無量壽佛像完成,遠作《襄陽丈六金像頌》。
    道安寧康三年四月在襄陽鑄丈八金銅無量壽佛像,次年季冬完成,慧遠之頌文當作于佛像鑄成之後,故系之是年。“丈六”或為“丈八”之誤。
    是年,慧永至尋陽廬山。
    《佛祖統紀》卷二十六《十八賢傳》載:“(永)於恒山與慧遠法師同依道安法師,期結宇羅浮。及遠師為安所留,師乃欲先度五嶺。太元初至尋陽。刺史陶范素挹道風,乃留憩廬山,舍宅為西林。”[17]刺史陶范舍宅而造西林寺,事在太元二年,詳下文所考。
    慧永,河內人,潘氏,或作鄱氏,繁氏。年十二出家,事沙門竺曇現,初習禪於恒山,後居廬山西林寺,義熙十年卒,春秋八十三。
    晉孝武帝太元二年(公元377),慧遠44歲。
    初,慧遠隨師道安去江陵暫住,三月或稍後,又隨道安返回襄陽。
    《高僧傳》道安本傳曰:“(安)既達襄陽,復宣佛法。……時征西將軍桓朗子鎮江陵,要安暫住,朱序西鎮,復請還襄陽。”可知,道安在居襄陽期間曾應桓朗子之邀,去江陵暫住。然《高僧傳》所載“征西將軍”則為“征西大將軍”之誤。考《晉書》卷九《孝武帝紀》,桓豁(即桓朗子)遷征西將軍在寧康元年七月,太元元年正月遷征西大將軍。而寧康三年至太元元年十一月(季冬),道安在襄陽督造金銅無量壽佛象,故在桓朗子任征西將軍期間不可能去江陵。桓豁卒於太元二年七月。因此,桓豁“要安暫住”當在太元元年十一月至二年七月之間,此時桓豁已遷征西大將軍。另據同書所載,太元二年三月,朱序由兗州刺史遷為南中郎將、梁州刺史,監沔中諸軍,鎮襄陽。朱序西鎮,請安公還襄陽,當在太元二年三月後。
    是年,陶範為慧永造西林寺。同治《德化縣誌》載:“(西林)寺在白鶴鄉廬山麓。晉太元二年,太府卿陶範為慧永創建第一寺。”[18]
    晉孝武帝太元三年(公元378),慧遠45歲。
    是年二月,苻堅遣子苻丕率兵圍襄陽。當時,道安為朱序所羈縛,不得離開襄陽,於是分散眾徒,慧遠別安公東下,與法遇等居江陵長沙寺。
    《高僧傳》慧遠本傳曰:“偽秦建元九年(公元373),秦將苻丕冠(按:“寇”之誤)斥襄陽,道安為朱序所拘,不能得去,乃分張眾徒,各隨所之。”又《高僧傳》卷五《法遇傳》曰:“後襄陽被寇,遇乃避地東下,止江陵長沙寺。”又《名僧傳鈔·法遇》:“晉太元二年秦符丕圍襄陽,(法遇)與曇徽、曇翼、慧遠等下集江陵長沙寺。”《高僧傳》、《名僧傳鈔》記年均誤。苻丕初寇襄陽的具體時間,《晉書》不載。《資治通鑒》卷一百〇四載:“太元三年二月,乙巳,秦王堅遣征南大將軍……丕、武衛將軍苟萇、尚書慕容暐帥步騎七萬寇襄陽。”
    晉孝武帝太元四年(公元379),慧遠46歲。
    是年二月,苻丕陷襄陽,道安、朱序為丕所執,送長安。道安長安住五重寺,弘揚佛法。
    《高僧傳》道安本傳曰:“苻堅素聞安名,……後遣苻丕南攻襄陽,安與朱序俱獲於堅……既至,住長安五重寺,僧眾數千,大弘佛法。”又《晉書·載記》曰:“太元四年,……苻堅陷襄陽,執南中郎將朱序,送于長安,堅署為度支尚書。”[19]可知,道安與朱序至長安是太元四年。方立天先生作“太元三年,苻丕攻陷襄陽”[20],誤。自是以後,道安居長安至卒,不復遷徙。
    晉孝武帝太元五年(公元380),慧遠47歲。
    遠與弟慧持及弟子南適荆州,住上明寺。
    《高僧傳》慧遠本傳曰:“秦將苻丕冠(寇)斥襄陽,道安為朱序所拘,不能得去,乃分張眾徒,各隨所之。……遠於是與弟子數十人,南適荆州,住上明寺。”慧遠別道安後,與法遇等人先集江陵長沙寺,盤桓經年,後南下荆州。具體時間當在太元四年至太元六年入廬山之間,姑系之是年。
    又《高僧傳》慧持本傳曰:“乃安在襄陽遣遠東下,持亦俱行,初憩荆州上明寺,後適廬山,皆隨遠共止。”
    晉孝武帝太元六年(公元381),慧遠48歲。
    先欲往羅浮山,途經廬山,見廬峰清淨,遂棲止之,始住龍泉精舍。
    《高僧傳》慧遠本傳曰:“後欲往羅浮山,及届潯陽,見廬峰清靜,足以息心,始住龍泉精舍。”《水經注》卷三十八:“廬山之北有石門水……其水歷澗逕龍泉精舍南,太元中沙門釋慧遠所建也。”均未載年月。《蓮社高賢傳·慧遠法師》曰:“太元六年至潯陽,見廬山閑曠,可以息心,乃立精舍。”李演《廬山法師影堂記》、陳舜俞《廬山記》、彭希凁《淨土聖賢錄·慧遠法師》、《淨土立教志·始祖廬山辯覺正覺圓悟法師》[21]均記載為太元六年。黃宗羲《遊記》作“太元八年”,《蓮宗寶鑒》卷四作太元九年,均誤。
    龍泉精舍,後改名龍池寺,據《嘉靖重修一統志·九江府》載:“龍池寺,在德化縣甘棠湖北。舊名龍泉精舍,晉僧慧遠建,明洪武十一年改今名。”
    是年正月,孝武帝“初奉佛法,立精舍於殿內,引諸沙門以居之。”[22]
    晉孝武帝太元七年(公元382),慧遠49歲。
    僧濟來廬山從慧遠受學。
    《高僧傳》卷六《僧濟傳》:“晉太元中來入廬山,從遠公受學。……遠每謂曰:‘共吾弘佛法者,爾其人乎。’”僧濟太元中適廬,具體時間無考,姑系之是年。
    晉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慧遠51歲。
    桓伊為慧遠建東林寺。東林寺始名神運殿,因在慧永之西林寺東,故名。
    《高僧傳》慧遠本傳:“時有沙門慧永,居在西林,與遠同門舊好,遂要遠同止。永謂刺史桓伊曰:‘遠公方當弘道,今徒屬已廣,而來者方多。貧道所樓褊狹,不足相處,如何?’桓乃為遠復于山東更立房殿,即東林是也。”又《蓮社高賢傳·慧遠法師》曰:桓伊“乃為建刹,名其殿曰神運。以在永師舍東,故號東林寺。”
    關於東林寺始建時間,宋王象之《輿地紀勝》謂“寺晉武帝太和十年建”[23], 誤。因為“太和”為晉廢帝年號,象之謂晉武帝,其誤一也。太和年號僅六年,並無太和十年,其誤二也。若依太和元年下推九年,則為公元375年,時慧遠僅44歲,尚隨道安在襄陽,不可能在廬山建東林寺,其誤三也。考《晉書》卷八十一《桓宣傳》,桓伊任江州刺史是在桓沖死後,復考《孝武帝紀》,桓沖卒於太元九年二月,桓伊於是年二月任江州刺史,並改治所為潯陽,故此寺當建於是年。《金石萃編》載唐李邕《東林寺碑記》云:“晉太元九年慧遠法師之所建也。”又《廬山志》引明喬桑《廬山記事》、同治《德化縣誌》均載:“寺為晉太元九年慧遠開創。”[24]亦可證。
    晉孝武帝太元十年(公元385),慧遠52歲。
    曇邕來廬,從慧遠受學。
    《高僧傳》卷六《曇邕傳》曰:“釋曇邕……太元八年,從苻堅南征,為晉軍所敗,還至長安,因從安公出家。安公既往,乃南投廬山,事遠公為師。”《高僧傳》云“安公既往”,誤。《出三藏記》卷十五《道安傳》記載苻堅南征,為晉軍所敗,“單騎而遁,如所諫焉。堅尋為慕容沖所圍。時安在長安城內,以偽建元二十一年二月八日,齋畢無疾而卒。”據此可知,苻堅南征兵敗時,安公一直在長安,直至去世,不可能有“安公既往”事。苻堅南征敗於肥水是在太元八冬十月,曇邕出家事安公,當在此後。後南投廬山,從慧遠出家,當在道安去世之後,即前秦建元二十一年(晉太元十年)二月八日後,故系之是年。
    晉孝武帝太元十一年(公元386),慧遠53歲。
    東林寺落成。
    《蓮社高賢傳·慧遠法師傳》曰:桓伊“乃為建刹,名其殿曰神運……時太元十一年也。”《蓮社高賢傳》所載非為東林寺始建之時間,而是東林寺建成之時間。《蓮宗寶鑒》卷四曰:“江州太守驚其神異,奏立東林寺,名其殿曰神運。太元十一年寺成。”今人將東林寺落成之時間誤為始建寺之時間。
    慧遠於寺內別立禪林。
    《高僧傳》慧遠本傳曰:“桓乃為遠復于山東更立房殿,即東林是也。……(遠)復於寺內別置禪林,森樹煙凝,石筵苔合。凡在瞻履,皆神清而氣肅焉。”
    慧遠迎文殊菩薩金像于東林寺,並作《文殊瑞像贊》。
    《高僧傳》慧遠本傳:“昔陶侃經鎮廣州,有漁人於海中見神光,每夕豔發,經旬彌盛。怪以白侃,侃往詳視,乃是阿育王像,即接歸,以送武昌寒溪寺。……及遠創寺既成,祈心奉請……於是率眾行道,昏曉不絕,釋迦余化,于斯復興。既而謹律息心之士,絕塵清信之賓,並不期而至,望風遙集。”《高僧傳》謂阿育王像,誤。《法苑珠林》卷十三:“檢其銘勒,乃阿育王所造文殊師利菩薩像也。”[25]《蓮社高賢傳》、《佛祖統紀》卷二十六均記載是文殊像,阿育王所造。《蓮社高賢傳·慧遠法師傳》又謂:“迎至神運殿,造重閣以奉之,因制《文殊瑞像贊》。”[26]亦可證。
    晉孝武帝太元十二年(公元387),慧遠54歲。
    處士戴逵與慧遠書,並呈所作之《釋疑論》,文中引世俗經典以難佛教因果報應之理。慧遠作《與戴處士書》,並附上周續之《難釋疑論》。
    慧遠與戴逵往來書札的具體時間不詳,然考《晉書·戴逵傳》:“孝武帝時,以散騎常侍、國子博士累征,辭父疾不就。郡縣敦逼不已,乃逃于吳。吳國內史王珣有別館在武丘山,逵潛詣之。”[27]戴逵譙國人,與慧遠書札論道必在逃于吳,居武丘山期間。復考《晉書》卷九《孝武帝紀》,朝廷徵召戴逵在太元十二年六月癸卯,逃官必在此後。又慧遠《與戴處士書》曰:“去秋與諸人共讀君論(按:即《釋疑論》),並亦有同異。”[28]慧遠此書作於太元十三年,可知戴逵作《釋疑論》及首次與慧遠書,當在太元十二年秋。
    晉孝武帝太元十三年(公元388),慧遠55歲。
    戴逵復作與慧遠書,並答周續之《難釋疑論》,慧遠作《又與戴處士書》復戴逵,後另作《三報論》對戴逵懷疑佛教因果報應說進行了系統辯答,從內容看,《明報應論》亦當作於此時。
    遠《又與戴處士書》:“脫因講席之餘,粗綴所懷(按:即《三報論》),今寄往,試與同疑者共尋。”[29]戴逵作《釋疑論》及首次與慧遠書,在太元十二年秋,慧遠作《三報論》及答戴逵書,當在是年。戴逵與慧遠往來書札,並載《廣弘明集》卷二十。湯用彤先生說:“義熙之年,江左袁、何二賢,商略治道,諷刺時政,發五橫之論,而沙門居其一。佛法以報應之說,鼓動愚俗,故時頗非議之,因是慧遠作《明報應論》、《三報論》。”[30]誤。
    晉孝武帝太元十六年(公元391),慧遠58歲。
    僧伽提婆南止廬阜,慧遠請其重譯《阿毘曇心》、《三法度論》,慧遠作《阿毘曇心序》、《三法度論序》。
    《高僧傳》慧遠本傳曰:“昔安法師在關,請曇摩難提出《阿毘曇心》,其人未善晉言,頗多疑滯。後有罽賓沙門僧伽提婆,博識眾典,以晉太元十六年,來至潯陽。遠請重譯《阿毘曇心》、《三法度論》,於是二學乃興,並制序標宗,貽于學者。”《出三藏記·僧伽提婆傳》亦作“太元十六年”,故系之是年。
    僧伽提婆,晉譯眾天,或云提和。姓瞿曇氏,罽賓(今喀什米爾一帶)人。學通三藏,尤善《阿毘曇心》、《三法度論》。苻氏建元(公元365-384)中,在長安,宣流法化,生卒不詳。
    是年,法莊出家,為慧遠弟子。
    《高僧傳》卷十二《法莊傳》曰:“釋法莊,姓申,淮南人。十歲出家,為廬山慧遠弟子。……元嘉初出都,止道場寺。”莊生於晉孝武帝太元七年(公元382),卒于宋孝武帝大明元年(公元457),春秋七十六。以此推之,當於是年至廬。
    晉孝武帝太元十七年(公元392),慧遠59歲。
    是年,因律藏禪典殘缺,慧遠乃令弟子法淨、法領等往天竺求經書。
    《高僧傳》慧遠本傳:“初經流江東,多有未備。禪法無聞,律藏殘缺。遠慨其道闕,乃令弟子法淨、法領等遠尋眾經。逾越沙雪,曠歲方反,皆或梵本,得以傳譯。”《四分序》曰:“壬辰之年,有晉國沙門支法領,西越流沙,遠期天竺,路經於填,會遇曇無德部體大乘三藏沙門佛陀耶舍,才豔博聞,明練經律,三藏方等皆諷誦通訓,……其壬辰年即秦建初七年也。”秦建初七年,即晉孝武帝太元十七年,故系之是年。
    是年秋,與僧伽提婆復校《阿毘曇心》,以作為定本。
    無名氏《阿毘曇心序》曰:“以晉泰元十六年,歲在單閼,貞於重光。其年冬,于潯陽南山精舍,提婆自執梵經[31],先誦經文,然後乃譯為晉語,比丘道慈筆受。至來年秋,傳重與提婆校正,以為定本。”由此可見,《阿毘曇心》始譯於太元十六年冬,校定於太元十七年秋。
    是年十一月頃,遠與殷仲堪論《易》。
    《高僧傳》慧遠本傳:“殷仲堪之荆州,過山展敬,與遠共臨北澗論《易》體,移影不勌。見而歎曰:‘識信深明,實難為庶。’”考《晉書》卷九《孝武帝紀》,殷仲堪任荆州刺史在太元十七年十一月,過訪慧遠當在此時或稍後。殷仲堪《晉書》有傳。
    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公元393),慧遠60歲。
    鑿白蓮池,後人遂因此作廬山東林僧團結社之名稱。
    《遠公年譜》(今佚)、宋陳舜俞謂此池為謝靈運所鑿。陳舜俞《廬山記》曰:“神運殿后有白蓮池。昔謝靈運既見遠公,肅然心服,乃及寺繙《涅槃經》。因鑿池為台。種白蓮池中,名其曰繙經台。”[32]誤。明但宗皋《征疑》駁之曰:“考《遠公年譜》,太元十八年癸巳(393),謝靈運鑿池種蓮,是時遠公已六十歲矣。至元嘉十年癸酉(433),靈運被刑,年才四十九,則當癸巳之歲,靈運特九歲耳。九歲豈能會見遠公,其可疑者一;考《高僧慧嚴傳》,翻《涅槃經》,故在宋元嘉中,而《遠傳》載靈運即寺繙經,可疑者二。”[33]但宗皋所駁極是。據清同治《德化縣誌》載:“白蓮池,晉慧遠鑿,因結白蓮社。”[34]故知白蓮池應為慧遠所鑿,因謝靈運曾在白蓮池臺上翻譯《涅槃經》,後人遂將此台稱之為“繙經台”,亦附會此池為靈運所鑿。
    慧要立十二蓮葉,因葉流轉以定十二時。
    《高僧傳》卷六《道祖傳》載:“遠有弟子慧要,亦解經律,而尤長巧思,山中無刻漏,乃于泉水中立十二葉芙蓉,因流波轉,以定十二時,晷景無差焉。”此蓮葉非蓮花之葉,而是黃銅所制,狀如蓮葉,名曰“蓮花漏”。《山堂肆考》卷一百四十七“刻漏”記:“慧遠在廬山以山中不知更漏,乃取銅葉制器,狀如蓮花。”又《佛祖統紀》卷二十六《始祖廬山辯覺正覺法師(慧遠)》謂刻漏之名曰“蓮花漏”。具體時間無考,姑系之是年。
    晉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慧遠63歲。
    竺道生及弟子道猷入廬山,曇順亦與是年入廬。
    《蓮社高賢傳·道生傳》曰:“道生,魏氏,钜鹿人。幼從竺法汰出家,年在志學,便登講座。初入廬山,幽棲七年,常以入道之要,慧解為本。乃與僧睿、慧嚴、慧觀等遊學長安,從羅什受業。”[35]道生、慧觀等入關從羅什受業,在元興元年(公元402),詳見下文所考。上推七年,竺道生當於是年入廬,弟子道猷亦隨行。《高僧傳》卷七《道猷傳》曰:“釋道猷,吳人。初為生公弟子,隨師入廬山。”
    慧持送其姑道仪至京师,居東安寺。
    《比丘尼傳》卷一《何后寺道儀尼傳》曰:“道儀,本姓賈,雁門婁煩人,慧遠姑也。……晉太元末至京師,住何后寺。”[36]又《高僧傳》慧持本傳:“持有姑為尼,名道儀,住在江夏。儀聞京師盛於佛法,欲下觀化,持乃送姑至都,止于東安寺。”道儀至都,初居東安寺,後止于何后寺。
    晉安帝隆安元年(公元397),慧遠64歲。
    僧伽提婆離廬山,游于京師,講《阿毘曇心》。是年冬提婆重譯《中阿含》,次年夏完成。
    《高僧傳》卷一《僧伽提婆傳》曰:“至隆安元年,來游京師。晉朝王公及風流名士,莫不造席致敬。時衛軍東亭侯瑯琊王珣,淵懿有深信,荷持正法,建立精舍,廣招學眾。提婆既至,珣即延請。乃于其舍講《阿毘曇》,明僧畢集。……其(按:《出三藏記》後有一“年”字)冬,珣集京都義學沙門釋慧持等四十餘人,更請提婆重譯《中阿含》等……至來夏方迄。”
    晉安帝隆安二年(公元398),慧遠65歲。
    僧徹來廬山,受學於慧遠。
    《高僧傳》卷七《僧徹傳》曰:“徹年十六,入廬山造遠公,遠見而異之,又以問道之暇,亦厝懷篇牘,至若一賦一詠,輒落筆成章。……退還咨遠:‘律制管弦,戒絕歌舞。一吟一嘯,可得為乎?’遠曰:‘以散亂言之,皆為違法。’由是乃止。……遠亡後,南遊荆州,止江城內五層寺,晚移琵琶寺。”僧徹生於晉孝武太元八年(公元383),卒于宋元嘉二十九年(公元452),春秋七十。以生年推之,當於是年來廬。
    道祖、僧遷、道流等入廬,依慧遠學,並受戒。
    《高僧傳》卷六《道祖傳》曰:“後與同志僧遷、道流等,共入廬山七年,並山中受戒,各隨所習,日有其新。遠公每謂祖等易悟,盡如此輩,不復憂後生矣。……及玄輔正,欲使沙門敬王,祖乃辭還吳之台寺。有頃,玄篡位,敕郡送祖出京,祖稱疾不行,於是絕跡人事,講道終日,以晉元熙元年(公元419)卒,春秋七十二矣。”桓玄輔政,欲使沙門敬王,在元興三年(公元404),此年道祖離廬入吳,上推七年,當於是年入廬。
    晉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慧遠66歲。
    是年十二月,桓玄征殷仲堪,道經廬山,謁見慧遠。
    《高僧傳》慧遠本傳:“後桓玄征殷仲堪軍經廬山,要遠出虎溪,遠稱疾不堪,玄自入山。……玄出山謂左右曰:‘實乃生所未見。’”考《晉書》卷十《安帝紀》,桓玄征殷仲堪是隆安三年十二月,故初見慧遠當在是時。
    是年,慧持從京師返回廬山,後辭遠入蜀。
    《高僧傳》慧持本傳:“持乃送姑至都,止于東安寺。晉衛將軍瑯瑘王珣,深相器重。時有西域沙門僧伽羅叉,善頌四含,珣請出《中阿含經》,持乃校閱文言,搜括詳定,後還山。”又曰:“晉隆安三年辭遠入蜀。遠苦留不止,遠歎曰:‘人生愛聚,汝乃樂離,如何?’持亦悲曰:‘若滯情愛聚者,本不應出家;今既割欲求道,正以西方為期耳。’於是兄弟收淚,憫默而別。”持於太元末送姑道儀入京,返廬山具體時間無載。然衛將軍王珣請其校定《中阿含經》,必然盤桓有年。考《晉書·安帝紀》,隆安三年,加尚書令王珣衛將軍,四年卒。既稱珣衛將軍,持返廬時珣必已加官,而持辭遠入蜀亦在是年,故還山亦必在是年。以理推之,還山當在年初,辭遠入蜀或在歲末。
    晉安帝隆安四年(公元400),慧遠67歲。
    是年仲春,慧遠與徒三十余人游石門,並有和詩。
    《全晉文》卷一百六十七佚名《廬山諸道人游石門詩序》云:“石門在精舍南十餘里,一名障山……釋法師以隆安四年仲春之月,因詠山水,遂杖錫而游,于時交徒同趣三十餘人。”
    桓玄作《沙汰眾僧教》,慧遠與桓玄書《論料簡沙門》。
    《高僧傳》慧遠本傳曰:“俄而,玄欲沙汰眾僧,教僚屬曰:‘沙門有能申述經誥,暢說義理,或禁行修整,足以宣寄大化,其有違於此者,悉皆罷遣。唯廬山道德所居,不在搜簡之列。’遠與玄書曰:‘佛教淩遲,穢雜日久,每一尋至,慨憤盈懷。……此命既行,必一理斯得,然後令飾偽者絕假通之路,懷直者無負俗之嫌。世道交興,三寶複隆矣。’因廣立條制,玄從之。” 上文已考,桓玄經廬謁見慧遠,是隆安三年十二月,不久即作《沙汰眾僧教》,故當在隆安四年初。而《蓮宗寶鑒》則曰“晉隆安元年,桓玄勸帝沙汰僧尼”,誤。
    後玄作《與慧遠書》,勸令登仕,遠《答桓玄書》堅拒之。
    《高僧傳》慧遠本傳載:“玄後以震主之威,苦相延致,乃貽書聘說,勸令登仕。遠答辭堅正,確乎不拔,志逾丹石,終莫能回。”桓玄另有《與慧遠書勸罷道》,從內容看,亦當作於是年。桓玄文載《全晉文》卷一百十九,慧遠文載卷一百六十一。
    王謐、王默等人,欽慕慧遠風德,遙致師禮。是年,慧遠作《答王謐書》。
    《高僧傳》慧遠本傳曰:“司徒王謐、護軍王默等,並欽慕風德,遙致師敬。謐修書曰:‘年始四十,而衰同耳順。’遠答曰:‘古人不愛尺璧,而重寸陰,觀其所存,似不在長年耳。檀越履順而遊性,乘佛理以御心,因此而推,復何羨於遐齡,聊想斯理,久已得之,為復酬來信耳。’”考《晉書》卷六十五《王導傳》,王謐卒於義熙三年(公元407),年四十八。推之,謐修書與慧遠必在是年。
    晉安帝隆安五年(公元401),慧遠68歲。
    鳩摩羅什至長安。
    《高僧傳》卷二《鳩摩羅什傳》曰:“鳩摩羅什,此云童壽,天竺人也,家世相國。……(姚)興弘始三年(公元401)……迎羅什入關,以其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至於長安。”羅什在長安譯經弘法,其成就之輝煌,影響之深遠,在中華之土無出其右者。《晉書·載記》曰:“羅什通辯夏言,尋覽舊經,多有乖謬,不與胡本相應。(姚)興與羅什及沙門僧略、僧遷、道樹、僧叡、道坦、僧肇、曇順等八百餘人,更出大品,羅什持胡本,興執舊經,以相考校,其新文異舊者皆會於理義。續出諸經並諸論三百餘卷。今之新經皆羅什所譯。興既託意於佛道,公卿已下莫不欽附,沙門自遠而至者五千餘人。”[37]
    羅什卒年,《高僧傳》或云弘始七年,或云八年,或云十一年,不可定。僧肇《鳩摩羅什誄文》謂其卒於弘始十五年(公元413)四月十三日,肇為羅什弟子,應依此說。
    晉安帝元興元年(公元402),慧遠69歲。
    太尉桓玄與桓謙、王謐等書《論沙門應致敬王者》,又《與慧遠書》,重申庾冰令沙門致敬王者之議[38],慧遠、王謐均答書駁之;桓玄又作《重與慧遠書》、《難王謐》、《重難王謐》、《三難王謐》,王謐作《答桓玄難》、《再答桓玄難》、《三答桓玄難》。
    《高僧傳》慧遠本傳曰:“及玄在姑熟,欲令盡敬,乃與遠書:‘沙門不敬王者,既是情所未了,於理又是所未喻,一代大事,不可令其體不允。近八座書,今以呈君,君可述所以不敬者意也。此便當行之事一二,令詳盡想,必有以釋其所疑耳。’遠答書曰:‘夫稱沙門者何耶?謂能發矇俗之幽昏,啓化表之玄路,方將以兼忘之道,與天下同往。……又袈裟非朝宗之服,缽盂非廊廟之器,沙門塵外之人,不應敬王者。’玄雖苟執先志,恥即外從,而觀遠書,趑趄未決。”考《晉書》卷十《安帝紀》、卷九十九《桓玄傳》,桓玄出鎮姑孰在元興元年。又《蓮宗寶鑒》卷四載:“元興元年,玄又申庾冰之議,欲沙門盡敬王者,復以書辯論其事,遂免。”亦可證。桓玄文載《全晉文》卷一百十九、慧遠文載卷一百六十一、王謐文載卷二十。
    是年七月,慧遠與劉遺民、雷次宗、周續之、宗炳、張萊民、張季碩等共一百二十三人,於精舍無量壽佛像前,建齋設誓,期生淨土。
    《高僧傳》慧遠本傳曰:“彭城劉遺民、豫章雷次宗、雁門周續之、南陽宗炳、張萊民、張季碩等,並棄世遺榮,依遠遊止。遠乃于精舍無量壽像前,建齋立誓,共期西方。”劉遺民之文有“惟歲在攝提格,七月戊辰朔”之句,歲在攝提格,即庚寅年。明喬桑《廬山紀事》謂“建齋設誓”的時間是太元十五年,誤。黃宗羲《遊記》駁之曰:“十八人者,雁門慧遠、慧持、河南慧永、钜鹿道生、黃龍曇順、冀州僧叡、潁州道昺、廣陵曇詵、河東曇恒、瑯琊道敬、罽賓國佛陀耶舍、伽羅衛國佛馱羅、彭城劉程之、柴桑張野、張詮、雁門周續之、南陽宗炳、南昌雷次宗是也。據《紀事》謂遠公結社在晉孝武帝太元十五年庚寅(公元390),而道敬辛卯(公元391)出家,道生辛亥(公元411)、佛陀耶舍壬子(公元412)入社,皆與太元庚寅不合。《宋書·列傳》周續之景平元年癸亥(公元423)卒,年四十七;宗炳元嘉二十年癸未(公元433)卒,年六十九;雷次宗元嘉二十五年戊子(公元448)卒,年六十三。當太元庚寅,續之十四歲,炳十六歲,次宗五歲,皆無入社之理。予謂由蓮社《發願文》之誤也。”[39]黃氏所考正確,然謂“由蓮社《發願文》之誤”則非。太元十五年是上章庚寅年,此年也是庚寅年,故後人誤。湯用彤先生曰:“按太元十五年雖為庚寅年,而七月朔系丁未。興元年壬寅七月乃為戊辰也。”[40]此為的論。
    此次“建齋設誓,期生淨土”,後人認為是最早的佛教結社,稱之為“蓮社”(或白蓮社),亦為淨土宗之肇始也。然《高僧傳》只言“建齋設誓”,並未以“社”名。吳宗慈《廬山志》曰:“廬山佛教最高遠者,其事蹟輯合《蓮社高賢傳》,與梁釋慧皎《高僧傳》彙同標異,略有損益。……至《十八賢傳》之由來,其傳後跋云:‘始不著作者名,疑自昔出於廬山。熙寧間陳令舉舜俞粗加刊正。大觀初,沙門懷悟以事蹟疏略,復為詳補’云云,則《十八賢》固多傳述之詞。”[41]由此可知,慧遠初修淨土,雖同修者甚眾,並未以社名之。稱之為“蓮社”者,乃出自宋陳舜俞《廬山記》、《蓮社高賢傳》等後人所載,宋志磐《佛祖統記》卷二十六《淨土立教志》亦詳述蓮社七祖及十八賢之事蹟。
    其實,慧遠修淨土之業亦非始於是年。《蓮社高賢傳·慧遠法師傳》曰:“及雷次宗、周續之、宗炳、張銓、畢穎之等同來廬山,遠公謂曰:‘君之來,豈宜思淨土之遊乎?’程之乃鏟石為誓文,以志其事。”可見,在劉遺民作《發願文》之前慧遠已修淨土之業。蓮社十八賢也並非均於是年集於廬山。慧永、慧持原居廬山,劉遺民作《發願文》時,慧持已離廬適蜀;曇恒、道昺、曇詵、道敬均幼依慧遠出家;道生、僧叡、慧嚴、慧觀、曇順於太元二十一年入廬;馱跋陀羅(覺賢)義熙七年入廬;佛陀耶舍義熙八年入廬。十八賢之稱乃後人以其修證佛法之成就而言之,並非完全包括在劉遺民之文所稱之一百二十三人之內,而《高僧傳》亦僅載其遺民、次宗、續之、宗炳、萊民、季碩六人。故黃宗羲《遊記》曰:“遠公始至廬山,年四十有九,至八十三歲卒,當義熙十二年丙辰(公元416)。此三十四年之中,無日無非蓮社也。遺民發願,特庚寅一時之事,不謂此年而外,無發願之人;即發願者,不得稱為蓮社也。所謂十八人,表其社中之顯者。”[42]
    是年,王喬之等作《念佛三昧詩》,慧遠作《三昧詩序》,闡釋念佛三昧之義。
    《淨土聖賢錄·慧遠法師傳》曰:“(慧遠)乃造三聖像,建齋立社,令劉遺民著《發願文》,勒之石。時王喬之等數人,復為念佛三昧詩以見志。遠為作序。”[43]
    慧觀、道生、僧叡離廬,入長安。
    《高僧傳》卷七《慧觀傳》曰:“釋慧觀,姓崔,清河人。十歲便以博見馳名,弱年出家,游方受業,晚適廬山,又咨廩慧遠。聞羅什入關,乃自南徂北,訪核異同。”羅什入關為隆安五年(公元401)十二月,慧觀聞羅什入關而離廬,必在次年初,或稍後,故系之是年。又《蓮社高賢傳·道生傳》:“道生……初入廬山幽棲七年,常以入道之要,慧解為本。乃與僧叡、慧嚴、慧觀等遊學長安,從羅什受業。”後又依佛馱跋陀羅,佛馱因與羅什不合,遭秦主姚興擯棄,慧嚴、慧觀等又隨佛馱離長安適廬。《佛祖統紀》卷二十六曰:“(佛馱)師於東宮集眾說法,與羅什論色空義……往復數番,羅什無測,秦主興供僧三千,盛修人事,而師禪靜自守……因共擯棄,乃與弟子慧嚴、慧觀四十餘人俱發至廬山。”[44]陀羅入廬事在義熙七年,詳見下文所考。
    晉安帝元興二年(公元403),慧遠70歲。
    遠遠致書通好鳩摩羅什,後又作書咨詢佛教大乘法義。
    《高僧傳》慧遠本傳曰:“孜孜為道,務在弘法。每逢西域一賓,輒懇惻咨訪。聞羅什入關,即致書通好曰:‘釋慧遠頓首。去歲得姚左軍書,具承德問。’”由“去歲得姚左軍書,具承德問”句可知:第一,慧遠致書羅什前,羅什已藉姚左軍致慧遠書轉致了對慧遠的問候。第二,慧遠致羅什書是在得姚左軍書後一年,而羅什來長安已是隆安五年十二月,姚左軍書不可能作於是年,至早亦是作于羅什來長安第二年,故慧遠致羅什書應在羅什來長安的第三年,即是年。
    《高僧傳》慧遠本傳另有《重與羅什書》咨大乘法義。《高僧傳》卷二《鳩摩羅什傳》曰:“廬山釋慧遠學貫群經,棟梁遺化,而時去聖久遠,疑義莫決,乃封以咨什。”慧遠“封以咨什”當是在上文所引致羅什書後,具體時間無考。然據《高僧傳》卷六《曇邕傳》曰:“後為遠入關,致書羅什,凡為使命,十有餘年,鼓擊風流,搖動峰岫,強捍果敢,專對不辱。”可知,慧遠致書羅什書,均以曇邕為使,時間跨度較長,姑系之是年。另據《出三藏記》卷十二載,慧遠致羅什書咨佛學義理、羅什作答者有:《問如法性真際》、《問實法有》、《問分破空》、《問法身》、《重問法身》、《問真法身像類》、《問真法身壽》、《問法身應感》、《問法身非色》、《問修三十二相》、《問法身佛盡本習》、《問念佛三昧》、《問遍學》、《重問遍學》、《問羅漢受》、《問住壽》、《問後識追憶前識》、《問論神》、《問四相》[45]
    是年,遠作《廬山記》。
    文載《全晉文》卷一百六十二。其文曰:“自託此山二十三載,再踐石門,四遊南嶺,東望香爐峰,北眺九流,傳聞有石井方湖,中有赤鱗踴出,野人不能敘,直歎其奇而已矣。”慧遠太元六年(公元381)適廬,作其文已至廬二十三年,故系於是年。
    《全晉文》卷一百六十二另收慧遠《遊山記》殘篇,其文曰:“自託此山二十二載,凡再詣石門,四遊南嶺,東望香爐,秀絕眾形,北眺九流,凝神覽視,四岩之內,猶觀之掌焉。傳聞有石井方湖,足所未踐。”文字內容與上文重複,當為《廬山記》之節選。今見《遊山記》最早載于《太平御覽》卷四十一,而《廬山記》最早載於《世說新語·文學》劉孝標注,故當依劉注。其《遊山記》“自託此山二十二載”云云,或為誤鈔。
    晉安帝元興三年(公元404),慧遠71歲。
    桓玄篡位,下書謂沙門必致敬王者,慧遠著《沙門不敬王者論》。
    《高僧傳》慧遠本傳:“有頃桓玄篡位,即下書曰:‘佛法宏大,所不能測,推奉主之情,故興其敬。今事既在己,宜盡謙光,諸道人勿復致禮也。’遠乃著《沙門不敬王者論》。”論分為五篇:在家、出家、求宗不順化、體極不兼應、形盡神不滅,全面闡述了沙門不敬王者的理由。考《晉書》卷十《安帝紀》,桓玄篡位在元興二年十二月,元興三年五月被誅,慧遠著論當在元興三年初。文載《全晉文》卷一百六十一。
    是年五月,劉裕誅桓玄,遣使與前秦通好。
    《晉書·載記》曰:“時劉裕誅桓玄,迎復安帝……劉裕遣大參軍衡凱之謁姚顯,請通和,顯遣吉默報之,自是聘使不絕。”[46]考《晉書》卷十《安帝紀》,劉裕誅桓玄在元興三年五月。故系之是年。
    是年,姚興致書問候慧遠,贈龜茲國細縷雜變像。
    《高僧傳》慧遠本傳曰:“秦姚興欽德風名,歎其才思,致書殷勤,信餉連接,贈以龜茲國細縷雜變像,以申欵心,又令姚嵩獻其珠像。”姚興致書贈像,具體時間無考,然據《出三藏記·慧遠法師傳》曰:“遠翹勤弘道,懍厲為法。每致書羅什,訪核經典,什亦高其勝心,萬里響契。”可知,因慧遠致書羅什“放核經典”,引起姚興欽德風名,歎其才思,故其致書贈像,當在慧遠致書羅什後。故系之是年。
    晉安帝義熙元年(公元405),慧遠72歲。
    安帝自江陵返京,何無忌勸遠公候覲安帝,慧遠稱疾不行。
    《高僧傳》慧遠本傳:“及桓玄西奔,晉安帝自江陵旋于京師,輔國何無忌勸遠候覲,遠稱疾不行。”考《晉書》卷十《安帝紀》,桓玄西奔在元興三年三月,五月被誅。安帝自江陵返京在義熙元年三月。何無忌勸慧遠朝覲安帝,當在安帝返京後。是月,安帝遣使勞問慧遠,次月遠修書答謝,安帝並復致遠公書。
    是年十一月一日,慧遠坐禪入定,至十七日出定。據傳,慧遠入定見阿彌陀佛紫磨黃金身。
    《蓮宗寶鑒·慧遠法師傳》曰:“義熙乙卯十一月初一日入定,至十七日出定。見阿彌陀佛紫磨黃金身,遍滿空界。”
    慧虔因慧遠在山,聲名過己,故出廬山,東游吳越,棲止嘉祥寺。
    《高僧傳》卷五《慧虔傳》曰:“釋慧虔,姓皇甫,北地人。少出家,奉持戒行,志操確然,憩廬山中十有餘年。……羅什新出諸經,虔志存敷顯。以遠公在山,足紐振玄風,虔乃東游吳越,囑地弘通。以義熙之初,投山陰嘉祥寺。”
    晉安帝義熙二年(公元406),慧遠73歲。
    遠作《答姚興書》、《大智論序》、《大智論钞序》。
    《高僧傳》慧遠本傳:曰:“釋論新出,(姚)興送論並遺書曰:‘《大智論》新譯訖,此既龍樹所作,又是方等旨歸,宜為一序,以申作者之意。然此諸道士,咸相推謝,無敢動手,法師可為作序,以貽後之學者。’遠答書云:‘……披省之日,有愧高命,又體羸多疾,觸事有廢,不復屬意以來,其日亦久,緣來告之重,輒粗綴所懷。至於研究之美,當復期諸明德。’”由“粗綴所懷”看,慧遠已經為之作序。又無名氏《大智論記》曰:“鳩摩羅蓍婆法師以秦弘始三年歲在辛丑十二月至長安,四年夏,於逍遙園中西門閣上,為姚天王出釋論,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乃訖。”[47]可知,即便姚興在《大智論》譯訖即遣使送論並遺書求序,也當於次年即弘始八年(晉義熙二年)才可到達廬山,故系之是年。
    慧遠《大智論序》今不存,今存僧叡《大智論序》。又因《大智論》百卷,帙繁義雜,慧遠钞摘要文,撰為二十卷,並作《大智論抄序》。文載《全晉文》卷一百六十二。
    晉安帝義熙四年(公元408),慧遠75歲。
    慧遠與蓮社諸賢游上方塔。
    明喬桑《廬山記事》:“義熙四年,師與社賢游上方塔,患水遠,有虎跑石出泉。”[48]
    晉安帝義熙五年(公元409),慧遠76歲。
    遠作《沙門袒服論》,鎮南將軍何無忌作《難沙門袒服論》,慧遠又作《答何鎮南書》(按:《全晉文》卷一百六十二作《答何無忌難沙門袒服論》),對何無忌沙門袒服不合禮法的觀點進行詳細辯答。
    考《晉書》卷十《安帝紀》,何無忌由輔國將軍加鎮南將軍在義熙五年元月。義熙六年二月盧循反,寇江州,三月何無忌戰死。故慧遠與何無忌往來書信當在義熙六年前,故系之是年。
    晉安帝義熙六年(公元410),慧遠77歲。
    是年二月,盧循過廬山謁見慧遠。
    《高僧傳》慧遠本傳:“盧循初下據江州城,入山詣遠。遠少與循父嘏同為書生,及見循,歡然道舊,因朝夕音問。僧有諫遠者曰:‘循為國寇,與之交厚,得不疑乎?’遠曰:‘我佛法中情無取捨,豈不為識者所察?此不足懼。’”考《晉書》卷十《安帝紀》、卷一百《盧循傳》,盧循初陷江州在是年二月,謁見慧遠當在是月。
    是年十二月,劉裕遣使致慧遠書,並贈錢米。
    《高僧傳》慧遠本傳曰:“及宋武追討盧循,設帳桑尾,左右曰:‘遠公素王廬山,與循交厚。’宋武曰:‘遠公世表之人,必無彼此。’乃遣使齎書致敬,並遺錢米。” 考《晉書》卷十《安帝紀》,劉裕追討盧循並大破之,在是年十二月。
    劉程之卒於廬山。
    晉安帝義熙七年(公元411),慧遠78歲。
    馱跋陀羅至廬,譯出禪數諸經。
    《出三藏記·佛馱跋陀(羅)傳》曰:“廬山釋慧遠久服其風,乃遣使入關致書祈請。後聞其被斥,乃致書與姚主解其擯事,欲迎出禪法。傾之,佛賢至廬山,遠公相見欣然,傾蓋若舊。自夏迄冬,譯出禪數諸經。佛賢志在游化,居無求安。以義熙八年,遂適江陵。”由此可知,覺賢初至廬在義熙七年夏,次年離廬適江陵。
    佛馱跋陀羅,晉譯覺賢,伽維羅衛人。少以禪律馳名,後至長安,大弘禪業。因法理與羅什有別,遂遭眾僧擯遣,門徒數百,驚懼奔散。應遠公所請,率侶宵征,南指廬嶽。佛馱跋陀羅生於晉穆帝升平三年,卒於元嘉六年(公元359-429),春秋七十一。
    是年,謝靈運任衛將軍劉毅從事中郎,道出潯陽,登廬山,謁見慧遠。
    《高僧傳》慧遠本傳曰:“陳郡謝靈運負才傲俗,少所推崇,及一相見,肅然心服。”其傳不記靈遠登廬的具體時間。考《宋書》卷六十七《謝靈運傳》,劉毅鎮江陵,以謝靈運為衛將軍從事中郎。又《晉書·劉毅傳》曰:“及裕討循,詔毅知內外留事。……尋轉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都督。”[49]復考《資治通鑒卷》卷一百一十六,劉毅以江州都督兼刺史,鎮豫章,在義熙七年四月[50]。 此前,靈運足跡未及廬山,此次隨劉毅入潯陽,道經廬山。謁見慧遠當於是年四月後。是時,靈運二十八歲。
    對於謝靈運謁見慧遠,後人頗有異議。明但宗皋《征疑》:“靈運作《佛影銘》,但稱‘廬山法師,聞風而悅。道秉道人,遠宣意旨,命余制銘’而已,初不言面覲遠公也。惟作《遠師誄》有曰:‘志學之年,希門人之列。誠願弗遂,永違此世。’則是欲及門而未遂矣。”[51]清黃宗羲《遊記》曰:“遠公自太元癸未入山不出,康樂之為臨川內史,在元嘉八九年。遠公已死,康樂固未嘗得見遠公,故其誄曰:‘予志學之年,希門人之末,惜乎誠願未遂。’此正不見之證也。”[52]二人所舉證據均為靈運之誄文。而靈運之誄文只言以未得成為遠公門人為憾,並沒有說未見慧遠。其實,慧遠既遣道秉請靈運作《萬佛影銘》,必與靈運有所往來。因諸家對靈運事蹟失之詳考,故誤。
    是年,慧遠講《喪服經》。
    《高僧傳》慧遠本傳曰:“時遠講《喪服經》,雷次宗、宗炳等,並執卷承旨。”此言之“時”是指謝靈運初見慧遠之時,故系於是年。
    晉安帝義熙八年(公元412),慧遠79歲。
    是年五月,慧遠在廬山萬佛影台,刻萬佛影於此上,並作《萬佛影銘》並前序。
    《高僧傳》慧遠本傳載其銘無序。《廣弘明集》卷十六載其銘,並有前、後序文。其前序曰:“遇西域沙門,輒餐游方之說,故知有佛影,而傳者尚未曉然。及在此山,值罽賓禪師,南國律學道士,與昔聞既同,並是其人遊歷所經,因其詳問,乃多有先征然後驗。神道無方,觸像而寄,百慮所會,非一時之感。於是悟徹其誠,應深其信,將援同契,發其真趣,故與夫隨喜之賢,因而銘焉。”其後序又曰:“晉義熙八年,歲在壬子五月一日,共立此台,擬像本山,因即以寄誠……至於歲次星紀赤奮若貞于太陰之墟九月三日,乃檢別記,銘之于石。”由此可知,慧遠作佛影及銘文均在是年五月,次年九月佛影刻成,並勒銘文于石,另作後序記其本末。
    佛馱跋陀羅離廬山,適江陵。
    《出三藏記·佛馱跋陀傳》曰:“佛賢志在游化,居無求安。以義熙八年,遂適江陵。”
    道溫入廬山,從慧遠受學。
    《高僧傳》卷七《道溫傳》曰:“釋道溫,姓皇甫,安定朝那人,高士謐之後也。少好琴書,事親以孝聞。年十六入廬山,依遠公受學。”道溫生於晉安帝隆安元年(公元397),卒于宋明帝太始初年(公元465),春秋六十九。以生年推之,當於是年入廬。
    慧持卒于成都龍淵寺。
    晉安帝義熙九年(公元413),慧遠80歲。
    遣弟子曇邕入關中致書曇摩流支祈請《十誦》一部。
    《高僧傳》慧遠本傳:“後有弗若多羅來適關中,誦出《十誦》梵本,羅什譯為晉文,三分始二,而多羅棄世,遠常慨其未備。及曇摩流支入秦,復善誦此部,乃遣弟子曇邕致書祈請,令於關中更出餘分,故《十誦》一部具足無闕,晉地獲本,相傳至今。”復考《高僧傳》卷二《曇摩流支傳》:“流支既得遠書,及姚興敦請,乃與什共譯《十通》都畢。研詳考核,條制審定,而什猶恨文煩未善。既而什化,不獲刪治。”可知,遠請得《十誦》在羅什棄世未久,羅什於是年四月棄世,故系之是年。
    是年九月,佛影刻成,慧遠作《萬佛影銘》後序。謝靈運作《佛影銘》(並序)。
    慧遠《萬佛影銘序》曰:“至於歲次星紀赤奮若貞于太陰之墟九月三日,乃檢別記,銘之于石。于時揮翰之賓,僉焉同詠,咸思存遠猷,托相異聞,庶來賢之重軌,故備時人於影。”上已考,慧遠之銘文勒石在義熙八年九月,眾賓“揮翰”於此時,故系之是年。靈運文載《全宋文》卷三十三。
    晉安帝義熙十年(公元414),慧遠81歲。
    佛陀耶舍來廬山,修淨土之業。
    《高僧傳》卷二《佛陀耶舍傳》:“佛陀耶舍,此云覺明,罽賓人也,婆羅門種。……弘始十二年(公元410)譯出《四分律》四十四卷,並《長阿含經》等。……至十五年(公元413)解座。”又《歸宗寺志》曰:“考晉史,佛陀耶舍于安帝義熙十年甲寅(公元414)始至廬山。”[53]而《蓮社高賢傳·佛陀耶舍尊者傳》:“秦宏始十二年(410),譯出《四分律》四十四卷、《長阿含經》二十二卷,義熙八年(公元412)來廬山,入社後辭還本國。”義熙八年耶舍尚在長安,當以《歸宗寺志》所考為是。
    慧永卒于廬山西林寺。
    晉安帝義熙十一年(公元415),慧遠82歲。
    慧恭卒于廬山東林寺。
    晉安帝義熙十二年(公元416),慧遠83歲。
    是年八月六日,遠法師卒于廬山東林寺,謝靈運《廬山慧遠法師誄》。詳上考。
    《高僧傳》慧遠本傳又載其為人曰:“遠神韻嚴肅,容止方棱,凡預瞻睹,莫不心形戰慄。”
    此外,慧遠還首開宣唱法理,開導眾心的獨特說經方法。《高僧傳》卷第十三《唱導論》曰:“唱導者,蓋以宣唱法理,開導眾心也。昔佛法初傳,于時齊集,止宣唱佛名,依文致禮。至中宵疲極,事資乃悟,乃別請宿德,升座說法。或雜序因緣,或傍引譬喻。其有廬山釋慧遠,道業貞華,風才秀發。每至齋集,輒升高座,躬為導首,先明三世因果,卻辯一齋大意。後代傳授,遂成永則。”
    《高僧傳》慧遠本傳又曰:“遠善屬文章,辭氣清雅,席上談吐,精義簡要。……所著論序銘贊詩書集為十卷,五十餘篇。”《佛祖統紀》卷二十六曰:“經論諸序銘贊詩紀凡十卷,號《廬山集》。”[54]今所存者,除上文所引外,尚有《與隱士劉遺民等書》、《三法度經序》、《廬山出修行方便禪經序》、《曇無竭菩薩贊》(殘篇)、《澡灌銘序》(《全晉文》卷一百六十一,卷一百六十二);《報羅什法師偈》一篇(《高僧傳》慧遠本傳);詩五首《廬山東林雜詩》、《游石門詩》(舊志誤為“廬山諸道人詩”,據《方輿紀要》定為遠公作)、《五言奉和劉隱士遺民》、《五言奉和王臨駕喬之》、《五言和張常侍野》(《慧遠法師文鈔》)。
    参考文献:
    [1] 湯用彤校注《高僧傳》,中華書局1992年版。下引版本同。
    [2] 《高僧傳合集》,第965頁(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影印本。
    [3] 陶宗儀《說郛》(《四庫全書》本)卷五十七下。下引《蓮社高賢傳》版本同。
    [4] 《尚書•禹貢》曰:“太行恒山,至於碣石,有恒水出焉,其下有祠。”恒山亦常山,《高僧傳》所謂“太行恒山”,指太行山之恒山寺,即常山寺。崔鴻《前燕錄》曰:“慕容儁壽光三年,常山寺大樹下,得璧七十二,圭七十,光色精奇,有異常玉。”即指此。參見《太平御覽》(卷三十九《地部四》)第一冊,第341頁,夏劍秋等校點,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認為道安生于晉懷帝永嘉六年,卒于晉孝武帝太元十年,見該書第138頁,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6]《高僧傳》,第198頁。
    [7]釋僧祐《出三藏記》,第566頁,中華書局1995年點校本。下引版本同。
    [8]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138頁,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下引版本同。
    [9]房玄齡等《晉書》卷一百十,第2837,2838頁。中華書局,1974年校點本。下引版本同。
    [10]《晉書》卷一百七,第2793頁。
    [11]《晉書》卷一百十,第2842頁。
    [12]湯用彤先生認為,《名僧傳鈔》云安公年五十二乃五十三之誤。湯先生考道安生于晉懷帝永嘉六年,若以此推算,興寧三年,安公亦應為五十四,而非五十三。湯先生考證有誤,此不贅考。
    [13]《弘明集》卷十二。
    [14]《資治通鑒》,第673頁,北岳文藝出版社1995年版。下引版本同。
    [15]《高僧傳》,第159-163頁。
    [16]《法苑珠林》,第110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影印本。下引版本同。
    [17]《續修四庫全書》1287冊,第314頁。下引《佛祖統紀》版本同。
    [18]吳宗憲等注釋《廬山志》(上),第114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下引版本同。
    [19]《晉書》卷一百十三,第2901頁。
    [20]方立天《魏晉南北朝佛教論叢》,第56頁,中華書局,1982年版。
    [21]釋志磐《佛祖統紀》卷二十六。
    [22]《晉書》卷九,第231頁。
    [23]《廬山志》(上),第102頁。
    [24]《廬山志》(上),第102頁。
    [25]《法苑珠林》,第112頁(上)。
    [26]項智源編《慧遠法師文鈔》,第73頁。江西出版局字(89)第(011)號。
    [27]《晉書》卷九十四,第2458頁。
    [28]《全晉文》卷一百六十一,第1762,1763頁。
    [29]《全晉文》卷一百六十一,第1762,1763頁。
    [30]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246頁。
    [31]按:《出三藏記》所載慧遠《阿毘曇心序》作“胡經”,是。據道安《阿毘曇序》載,僧迦提婆曾於建元十九年(公元383)在長安將《阿毘曇心》由梵文譯為秦語(胡文),故此次所譯當以胡經為底本。
    [32]《廬山志》(上),第100頁。
    [33]《廬山志》(上),第101頁。
    [34]《廬山志》(上),第105頁。
    [35]《廬山志》(上),第554頁。
    [36]《高僧傳合集》,第965頁(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影印本。
    [37]《晉書》卷一百十七,第2984-2985頁。
    [38]庾冰《為成帝出令沙門致敬詔》,載《全晉文》卷三十七。
    [39]《廬山志》(上),第106頁。
    [40]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240頁。
    [41]《廬山志》(上),第559頁。
    [42]《廬山志》(上),第106頁。
    [43]《續修四庫全書》1286冊,第197頁。
    [44]《續修四庫全書》1287冊,第318-319頁。
    [45]按:《出三藏記》所載《問論神》、《問四相》二則並未記“釋慧遠問,羅什答”,但從體例上看,當為慧遠咨羅什之文,故錄於此。
    [46]《晉書》卷一百十七,第2985頁。
    [47]《全晉文》卷一百六十六,第1835-1836頁。
    [48]《廬山志》(上),第108頁。
    [49]《晉書》卷八十五,第2208頁。
    [50]《資治通鑒》,第1176頁。
    [51]《廬山志》(上),第101頁。
    [52]《廬山志》(上),第106頁。
    [53]《廬山志》(上),第370頁。
    [54]《續修四庫全書》1287冊,第308頁。
    [作者簡介]  劉運好,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發表過專著《陸士龍文集校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