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媒介传播文学,如音乐和绘画传播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艺术传播史上的常见现象。一首诗歌,一旦入乐歌唱或入画传播,往往会加速增扩其影响力,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本文试图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为个案,考察音乐对诗歌的传播及其效应,以期为音乐传播文学的研究探索路向。 《送元二使安西》入乐歌唱后,名《渭城曲》,又名《阳关曲》、《阳关三叠》。本文要想追问的是,《送元二使安西》什么时候开始入乐歌唱成为《渭城曲》?什么时候成为流行歌曲?什么时候变为经典骊歌?宋词元曲兴起以后,这首老歌是否还在传唱?到了明清时代,《阳关三叠》是否还在流传?其传唱方式有什么变化? 一、盛唐开始入乐歌唱 《送元二使安西》是何年何月入乐歌唱成为《渭城曲》的,已无从考证。但盛唐时期就已开始传唱《渭城曲》,则有史料记载。唐佚名《大唐传载》云: 李龟年、彭年、鹤年兄弟三人,开元中,皆有才学盛名。鹤年诗尤妙唱渭城,彭年善舞。龟年善打羯鼓。[1] 李鹤年所“唱《渭城》”,就是王维的《渭城曲》。 李氏三兄弟活跃于开元、天宝年间,其时李鹤年已唱《渭城曲》,表明开元、天宝年间《渭城曲》已入乐歌唱。也就是说,王维此诗问世不久,就入乐传唱了。清康熙间徐增曾说王维“偶于路旁,闻人唱此诗(指《渭城曲》),为之下泪”。[2]如果属实,也表明王维生前此诗已入乐歌唱。 二、中晚唐成为流行歌曲 到了中唐,《渭城曲》已成为广被歌唱的流行歌曲。白居易就经常听唱此曲,与朋友相逢,高兴了,唱《阳关曲》侑酒:“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郁闷的时候,唱《阳关曲》劝酒宽慰: “更无别计相宽慰,故遣《阳关》劝一杯。” 与朋友叙旧,是“最忆《阳关》唱,真珠一串歌”。在南园举行演唱会,是“高调管色吹银字,慢拽歌词唱《渭城》。不饮一杯听一曲,将何安慰老心情”[3]。 当时有不少专业歌手以善唱《渭城曲》著名,例如米嘉荣与何戡都善“唱渭城”曲。《卢氏杂说》载: 歌曲之妙,其来久矣。元和中,国乐有米嘉荣、何戡,近有陈不嫌。……刘尚书禹锡《与米嘉荣诗》云:“三朝供奉米嘉荣,能变新声作旧声。于今后辈轻前辈,好染髭须事后生。”又《自贬所归京闻何戡歌》曰:“二十年来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旧人唯有何戡在,更请殷勤唱《渭城》。”[4] 经由米嘉荣、何勘这样的大牌歌星的推广,《阳关曲》自然会更加流行。白居易友人沈四也有家姬善唱《渭城曲》。前引白氏“最忆《阳关》唱,真珠一串歌”句原有自注说:“沈有讴者,善唱‘西出阳关无故人’词”[5]。 中唐时期,不仅有专业歌手善唱《渭城曲》,一般民众也有天天唱《渭城曲》的。韦绚《刘宾客嘉话录》就载有一位卖饼的小摊贩天天早起唱《渭城曲》: 刑部侍郎从伯伯刍尝言:某所居安邑里巷口有鬻饼者,早过户,未尝不闻讴歌而当垆,兴甚早。一旦,召之与语,贫窘可怜,因与万钱,令多其本,日取饼以偿之。欣然持镪而去。后过其户,则寂然不闻讴歌之声,谓其逝矣。及呼,乃至,谓曰:“尔何辍歌之遽乎?”曰:“本流既大,心计转粗,不暇唱《渭城》矣。”从伯曰:“吾思官徒亦然。”因成大噱[6]。 刘伯刍是中唐人[7],跟白居易同时而略早。白居易《白孔六帖》卷十六也收录了这个卖饼者《不暇唱渭城》的故事,表明这个故事在白居易生活的中唐时代流传已久。一位卖饼者每天早起都哼唱《渭城曲》,可以想见《渭城曲》在当时是多么流行。这个故事,后来成了宋代诗人常用的掌故[8]。 晚唐时期,《阳关曲》依然流行。李商隐在诗中就两次提到唱《阳关》,《饮席戏赠同舍》说“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赠歌妓二首》又说 “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9]。张祜的《听歌二首》也提到“儿郎”唱“西去阳关第一声”[10]。崔仲容《赠歌姬》同样提及歌妓“当筵一曲”唱《渭城》:“渭城朝雨休重唱,满眼阳关客未归。”[11] 五代时,人们继续传唱《渭城曲》。冯延巳《鹊踏枝》词曾写到喝酒听《阳关曲》的情形,所谓“醉里不辞金盏满,《阳关》一曲肠千断”[12]。谭用之曾在江边馆舍里听人唱感伤的《阳关曲》,所谓“谁人更唱《阳关曲》,牢落烟霞梦不成”[13]也。 在唐五代,乐歌《渭城曲》,天下传唱,而原诗《送元二使安西》却影响不大。在《唐人选唐诗》里,只有晚唐韦縠的《才调集》入选了此诗,其他唐人的唐诗选本和相关载籍,都没有入选或提及此诗。与王维同时的殷璠选《河岳英录集》,自称选录的都是当时的名篇佳作,入选王维诗十五首,却未入选这首《送元二使安西》。芮挺章的《国秀集》选王维诗七首,也不入选此诗。可以说,唐五代人熟知的是乐歌名曲《渭城曲》,而不是近体绝句诗《送元二使安西》。 三、宋代变为离筵经典骊歌 在长短句词蓬勃兴起的宋代,已传唱二百年的经典老歌《渭城曲》,不仅没有被新声替代湮没,反而更加走红,成为宋人最爱的离筵经典骊歌。 宋人凡是送行饯别,几乎都要唱《阳关》,听《渭城》。楼钥《送陈进道倅三山》诗说:“一朝话别欲远去,洗盏更酌歌《渭城》。”[14]周孚先《鹧鸪天》词写道:“曾唱《阳关》送客时,临歧借酒话分离。如今酒被多情苦,却唱《阳关》去别伊。”苏茂一《祝英台近》也唱道:“临广陌,分袂唱阳关。”[15]送别的场面处处可见,也处处可闻凄凉伤感的《阳关曲》:“忆醉离亭舞翠娥,举觞同听《渭城》歌。故人却出阳关见,愁问行云奈若何。”[16] 《阳关曲》,从北宋初一直唱到南宋末,从未间断过。宋初魏野诗写道[17]:“东郊祖帐惨西风,愁听《阳关》曲调终。”[18]北宋中叶梅尧臣、刘攽诗也分别说过:“旧爱《阳关》亦休唱,西还从此故人多。”[19] “柔姬一唱《阳关曲》,独任刚肠亦泪流。”[20]北宋后期李之仪诗亦道:“《阳关》才断一声歌,已觉离愁万斛多。”[21]南渡前后汪藻、周紫芝也说:“尊前和雨唱《阳关》,红烛荧荧照夜阑。”[22] “刘郎已是无肠断,更唱《阳关》恼客魂。”[23]宋末刘克庄、何应龙又称:“天气未佳宜且住,老来不喜听《阳关》。” [24]“楼上佳人唱《渭城》,楼前杨柳识离情。”[25]直到宋末元初,还有人唱《阳关曲》。陈著《乙酉正月二十日游慈云三首》其二写道:“更听《阳关三叠》曲,何日复遇此翁来。”[26]乙酉,为至元二十二年(1285)。这时候,南宋亡国已近十年了。 宋代歌唱《阳关曲》的,有职业的歌妓,所谓“侍女唱阳关”[27],“白玉佳人唱《渭城》”[28],“唱彻阳关分别袂,佳人粉泪空零”[29]。北宋京城名妓李师师就特别擅长唱《阳关曲》,朱敦儒有诗赞她道:“解唱《阳关》别调声,前朝惟有 岂是从容唱渭城,个中当有不平鸣。可怜日晏忍饥面,强作春深求友声。[31] 这位日晚忍饥挨饿在街头卖唱的歌者,从容唱着《渭城曲》,表明《渭城曲》是当时人们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 北宋有不少文士爱唱《渭城曲》,也善唱《渭城曲》,梅尧臣的友人杜挺之就是其中之一。韩维《南阳集》卷八《同邻几原甫谒挺之》“凭君莫唱《阳关曲》,自觉年来不能悲”句自注:“挺之善歌此曲。”[32]杜挺之爱唱《阳关曲》,蔡襄也有诗提及,诗题曰:《城西射弓,挺之以病不至,简示新诗,有“唯应欠我渭城歌”之句,谨吟一篇,以答佳意》,诗有“知君病起心犹壮,独背船窗唱《渭城》”[33]之句。杜挺之的友人、《江邻几杂志》的作者江休复(字邻几)也爱唱《阳关曲》,梅尧臣《二十一日同韩持国、陈和叔骐骥院遇雪,往李廷老家饮。予暮又赴刘原甫招,与江邻几、谢公仪饮》说:“往往奏清歌,时时更大噱。江翁唱《渭城》,嘹唳华亭鹤。”[34]强至的朋友陆君也喜欢在宴席上唱《阳关》,有时让座客感动得热泪盈眶。强至《陆君置酒为予唱〈阳关〉即席有作》道: 古人幽怨几时尽,至今愁杀《阳关》声。 苏轼平生也爱唱《阳关曲》,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记载: 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乐府词多不协。晁以道云:“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古阳关》。”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裁翦以就声律耳。[36] 苏轼不仅唱《阳关曲》原歌,还用《阳关》曲调来唱自己写的诗: 东坡《中秋》诗云:“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绍圣元年,自录此诗,仍题其后云:“予十八年前,中秋夜,与子由观月彭城时作此诗,以《阳关》歌之。今复遇此夜,宿于赣上,方南迁岭表,独歌此曲。聊复书之,以识一时之事,殊未觉有今日之悲,但悬知为他日之喜也。”[37] 熙宁十年(1077)苏轼与乃弟苏辙在徐州用《阳关》调唱《中秋》诗,绍圣元年(1094)南迁岭外,在江西赣上再唱此诗[38]。可见,《阳关曲》是苏轼熟悉而深爱的歌曲。不仅如此,苏轼还特别留意《阳关曲》的唱法,有《记阳关第四声》专门讨论《阳关曲》的唱法[39]。 宋代《阳关三叠》的伴奏乐器,有古筝和笛子。北宋文彦博《咏筝》诗有“繁丝移宝柱,数曲奏《阳关》”之句[40],可以看出当时有用古筝来演奏《阳关曲》的。南宋陆游有诗说:“夜静孤村闻笛声,溪头月落欲三更。不须吹彻《阳关曲》,中有征人万里情。”[41]释行海《有怀》诗也说到“燕无消息雁都回,三叠《阳关》笛可哀”,[42]又可见笛子也能吹奏《阳关曲》。明清以后,《阳关三叠》,多用古琴来演奏(详后)。至于《阳关三叠》的叠法和唱法,笔者另有《〈阳关三叠〉的N种叠法》一文予以专题讨论,此不赘述。 随着《渭城曲》在宋代的广泛传唱,《送元二使安西》成为人所共知的名作,甚至被推许为绝唱。 南宋韩淲就称许“《渭城》绝唱”[43];张炎在《词源》里也说离情如能写得像“送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那样,就可称“绝唱”[44]。 刘辰翁更推许此诗为古今第一名篇:“更万首绝句,亦复近此诗词,洵古今第一矣。”[45]《渭城》歌、《阳关》曲,更成为宋人熟知的离别故实,是送别诗词中最流行的关键词。通过数据库检索,《全宋诗》用到“阳关”意象的有 193首、“渭城”意象的有75首。《全宋词》用到“阳关”意象的有162首、“渭城”意象的有33首。现如今,一首流行歌曲中的一句歌词,往往会成为社会上的流行语汇。在宋代,《阳关曲》/《渭城曲》中的“阳关”和“渭城”,也是诗人词客的“集体记忆”,是诗词创作中常用的流行语汇。 四、金元时期依旧传唱 金元时期,《阳关三叠》还在传唱。金末元初的李治,曾专门向人学唱《阳关三叠》。他在《敬斋先生古今黈》卷四中说: 王摩诘送元安西诗云:“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其后送别者,多以此诗附腔,作《小秦王》唱之,亦名《古阳关》。予在广宁时,学唱此曲于一老乐工某乙,云:“渭城朝雨(和:刺里离赖)浥轻尘,客舍青青(和:刺里离赖)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不和),西出阳关(和:剌里来离来)无故人。”当时予以为乐天诗有“听唱阳关第四声”,必指“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耳,又误以所和“剌里离赖”等声,便谓之叠,旧称《阳关三叠》。今此曲前后三和,是叠与和一也。后读乐天集,诗中自注云:“第四声,谓‘劝君更尽一杯酒’。”又《东坡志林》亦辨此云:以乐天自注验之,则一句不叠为审。然则“劝君更尽一杯酒”前两句中,果有一句不叠,此句及落句皆叠。又叠者,不指和声,乃重其全句而歌之。予始悟向日某乙所教者,未得其正也。因博访诸谱,或有取《古今词话》中所载,叠为十数句者;或又有叠作八句而歌之者。予谓词话所载,其辞粗鄙重复,既不足采,而叠作八句,虽若近似,而句句皆叠,非三叠本体,且有违于白注,苏志亦不足征。乃与知音者再谱之,为定其第一声云:“渭城朝雨浥轻尘。”依某乙中和而不叠。第二声云:“客舍青青柳色新。”直举不和。第三声云:“客舍青青柳色新。”依某乙中和之。第四声云:“劝君更尽一杯酒。”直举不和。第五声云:“劝君更尽一杯酒。”依某乙中和之。第六声云:“西出阳关无故人。”及第七声云:“西出阳关无故人。”皆依某乙中和之,止为七句。然后声谐意圆。所谓三叠者,与乐天之注合矣。[46] 这段记载,至少透露出三点信息:第一,当时有老乐工会唱《阳关三叠》,表明在专业的乐工那里,《阳关三叠》的唱法一直是有传承的。第二,从“博访诸谱”来看,当时《阳关三叠》有多种曲谱流传,曲谱多,传唱的人自会不少。第三,“与知音者再谱之”,既表明当时懂得音乐的人能唱此歌,又表明李治也能唱,谱成新曲之后,更便于广泛传唱。 其实,金源时期会唱《阳关三叠》的,并不止老乐工和李治等人。元好问的朋友辛愿也会唱此歌。辛愿有诗曰《送裕之往许州,酒间有请予歌“渭城烟雨”者,因及之》[47],可见辛愿善唱《阳关三叠》,故席间友人请他“歌‘渭城朝雨’”。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七《凡唱曲有地所》曾说:“东平唱《木兰花慢》,大名唱《摸鱼子》,南京唱《生查子》,彰德唱《木斛沙》,陕西唱《阳关三叠》、《黑漆弩》。”[55]所谓唱曲有地所,指各地唱曲有偏好,如陕西好唱《阳关三叠》,并不是说只有陕西唱《阳关三叠》。由此也可知,元代陕西仍然流行唱《阳关三叠》。 由陆氏题诗可知,她弹奏的《阳关》,正是琵琶曲。田艺蘅《阳关三叠图谱》不仅载有明代教坊创作并演奏琵琶曲之事,还有琵琶曲谱的歌词: 往有教坊杨氏,世习此艺,老大浔阳,终沦常调。然亦不过半面弹也。嗣后十年,有金台齐一者,独工正面琵琶,更加一弦以偕五音,此又大奇。盘桓西湖,遍骋其技。于是紬绎右丞之旨,摹写《阳关》之情,爰制此曲。于时柳花正飞,漫天作雪,因名《飞花三叠》,即席授齐子。俾调素轸,以度新腔,顷刻之间,遂能神解。……谱云:第一叠:渭城,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叠:渭城朝雨,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阳关无故人。第三叠:渭城朝雨浥轻尘,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无故人。[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