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养育历代炎黄子孙的母亲河与父亲河。唐代天才诗人李白为它们歌唱,留下了光照诗史的杰作。李白的一生,大部分岁月是在长江流域度过的,他在黄河流域行居的时间却很短暂,所以李白写长江的诗远多于写黄河的诗。唐诗学者余恕诚先生撰《李白与长江》一文[1],对李白咏唱长江流域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诗歌作了全面的有学理深度的研究;而李白的黄河诗,仅在某些李白研究论著和文学史著作中被简略提及。笔者颇感遗憾,因此撰写此文,试探李白的黄河诗丰富深邃的情思蕴含与个性鲜明的艺术特色。 作为盛唐的时代歌手,李白的诗歌表现了盛唐时期广阔的现实生活,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轴气势雄伟、彩错多姿的艺术画卷。李白的黄河诗并不多,却有巨大的思想与艺术震撼力。诗人以充沛的激情,抒写其生命精神与黄河生命精神的契合,借以表达其“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理想,宣示其非凡的自信、百折不挠的斗志、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以及执著追求自由的浪漫情怀,从而最充分地彰显了唐代士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 李白渴望在政治上建立盖世功业。但从开元二十四年(736)张九龄罢相后,唐王朝先后由奸人李林甫、杨国忠执政,官场逐渐黑暗,社会也日趋衰败。李白西入长安求仕,结果是大失所望,愤懑而归。他写了乐府旧题诗《行路难》三首,第一首就写到黄河。诗云: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人抒发他的政治抱负在黑暗现实中碰壁的悲愤。但他对未来仍充满幻想,自信总有一天可直挂云帆,乘风破浪,抵达理想的彼岸。诗中,“黄河冰塞川”与“太行雪满山”两个意象叠加,险峻冷酷,凛凛生寒,它们相互映衬,为他已感受到的坎坷仕途与艰难人生做了精彩的隐喻。后来,李白又用“洪河凌兢不可以径度,冰龙鳞兮难容舠”(《鸣皋歌送岑征君》)之句,描绘黄河结冰,冰凌参差相接如龙鳞,用来比喻不仅仕途危险,就连归隐也不会顺利。 天宝元年(742),由于李白的诗赋得到玄宗赏识,奉诏入京,供奉翰林。但不久就因朝中权贵谗毁,于天宝三载以“赐金放还”名义被迫离开长安。在这以后的一段时间,李白赋诗倾诉人生失意、报国无路的诗歌,多以黄河作比兴寄托的意象。试看《梁园吟》: 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 诗人离京后到梁宋的梁园与平台访古游览。他在黄河上乘舟扬帆前进,滔滔巨浪像山峰连绵起伏,浩阔长河一直伸向远天。这幅动荡缈远的景物画面,融入了诗人苦闷、迷惘、不平的心绪。他忽然想起阮籍《咏怀》中“徘徊蓬池上……渌水扬洪波”的诗句,于是再次眺望黄河,洪波浩荡,水阔天长,见不到他曾经去过的长安了。在“路远西归安可得”的喟叹中,饱含着诗人希望破灭的无限哀伤。然而,极自负又极自信的诗人决不消沉。他在诗的结尾说“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诗人仍坚信会像高卧东山的谢安那样,不久将被请出山,实现大济苍生的宏愿。 就在这一年,李白还写了一首《赠崔侍御》,妙用黄河鲤鱼的意象,寄寓他重思振作的雄心: 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故人东海客,一见借吹嘘。风涛倘相因,更欲凌昆墟。 关于鲤鱼跳龙门的神话传说,据《水经注•河水》载:“河水又南得鲤鱼涧,历涧东入穷溪首,便其源也。《尔雅》云:鳣、鲔也。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度则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 点额,点画头额,谓触石,后因称仕途失意为点额。《太平广记》卷四六六《龙门》:“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阔一里馀,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暮春之际,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2]李白以一条因点额不能登上龙门的鲤鱼,喻指自己被朝廷放归的遭际命运。于是,他把当时摄监察御史的友人崔成甫比为东海神人,请崔吹嘘引荐,助以风涛之势,使他能飞凌仙府昆仑之墟,再等朝廷派使臣征召入京。这首寓言诗表达了李白不甘于做碌碌无为的凡鱼,决不放弃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机会。黄河鲤鱼跳龙门故事的象征意义,使这首诗闪射出神奇浪漫的光彩,诗味浓郁。 在安史之乱中,李白为了平叛报国,慷慨从军,加入永王李璘幕府,不料竟被加以反叛罪蒙冤入狱,长流夜郎。途中遇赦,回到江夏。上元元年(760),诗人已六十岁,在经历了九死一生的大灾难后,仍渴望为祖国效力。他写了《古风五十九首》其五十七: 羽族禀万化,小大各有依。周周亦何辜!六翮掩不挥。愿衔众禽翼,一向黄河飞。飞者莫我顾,叹息将安归? 诗中的羽族,即鸟类。万化,天地化育万类。《庄子•田子方》:“且万化而未始有报也。”周周,鸟名。《韩非子•说林》下:“鸟有周周者,重首而屈尾,将欲饮于河,则必颠,乃衔其羽而饮之。”这首诗大意是说:周周小鸟,翅膀太软,不能奋飞。它想去饮黄河水,须衔附众鸟之翼。众禽都不肯帮助它,径自飞走了。周周茫无所归,只能悲伤叹息。明代朱谏《李诗选注》评注云:“黄河,喻朝廷也。(李)白有愿仕之心,而无引荐之阶,作此诗以自叹。”清代陈沆《诗比兴笺》说此诗叹“野有忧国之人,朝无用贤之相”。[3]250,252前诗希望友人荐举,此诗悲叹无人汲引,可见李白对朝廷排斥志士贤人深感失望,诗中充满了悲愤之情。前诗以黄河鲤鱼自比,此诗却用黄河比喻朝廷,也可见李白的黄河诗比兴寄托的意象与内涵都是灵活变化的。 理想抱负总是得不到实现,使李白愈益感到时光疾逝、人生短促。于是,他就营造黄河奔流入海的意象来比喻人生如寄的苦闷与焦虑。在这方面,最有名的诗是《将进酒》,下文再谈。这里举《古风五十九首》其十为例: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人生非寒松,年貌岂长在!吾当乘云螭,吸景驻光彩。 诗一开篇就叠用“黄河走东溟”和“白日落西海”两个喻像,加倍形容时光急驶,青春难久,人生易老。诗人要乘云螭,吸取日月精华,使自己容颜光彩常驻,体现了李白慕神仙希求长生的道家思想。但“飘忽不相待”与“年貌岂长在”的悲叹,浸染着诗人深知时不我待、渴望立功报国的急切之情,紧迫之感。 李白有关黄河的诗歌,还以多种体裁和表现方法抒写他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天宝二年(743)李白供奉翰林期间,曾作《塞上曲》诗云:“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燕支落汉家,妇女无花色。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诗人以汉喻唐,歌颂武德、贞观年间唐太宗统率李靖等名将平定突厥离叛的煌煌武功。这是借古鉴今,提醒唐玄宗要重视边防。“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四句,表明只有制止侵略才能赢得和平,也正是立志“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的诗人所希望见到的美好景象。 据《资治通鉴》记载,天宝十载(751)八月,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将三道兵六万,以讨契丹。……奚复叛,与契丹合,夹击唐兵,杀伤殆尽”。安禄山开启边衅,丧师失利,又大肆招兵买马。当时朝廷内外,都盛传安禄山阴谋叛乱。李白深为国事忧虑,毅然北上塞垣探看虚实。他在《留别于十一逖裴十三游塞垣》诗中写道:“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耻作易水别,临歧泪滂沱。”这四句诗生动表现了诗人鸣鞭走马渡黄河向沙漠深入虎穴的情景。诗人为了国家而不顾个人安危的大无畏精神,以及他耻作荆轲临歧洒泪的英风豪气,一并跃然纸上。 天宝十一载冬,李白作《北风行》,抒写幽州思妇在丈夫出征战死后的悲痛,揭露安禄山出征讨伐契丹的惨败给人民带来苦难。诗中“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两句,以大胆的艺术夸张为人熟知,但结尾一联“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意谓黄河的滔滔洪流,可用捧土来阻塞,而思妇之怨恨,却如北风雨雪,难以遏止。这两句是思妇的呼喊。黄河可塞与风雪难裁这两个极度夸张的喻象一正一反,强烈深刻地表现出她绝望的悲哀,令人惊心动魄。 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叛军攻陷洛阳。当时李白拟北上,作《北上行》,以夸张、渲染手法叙写其北上旅途的艰苦,也表现人民在战乱中的灾难。诗中“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一联,喻指安禄山占领黄河屯兵洛阳的嚣张气焰。黄河洛阳意象与奔鲸凿齿意象形成真与幻、实与虚、美与丑的搭配,收到了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 乾元元年(758)李白被判流放夜郎,与宗氏夫人分别。诗人悲愤填膺,创作了《公无渡河》: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其害乃去,茫然风沙。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虎可搏,河难冯,公果溺死流海湄。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 《公无渡河》是乐府旧题,又名《箜篌引》。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六引崔豹《古今注》曰:“《箜篌引》者,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剌船,有一白首狂夫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于是援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无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以语丽玉。丽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丽玉以其曲传邻女丽容,名曰《箜篌引》。”[4]李白用这个白发老人堕河的悲剧故事来隐喻自己流放夜郎的遭遇,并且创造性地把这个故事移到黄河上来。但诗的主题,尤其是前半篇对于大禹治水的描写,究竟有何寓意?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云:“‘黄河西来’是说黄河倒流,向西而来。……黄河倒流是喻安禄山的叛变。‘昆仑’喻唐代的朝廷。‘尧’喻唐玄宗,因为他把帝位让给了他的儿子李亨。‘大禹’,有人以为即肃宗李亨,其实是指当时的天下兵马元帅——李亨的长子广平王李俶。李亨是处在虞舜的地位,诗中没有点出。‘披发之叟’有人以为喻永王李璘,其实是李白自喻。‘旁人不惜妻止之’的‘妻’,不就是‘出门妻子强牵衣’的那位宗氏吗?‘长鲸白齿’喻当时的谗口嚣嚣。杜甫《不见》诗中的‘世人皆欲杀’。‘挂罥于其间’喻系寻阳狱中及长流夜郎。……他当时没有料到,仅仅三个年头便在中途遇赦,故有‘箜篌所悲竟不还’的结语。”[3]288郭老对此诗人物和景物所喻指的涵义一一坐实,解释明确,有学者认为“堪称卓识”,但也指出,谓“黄河西来”是说黄河倒流……喻安禄山的反叛,“昆仑”喻唐代的朝廷云云,则有牵强比附之嫌。[3]289 在我看来,李白这首诗开篇就描绘黄河决昆仑、触龙门、咆哮万里,接着又写洪水滔天,帝尧嗟叹,大禹治水,后半部分写披发之叟渡河溺死等,说李白用隐喻方式反映那场震撼唐王朝的安史之乱,并且抒写了他不幸蒙冤入狱流放的悲剧遭遇,是有理有据的。但除此之外,诗中还蕴含着超越盛唐这个具体历史时空的深广思想内涵。李白在《赠裴十四》诗中写了“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一联,意谓黄河之水从天而落,直奔东海,万里波涛都倾泻在他的胸怀间。可见,在李白心中,黄河是有生命和灵性的,黄河与他的诗心是相通的。“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何等壮阔,何等气势!这些诗句充沛着李白对黄河阳刚壮烈的生命和狂放不羁的性格的惊奇赞叹。诗人歌颂黄河,也是歌颂他本人豪放不羁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歌颂盛唐士人昂扬奋发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更是歌颂中华民族艰苦奋斗战胜灾难的生命历程。杨义先生说:“诗人把无比壮观的黄河生命和一个无比悲凉的老人生命融合在一起的时候,他以隐喻的形式展开了对中华民族生存史的大回忆。……它(黄河)不受羁勒的生命力酿成威胁民族生存的大洪水,而华夏先民又在治理大洪水而挽救民族生存中磨练了生命力。……他所悲的已不仅是某一个体生命的的存绝,而是整个黄河生命的受阻与宏扬,是中华民族生存史上的艰难与顽强。”[5]杨义先生对《公无渡河》诗和黄河意象的论析,见解深刻独到,笔者十分赞同。 总之,李白咏唱黄河的诗歌内涵丰厚深邃,极鲜明地显示了诗人的理想抱负与人格个性,强烈地表现出盛唐的时代精神。在激励后人乐观进取,启迪后人思考社会人生等方面,具有永恒的精神价值。 从艺术表现的角度看,李白的长江诗与黄河诗各有千秋。长江诗抒发他对母亲河的思念爱恋,叙写他在江中的旅行娱乐,表现他遭流放与获赦乘舟江上的不同心境。诗人以一支生花妙笔,描绘长江流域丰富多彩、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诗的风格雄奇奔放,气势磅礴,或清新秀丽,含蓄委婉等。李白的长江诗,大多数是写实的白描和彩绘,生动、逼真地展现一处一时的景物特征与环境氛围,例如:“春水月峡来,浮舟望安极。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色。”(《荆门浮舟望蜀江》)写长江的春水之色,优美迷人。又如:“飘飘江风起,萧飒海树秋。登舻美清夜,挂席移轻舟。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归路方浩浩,徂川去悠悠。”(《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写秋夜江行情景,清风秋夜、碧山云林、青天星河等意象组合,营造出一个清幽澄明的境界,含蓄地流露出诗人思友的深情。再如那首著名的五律《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感受新鲜,既有奇丽的想象,又有真切的描摹,优美兼壮美。尾联深情绵邈,韵味无穷。李白出生于西域,却是在长江上游的巴蜀成长。读他的长江诗,可以感受到他是把长江当作养育他的母亲来抒写热爱与赞颂之情的,写得极亲切感人。而李白写黄河,那种比较柔美秀逸的意象,如“黄河从西来 窈窕入远山”(《游太山六首》其三),“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游太山六首》其六),寥寥无几,绝大多数是激情澎湃、气势奔腾、雄奇壮阔,使人强烈地感到,李白把黄河看做具有英雄气概和巨大力量的父亲。父子俩见面的机会不多,但只要一相逢,儿子就为他崇敬的父亲而激情喷礡,创作出充满崇高感、庄严感、悲壮感并时带神秘感(例如《公无渡河》中的“长鲸白齿若雪山”)的诗篇。这些诗中的黄河意象,多是整体的、雄奇壮阔的、奔腾的;由于常用比兴寄托,更多奇特惊人的想象和夸张,所以它们给予读者强烈的视听冲击力与巨大的心灵震撼力。我们从上文论述过的《公无渡河》、《行路难》、《梁园吟》等作品中,已经深有体验。 李白继承并发扬了屈原、庄子所开辟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创造出新的神奇浪漫的诗世界。李白写长江,写得豪放浪漫、壮逸飞动的,有上文所举“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还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等。气势更雄伟,意境更高远、更具浪漫主义风格的,乃是《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的一段: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诗人登上庐山高峰,放眼远望,只见长江浩浩荡荡,直泻东海,一去不返;万里黄云飘浮,天色瞬息变幻;茫茫九派,白波汹涌奔流,高浪如摩天雪山。李白以如椽大笔勾绘长江雄伟景色,袒露他的壮阔胸怀。我们再看《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中写黄河的一段: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 诗一开篇就奇峰陡起,一声呼叫,壮语惊人。从西岳华山的峥嵘雄峻,引出黄河如一线游丝从天际飘来。接着,夸张、形容黄河咆哮万里,触山动地,漩涡似车轮急转,声势如秦地雷鸣;继而写黄河放射出五彩云烟,光华熠熠,这是祥瑞之征,吉祥之气;由此引出圣人出而黄河千年一清的传说,又赞叹巨灵神把浑然一体的山擘开,使黄河从中穿过,洪波喷流,直射东海。诗人澎湃的激情同黄河奔腾的气势交融,磅礴纸上。在大胆奇特的想象、比喻和夸张中,诗人引入瑰丽的神话传说,加上诗的语言飞动有力,节奏急骤又多变,真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可见,李白写黄河的诗,比起他写长江的诗来,更鲜明更突出地体现了雄奇奔放、气势磅礴、迷离惝恍、神奇莫测的浪漫主义风格。 李白黄河诗的数量远少于长江诗,却有较多的名句脍炙人口,千秋传诵。诸如“黄河捧土尚可塞”、“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黄河如丝天际来”等,意象惊人,气魄宏大,内涵丰富,概括力强,易记易诵。又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上句七个字既形象又高度概括了黄河的气势与力量,下句表现黄河与诗人生命性灵相通,想常人所不敢想,道常人所不能道,更是灵心妙笔。《将进酒》开篇四句,几乎是家喻户晓: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两个“君不见”领起的四个七言句突兀而起,排比而出。感情激越奔放,比兴之象与赋象都是惊人的夸张,又互相映衬;笔墨酣畅,语言自然明快,毫不雕饰;音调节奏抑扬顿挫,起伏跌宕。只有旷世天才,才能写出如此强烈震撼又深长感染人心的奇句。 在李白之前,没有如此雄奇壮美的黄河诗;在李白之后,杜甫、白居易、李贺、韩愈、杜牧、李商隐、苏轼、黄庭坚、陆游、杨万里、辛弃疾、元好问直到清末的龚自珍等伟大的或杰出的诗人、词人,也都没能写出可与李白诗相媲美的黄河诗词。因为他们没有赶上盛唐时代,也缺乏李白的天才。因此,李白的黄河诗堪称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绝唱! 参考文献: [1]余恕诚.李白与长江[J].文学评论,2002(1). [2]詹锳.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第三册[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1361. [3] 詹锳.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第一册[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 [4]郭茂倩.乐府诗集: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377. [5]杨义.李杜诗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292-294.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