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吐魯番出土道教文書初探

http://www.newdu.com 2017-10-22 文学遗产网络版 佚名 参加讨论

    郜同麟
    內容提要:國家博物館收藏的一件吐魯番寫經,原題名“北朝‘有言寧生天竺’寫經殘卷”。今觀該殘卷中貶抑佛教,且有一些與道教相關的字詞,可知該卷應爲道教殘文書。該寫卷中體現的轉世思想、婦女觀等,與傳世道經既相近,又略有不同,這對研究早期道教思想史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國家博物館  吐魯番文書  道教文書
      
    國家博物館所收藏的吐魯番寫經中有一件所謂“北朝‘有言寧生天竺’寫經殘卷”,圖版見載《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法書大觀》第十一卷《晉唐寫經·晉唐文書》[1]。該卷首尾殘損,起“□(安)有言寧生天竺”,至“宦婦不敢戾恐”,共十八行,有界欄。據僅存之一整行計,行約十七字。《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法書大觀》書末說明稱該卷從書法上看,似北涼寫卷[2]。據本文考證,該卷應爲與道教相關的文書殘卷,並且對研究道教思想史有重要價值。爲方便論述,現錄文如下: 
    (上缺)
    1. = □(安)有言寧生天竺入□(邊?)=
    2. =何以故?秦地作諸邪(?)行,不□□=
    3. □□□(福,得)生天。天福盡,墮地獄。地獄出,復生邊=
    4.造惡逆,生天竺。礼義備具,犯小過□□=
    5.罪畢,還得人身,生乎中國。明信罪福=
    6. □是故勝秦□生。    又問:若婦有=
    7. □(男?)輒便打之,云何?答:打婦不孝=
    8. =若枉打奴婢畜生,亦入地獄=
    9. = □(若?)有過狀,以理語之。語之不改=
    10. = □□須臾,還喜如故,當=
    11. □□乃與鬬爭,相打作罪也。結怨後世,非□□
    12. □(也?)。婦人有十種力,婿不敢打。一者,姓望。二者,有□
    13.兄弟。三者,父母富。四者,面首端。五者,手妓(技)巧。
    14. □(六)者,□□(作?)飯□□時与婿。七者,能与北舍
    15. □取往來,看待夫婿朋友知識=
    16. □九者,男兒巢(勇)健。十者,淨潔貞=
    17. = □(耳?)若伏,不能麁向男子=
    18. = □宦婦不敢戾,恐=
    (下缺)
    該卷前六行因殘損無法確知其意,但大意當是駁斥當時佛教徒言天竺勝美,當生天竺的言論。《牟子理惑論》云:“所以生天竺者,天地之中處其中和也。”[3]這應該代表了當時佛教徒的一般想法。而底卷認為秦地之人作諸邪行、造諸惡逆方生天竺。如此貶抑天竺,顯然應是與佛教對立的道教言論。
     
    該卷第三行有明顯的轉世思想,則應是受佛教影響的產物。而秦地人作惡墮地獄,後復生邊夷的輪轉序列,與靈寶經非常相近。如《太上洞玄靈寶諸天內音自然玉字》:“惡對緣生,而作无道,非人所行,不敬天地,……死循劒樹,足踐刀山……千劫受苦,乃得還生邊夷之中,雖有人形,而无人情。”(2.561C)伯二七三〇《洞玄靈寶長夜之府九幽玉匱明真科》云:“無極世界,男女之人,生世身行,發心舉意,恒惡爲先……死受惡對,牛頭獸身,晝夜考掠,楚毒難言,身體爛壞,無復人形。万劫當還,生邊夷之國,有人之形,無人之情。”又如斯一六〇五《太上玄一真人說三途五苦勸誡經》:“斯罪人也,其人前身所行不道,違負師命,輕忽三寶……万劫當還生邊夷之國,有人之形,無人之情。”由此可見,該卷有著鮮明的道教特色。而該卷將天竺置於邊夷之下,更突顯了道教對佛教的激烈攻擊。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第三行的“天福盡,墮地獄”一句。“天福”的概念起源極早,如《太平經》卷一一四《見誡不觸惡訣第一百九十五》:“是復不得天福之人,可復計邪?”(601)《雌一玉檢五老寶經》:“獲天福於神方。”但這個詞在道經中却較爲少見。
    另外,道教一般以死魂生天、生身延命爲修道的目標。如《太上洞玄靈寶智慧本願大戒上品經》:“凡人雖不能學仙道,皆得受五千文禮敬,以致无為之道,在世保延性命,家門安樂,死徑生天堂,不更三官地獄囚徒中也。”是道教徒死生天堂後,便長享福報,不再經地獄。也有少數道經提到死魂生天後復受輪轉,但總是由天堂轉生富貴之家。如《太上洞玄靈寶諸天內音自然玉字》:“……而受滅度,徑上天堂,逍遙歡樂,衣食自然。廿四年,更生貴門,受炁智慧,五心開聰。”《太上洞玄靈寶業報因緣》卷二《善對品》稱:“今世作帝王、國主者,從累劫修齋奉戒,廣種福田……命終之後,得生快樂天宮,天衣掛體,食祿自然。從劫至劫,受天福盡,下降人間,常生帝王人家,作如是福田中來。”如本卷這樣因福盡而由天堂徑入地獄的觀點,在道經中極爲罕見。
    本卷第六行以下闡述了道教的婦女觀,即不可枉打婦女奴婢。正如有些學者所指出的,在中國儒教、佛教、道教三種基本教義之中,道教在觀念上對女性最抱善意[4]。道經中頗有一些男女、貴賤平等的觀念,如《太平經》卷八十六《來善集三道文書訣一百二十七》:“凡民臣奴婢,皆得生於天,長於地,得見養理於帝王。”(321)卷九十六:“神、真、仙、道、聖、賢、凡民、奴、婢,此九人有真信忠誠,有善真道樂,來為德君輔者,悉問其能而仕之。”(417)《洞真太上太霄琅書》卷四《擇師訣》:“所以人无貴賤,道在則尊,尊道貴德,必崇其人,其人体道,含德厚淳,雖是女子,男亦師之。父師其子,君師其臣,奴婢僕使,僮客夷蠻,道之所在,緣之所遭,高下雖殊,皆當師事。”《要修科儀戒律鈔》卷十三引《千真科》:“男見女子入道,受老君自然法已,即須敬禮,依法引接。”《太平經》還指出了女性的重要地位,卷三十五《分別貧富法第四十一》:“今天下失道以來,多賤女子,而反賊殺之,令使女子少於男,故使陰氣絕,不與天地法相應。”(34)有些道經中也記載了毆打奴婢的報應,如伯二四五四《仙公請問本行因緣衆聖難經》:“苦酷奴婢,死入地獄,徒考三官。罪竟,後生爲下使,視人氣息,伏事自效,動得鞭笞,懃苦荼炭,靡所不履。”
    《老君音誦誡經》中稱:“男女籙生及道民,家有奴婢,不得喚奴婢,當呼字。若有過事,不得縱橫撲打,但以理呼在前,語甲乙:‘汝有此事,應得杖罰,令受之。’若責數,奴婢自當糺罪,無有怨恨之心。”(18.214B)這與本卷第九行“有過狀,以理語之”之說大致相當。一般認爲《老君音誦誡經》爲寇謙之《雲中音誦新科之誡》的殘卷[5],那麼本卷可能與北朝天師道存在某種聯係。
    本卷第十五行“看待夫婿朋友知識”,“看待”即接待、照顧之義[6],乃唐代習見的俗語詞。但“看待”或“看侍”連文在唐代以前的文獻中極爲罕見,筆者未見。那麼《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法書大觀》將該卷的時代定爲北朝,似乎還有可以商榷的余地。
    注释:
    [1]《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法書大觀》頁69。
    [2]同上書,頁215。
    [3]李小榮《弘明集校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頁13。
    [4]見孫昌武《道教與唐代文學》頁144引法國學者Catherine Despeux說。
    [5]參楊聯陞《老君音誦誡經校釋——略論南北朝時代的道教清整運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8本上,1956年)、《道藏提要》頁342。
    [6]參蔣禮鴻《敦煌變文字義通釋》頁200-20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