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历经唐、宋两大发展高峰阶段,及元、明低谷时期,而进入清代( 含近代,下同) 之复兴与集大成的总结时期。清诗具有巨大的潜在的研究价值,但是长期以来,与唐宋诗歌研究的现状相比,清诗研究显得相当滞后,其价值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可喜的是新时期以来清诗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有关论文大批出现,陆续出版了几部“清代诗歌史”著作。不过这还不够,比如论文的视角尚欠多元化,著作多属综合性的清诗史,是对清诗发展的粗线条描述。随着清诗研究的不断深入,需要变换研究角度,更细化、更具体、更深入的研究。本《清诗唐宋之争流变史》就是从新的角度对清诗系统、细化、深入研究的尝试。 一 诗歌的唐宋之争于南宋江西派初见端倪之后,就成为中国古典诗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后来虽然元、明两代诗唐宋之争现象进一步扩展,但还比较单纯。惟至清代诗坛,唐宋之争才得以普遍、深入的展开,充分显示了唐、宋诗各自在清代的广泛影响。清人对唐宋诗的全面继承与发展,进而使人不断深入认识唐宋诗的长期论争,实际是清诗能够独具面目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了解唐宋之争无疑是认识清诗的一把钥匙,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只是学术界对这一课题并未高度重视,专题论文尚不多见,史类著作或有涉及,但未作为专门问题进行集中与深入的研究。目前仅有20 余年前即1984 年出版的 鉴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撰写一部60 余万字,格局较大,视野较广,论述较深,反映全面复杂的清诗唐宋之争形态的流变史的专著是非常必要的。一部清诗史在某种意义上说,实际就是一部唐宋诗之争的流变史。本书旨在研究有清一代包括近代近三百年唐宋诗之争的发生、发展与变化的过程,是从一个新的角度描述清诗历史,阐释清诗得以自具面目的重要原因。本书研究不局限于宗唐宗宋的理论之争,还要把诗歌创作所反映的唐宋之争的具体形态也纳入研究视野。本书避免就诗论诗,尽量摸索清楚唐宋之争的背景与原由,揭示出其与政治动荡的关系,与汉学、宋学之争的关系,与文学其他体裁的关系,与诗人遭际及学力、个性的关系,等等,在更广阔的视野中考察唐宋之争的本质。本书难点在于首先要准确把握唐诗与宋诗的各自特点,这是探讨清诗唐宋之争的前提; 其次要深入分析清代诗人的理论与创作,探索其学唐诗或学宋诗的具体表现,其中又涉及唐宋诗不同时期与不同流派等诸多复杂问题,皆需要仔细体悟与辨析。 二 本书把清诗分为顺康雍(上编)、乾嘉道(中编)、同光宣(下编)三个发展时期,重点探讨每一时期唐宋之争的各自内涵,以及前后时期的异同和发展、变化,描述出其动态的过程。 (一) 上编在具体研清初期究诗人的宗尚变化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论述唐宋诗之争所涉及的诗学思想,梳理此期宗唐、宗宋之风的发展历程。力图通过勾勒清初期宗唐与宗宋阵营的人员构成、力量对比,论述重要诗人和理论家在一定的诗学背景、诗学渊源、诗友交游与个人气质等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唐宋诗宗尚观,考察宗唐、宗宋之风在清初诗坛的消长情况,来显示清初期唐宋诗之争的整体面貌与流变趋势。 此编首先探讨明末至康熙前期宗唐之风的流布和宗宋之风的兴起过程。此时的宗唐之风乃延续明末宗唐复古思潮,云间派宗盛唐、斥宋诗的主张广泛流行,影响西泠十子等人。稍后的明遗民诗人出现普遍的宗杜倾向,他们注杜、评杜,对杜诗的精神世界有较深的阐释,并在创作中以抒真性情为主,摆脱形式模拟之病。清初宗宋之风则始于钱谦益,他唐宋兼宗,激烈批判明代七子派、竟陵派,开清代宗宋之先河。其后的钱陆灿和孙枝蔚与钱谦益可称同调。黄宗羲开浙派宗宋之风,吴之振《宋诗钞》则促进了清初宋诗风的兴起。 其次探讨康熙至雍正年间宗唐之风的发展和宗宋之风的广泛传播过程。吴伟业与云间派诗学渊源相同而有所发展,后期创作中开始兼取宋诗,影响到太仓十子、吴兆骞、陈维崧等人。随着清人对前代诗史研究的理性化,中、晚唐诗得到了合理的肯定,冯班、冯舒、贺裳、吴乔等人在诗论中提倡中、晚唐诗,一系列唐诗选本也肯定了中、晚唐诗的诗史地位。同时,明七子的宗唐诗学在全国各地仍有影响,主要有关中李因笃、岭南屈大均以及安徽施闰章和山东宋琬等人。康熙十年( 1761) 左右宋诗风兴起之后,京师宋诗风蓬勃发展,汪琬、田雯、宋荦、邵长蘅、汪懋麟等人都经历了由唐入宋的过程,并开始理性审视唐宋诗之争。叶燮《原诗》的出现,从理论上对诗史源流进行了解释,促进了宋诗的广泛传播,为清代诗学走向融通唐宋之路奠定了理论根基。康熙中叶,查慎行以宋型诗卓立诗坛,在创作上强化了宋调的艺术魅力。康雍年间,宋诗选本陆续出现,是宋诗风广泛传播的具体体现。 最后描写康熙中叶以后唐音回归的状况。康熙本人对盛唐诗歌气象的推崇是唐音回归的直接动力。徐乾学、冯溥、毛奇龄、朱彝尊等人坚定宗唐,力斥诗坛宗宋诗风。王士禛是康熙诗坛一大家,他由宗唐而宗宋,又返回唐音,其宗尚的衍变与神韵说的形成密切相关,在不同时期对诗风转变发挥了不同的历史作用。王士禛神韵说主宗盛唐,兼取宋元,对康熙诗坛影响深远。而清初唐宋诗之争的演变还直观地体现在清初人选清初诗的历程中: 顺治朝选本以宗唐为主,康熙前期宗唐与宗宋对立并存,从康熙后期至乾隆初年,兼容唐宋的思想占主流。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看到这一时期诗史发展的总趋势是由唐入宋。明代宗唐派独尊的局面被打破,宋诗风得到提倡并逐渐发展,唐宋诗两种范式的争论更加激烈。宗宋派以求新求变为目标,对诗史流变、诗歌创作的解释更多创见,是此期诗坛上的生力军。宋诗地位的上升使得人们对诗史有了更加完整的评价,丰富了清代诗学理论的关注点,对清代诗歌创作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初宋诗地位的上升,是清中期唐宋兼宗、唐宋融通思想普遍流行的前提,为根本上解决狭隘的朝代之争,提供了可能。 (二) 中编通过分析乾嘉时期唐宋诗之争中不同阵营的人员构成、力量对比以及重要诗人与理论家在时代思想文化与诗学背景、诗学渊源、师友交游与个人气质个性等内、外部因素交相作用下形成的唐宋诗宗尚观念与基于唐宋诗宗尚观念不同而展开的诗学论争与辩难等,具体细微地展现乾嘉时期唐宋诗之争的发展流变,揭示唐诗、宋诗诗学因素在乾嘉诗人中的接受情况,进而透视在唐宋诗之争影响下乾嘉时期诗歌创作与诗学思想的发展趋势。乾嘉时期的唐宋诗之争,经历了由宗唐与法宋的鲜明对垒,到调和唐宋与宗唐、宗宋之三足鼎立,再到唐宋兼师派与宗宋派之南北对峙的流变过程。宗唐派势力的日益衰微、融通唐宋思想的普及、宋诗地位的上升与宋诗被接受程度的不断提高为乾嘉时期唐宋诗之争发展的主导趋势。 此编首先探讨雍乾之际,以沈德潜为代表的宗唐派立足于体制正、气格高等基点褒扬唐诗,并以师法乎上为原则倡导宗唐; 以厉鹗为首的一批法宋者传承宋诗的“清”风与自立求新的创作精神,并在理论与创作实践上进一步发扬宋代“以学为诗”的创作方法: 两派如双峰对峙,互不相服。一小批有识之士在两派聚讼纷纭的论争中见两家之弊而反对分唐界宋,主张熔铸唐宋,他们的力量虽远不及宗唐、主宋两派,却为乾隆中叶融通唐宋大潮的到来导夫先路。 其次论述乾隆中期,以袁枚为首的性灵派崛起于诗坛,从反对偏师之弊与模拟之风的角度出发,力主诗无分唐宋,批驳沈德潜的宗唐主张,同时对厉鹗及浙派末流以僻典为诗等提出批评。在性灵派的口诛笔伐之下,诗坛宗唐派与主宋派对峙的局面逐渐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宗唐、主宋、融通唐宋派的三足鼎立。乾隆中叶以后,融通唐宋思潮不断高涨,成为乾嘉诗坛唐宋诗之争中的主导潮流。 最后描写性灵派风靡诗坛之时,以翁方纲为代表的肌理派也因主肌理、倡宋诗声名鹊起。乾隆后期直至嘉庆朝,宗宋派的力量不断壮大,唐宋诗之争主要表现为以袁枚为首的调和唐宋论者与翁方纲为代表的宗宋者的南北对峙。宗黄之风的广为流播与学人诗理论、创作的繁荣是此时宗宋派的主要特征。乾嘉之交,宗宋派呈现出欲压倒调和派而上之的势头,最终促成近代诗坛的宋诗运动。 (三) 下编在清代晚期广阔的学术、诗学视野中展开,力图既要显示每个阶段各个诗派与诗人诗学观念与宗趣的异同,又要揭示清代晚期唐宋诗之争的内在发展演变规律。 此编首先论述道咸同年间宗宋风气的兴起。诗学发展到道咸年间,诗风发生转折。此时以宋诗派为骨干,以桐城诗派为犄角宗宋力量,阵容庞大,无与争衡。他们对乾嘉时期的宗唐末流进行了批判,并以创作实践昭示诗学宗趣。他们主要师法苏、黄而上溯杜、韩,对宋代诗人尤其是宋诗的杰出代表苏轼、黄庭坚的诗歌给予推崇和接受。在他们的影响下,学苏学黄成为时代风气。同时勾勒道咸同年间宗唐势力的式微态势。虽然从数量上看,宗唐人数不少,但大都集中在江左、闽粤等地,与地域诗学渊源有关,且成就普遍不高,影响不大; 从具体宗尚对象来看,诗宗杜甫和白居易成为本期的一个特点,这与时代特征密切相关。此时期的宗唐的诗学著作虽尚唐而不明确表示贬宋; 而唐诗选本有突出成就者也不多。因而整体看来尊唐势力已经衰微。而且不少尊唐者对宋诗也给予肯定,部分闽地诗人还表现出由尊唐向主宋转变的态势。因此,本时期唐宋诗之争显得较为平静,各方都能对乾嘉诗坛进行反思,予以矫正,不类清初至中叶那样争论得沸沸扬扬。只有在咸同年间,新崛起的湖湘派不满宋诗和宋诗派而对其加以批判,激烈论争再次出现。 其次探讨道咸同年间唐宋融通势力的发展。本期唐宋融通势力承接乾嘉之际的融通趋势,继续有所发展,但以理论为主,创作实践体现出显著兼融倾向的是龚自珍。诗话以潘德舆、林昌彝、何曰愈三人的著作为代表。他们除等同看待唐诗、宋诗外,还广泛讨论了诗歌中性情与学问的关系,在强调性情的同时,不废学问。因为此期宗唐宗宋者并不截然对立,而是互有所取,再加上融通唐宋势力甚大,因而,融合唐宋实为这一时期重要的诗学现象。而光宣民初的宗宋潮流继道咸宗宋诗风之后再次掀起风潮,以同光体为代表的陈衍是同光体的倡导者和代言人,他对历代宗唐者的鞭挞不遗余力,倡导“三元”说、“诗人之诗与学人之诗合”等,构建起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宗宋理论体系,为同光体的发展壮大立下汗马功劳。与道咸宋诗派相比,其取径范围更加广泛,不仅广取两宋诸家,还上及中晚唐以迄六朝。 最后论述光宣民初调和唐宋潮流与尊唐的情况。此时期主张融通唐宋思想的人员和派别较多,如“河北派”、“诗界革命”派,以及李慈铭、樊增祥、易顺鼎师徒等,还有不少诗话著作,朱庭珍的《筱园诗话》可为其翘楚。他们有的是在宗唐的基础上有条件地接纳宋诗,因而,对部分宋代诗人持赞赏态度,而对其他诗人或诗派则强烈不满,予以抨击,如张之洞。他们在创作倾向上以宗唐为主。“诗界革命”派在力图开创新“诗界”的同时,平视甚至超越唐宋诗之争。也有的诗人如金天羽对同光体不满并加以批评。与道咸同时期相比,此期融通唐宋势力有上升势头。而道咸年间宗唐低迷的状态到光宣民初有了改观,宗唐风气变得较为活跃。王闿运及其弟子依然活跃于诗坛,诗坛还渐次出现了宗法晚唐李商隐的西昆派、具有革命倾向宗唐的南社,崇尚汉魏六朝及盛唐诗学的诗人还有章氏师徒( 章炳麟、刘师培、黄侃) 以及李详、李瑞清、文廷式等人,尽管如此,其势力仍难与宗宋势力相争锋。 三 纵观整个清代诗歌的唐宋之争,发展到晚期,宗宋势力已是主流,占据了上风,融通唐宋也有一定的势力,而宗唐势力相对较弱,显示出唐诗在晚清日益受到冷落,宋诗受到尊崇的局面。所以清诗唐宋之争是以宋诗胜出为结局。若与明朝人普遍的“宗唐贬宋”观念相比,则可发现重视宋诗是清人在文学批评史上做出的最为重要的贡献之一,是清人文学史观中新异的特质。 本书是第一部从“宗唐、宗宋、融通唐宋”三派意见相互消长变化的格局中勾勒清代唐宋诗之争的轨迹,从展示清朝前中后三个时期唐宋诗之争的角度论述清诗发展、变化历史的全景式研究的学术著作,是第一部清诗细化、专题化的史类著作,开创了一种新型的诗歌断代史的形式。它不仅对深入、具体地把握清诗特点,认识清诗发展嬗变规律,从中汲取经验与教训大有益处;而且对其他断代诗歌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其创新意义与填补空白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附: 《清诗唐宋之争流变史》系笔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编号05BZW027) ,以“优秀”等级通过鉴定,即将出版。本文为笔者补写的总论,参考了课题组成员赵娜、张丽华、 [作者简介]王英志,苏州大学《苏州大学学报》编辑部编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