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在北京卢沟桥上玩耍的孩童 1937年的卢沟桥现场(节选) 文 | 李菁 一 7月7日 22:00 饯行之宴 1937年春天,华北局势忽而非常平静 也许是因为前一天刚刚下了一场大雨,1937年 7月 7日这一天的北平,“已是不堪忍受的酷热”。“寒暑表上的水银柱从大清早就直线上升,即使夜间也不轻易下降。”时任日本驻华大使馆驻北平陆军助理武官的今井武夫后来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还清清楚楚地记得这一天的情形。 晚上 10点多,时任第 29军副军长兼北平市市长的秦德纯刚刚结束了一场特殊的会议。当天下午,他在市政府邀请胡适、梅贻琦、张怀九、傅斯年等二十多位北平文化界的负责人开会,一方面向其报告局势之紧张,另一方面,也想听一听这些文化人对局势的应对意见,“诸先生亦均开诚布公恳切指示”。 44岁的秦德纯是山东人,早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曾先后效力于皖系和直系、投靠冯玉祥,后来又追随宋哲元。秦德纯虽出身行伍,却颇有文化修养和政治能力,因而一直被宋哲元所倚重。宋哲元成为驻守华北的实力派人物之后,蒋介石与宋哲元之间的交涉与联络,也多由秦德纯负责。 1935年夏秋之交,秦德纯被蒋介石召到庐山。听完秦德纯对华北态势的报告后,蒋介石告诉秦德纯,日本眼下的侵略目标在华北,“但我国统一未久,国防准备尚未完成,未便即时与日本全面作战”,因此把维持华北的重责交给宋哲元。据秦德纯回忆,蒋介石当时还表示,希望宋哲元“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以便中央迅速完成国防”。“宋军长在北方维持的时间越久,即对国家之贡献愈大”,所以在不妨碍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大原则下,可以“妥密应付”,南京中央政府一定会给予支持。末了,蒋介石又嘱咐秦德纯,除了宋哲元之外,这番话不要向他人透露。 秦德纯回北平后,与日方表面上的酬酢比以前增多,周旋各方,努力“维持华北”。虽然秦德纯因后来在“七七”事变中表现出来的坚定的民族主义立场而备受赞扬,但是在那个时候,身边许多人对他的行为表示不解和责难。苦于无法向他人说明真相的秦德纯,后来在回忆里坦承,“精神痛苦确达极点”。 可是这些隐忍与周旋并未换来安宁,尤其是在 1936年日本增兵之后,中日军人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多。每有冲突发生,日方必以“头号人物”宋哲元为交涉对象,使得宋哲元烦乱不堪。1937年 2月,宋哲元以为父亲修墓为由,回到山东乐陵老家。这样一来,北平的一切事务都交给秦德纯处理,他也更加小心地应对。 “1937年春天,华北局势忽而非常平静”,民国时期著名记者曹聚仁后来在他的《采访本记》里这样描述。联系到后来那场旷日持久而异常惨烈的战争,竟觉得“在回忆上,很难相信那些和平的日子是真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国共关系有了实质性的转变。1937年 2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了五届三中全会,基本确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政策。随即国民党代表顾祝同与张冲,在潘汉年陪同下到达西安,与周恩来举行首次正式谈判。不久,周恩来又与国民党代表举行杭州谈判,之后又去庐山会晤蒋介石,展开国共合作谈判。这样的局面给了曹聚仁以乐观之感,“新春给中国带来了一个新生;它最后的严重内部危机,获得和平解决,产生了全国团结的希望”。不过略显奇怪的是,应该最不期望见到这种局面的日本,似乎没什么特别反应。 抗战期间,一名中国守军与一名中国童子军的合影 自从“九一八”事变之后,在北平,“每一个春天总要重新发现一次战争的阴霾的”。可是 1937的春天,“一种稀有的平静空气”弥漫于中日之间。3月,日本一个由实业家和银行家组成的经济使团来中国访问,还得到蒋介石接待,他们后来也做了一个非常乐观的报告。 不过,还是有人从这平静得有些诡异的空气中嗅到了令人不安的气息。1937年 5月,英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James Bertram)从华北出发去日本。临行之前,那位后来曾担任蒋介石政治顾问的著名的中国通欧文•拉铁摩尔,有些忧心忡忡地对贝特兰说:“这太像 1931年了,太平静了,平静得不能让我们放心,我们怕又要见到一个‘九一八’!”两个月后,他的预言竟然成了现实。 拉铁摩尔与蒋介石 秦德纯与胡适等人的会面也有饯行之意。6月中旬,胡适、傅斯年等人接到邀请,让他们 7月中旬赶到庐山,参加“庐山谈话会”。邀请是蒋介石发出的。1937年 5月 27日,蒋介石、汪精卫等大批党政军要员上了庐山,商讨抗日之事。为了广泛听取意见,国民党决定,以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汪精卫和国民政府行政院长蒋介石名义,邀请各党派、各民主团体、各界名人前来庐山。按照会议安排,第一期谈话会以华北代表为主,所以胡适等人在先期邀请名单里。 日军在丰台一带频频演习,华北局势将走向何处?所以秦德纯决定在胡适等人动身之前宴请这些文化界名流们,也借此探测一下南京中央的态度。当时参加宴请的还有北平法商学院教授陈豹隐、《益世报》社论笔兼南开大学政治系教授罗隆基等人。胡适后来回忆,他与罗隆基当时还因为一些看法不同而产生争执。虽然天气酷热,但这些忧虑时局的学者们还是从下午一直讨论到夜色深沉。从这场饯行宴回来不到两个小时,卢沟桥事变就爆发了。平汉线不通车,胡适就由津浦路南下,到南京,最终辗转到了庐山。 时光拉回到 1937年 7月的北平,也是一副“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背景迥异的各派人士,纷纷通过各种渠道打探消息。7月 6号这一天,今井武夫受邀出席前国务总理靳云鹏秘书陈子庚的家宴。陈子庚的家在鼓楼附近,没想到宴会刚开始,便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时任冀北保安总司令的石友三穿着中式长袍翩然而至。不邀自来的石友三显然是冲着今井武夫来打探消息的。他见到今井武夫劈头就问:“武官!日华两军今天下午 3点左右在卢沟桥发生冲突,目前正在交战,武官知道这情况吗?”今井武夫矢口否认,然后追问石友三消息来源,石友三不肯透露,只关心保存自己实力的他匆忙表态:“即使日华两军果真发生全面战争的话,驻在北平北郊黄寺鄙人的部下,对日军是不怀战意的,所以请你务必尽力不叫日军攻打他们。”未久就告辞而去。这位被讥为“倒戈将军”的石友三以善投机钻营、反复无常著称,一生中三次背叛冯玉祥、二次背叛蒋介石,一直到 1940年公开投敌,最终被诱捕,活埋于黄河边。 7月 7日 22:40 神秘枪声 扼守卢沟桥已不是保卫北平 而是守住北平与中原之间的通道 当秦德纯在面临中海的一个亭轩上与胡适、傅斯年等人忧心忡忡地讨论北平局势的时候,一支日本军队正在北平郊区丰台一带进行军事演习,而正是他们的军事活动引燃了持续八年之久的中日全面战争的引线。 “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没有月光。星空下,可以隐约看到远处宛平的城墙和附近不时移动的中国士兵的影子。这是一个寂静的夜晚。”在 1937年 7月 7日的日记里写下这段话的人叫清水节郎,他是驻丰台日军第一联队第三大队第八中队中队长。 1936年 4月 17日,日本内阁决定向华北增兵,由原来的 1700余人增至 5700余人;不仅如此,裕仁天皇还亲自任命原第 1师团师团长田代皖一郎中将出任新司令官。“这支部队后来直接属于天皇指挥,表明其地位非常高;天皇将其司令官升格为中将,也说明在日本人心目中华北地位很重要。”抗战史专家、北大历史系教授臧运祜评价说。扩张后的日军,增加了炮兵、装甲兵等兵种,由过去的守备型部队转变为战略型部队。 自向丰台增兵之后,日军便时常在附近演习,时任宛平县县长王冷斋回忆,“由昼间演习渐至夜间演习,由虚弹射击渐至实弹射击”。中方已经数次提出抗议。后几经交涉,日军允诺如有实弹演习,则通知中方。 自此北平已处于日军的三面包围之中:东有日本扶植的“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和日本天津驻屯军,北有关东军驻扎在热河的重兵进行策应,西北有日本控制下的李守信、王英等伪武装,只有北平的西南面尚有中国第 29 军驻防。这样,宛平城便成了北平的唯一门户,宛平一旦失守,平汉线被切断,北平便成了一座孤城,日军就能轻取北平,控制平津地区。当时,北宁铁路沿线已为日军所控制,而在平汉路上的卢沟桥就成了北平这一门户上的插销。如果卢沟桥为日军所占领,则北平就成了一座孤立无援的死城。扼守卢沟桥已不是保卫北平而是守住北平与中原之间的通道。深谙此义的日军的演习也毫不掩饰地围绕着卢沟桥展开。 1937年7月,北平丰台附近,从高粱地旁经过的日军河边部队士兵 1937年 7月 7日,日本军人又出现在卢沟桥以北地区。演习前,中队长清水节郎大尉说明这次演习的主要内容是:“从龙王庙附近到东面的大瓦窑,向敌人的主阵地前进,利用夜幕接近敌人,然后黎明时进行突击。”晚上 7时 30分,清水节郎下令部队开始夜间演习。部分军官和假想敌旋即到东面活动。天完全黑下来以后,清水率 600名官兵向假想敌所在的东方移动起来。 22时 40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的一阵枪响令清水节郎紧张起来,他马上下令集合,清点人数。这时他发现少了一名士兵,有人称看见这名士兵进到宛平县城里。清水节郎感到失踪一名士兵是件大事,便立即向大队长一木清直报告,一木清直没有耽搁,又直接报告给了联队长牟田口廉也。之后,一木清直亲率一个中队士兵急赴现场,与中国方面进行交涉。 7月 7日 23:40 深夜来电 “失踪”的士兵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骤然划破了夜的沉寂,刚与胡适、傅斯年等人告别回来的秦德纯尚未来得及好好休息,便被电话惊起。此时是7月 7日深夜 11点40分。 电话是冀察政务委员会外交委员会主任魏宗瀚和负责对日交涉的专员林耕宇打来的。他们告诉秦德纯,日方在今天晚上的军事演习中发现丢了一名士兵,有人称见他进了宛平城,日方要进城搜查。秦德纯回答,卢沟桥是中国领土,日本军队事前未得我方同意在该地演习,已违背国际公法,不得进城检查。不过为了避免激化矛盾,秦德纯还是缓和了一下,提议等天亮后,让本地的军警代为寻找。如果发现了这名日本士兵,即行送还。 放下这个电话之后,秦德纯又立即打电话找宛平县县长王冷斋交代此事。45岁的王冷斋与秦德纯是保定陆军学校同学,曾做过记者的他 1935年受邀到北平做事。因为王冷斋还身兼北平新闻检查所所长,每天晚上要到北平市里的新闻检查所办公,所以平时并不住宛平县里。接到秦德纯的电话后,王冷斋立即离开南长街的家,奉命来到日本特务机关部松井太久郎那里,交涉此事。在此之前,他命令宛平城里驻军营长金振中查询此事,王冷斋又让警察各处搜索,也没有发现所谓失踪士兵。 见到松井之后,王冷斋首先告知对方中方调查结果:枪声方向是在宛平城东门外,中方在这里并无驻军,可知绝不是中方所发,城内守兵也查明并无开枪之事,每个守兵所带子弹也一枚不少。可是松井仍然强调说,确有一名士兵失踪,城外搜索无着,必须进城搜索。这一无理要求当然遭到王冷斋拒绝。眼看争执不下,后来双方议,“决定第一步先由中日两方面派员同往宛平城调查,等调查情况明了后再商谈处理办法”。中日双方各出三人,分乘两辆车,在夜色茫茫中向宛平城方向驶去。这时,王冷斋得到报告说:驻丰台日军一大队约五百多人并炮六门,由大队长一木清直率领向卢沟桥出发,事态颇为严重。 后来的事实证明,那位“失踪”的士兵叫志村菊次郎,其实很快就已经回到队伍。日本联合通讯社驻上海分社的负责人松本重治的回忆录《上海时代》中“卢沟桥畔的枪声”一节记述,“实际上,约 3小时(注:另一说 20分钟)之后,下落不明的士兵归了队,并非被中国方面绑架去了。这个新兵担任传令兵,在离队解手返回时,在黑暗中走了相反的方向,因此延误了归队时间”。 而一直在宛平直接处理此事的是第八大队大队长一木清直,他在 1938年 6月 30日接受东京《朝日新闻》采访中明确承认:“当时接到报告士兵(志村)已经回来了,没有异状。但是,我的想法是联队长(牟田口)让我就此事(和中国方面)进行交涉,如果就这样算了,中国方面会怎样宣传就不知道了。此前的‘丰台事件’就是例子,也许会让他们产生——只要敢真枪实弹地对付日本军队,就可以让演习的日本军队逃跑这样的概念吧。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对日本来说是一件很遗憾、丢脸的事情。所以,我方决定占领一文字山(卢沟桥和北平之间的中方阵地),然后再进行交涉……” 战后有人问当天带队的中队长清水节郎,为什么不马上报告志村归队之事。清水支支吾吾地说:“这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故,是我的失策,现在记不清楚了。”并说:“接到不法行为(指枪声)的报告,感到很紧急,所以不等充分搜索的结果就下令了。 ”那位“失踪”的传令兵志村菊次郎很快就被退出现役,遣送回国。不过他并没有逃出战争的魔爪。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再次应召入伍,1944年 10月,在缅甸战场被新编第 1军孙立人部打死。 也许意识到“失踪士兵”的理由站不住脚,战后很多当事日军后来的回忆,又将矛头转移到他处。今井武夫称,就在王冷斋与日方前往宛平县城进行实地调查时,“到达之前又得知中国军队从长辛店向龙王庙增援了部队,并再次向日军射击”。而据王冷斋回忆,“当车到达离(宛平)城约两里的地方,见公路右侧及铁路涵洞一带都被日军占据,枪炮摆列”,日方显然开始做战斗准备。这时,同车的日本特务机关辅佐官寺平突然请王冷斋下车,称来不及调查,让他“速令城内中国驻军向西门撤出,日军进至东门城内约数十米地带,再商量解决办法,以免冲突”。王冷斋拒绝此议,坚持先进行调查。一行人遂进了宛平县城。 1937年 8月,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军集中北平的日侨准备开战 7月 8日凌晨 3:30 宛平危急 这场战争就像一块被推上悬崖的巨石, 什么时候落下来都是必然的事 凌晨 3点 30分,北平市内焦急等待消息的秦德纯又接到电话,电话是团长吉星文打来的,他告诉秦德纯:“约有日军步兵一营,附山炮四门及机关枪一连,正由丰台向卢沟桥前进。我方已将城防布置妥当。”大约十分钟之前,一直密切关注对方动态的中国士兵突然发现,日军散开成为散兵线,以宛平县城为目标,向西急进,于是急忙将情况报告给秦德纯。 秦德纯当即向守卫卢沟桥的 219团团长吉星文指示:“保卫领土是军人天职,对外战争是我军人的荣誉,务即晓谕全团官兵,牺牲奋斗,坚守阵地,即以宛平城与卢沟桥为吾军坟墓,一尺一寸国土,不可轻易让人。” 吉星文当即回答:“请长官放心,吾团全体官兵已经做好一切战斗准备,誓与宛平城共存亡,卢沟桥不是吾人坟墓就是敌人坟墓。”吉星文信守一名军人的承诺,后来在守卫卢沟桥战役中,率敢死队出击果然表现英勇。 王冷斋与日方经过一番交锋而一起进入宛平县城。他们正在商议调查办法时,忽听城外枪声大作。中国守军予以还击。 “(日军)至距离约百米时,竟发炮鸣枪,冲锋前进,于是事件之冲突,遂即开始。”这是天津《益世报》在卢沟桥事变发生后第一时间所写报道里描述的细节。当日兵向城内开枪时,中方军人起初还以为仍是演习,“及见其愈迫愈近,有意挑衅,始知系抢夺县城,当即起而应付,为正当防卫计,予以还击”。见遭到抵抗,日军用小钢炮和小过山炮轰击,以掩护步兵前进。 1937年 7月,宛平县长王冷斋(中)举行记者会,说明日军攻击卢沟桥的情形 发生在 1937年的“七七”事变距今已几十年了,这期间无论从宏观局势还是微观战史,中日两国历史学家,都进行了无数详尽研究。对于卢沟桥事变核心事件之一的“士兵失踪”,目前中日历史学家都毫无争议;可是对另一个核心事件“第一枪”的看法却争议不断。 事件直接当事人清水节郎曾在其笔记中作了如下记述:晚上10时半左右,传令休息,“我站起来看了一下集合情况,骤然间假想敌(日军)的轻机关枪开始射击起来。我以为是那边的部队不知道演习已经中止,看到传令兵而射击起来了。这时,突然从后方射来几发步枪子弹,凭直觉知道的确是实弹。可是,我方的假想敌,好像对此还没有注意到,仍然进行着空弹射击。于是,我命令身旁的号兵,赶紧吹集合号。这时,从右后方靠近铁路桥的河堤方向,又射来十几发子弹。回顾前后,看到卢沟桥的城墙上和河堤上有手电似的东西一明一灭(似乎打什么信号)。中队长正分别指挥逐次集合起来的小队作好应战准备的时候,听到了一名士兵行踪不明的报告,就一面开始搜索,一面向丰台的大队长报告这种情况,等待指示”。今井武夫回忆录里,也引用了清水节郎这个说法,大意是说,日方在演习过程中错误地弄响了对假想敌人(中国守军)射击的轻机枪空弹,引来了龙王庙那边打来的十几发实弹。 第一枪究竟是谁放的?一些日本人认为有可能是中国 29军里反日情绪激烈的下级军官放的;也有人认为是日军阵营里的好战分子挑起的,甚至连首相近卫文麿也有这种怀疑。北平警备司令部军法处和保定绥靖公署军事法庭 1946年 6月审判战犯茂川秀和的问答笔录上记载,当被问及“第一枪是谁先放的”时,茂川答:“是日本放的。” 臧运祜教授说,关于“七七”事变这部分历史研究,最大的问题在于“第一手的档案及文书全被毁掉了”。臧运祜说,日本中国驻屯军这支部队,从 1901年进入中国,一直到 1938年全面战争爆发后被正式改编为华北方面军,在中国时间最长,有将近 40年的历史,“但是有关这支部队的材料——比如当时他们是怎么向东京军部汇报的、军部又怎么指示的——完全都找不到,反倒是关东军还保留了很多资料”。从某种意义上讲,“第一枪”的问题也并不是那么重要。有人形容,这场战争就像一块被推上悬崖的巨石,什么时候落下来都是必然的事。 7月8日 凌晨 4:23 点燃战火 华北战火的燃起,只是时间问题 凌晨 1点左右,得知冲突消息之后非常震惊的今井武夫,急忙跑到隔壁的联队本部。他看到,联队长牟田口廉也大佐以及主要军官们,个个身穿整齐军装,围在办公室中央的一张长方形桌子旁。这些面色阴沉的军官们,都仔细听着从卢沟桥附近部队陆续送来的一个个情报。 因为时任驻屯军步兵旅团长的河边正三少将不在北平,联队长牟田口廉也便成了当天日方最高指挥官。 过了一会儿,大队长一木清直从前线打来电话,并特地要求联队长牟田口亲自接电话。一木在电话里称,中国军队再次开枪射击,向牟田口询问怎么处理。今井武夫看到牟田口斩钉截铁地说:“被敌攻击,当然还击!”然后“他避开话筒,独自嘀咕着:‘受敌攻击,不知所措,还等指示,天下哪有这样的军人?’” 站在牟田口身边的今井武夫事后回忆,目睹这一幕,他已预感到这个命令将会导致的严重后果。电话那一头的一木似乎也感到事态的严重性,他又不放心地追问了一句:“是可以开枪吗?”接着又慎重地说:“既是这样,事关重大,请对一下时间吧!” “凌晨 4时 23分。”这个时间就这样定格在历史上。 今井武夫在回忆录里写道:“事后一木和我谈及他当时的心情时说:‘得到联队长的射击命令时,我大吃一惊。’”这位发动对宛平攻击的直接指挥官,1942年在瓜达尔卡纳尔和美军战斗失败而自杀。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的第二天,在宛平城门口警戒的中国守军和入城的民众 其实时隔几十载再重新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华北战火的燃起,只是时间问题。 “九一八”事变发生的第二天,1931年 9月 19日凌晨 6点左右,关东军便迅速占领奉天。1932年 2月,东北重镇哈尔滨陷落。短短四个月内,东三省百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落入他人手里。 日本的下一步目标是什么?占领了广袤而肥沃的东三省,是否已经让这个野心勃勃的岛国贪婪的欲望得到满足?这不仅仅是当时的中国人、也是关心远东局势的国际观察者们的疑问。 “日本对满洲完成军事与经济征服后,远东的诸多乐观人士相信,此后至少可保半个世纪以上的和平。他们认为,日本要‘消化并开发’吞下的广袤疆域,至少需耗时 50年。因为日本新到手的土地面积达 50万平方英里,可以支撑 7000万人口,而当时的总人口只有 3200万。于是这些乐观者便对自己说,这一来,日本人进攻与扩张的贪欲,便可大大消停了。”《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哈雷特•阿班(Hallett Abend)早在 1926年就来到中国,他后来在自己的回忆录这样描述当时一些人的心态。 后来的历史证明,这种想法大大低估了那些欲壑难填的战争狂人们。东三省根本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 1933年 5月,《塘沽协定》签订后,日本暂时停止了对中国大规模军事进攻,获得了暂时的“和平”局面。可是这一局面并未持续多久,1935年《何梅协定》的签订,使华北又陷入更深一重的危机。日本方面开始着力于“华北五省自治”,力图使华北也像“满洲国”一样“特殊化”。 1935年 11月 1日,是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召开的日子。上午9点 35分,开幕式刚一结束,一个身着西装的青年人突然跨出人群,高呼“打倒卖国贼”,向站在第一排的汪精卫连开三枪,汪精卫应声倒下。行刺者叫孙凤鸣,曾在 19路军里任排长,后来做了南京晨光通讯社记者。在审讯中孙凤鸣态度激昂地说:“请你们看看地图,整个东北和华北那半个中国还是我们的吗?!再不打,要亡国,做亡国奴了!” 那时候蒋介石面临的国内舆论压力可见一斑。可是他手里也没有什么可以和日本相抗衡的砝码,也只能看着华北在日本的挟持下,离中央政府渐行渐远。 1935年 11月 25日,在北平东面相距不过数公里远的通州,成立了“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殷汝耕为政务长官。这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公然挂起了象征中国旧军阀的五色旗。实行了比国民政府关税少四分之一的特殊关税,推行所谓“日满友好”。12月以宋哲元为领导的冀察政务委员会在北平成立。南京中央政府随即解散北平军分会,北平实际上自此处于半自治状态。而声势浩大的“一二•九”运动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爆发的。半自治的冀察政务委员会既同国民党政府有联系,又同日本有联系,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怪胎”,给日军进一步侵入华北以可趁之机。 华北与中央政府分离的局面已经造成,1936年日本陆军本部不失时机地推出《处理华北纲要》,明确提出通过对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支持,逐步完成华北五省的“自治”。中国驻屯军的升格、扩兵,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发生的。 1937年 7月 28日,北平南苑,日军德川部队军官在查看空袭报告 卢沟桥事变发生时,握有最大部队指挥权的旅团长河边正三少将,正赶往山海关附近,督导驻屯军与关东军的协同演习。从这一点上来看,卢沟桥事变本身缺乏“精心策划”的依据。所以一些日本历史学家一直强调“偶然性”,声称是一个误会接着一个误会,导致全面战争的爆发。对此,臧运祜也毫不犹豫地反驳。“枪响也许是个偶发事件,但不应是日军发动大规模侵略的借口。日本对华北政策早在 1936年就确定了,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从这个背景看,即便没有‘七七’,也会在别的日子发生;即便不在卢沟桥,也会是别的地点。” 牟田口廉也在“七七”事变之后获天皇裕仁亲授金鹰三级勋章,晋升为少将。1943年以“赫赫战功”升任驻缅甸的第 15军司令官。而在 1944年对盟军的英帕尔战役中,牟田口廉也带领部队遭遇惨败。被解除军职的牟田口羞怒自杀却未死。日本投降后在新加坡受审,1948年3月被释放回国。牟田口迷恋所谓的“成吉思汗”式战术,后来在东京开了一家料理店,并起名为“成吉思汗饭馆”。 对于卢沟桥事变,牟田口廉也时常对人说:“大东亚战争,要说起来的话,是我的责任,因为在卢沟桥射击第一颗子弹引起战争的就是我,所以我认为我对此必须承担责任。”他在笔记中也写道:“我挑起了卢沟桥事件,后来事件进一步扩大,导致卢沟桥事变,终于发展成这次大东亚战争。”牟田口正式下令向中国军队打了第一枪,这的确是事实,不过挑起战争却非他一人之力。他只是日本战争机器上的一枚棋子,恰巧被利用了。 7月 8日 7:50 “此其时乎?” 国民政府在1935年与日本划的线, 就是底线,华北不能再退 凌晨 3点 20分开始的枪声,一直持续至 7点 50分左右才停下来。之前秦德纯曾叮嘱吉星文团长:日军未射击前,我方不先射击,待他们射击而接近我最有效射程距离内,以“快放”“齐放”猛烈射击。所以交战之初,日军伤亡颇重。 这天上午,还在牯岭召开会议的中国军政最高统帅蒋介石,接到北平事变经过的报告。蒋介石闻讯,大惊,继而对日军制造这一事变的真实意图,以及中国将如何采取应对策略,做了反复思考与细致推敲,其焦虑、矛盾、痛苦、犹豫之神情,从蒋氏本人当天的日记中可以看出:“一、倭寇已在卢沟桥挑衅,彼将乘我准备未完之时使我屈服乎?二、与宋哲元为难乎?使华北独立乎?三、决心应战,此其时乎?” 专门研究蒋介石的著名民国史专家杨天石说,身为浙江人的蒋介石对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非常熟悉,而在处理对日关系上,他时时以这一故事自励。“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的第二天,他就在日记中写道:“卧薪尝胆,生聚教训,勾践因之霸越,此正我今日之时也。”而且自“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在日记里就一直称日本侵略者为“倭寇”,并在每天的日记开首一行都写着醒目的“雪耻”二字,以示不忘国耻。 虽然“雪耻”心切,但对蒋介石来说,他也清楚地意识到,远不是与日本做对手的时候,所以只能忍。在国民党势力被逐出华北的《塘沽协定》签订后,蒋介石曾在日记里写下这样一段话:“我屈则国伸,我伸则国屈。忍辱负重,自强不息,但求于中国有益,于心无愧而已。” 对待“忍”要承受的屈辱之感,蒋介石不是没有体会。但是这一选择背后,是对彼时中日两国实力巨大悬殊的无奈。所以他也想尽量将这场战争向后推迟。这种心态不仅仅是蒋介石有,一些知识界人士中间也弥漫着一股悲观情绪。“当时胡适还写信给蒋介石,认为割让满洲可以换 30年和平”。 “‘九一八’事变以后,蒋介石对日本一忍再忍,先是东三省被占,后来再加上热河省,然后连冀东 22县也被划出去了。可是蒋介石的忍,也是有底线的。他认为国民政府在 1935年与日本划的线,就是底线。华北不能再退,日本不能再打过长城来。这个我们是不能让步的,这就是所谓‘最后关头’。如果平津可以丢,那么将来中国什么地方都可以丢。长城就是我们最后一个国界。”抗战史专家臧运祜说。 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讲话,号召全国军民抗日 其实对此时的蒋介石来说,“内”“外”之间,孰轻孰重,他内心深处显然已有了明确答案。6月 28日,他在庐山接待了《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哈雷特•阿班。听罢阿班讲完他在东北的见闻之后,蒋介石并没有马上向这位美国记者透露什么计划。“但从他的样子看,这一次,他已下定决心,不会屈服于日本的压力,而将战斗到底。”蒋介石告诉阿班,自己意识到,如果任由日本占领华北而不做抵抗,他将失去中国的民心,也会失去手下大多数将领的支持。 1933年,蒋介石在江西南昌开办了一个军官训练团,1935年移驻庐山,成为著名的庐山暑期训练团,每位毕业学员都会得到蒋介石赠送的一把刻有“中正”二字的短剑。蒋介石亲任团长,而具体事务则由他信赖的陈诚负责。训练内容最初几年还以“反共”“剿共”为主。1937年 6月 26日,新一期庐山暑期训练团如期开班。此时,国内政治环境和当年大不相同,两广、西南归顺,南京中央对全国的控制力进一步加强,国共关系出现明显转机。所以这一次的训练内容,已不再有针对中共的内容,以“抵御外侮”为目标的训练内容明显增多。参加这一期训练的郭汝瑰后来留在了大陆,他后来也公允地说“这次训练中,没有再讲‘剿共’战术,而主要是宣传抗日了”。而具体主事的陈诚在 7月 6号这一天,给训练团学员谈话中更是明确地说:“现在我们到此来训练,也就是建国救国的训练,我们要建国救国,将来非同日本一战不可,换句话说,就是抗日训练。”“七七”事变第二天,陈诚更是激励这些青年军官们说:“我辈军人,只有马革裹尸,为国牺牲,来保卫祖国!” 那时候蒋介石的态度,正如后来在著名的庐山谈话里说的那样,“不求战必应战”。当牟田口在 7月 8日凌晨下令开枪时,日本军国主义已像匹野马,向着战争深渊疾驰。而中国最高领导人蒋介石,也做出了他最重要的决定。“此其时乎?”此其时矣! 《沙盘上的命运》 作者: 李菁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7-5 ISBN: 978710805776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