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文学的守望者——记青海省作协副主席、作家孙胜年
孙胜年在兴海县下乡时与当地孩子在一起 30年来,他致力于青海地域文学创作,笔耕不辍,描绘了一道令人神往的河湟文化风景线;30年来,他自觉承担起挖掘整理本土文化的职责,对以青海花儿为代表的一大批青海本土文化进行系统整理和挖掘,使之成为又一道独特的风景。他就是青海省作协副主席、作家孙胜年,一个情系基层、在河湟文化滋养之下又虔诚地“表达”河湟的作家。 在青藏高原大坂山与积石山之间,黄河与湟水流域肥沃的三角地带,是青海东部的农业区。从民和经西宁直至美丽的青海湖畔,长达300多公里的区域,不但城镇密布,物产丰富,而且风光旖旎,文物古迹众多,形成了引人瞩目的青海河湟文化。上世纪80年代,孙胜年和几位青海本土作家共同提出了青海“河湟文学”的概念,并通过创作进行实践,成为青海“河湟文学”流派的主要倡导者和践行者之一。30年来,他创作出版了一大批反映青海河湟农村历史变革和乡土文化的短篇、中篇、长篇小说及散文、影视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麻尼台》《金梦劫》,中短篇小说集《湟水谣》《古堡的主人们》和《山凹农家》,散文随笔《煮字坊笔记1》《煮字坊笔记2》等。就像他的笔名“井石”与水素来亲近,对黄河与湟水所滋育的这一片土地,孙胜年倾注了最真挚的情感和最朴实的想象。 孙胜年以“爱国、为民、崇德、尚艺”为创作宗旨,积极反映河湟广大农民、农村向上的生活风貌。以河湟地域文化为支点,孙胜年以独特的审美视角、活泼自由的创作风格和幽默风趣的文学语言,讲述了发生在青海河湟农村的精彩故事,描述了河湟农村的历史性变迁,塑造了一批让人耳目一新的河湟农村农民形象,讴歌了河湟农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新成就和新生活。评论家认为,他以长篇小说《麻尼台》为代表的文学作品,“为河湟文学树起了一块真正的丰碑”,他也因成就突出而成为青海河湟文学的标志性作家。 1990年,孙胜年获得了中国作协和中华文学基金会颁发的“庄重文文学奖”;其长篇小说《麻尼台》、短篇小说集《山凹农家》、中篇小说集《古堡的主人们》分别于1999年、2005年、2009年获得了青海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优秀文学奖,其部分手稿也被上海图书馆名人手稿收藏馆收藏。 文学创作之余,孙胜年还钟情于青海丰富的地域文化,对以青海花儿为代表的一大批青海本土文化进行系统整理和挖掘。他不仅主编了论文集《青海花儿论集1》《青海花儿论集2》《青海花儿选》《花儿辞典》等,积极支持创办青海花儿研究会会刊《青海花儿》,还多次深入大通、湟源、互助等花儿资源丰富的区县进行深入调查和指导,把青海花儿的理论研究、活动组织和人才培养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孙胜年情系基层作家,热情支持互助县《彩虹》、海北州《金银滩》、门源县《金门源》等内部文学刊物创刊办刊。他还经常牺牲创作时间到基层为文学爱好者授课、指导写作,由此发现并培养了一批极具潜力的基层文学作者。2009年至2011年,孙胜年多方协调,筹措经费,联系出版社和印刷厂,先后帮助互助县残疾农民作家武泰元出版了长篇小说《磨洗人生》和中短篇小说集《苏醒的山谷》,帮助残疾女作者清香出版了诗集,甚至亲自跑到印刷厂校对。孙胜年长期为农民服务、为基层服务,表现出一位文艺工作者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体现了文艺工作者崇德尚艺的崇高风范和奉献精神。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