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寄至味于淡泊——读《梅启林作品精选集》

http://www.newdu.com 2017-10-19 《光明日报》 薛永年 参加讨论


     《普洛斯岛上的屋巷》 梅启林画
     时下画展中的作品,大幅多而小品少,躁动的多而宁静的少,浓墨重彩刺激眼球的多,而清淡幽雅余味无穷的少。然而,梅启林的作品,是清一色的淡墨山水,或者淡墨微色,又差不多都是斗方。画的是乡间寻常景色,朴素而亲切,平淡而有味,不乏“天工与清新”之美,仿佛眷恋田园的游子,娓娓叙说着内心的精神家园。
     品赏他近年的作品,有三点值得重视。
     清新而淡泊的诗意。中国是诗的国度,山水画的诗意,在于“境与意会”,在于来自文化修养和审美感情的意,选择了特殊的空间境象。在精神的寻觅中,梅启林以淡泊的意趣去发现平凡中的美,在平凡中体悟天人合一的境界,体味诗情与哲理相融的道,创造耐人寻味的清新而淡泊的境界,然而又充满现代的生活气息。
     似古而实新的境象。中国画尚提炼,历代的山水画家,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创造出种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图式,抓住了对象的特点,却不与照相机争功。20世纪以来,这写意图式开始融入带有一定视觉幻象的写实因素。梅启林的图式无常形而有常理。写意为主,师古人之心,而非师古人之迹。又以写实辅之,构图饱满,有空间感而注意虚实有无的平面布白,写实、写意融洽无间,不受任何成法的局限,有效地表现了一定的体积感、块面感、层次感,特别是光感。
     淡雅而丰富的笔墨。笔墨是中国画的语言方式,不独用以状物,而且用以表达感情个性,甚至还有相对独立的美。梅启林适应“寄至味于淡泊”的精神,画树笔法外露,皱山笔法含蓄,笔墨虚淡,淡而厚,实而清,既以灰调子表现“烟笼寒水月笼纱”的微妙光感,体现“致虚极,守静笃”的精神境界,又努力实现淡墨中的丰富与浓厚,更以点线面的关系来阐释笔墨结构,在组合点线以成面上,甚至也借鉴平面构成的意识,实现笔墨的与时俱进。
     我读过他一篇论画文章,名为《恬淡清新闲和趣远》,从中可见他对中国山水文化的深入理解,更可以看到他把心性修炼与画品提升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认识。
     《梅启林作品精选集》 荣宝斋出版社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