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徐则臣:用“假嗓子”写作成不了好作家(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8 澎湃新闻网 康宁 参加讨论

    如果大家关注这几年的创作,会发现“这一代”的概念备受非议。作家、批评家、学者中几乎没有人愿意设身处地的理解“代际”这个词。更多的人觉得一个作家应该放眼整个文学史,而不该局限于五年、十年,当你标榜是哪一代人的时候,就认为你的视野狭窄了。那是不是对所有的作家来说,代际都是个伪命题呢?
    历史的轨迹不是一条直线,它不停地出现拐点。历史的轨迹其实就是按照拐点来排列的。500年也许就是一本历史书,但是如果某一年非常重要,可能会有人用一本书来写。历史发展的密度和节奏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承认这一点,那么我们就需要面对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恰恰生活在这样一个时期——特别频繁发生拐弯的历史时期内,这几十年在你身上所附载的巨大信息量会影响你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如果文学的确是世界观的反映,你所生活的时期就会对你的写作有很重要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中国这三四十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网络、高科技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在今天这样一个网络时代,每一个人跟世界的关系都前所未有的紧密。这一点,我觉得作家应该考虑到。每个作家都在讲故事,但是你讲的故事跟别人讲的区别在哪儿呢?当身边的人众口一词时,你一定要思考这个世界存在着一个反例,这个例外可能就是一代人区别于他人的迹象。
    每一个人都脱离不了他的时代。在国外我见到一些60后的朋友,他们只要一唱歌,你就会发现,无论他们怎么否定、质疑曾经一个特殊的时期,但当他们一张嘴唱起的就是那时期的红色歌曲,他们的审美无形当中受到了一些制约。这些东西对他们影响深远,因此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我们不一样。
    我强调代际,寻找它的合理性,其实是想提醒大家不要泛泛地谈一个问题,你要找到跟你之间张力最大的属于那个时代的变迁,你要清楚地知道你身处在什么样的时代,你也应当知道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东西。
    我遇到过很多作者,他们多年一直在写,却经常抱怨为什么成不了出色的作家。我说,你把自己几十年前的作品拿过来看看,会发现他现在写的作品跟几十年前并没有区别,不过是把一个故事讲得越来越顺,技巧、语言的确越来越好,但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作为作家,这么多年他却全然没有意识到这个世界在变。
    我跟大家讲的不是具体写作的问题,这些话可能对你们而言并没有什么用,但这是及其重要的。如果你要在写作这条路上走下去,它会决定你们作品的格局和高度。很多中国作家到六十岁以后就只能写回忆录了,而像萨拉玛戈这样的作家直到八十岁,他的创作力仍极其强劲,写到死的作品质量都非常高。
    有些中国作家缺少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东西,他们很多是靠经验写作,但经验是会写完的。有的作家只吃一口井,而好的作家是在吃这口井的同时,也在为自己挖另一口井。这种能力就来源于你的脑子对这个世界的判断,来源于你对这个世界不断产生新的认识。作家写到最后靠的不单是讲故事的能力,获得持续写作的能力要你有东西可说,同时也是能区别于别人值得说的东西,这就需要你在看这个世界时不停地发现新问题,世界的变化不停地刺激你产生新的想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