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2008年儿童文学创作扫描

http://www.newdu.com 2017-10-18 辽宁作家网 李东华 参加讨论

2008年的儿童文学在几年的蓄势待发之后终于迎来收获的狂欢,从作品数量之丰、作家队伍之壮大到儿童文学各门类的均衡发展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无论是对经典的重新回顾还是对原创作品的大力开掘,这一年本土儿童文学图书的出版数量之繁多足以让读者在眼花缭乱中感到选择的艰难。老中青少几代作家在2008年都有新作面世:葛翠琳、金波、曹文轩、秦文君、高洪波、张之路、郑春华、沈石溪、常新港、杨红樱、彭学军、保冬妮、汤素兰、伍美珍、谢倩霓、林彦、殷健灵、张洁、陆梅、韩青辰、李志伟、高凯、黑鹤、萧袤、孙卫卫、杨老黑、杨少军、汤萍、张怀存、王勇英、童喜喜、张牧笛……从这个挂一漏万的名单可以看出,老作家们依旧具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和创造力,出生于60、70年代的中青年作家已经成为儿童文学创作的主力军,而一批更年轻的新人像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出来,显示了令人欣喜的潜力。儿童文学的各门类如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童话、散文、诗歌、幼儿文学、科学文艺、寓言、理论批评等都全面发展,均有斩获。
    这样繁花似锦的局面当然和本年度正好是改革开放30年,而2009年又是共和国建国60周年不无关系,一些“献礼”和“纪念”性质的大部头丛书的出版,如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儿童文学》,新世纪出版社推出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儿童文学金品30部》,更烘托出一种花团锦簇的喜庆氛围。但这不是决定性的因素,2008年儿童文学的繁盛应该是中国儿童文学长期的沉潜积累、儿童文学作家们的勤奋和出版界的强大推动等多方面的合力的结晶。在这里,有一点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2007年由中国作家协会举办的鲁迅文学院第六届中青年高级研讨班(儿童文学作家班),不仅提升了这一批中青年儿童文学作家们的艺术素养,团结了队伍,振奋了士气,还使他们得到了宣传和推介,从而让他们得到了各出版社更多的关注和扶持,这50余位作家在结业后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就创作出版了100余部作品,掀起了一股儿童文学创作的热潮。此外,长期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儿童文学作家们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在中小学生中推广阅读,一方面积极推动儿童文学进教材、入课堂,这两项措施对扩大儿童文学的市场是卓有成效的。2008年一些原本和儿童文学毫不沾边的出版社开始积极介入这一领域,如2008年上半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成立了青少年图书事业部,计划推出“中国原创冒险文学书系”,并已和李志伟签约,于年底出版了“李志伟冒险小说丛书”;而前些年停刊的一些儿童文学期刊开始“复活”,如少年儿童出版社一度停办的以发表中篇小说为主的《巨人》,今年重新开始试刊;甚至一些民营出版力量开始创办一些新的儿童文学杂志,并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如《读友》杂志今年创刊。而一些老牌的期刊如《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东方少年》、《中国校园文学》等等纷纷采取增加下半月刊、选萃、小学版和中学版分开办等等办法,不断扩大刊物的容量。这些都表明,在出版市场相对疲软的今天,儿童文学的市场现状却是“风景这边独好”。市场的扩大反过来又会促进儿童文学创作,使得出版和创作形成良性循环。
    正是在方方面面的集体努力下,2008年的儿童文学才会在理性沉思和反复实践之后,走上了一条经典与原创并重、通俗化写作与纯艺术写作兼顾、多元共存、兼容并包的发展之路,呈现出纷繁多姿的艺术风貌。
    一、坚守使命意识和人文关怀
    关注苦难中的儿童和弱势群体。冰心先生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富有爱心,同情弱者,勇于担当责任,这是一个真正的儿童文学作家必须具备的品格,2008年,这一点显得尤为突出。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第29届奥运会、神州七号升天……每个中国人的情绪都在大喜与大悲之间剧烈震荡,而孩子们以他们弱小的身躯和成年人一起感受着喜悦与悲痛、磨难与开心,甚至,在灾难面前他们承受了更多。儿童文学作家们用手中的笔记录下了时代在每个稚嫩心灵的折光和留下的深深烙印。特别是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儿童文学作家们迅速地行动起来,有的直接到达抗灾前线,如高洪波和商泽军,他们怀着真诚的人道主义同情来到现场,向灾区人民尤其是孩子们传递爱心,切实援助,还写下了大量的诗歌,抒发自己内心的哀痛,抚慰孩子们受伤的心灵,歌唱他们小小年纪所显现出的从容、坚韧和爱心。高洪波写下了《握手》、《血染的课本》等诗作,商泽军出版了诗集《国殇:诗记汶川》。此外,明天出版社浙江少儿社、河北少儿社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分别选编推出了《中国:震撼5月——2008抗震救灾诗集》、《大爱颂——献给抗震救灾的诗》和《废墟上的花朵》等三本儿童诗集,广泛地收录了儿童诗人们的抗震救灾诗作。敦煌出版社出版了儿童诗人、评论家谭旭东的个人诗集《生命的歌哭》。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于年底推出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的最新小说《小英雄和芭蕾公主》,直接取材于汶川大地震,这是一部充满大爱情怀的作品,它描述了灾区少年儿童在灾难面前的无畏和乐观。
    关注“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也是2008年儿童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江苏少儿社推出的殷健灵的长篇小说《蜻蜓,蜻蜓》,安徽少儿社推出的陆梅的小说集《我的忧伤你不懂》里所选的短篇小说《离天堂最近的地方》、《矢车菊的天空》、《我的草样年华》以及胡继风的短篇小说《想去天堂的孩子》等等,都表达了他们对“留守儿童”的深切同情,对他们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深层次的关注与思考。
    另外,江苏少儿社推出的黄蓓佳的长篇小说《你是我的宝贝》也是本年度值得关注的一部优秀作品。这部书写了一个智障儿童的成长故事。书写残疾儿童的作品并不罕见,可是,泛滥的同情心往往使这类作品流于一种过于“煽情”的平庸的效果。而作者却选取了一个新颖的角度,这缘于作者对苦难的深刻的认识。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不幸总是会发生的,不是在你家,就是在他家,总是要有一些家庭出来承受。如果上帝存心惩罚人类,奶奶的家庭就是在替人类受难。”正因为作者把贝贝看成是“替人类受难”的天使,她对他就不是廉价的同情,而是尊重。正因为她对他是尊重的,她才能怀着那样的爱心来细致地了解贝贝生活中的每一个细枝末节和深入地洞察他的内心世界。
    二、守望一代新人的精神成长
    坚持难度写作,向着少儿心灵深处掘进。虽然“市场”意识已经渗透到出版和写作的角角落落,一些搞笑、滑稽、轻浅易读的作品一直在儿童文学市场上占据着不小的份额。但还是有很多作家坚守着难度写作,在浮躁喧嚣之中安静甚至孤独地探索着少年儿童单纯外表之下深邃复杂的“内宇宙”。对童年的深情回望并在回望中细细体察童年的本质,是2008年儿童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姿态。秦文君的长篇小说《会跳舞的向日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和彭学军的《腰门》(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陆梅的短篇小说《姊妹坡》、三三的《秀树的菜窖》、曾小春的《水字兰亭序》等等都擅长捕捉一个儿童内心稍纵即逝的瞬间,成年人往往会以简化的态度对待童年,不去注意它也有复杂、微妙、细腻的一面。我们现在一写到童年,也往往处理成淘气包式的简单和没心没肺。其实童年的形态是多姿多态的,它也有自己的不被轻易察觉的孤独、委屈和迷惘,这些作品绘制了一幅幅饱含着作者种种新发现的童年心灵图景,让读者更能体会到一种深度阅读的魅力。
    此外,长篇小说《真情少年》(李建树,宁波出版社)的大气厚重、《家有谢天谢地》(谢倩霓,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幽默俏皮、长篇童话《又见小绿人》(金波,江苏少儿社)的诗意和想象力、《包子狗和面条猫的奇境》、《福奶奶的神奇笸箩》(保冬妮,重庆出版社)的浓郁童趣、高凯的《高凯童诗选》(甘肃少儿社)带有乡土气息的诙谐、少军的寓言集《毛驴开荒》(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的哲思,都显示了作家们在艺术上的真诚的努力。而黑鹤的短篇小说集《狼獾河》(接力出版社)和牧铃的长篇小说《艰难的旅程》(中少社)则洋溢着动物小说特有的阳刚之气和野性的气息。
    2008年也是短篇儿童文学作品大有收获的一年。目前,市场上至少有五家少儿社同时推出儿童文学短篇作品年度选,这也显示了短篇创作的数量之丰。短篇儿童文学作品反映出的社会内容更加全面和广阔,题材更加丰富,艺术探索更加活跃。汤素兰的短篇童话《天堂》哲理和诗意完美融合;金波的诗歌《一只猫引领着夜散步》让我们再次领略汉语言的魅力。繁茂的儿童文学期刊使得一些新人得以斩露头角,像写童话的汤汤、流火,写小说的李秋沅、舒辉波、庞婕蕾,甚至像写诗歌的年轻的“90”后慈琪和张牧笛,都显示了一种蓬勃的创造力和不羁的想象力。虽然,各大出版社紧盯着的基本是一群相对成熟的作家,但我们也应该把目光盯向短篇写作领域,其中所显现出的新人特有的创作活力,可以让出版社发现更多的人才资源。
    三、重视少儿读者多样化的阅读期待
    “通俗化”写作的勃兴与问题。评论家朱自强曾经指出,新世纪儿童文学的一个重要走向就是通俗(大众)儿童文学从整个儿童文学中分化了出来,当下,中国儿童文学创作中的通俗儿童文学与艺术儿童文学两种类型刚刚开始了比较清晰的分化。我觉得这个观点有助于把当前儿童文学中存在争议的一些问题厘清。事实上,“通俗”和“艺术”写作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更重要的是,这两种写作,虽然都是文学,但是当然它们还是有各自不同的创作规律和评判标准。如果不把他们放到各自的评判标准下去言说,去要求,那么一派就会把小读者的喜欢与否和图书的发行量作为评判图书优劣的唯一标准,而另一派则会认为我的作品艺术性和思想性更强,这才是应该推荐给小读者的有益的精神食粮,从而容易抹杀彼此所做出的不同贡献。尤其是其中一种声音压倒性地占了上风之后,都会对儿童文学的创作生态、创作秩序带来不利影响。
    “通俗”的和“艺术”的当然应该并存,但是,在儿童的童年阅读中,“通俗”的读物和“经典”读物究竟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比例,才能使之获得的精神营养处于一种均衡的状态,这是出版界和创作界不能不思考的问题。在“儿童文学是给人性打底子的文学”,这个“打底子”的给精神补钙的作品和“就是要给小读者带来笑声”的比较轻浅的阅读之间,是需要有一个恰当的比例的,否则,一个完全在大众文学中浸淫长大的民族,他的精神成长必将在未来的一天呈现出偏颇和脆弱。
    从2008年的儿童文学创作中可以看出,还是有很多作家一直在坚守着“艺术写作”的原则的。而“通俗”类的作品则继续保持良好的出版势头。在2008年的创作中,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又有新作面世。而葛冰则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侦探推理类的童话小说“皮皮和神秘动物”系列;曹文轩的幻想小说系列“大王书”的第二部《红纱灯》也已面世;彭懿则在江苏少儿社出版了“彭懿精灵飞舞幻想小说集”;李志伟在北京少儿社推出了“开心学校幽默丛书”、年底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推出了“李志伟冒险小说系列”。
    事实上,虽然“通俗化”写作大行其道,但其主要的问题依旧不是数量太多了,而是精品太少了。尽管,侦探、冒险、悬疑、校园、幻想等等类型化的作品都很受读者欢迎,但是,我们依旧不能说我们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类型化作家。这些名家的介入,一定会不断提升我国“类型化”儿童文学写作的艺术品格,不断开拓新的写作空间。
    四、市场
    一个无法绕过去的命题。市场是把双刃剑。它的迅速扩张既给儿童文学作家们带来出版和发表的便利,同时,出手太快的稿子难免有欠缺打磨的遗憾。为了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2008年的儿童文学出版依旧讲求规模和速度,继续以“集团军”的面目示人。无论是经典还是原创,大都以“丛书”的形式出现。或者是一批作家集体亮相,或者是一个作家的一系列作品同时出版。而且这种“丛书”的规模有越做越大之势,自从前些年湖北少儿社推出“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并一炮而红之后,追求宏大似乎已成为儿童文学出版界的风尚。把不同艺术风格、不同门类的作品或作家纳入一个书系,使得一套套丛书如同国庆阅兵式上的方阵一样壮阔而整齐。
    一种丛书形式是很多作家的集体“大合唱”。2008年,在冰心奖创办20周年之际,由海豚传媒集团策划、上海美术出版社推出了“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已经出版了30本,还将继续推出20本。这套丛书囊括了获得过冰心奖的老中青三代儿童文学作家的各种体裁的原创作品,但尤其以“60后”、“70后”的年轻一代作家为主。丛书装帧精美,追求经典品质,显示了冰心奖所扶持、奖掖过的新人已渐成儿童文坛创作的主力军;安徽少儿社的“小橘灯﹒校园纯小说”系列和江苏少儿社的“当代实力派作家原创精品小说”系列也推出了不少优秀的原创作品。此外,春风文艺出版社的小布老虎丛书正值十周年纪念,推出了“十年纪念珍藏版”丛书,精选过去十年中出版过的优秀作品重新包装推出;中国少儿出版社的皇冠书系、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中国当代获奖儿童文学作家书系”、少年儿童出版社的陈伯吹桂冠书系,2008年都在继续出版新书目;不可不提的还有湖南少儿出版社推出的“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所收俱为世界著名的儿童文学经典作品。
    还有一种丛书形式是作家个人的系列作品集中推出。这是最近几年作家出版作品的一种最主要的出版形式,一个初登文坛的新人,一出手就是三五本甚至七八本作品已经是屡见不鲜的事情。相比之下,单行本的出版就显得非常冷清,新出道的作家很难看到他们的作品以单行本的形式面世。
    “丛书”这样一种出版策略,当然还是和市场这个指挥棒分不开的,因为丛书更容易吸引读者的眼球,而单行本很容易孤单影只地淹没在图书的汪洋大海之中。当然,丛书比单行本更容易提升发行量,这也是个不争的事实。这些丛书的策划出版显示了少儿出版的实力和魄力,好处是让很多经典作品能够全面地展示给读者,让很多年轻作家得以集中亮相。但有些丛书,尤其是作家个人系列作品,也容易造成形式上的宏大和内容上的贫乏之间的矛盾。一个作家,短短的时间内就推出一套甚至几套书,每一套又是好几本,拿在手中,有时会有“鸡肋”的感觉——书中时不时会显现出作者的才情,但是,这些才情稀释了,摊薄了,题材也趋于同质化。艺术贵在创新,但这些丛书的一个致命伤在于单调与重复。认真地雕琢一部作品,使之内容丰厚,在今天变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情。郑春华从2007年开始推出的系列丛书《非常马鸣加》08年又有后续作品面市,这套书是本年度的丛书中比较优秀的一套,这当然源于作者多年的扎实的生活和艺术积累。对于一个新人来说,“丛书”这种写作形式对于自身的艺术才情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挥霍和浪费,从长远来看,艺术才华被过度榨取,是不可能不影响到一个作家的艺术生命力的。
    相比较来说,“长篇”创作受市场的影响较之“短篇”要大得多。“长篇”往往被视为比“短篇”在艺术上更考验一个作家的综合功力,因此,“长篇”的优劣常常作为判断一个时期创作水平高低的最重要的因素。但是从最近两年儿童文学创作的情况来看,我觉得“长篇”尤其是长篇儿童小说的创作,却有着趋向“单调”的误区,这当然和前面提到的“丛书”热、单行本出版较难不无关系,况且容易受出版社青睐的题材又比较单一地指向校园小说,尤其是以“顽童”为主角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热闹型校园小说。因此,长篇儿童小说除了惊人的发行量, 它在反映生活的广度与深度、对儿童内心世界开掘的广度与深度以及艺术手法的创新等等方面,反而不及短篇小说繁复与丰盛。因此,如何平衡好市场需求与艺术追求之间的关系是值得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不管怎么说,2008年的儿童文学的形势是令人振奋的,也许我们可以这样乐观地猜测,一个儿童文学黄金时代的到来,已经为时不远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