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低幼读物出版中心及海淀区教委主办的“做人与做事——阅读分享快乐会”活动前日在清华大学洁华幼儿园举行。 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金波、葛冰、刘柄钧亲临现场,与家长们就“如何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这一话题展开交流。谈到不少眼花缭乱的引进版儿童图书,专家建议不应仅仅停留在“翻译”上,而应该是“创译”,才能更好地“本土化”。 如何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已成为家长关心的问题,因为在幼儿期的孩子思维较活跃,注意力不集中,这个时期的孩子往往一本书看不到尾,一个故事看不全。葛冰老师认为,要克服这一难题的人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家长要学会积极的引导,才能让幼儿产生兴趣。“我们平常教育孩子往往是居高临下,以家长的身份辅导孩子读书时,不妨变换一下身份,变成‘孩子的读书伙伴’。比如和孩子做‘接龙复述’时,你讲一句,我讲一句。轮到家长讲,故意装作忘了,让孩子提醒自己。往往这时候孩子的积极性特高,会主动替你讲,或找出你的毛病。” 面对大量引进版的少儿书籍和本土原创的作品,家长们往往面临着不知如何选择的困惑。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金波老师推荐了中少社低幼中心推出的《中国原创图画书》。 与原创图画书比起来,从国外翻译过来的作品怎么样呢?金波指出,其实好的译创作品的影响力一点也不逊于原创作品。比如BBC引进的《巴布工程师》,就是由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二次“译创”的,“译创过程并不是简单翻译,而是经过精心设计巧妙构思,在原文本上进行的二次创作。比如《巴布工程师》除了通过提炼,让‘爱心’、‘团结’、‘智慧’的主题更鲜明外,还增加了叙述和描绘的语言,而且用‘韵语’,加重语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