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自由与责任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2011年11月25日 方卫平 参加讨论

近5年间,当代儿童文学迎来了或许是最为自由的发展时期,这自由既意味着更为宽阔的艺术创作的天地,也意味着更为艰难的艺术承担的选择。对于当代儿童文学来说,这样一份自由的发展权利和责任,都是它应当领受的。
    图画书:引进与原创
    

    当代意义上的儿童图画书及其艺术形态在我国内地的认知启蒙始于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然而,在短短十余年的时间里,图画书作为一个儿童文学的艺术门类迅速完成了从兴起、壮大到繁荣的发展过程。尤其是近5年来,图画书无疑已经成为整个儿童文学界炙手可热的文类之一,而其发展还在进一步扩大,不但始于上世纪末的图画书译介潮愈见升温,国内原创图画书的发展态势也颇为可观,与此同时,关于图画书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在当代图画书的上述发展进程中,对于域外图画书的大量引进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既为处于艺术启蒙期的国内读者提供了一大批优秀的图画书资源,从而极大地拓展了我们的艺术视野,培育了我们的阅读口味,同时也为当代原创图画书的创作发展提供了丰富而又重要的艺术养分。与国内读者的图画书阅读热情相呼应,国内出版界在域外图画书的译介方面也显得不遗余力,从一开始针对若干大奖作品的译介,到后来的逢奖便译,再到今天的一系列系统、成熟的合作和引进,可以说,时至今日,整个大陆地区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图画书出版的一个重要的分配地和集散地,它越来越贴近地呼应和反映着世界范围内图画书的出版动态,也越来越多地占据着国内读者的阅读视野。
    与此同时,近5年来,原创图画书凭借自己的努力,在整体上完成了颇令人惊叹的艺术蜕变,也推出了一批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虽然从总体上看,目前原创图画书与译介图画书的出版比例并不谐调,国内许多创作者对于图画书艺术的理解与引进的图画书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应该说,与当前图画书蓬勃的整体发展态势相比,从创作、编辑、出版到研读的国内图画书界,其整体上的艺术识读能力仍然有待提高,许多以图画书的名义出版的原创童书,其实只是一般的插图故事。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在当前的童书领域进一步加强图画书艺术启蒙的必要性。2008年和2009年,对华文儿童图画书发展来说具有标志性的两大奖项——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和信谊儿童图画书奖——先后设立。在我看来,这两个奖项的启动不仅有利于原创图画书的发展,也意味着一种世界性的图画书艺术判断眼光、趣味和视野在华文原创图画书领域的自觉。就在我准备撰写本文时获悉,《纽约时报》公布了2011该报年度十本最佳儿童图画书,获首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大奖的原创作品《团圆》英文版名列其中。我相信,在原创儿童图画书的发展进程中,世界性的眼光、趣味和视野的建立是必要的、有益的。
    学术译介
    

    对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界来说,这5年中的2008年和2010年是两个应该被记住的年份。2008年12月,由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与少年儿童出版社合作推出了1949年以来首批系统引进的国外儿童文学理论译著“红楼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化译丛”,包括《儿童文学的乐趣》《理解儿童文学》《作为神话的童话/作为童话的神话》和《你只年轻两回——儿童文学与电影》四种著作;2010年9月,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又出版了“当代西方儿童文学新论译丛”,包括《儿童小说中的语言与意识形态》《儿童文学中的人物修辞》《冲破魔法符咒》《青少年小说中的身份认同观念:对话主义构建主体性》《镜子与永无岛:拉康欲望及儿童文学中的主体》和《唤醒睡美人——儿童文学中的女性主义》六种著作。这十种著作的作者覆盖了杰克·齐普斯、佩里·诺德曼、彼得·亨特、约翰·史蒂芬斯、玛丽亚·尼古拉耶娃等当代欧美最重要的几位儿童文学研究者,其理论资源与批评方法则集中呈现了近三四十年间当代西方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丰富成果。
    对于国内儿童文学研究者来说,这两套译丛所破开的西方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风景无疑是空前开阔的,但它的发生也不是一个突然的事件。直至译丛出版的近10年间,不少致力于拓展儿童文学理论事业的研究者(特别是一些年轻的研究者)一直在尝试穿过文化和语言的壁垒,用更为开阔的理论视野和眼光来展开对儿童文学的研究和批评,其间也陆续出现了一批代表性的论文和研究著作。从这个意义上说,上述两套译丛的出版更像是对于这一研究趋向的一次水到渠成的集中呼应,它展示了新世纪以来国内理论批评界的某种开阔的研究气象和锐意的批评精神。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审慎地看到:一方面,欧美当代儿童文学界的许多理论操作尽管新颖锐意,但细究起来,有时却并不必然是圆通的和合适的;另一方面,理论的“他山之石”并不必然适用于“琢磨”本土的文学生活、现象和作品。因此,在引进和借鉴国外儿童文学理论的同时,如何寻找和建立本土化的批评话语,将成为当代儿童文学理论批评事业的一大任务。显然,这是一个有难度的任务,但也是一个富有价值的任务。
    阅读推广与语文教育
    

    儿童文学最基础也是最终极的意义,在于进入并影响儿童的现实生命。近5年间,儿童文学的阅读推广事业铺开的速度与广度都称得上空前,它表现在与儿童文学阅读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首先,大量儿童文学阅读推广人和推广机构的持续努力,使得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品真正进入到了当代孩子的阅读和日常生活,并对其产生着现实和潜在的阅读影响。其次,一批对儿童的阅读事业怀有理想和实践热情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将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正式引入儿童的学校教育环节,通过各类阅读教学的实验探索,为其教学应用提供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再次,从近年小学语文教材的变革方向来看,教材对于儿童文学作品的重视也在加强,并从既有的优秀儿童文学读物中有意识地吸纳了一部分篇目。最后,年轻一代家长相对较高的教育水平及其所获得的儿童素养知识启蒙,使他们中的许多人自觉地将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择和阅读纳入到了家庭生活和孩子教育的内容中。以上四个方面相互联结,彼此影响,使得当前的儿童文学阅读、推广事业呈现出十分蓬勃的发展态势。
    但显然,阅读推广的迅捷铺开的程度与参与者整体儿童文学素养的提升速度,还存在着某种明显的差距。在欧美发达社会,一个相对完善的阅读推广体系的建立,是与其历史悠久的图书馆学传统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一传统的熏陶下,凡进入童书推介队列的专业人员(从专业推广人到学校教员、图书馆员),都需要经过较为严格的专业训练。相比之下,国内这方面的条件还远不成熟。与此同时,由于当代童书与市场收益之间的密切关联,阅读推广界也难以避免地出现了市场侵蚀现象,一部分以阅读推广的名义展开的活动,实质上只是以经济收效为目标的童书营销产业链的一个环节。显然,要在国内真正形成一个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发展健康的阅读推广队伍,还有待更长时间的探索。
    近5年间,当代儿童文学迎来了或许是最为自由的发展时期,这自由既意味着更为宽阔的艺术创作的天地,也意味着更为艰难的艺术承担的选择。对于当代儿童文学来说,这样一份自由的发展权利和责任,都是它应当领受的。
    

责任编辑:张雨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