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休之后,我想学学书法。尽管过去有人说我毛笔字写得不错,我还是想提高一步。我进入老年大学之后,惊讶地发现自己只是会写几个毛笔字,那根本不是书法;自己只是一个于书法没有入门的门外汉。办法只有一个,学习!学习!再学习!!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深深感到它对于保健养生有很好的作用。我曾写了这样几句顺口溜: 虽知夕阳半衔山, 学书笔耕自扬鞭。 非是无端欲寻苦, 静心养生一粒丹。 在书法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实际问题,随手写了几篇文章,排列如下: (一)此老非彼老
什么是老年书法?从广义上说,只要是老年人从事书法研究、书法实践、书法活动,都属于老年书法的范畴。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既包括了老年书法家.也包含了有志于学习书法的离退休人员,以及其他钻研书法的老年人。从狭义上讲,只有老年书法家的书法实践,才有资格称为老年书法。 两种界定,我更同意广义说。狭义说虽也有自己的道理,但操作起来是很难界定的。 老年书法,虽然前面冠有一个“老”字,客观上却存在着水平的不同,层次的差异。因而在某种情况之下,“老”字含义不仅不相同,有时还大相径庭。譬如孙过庭在《书谱》里说:“通会之际,人书俱老。”这里的“老”显然是一个褒词,是说一个书法实践者,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随着时光的推移,年龄虽然大了,体态也许笨拙了,其书法水平也相应地日臻成熟,出现了“人书俱老”,的美好境界。已故书法家启功、今天活跃在书坛上的欧阳中石等就是最好的例子。 老年书法自然包括老干部书法。为什么一谈到老干部书法,有的人就会含蓄地笑笑,笑中多半含有温柔的嘲笑意味?很明显,这里的“老”字,则带有贬义。我以为,这并不是对老干部书法的蔑视。最有力的证明就是,毛泽东、周恩来、舒同等人,都是地地道道的老干部,大家并没有因为他们是老干部,而小觑了他们的书法。相反,不仅景仰他们的书法成就,而且打心眼里以他们为师。显然,人们不是想否定老干部书法,而是对老干部书法中的“老干部体”存在歧义。相当多的老干部,酷爱书法,但由于革命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去掌握书法之法,只有到了老年,离开了工作岗位以后,才有时间重新拾起书法,但他们笔下缺乏书法的基本法则,而是“任笔为体,聚墨成形”,任意挥洒。虽然花去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进步却并不明显。最可叹的是,习惯了用老干部体创作出的作品,本来没有什么味道,但他们的自我感觉却非常好,觉得自己的书法水平很高了。 一个是“人书俱老”的老,一个是“老干部体”的老,“此老非彼老”啊!人们虽然对“老干部体”有明显的贬义,却丝毫没有不尊重老干部的意思。贬者无非是想提醒固有“老干部体”的朋友,注意学习书法之法,走上学习书法的正确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奏事半功倍之效。否则,“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求其妍妙,不亦谬哉”了! (二)不妨少弹“天资曲” 清代的书法理论家朱履真在《书法捷要》中说:“若气质薄,則体格不大,学力有限;天资劣,则为学限,而入门不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缺乏书法天资的人,连书法的大门都进不了。这样的人,如果执意要学习书法,也只能是“虚积岁月,用功徒然”。这一说法就像一把无形的利剑,悬在许多书法爱好者的头顶。一些刚萌生学习书法动机的人,因此踟躇不前,不敢下定决心,而已经开始学习书法的人,也因进步缓慢而逐渐丧失信心。 毫无疑问,书法天资的优劣,的确影响着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然而问题是,在未出现最终结果之前,是无法知道自己书法天资优劣的。明代的文徵明,早年因书法不好,赶考落第,如果就此认为他书法天资低劣也不是没有根据。然而,文徵明并没有丧失学习书法的信心,而是加倍努力,还给自己规定了任务,每天要书写过万字。最终,他成为了书法历史上的大家,名留千古。由此可见,如要评价一个人书法天资的优劣,一开始是无法准确判断的,它只是“事后诸葛亮”罢了。 因此,如多谈书法天资优劣论,不但没有什么积极作用,反而会造成不良影响,与其这样倒不如少弹“天资曲”,多强调一些个人的努力。“天资即是勤奋”,“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即便是天资再优秀的人,如没有自己的努力,也不会有什么成果。书法是实践艺术,唯有多练,书艺才会有所提高。我们应多强调认真临习古人的优秀作品,努力掌握书法之法,开阔眼界,提高鉴赏能力,在扎实的书法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功夫是不会白费的。 (三)书法界的古味! 有人认为,“当今书法界的‘古’味实在太浓了,浓得使人窒息”,理由是“书法作品几乎都是古诗古词古联古语”,书法“理论文章也是只谈‘古’不论今的”。还以“九届国展”为例,几乎全部作品都是古代的内容。结论是:“看看其他任何一种文艺形式,没有一种像书法这样固守传统、停滞不前、不求进步的。” 我以为上述观点,只看到了表面现象,而忽略了它的本质。 从表面上看,古诗古词古联古语都是古代的,究其实质,有了“与时俱进”的变化。这些年来,我们再看不到宣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天子重英豪”这样的作品,代之以“挺立凌霜壮晚节,不随落叶舞西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处世、修身、立志的作品。不错,在以古诗词联语为内容的作品中,有相当部分是写景的,但其寓意并不限于写景。退一步说,即使是纯写景的,也因为我们处于“和谐盛世”,人们才有这样的“闲情逸致”。总之,不要看不到书法界的巨大变化,更不能看到古代的东西就烦。 其二,是我完全同意的。我们处在一个繁荣昌盛的好时代,新鲜事物大量涌来,书法家不能“以古为荣”,不能强调书法的特殊性,而拒绝创作贴近现实生活的作品。 客观世界是运动发展变化的,要保持我们的认识不落后于时代,必须跟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书法艺术虽然有自己的特殊规律,绝没有特殊到违背客观运动规律的地步。事实也正是这样,古代书家的作品是当时现实生活和个人情感的反映,当代书法作品也应该反映时代脉搏。我们不能不承认,当代书法作品中,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还少得可怜。 原因之一,学习掌握书法艺术,必须以古人为师,临摹古代书家的作品。有人误认为,既然以古人为师,连创作的内容也不能改变。我以为,在临摹时,越和碑帖近似越好,出帖时,就可以有自己的特点了。尤其是书写的内容,最好反映时代精神。 原因之二,用书法表现古诗古词古联古语,经过千百年研究,已经有了成熟经验,驾轻就熟,写起来方便。 既然是书法艺术,我们当然要欣赏它的艺术水平,艺术水平又离不开它的内容。一幅好的书法作品,是艺术和内容的统一,高超的书法创作,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脱离生活现实的创作,是完不成这样的任务的。 探索创作反映时代生活的书法作品,是个新事物,也是摆在书法家面前的光荣任务。当然,我们切忌不可把反映现实生活简单化。 (四)“其字如人”一说 大家常说“字如其人”。但,它的含义是什么,就各有各的解释了。有人认为,胖人写出的字、笔画粗肥;瘦人写出的字,则瘦骨嶙峋。按照这样的逻辑推论,发明了瘦金体书法的宋徽宗赵佶,身体应该是很瘦了,但从画像上看,他的身体似乎还有点胖。启功先生是一个矮胖子,但他写的字,大多偏瘦,而他给“同仁堂”题的匾额又是很粗壮的。看来,认为写出的字,反映人的体形,也是站不住脚的。还有的人认为,字写的如何,能反映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字写的好的人,道德水平也一定高,字写得不大好的人,道德水平一定很差,这也与事实不符。过去的劳动人民多是文盲,论写字,自然不会太好,但他们的道德水平却并不低。尽人皆知,秦桧的道德水平极差,出卖祖国,残害忠良。至今,用铸铁铸成的秦桧和他妻子王氏像,仍然跪在杭州的岳飞墓前,供游人唾骂。但秦桧写的字,还是很不错的。可见,认为从字里看出道德水平,也是不能成立的。 到底应该怎样理解“字如其人”呢?最近读到清人王澍的一段话,颇受启发。他说:“作字如人然,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备,而后可为人,缺其一,行尸耳”。这段话虽然把写字和人挂了钩,但他完全是从生物学的视角与人比对的。他把字,比喻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认为一个健康的人,一个标致的人,一个有风采的人,必须具有筋、骨、血、肉、精、神、气、脉,这八个要件,才能表现出潇洒、大方、美观,耐人寻味的特点。只有具备了这八个要件,在男人里才够得上是美男子,在女人里才具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如果八者缺了一个,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了。 细细琢磨,颇有道理,写出的字如果没有骨力,软塌塌的,没有竖笔的支撑,站不稳,立不住,能称得上是好字么,一个字如果没有筋,没有张力,没有神,没有气,那字能好看么! 自然,把写字比人,并非从清人王澍开始。宋代苏轼就曾提出字要有神、气、骨、肉、血的观点。 不论是以人喻字,或以字喻人,无非是为了形象地,又贴近生活地探讨书法写作规律。这样的比喻很多,如把写甲骨文比喻为“锥划沙”,把写大篆比喻为“屋漏痕”,把写小篆比喻为“折拆股”都是让人易于掌握书体的特点。从这里我们还可以悟到,什么样的字是够档次的,什么样的字是缺乏艺术水平的。同时,掌握了书法的写作规律,就能相应提高人们书法鉴赏能力。自然,鉴赏能力提高了,反过来又促进了写作水平。如果我们练了许多时间字,苦于进步不快,不妨对照古人的论述,找一找自己的毛病,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我们参观书法展览的时候,也不再是看热闹,而是进入了看门道的境界。眼界的提高,促进了书写水平的上升。两者互相促进,构成良性循环。 王澍们的以字喻人,的确为广大书法学习者,提供了巨大帮助。所有精心练习书法的人,都希望练出一手好字,如果把以人喻字,或以字喻人,付诸实践,随时找出自己的书写不足,就等于有了前进的指路灯,其进步是必然的。 来源:求是杂志社研究所编《秋实论丛》第一集,红旗出版社,2011年6月,第408-413页。
责任编辑:宗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