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俄罗斯文学 >

文学使命与国家形象构建——俄罗斯文学经典之民族精神阐释(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newdu 参加讨论

    俄罗斯文学助推文化崛起
    刘文飞
     
    1846年,俄罗斯作家果戈理曾发出这样的预言:“再过十来年,您就会看到,欧洲人来我们这里不是为了购买大麻和油脂,而是为了购买欧洲市场上已不再出售的智慧。”应该注意到,在果戈理说出此话的19世纪中期,彼得大帝关于俄罗斯“西化”的改革早已完成,叶卡捷琳娜的扩张政策使俄罗斯的版图急剧扩大,亚历山大的军队更是开进了巴黎,可俄罗斯民族似乎仍未被接纳为欧洲文明大家庭的平等一员。
    直到30多年后的19世纪70年代,果戈理的预言方才应验,因为恰在此时,在普希金的诗歌、别林斯基的批评和屠格涅夫的小说之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等小说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又相继面世,这些伟大而又完美的艺术作品使欧洲知识分子普遍意识到了俄罗斯文学的伟大,并进而意识到了俄罗斯民族的文学艺术创造力和俄罗斯文化的伟大。
    1877年春天的一个傍晚,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冈察洛夫这两位俄罗斯作家在彼得堡街头相遇,两人迫不及待地就刚刚开始发表的《安娜·卡列尼娜》交换看法。“很少兴奋”的冈察洛夫此次有些反常。他情绪激昂地对陀思妥耶夫斯基说道:“这是一部前所未闻的作品,是空前的第一部!我们的作家中有谁能与他媲美呢?而在西欧,有谁能写出哪怕一部与此近似的东西来呢?在他们那里,在他们最近几年所有的文学作品中,甚至追溯到很久以前,哪里有能与此并列的作品呢?”
    陀思妥耶夫斯基深有同感,他在此后所写的《〈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意义特殊的事实》一文中转述了冈察洛夫的意见,并进而写道:“在这个我自己也赞同的判断中,使我感到惊讶的主要一点是,针对欧洲的这一见解,恰好与当时许多人自然产生的那些问题和疑惑相关。此书在我眼中很快成为一个可以代替我们向欧洲作出回答的事实,一个可以让我们展示给欧洲的梦寐以求的事实。”
    《安娜·卡列尼娜》如同在此之前出版的《战争与和平》等俄罗斯文学作品一样,不仅是文学巨著,同时也是俄罗斯近现代文化崛起过程中,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在俄罗斯民族意识和俄罗斯形象的形成过程中,以《安娜·卡列尼娜》等文学作品为代表的托尔斯泰创作,以及以托尔斯泰为代表的19世纪俄罗斯文学,无疑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880年6月6日,在普希金诞辰81周年之际,普希金纪念碑落成典礼在莫斯科市中心隆重举行。这场典礼成为俄罗斯历史上一件重大的文化事件,当时两位最著名的作家屠格涅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揭幕典礼上先后发表的演讲,更是成了俄罗斯文学和文化史上的名篇。屠格涅夫在演讲中称普希金为“俄罗斯第一位艺术家和诗人”,他动情地对听众们说:“希望这座矗立在古都中心的气宇轩昂的铜像光芒四射,并向一代又一代未来的人宣告,我们有权自称为伟大的民族,因为这个民族诞生出了这样一个人!……我希望我们的每个子孙都将怀着崇敬之心在普希金的铜像前停下脚步,同时理解这种崇敬的含义,并以此证明,他已像普希金一样变得更具有俄罗斯人的特点,变成了一个更加文明、更加自由的人!”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演讲中更是指出,普希金第一个天才地再现了俄罗斯人的灵魂,完美地体现出了俄罗斯民族所独具的呼应世界、宽容一切的能力,这样一位“全人”的出现标志着俄罗斯民族及其文化和文明的成熟。普希金纪念碑在俄罗斯的出现,不仅标志着普希金文学史地位的正式确立,也标志着俄罗斯文学和文化的成熟和崛起,标志着俄罗斯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文化使命感的形成。
    文学能对一个民族和文化乃至整个民族的国际形象和世界地位产生多么重大的意义,从普希金起至托尔斯泰止的19世纪俄罗斯文学提供了最为出色的例证。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