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俄罗斯文学 >

文学使命与国家形象构建——俄罗斯文学经典之民族精神阐释(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newdu 参加讨论

    俄罗斯文学创作亟须寻找新形象
    奥尔迦·斯拉夫尼科娃/文  刘文飞/译
    
    历史是一个民族共同的记忆,文学亦可为民族创造共同的记忆。文学为一个民族创造了同一个语境:共同的场景、题材和主人公。这个虚构语境的重要性,不亚于使民族获得同一性的历史语境。一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可能成为“实有其人”的民族英雄,比如瓦西里·焦尔金和保尔·柯察金。文学之于民族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一斑。毫无疑问,民族文学的繁荣,也有助于提升国家的国际声望。
    要理解传统俄罗斯文学绕不开东正教。东正教塑造了俄罗斯人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人们意识到,世界上有远比人更重要、更崇高的存在,比如上帝、艺术和道德。人们深刻地体验到了与这些崇高存在的关联,并视之为生活的主要内涵。传统俄罗斯文学描写的就是精神体验,是弱势的、肤浅的主人公在苦难的磨砺中走向高尚的蜕变。
    然而,传统俄罗斯文学中强调受难与精神救赎的宏大主题在当今全球化、消费主义的浪潮中遭到消解。全球化世界提供了另一种模式:人自身才是最重要的,人及其权利是最为重要的。在传统社会中,人的价值取决于他生产出来的东西,如书籍和机床;而如今,人的价值却取决于他消费的东西。在我看来,当今俄罗斯文学的主题多是仅仅局限于自我的人之孤独。
    俄罗斯经典文学的一大主题是捍卫“被侮辱和被欺凌的人”。列夫·托尔斯泰曾写道:“世界的前行仰仗受难者。”当下,俄罗斯作家依旧站在“小人物”一边。但与传统文学的价值取向不同,当下的人们认为,苦难自身并不能推动进步。国家与个体间的理想关系即以平等的责任作为前提。如今,俄罗斯文学正在寻找新的正面主人公,即积极、有力的个体。
    (作者系俄罗斯著名作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