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俄罗斯文学 >

俄罗斯文化思潮对外交政策的影响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外国文学网 董晓阳 参加讨论

    俄罗斯社会历经社会制度变迁和文化流变,各种文化思潮你去我来,相互激荡,意识形态争斗不断,但是长期以来,不管社会如何变化,文化潮流如何多样,有四种文化意识或文化思潮始终以不同形式和途径影响着俄罗斯人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外交文化和外交政策的取向。那就是村社意识所承载的文化、大西洋主义、欧亚主义和斯拉夫主义。
    一 、俄罗斯文化的封闭性与外交文化的自我性
    俄国村社历经数百年而不衰退,即使村社的组织形式消失以后,其思维定式仍然在影响俄国的社会发展,村社的基本特征在当代社会仍然有所体现,村社意识所承载的文化思维,也表现在外交文化方面。
    封闭和保守,是俄国村社的一个重要特征。俄罗斯民族在地缘文化方面属于内陆民族,与外界相对隔绝,其文化具有较强的自发性。俄国的村社是土生土长、独立发展起来的农民共耕组织,它实质上是一个封闭的小社会。农民集中居住,自我发展,村社就是“世界”,是最好的形式。
    直至18世纪末,俄国还没有面包的交易。这种自耕、自给和自足的村社,养成了俄罗斯民族独立发展的习惯,有明显的封闭排他性。俄罗斯当代外交文化体现了独特性,自我中心,以我为主,在攸关利益方面不惜自我孤立,在重大利益的谈判方面也不易妥协,中俄石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的谈判以及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都旷日已久就是例证。
    在俄国历史上,社会的每次改革都受到保守的村社思维的阻碍,保守和自由之间的斗争往往采取激进和激烈的方式。俄罗斯外交的保守性在当代也表现得十分明显。
    对皇权的崇尚,是村社意识的重要表现。发展到现代,这种崇尚皇权的村社意识便演变为崇尚权威和领袖。正是这种对国家的依赖和对皇权的认可,使俄国社会的历次改革都是以国家为主体,都是由国家来发动,都是从上而下。沙俄时期是这样,苏联时期是这样,俄罗斯独立以后也是这样。在叶利钦时期,许多人对叶利钦个人充满期望,称之为“鲍里斯一世”。新世纪的今天,人们又把希望寄托在普京身上。这就是俄罗斯的历史传统,国家和领袖个人始终被推到改革的前台。
    俄罗斯的外交历来是围绕国家最高领导意志的外交,外交决策在于总统,不在于政府和外交部门。苏联解体以来,外交一直是叶利钦的外交、普京的外交。
    要搞清俄罗斯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的走向,必须研究总统的个人意志和外交思想。未来6年,俄罗斯外交基本体现为普京个人的外交,总的来说是西顾东进的全方位外交。
    因此,俄罗斯的东北亚外交必然体现普京的个人特色,东北亚形势的变化与俄罗斯的外交行为联系将更为紧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