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俄罗斯文学 >

与屠格涅夫的创作思想相关的两个问题屠格涅夫的西方派思想及其对俄西文化对话问题的思考(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外国文学网 孔霞蔚 参加讨论

    屠格涅夫在其文章《回忆别林斯基》中曾经写道:“别林斯基在同等程度上既是理想主义者,又是否定者,他为了理想而进行否定。这个理想的性质是非常明确的和单一的,虽然过去以至今天有各种不同的名称:科学、进步、人道、文明,——还有西欧文化。” 作为别林斯基的崇拜者和坚定追随者,屠格涅夫实际上也通过此番言语表达了自己对“西方文明”的理解与追求。对于屠格涅夫来说,“西方文明”首先意味着“人道”和“进步”,因为在西方没有摧残人性的、体现着人与人之不平等关系的农奴制,却有着“自由的制度”,它尊重人的权利和心灵自由,并能够培养有教养且擅长劳动的人;其次,“西方文明”意味着西方在文学、音乐、美术、雕刻等艺术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屠格涅夫深受欧洲美学传统的浸染,西方的上述艺术范畴中不仅存在着他视为美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其中渗透着他至为珍视的启蒙和人文主义思想;此外,“科学”也是他所理解和倡导的“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因素,以科学为特征的工业和技术是西方民族从根本上摆脱蒙昧状态的主要手段之一。“西方文明”所包含的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正是屠格涅夫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向往和热爱的。从《猎人笔记》开始,人的权利平等与思想自由始终是屠格涅夫笔下不同出身和不同阶层的俄国进步人士的精神追求;西方艺术家的文学、音乐、绘画及雕刻作品时常成为作家借以唤起主人公的精神觉醒或表现主人公美好心灵的手段;西方的工业和技术也是他作品中的几位主人公在服务于俄国的过程中努力学习和借鉴的内容。
    屠格涅夫不止一次骄傲地承认自己忠于年轻时代的理想。即便在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西方派的统一阵营早已经在农奴制改革后随着其内部的分裂而瓦解之际,他仍然坚称自己是“一个自始至终既没有背离自己的文学观点,也没有背离所谓的自由主义派别的人”, 宣布“我有权利这样说,我书面和口头发表的见解在最近四十年一点也没有改变;我从来没有在任何人面前隐瞒我的看法” 。屠格涅夫清晰地阐明了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这种理想“意味着反对一切黑暗的和压迫人的东西,意味着对科学和教育的尊重,对诗歌和艺术的热爱,还有——更重要的是——意味着对尚处于农奴制压迫下需要得到自己的幸运的儿子们大力帮助的人民的热爱”,此外,他还“盼望只是从上而下进行改革……坚决反对革命” 。在屠格涅夫关于自己之理想的表述中,就包含着反抗农奴制、赞赏西方文明模式和期盼俄国走西方化道路的思想。这些内容恰恰是19世纪俄国西方派思想的核心所在。
    屠格涅夫作为坚定的西方派成员,“忠实地履行在西欧生活中养成的原则” ,但这并不妨碍他在西方派阵营中坚持较为独立的立场。他“不赞同自己的朋友对俄国的过去所抱的轻蔑态度。……格拉诺夫斯基与其友人们的西方派观点中的世界主义使他产生深刻的怀疑。俄国应当掌握西欧文明的成果,但不应不加选择,而是要考虑到那些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因此,屠格涅夫在西方派圈子里时常会发表与西方派成员的信仰标准不同的看法。他一方面认为在俄国开展教育、推广进步的人道主义和民主观念具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又珍视民间文化,是祖国历史方面的敏锐的专家” 。
    屠格涅夫主张理智地看待西方,反对盲目崇拜,他赞成别林斯基的观点,“我们不再应当仅凭着欧洲不是亚洲而去赞美它,但应当热爱、尊敬、倾慕它,只因为它是人道的,并且,在此基础上,对欧洲的一切非人道现象,要以像对待亚洲所有非人道现象一样的力量,去加以排斥”。 西方派思想没有妨碍屠格涅夫对俄罗斯本质的理解,使他“失去对俄国生活的任何好感”。他之所以批评俄国的愚昧、落后和守旧,正是由于对其抱有信心,看到了“俄罗斯人身上包藏着未来的伟大事业和人民的巨大发展的幼芽,这些幼芽正在逐渐成长起来”, 他相信,俄罗斯不是“那样的软弱无力,以至于害怕任何外来的影响,带着幼稚的恐惧躲开它,生怕它会毁坏了我们” 。
    屠格涅夫的西方派思想,究其实质,是对人类价值、对文明和文化的信念。
    首先,屠格涅夫反对农奴制和其他一切专制制度。他把农奴制当作自己的敌人,对在农奴制的俄国社会中看到的一切罪恶“感到难为情和愤怒,此外还有厌恶”,“无法与它并存”,“决心与之斗争到底,并发誓与之永不和解”。 屠格涅夫对拿破仑二世治下的法兰西帝国的专制体制也抱有同样深恶痛绝的态度,斥责其是“不道德的制度”,认为它会阻碍西方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以他在普法战争前期曾为法军的节节败退而欢呼。
    其次,屠格涅夫赞同俄国走西方化的历史发展道路。他肯定俄罗斯与西欧民族在历史起源和发展道路上的相似性,认为俄罗斯理所当然是欧洲的一部分,他在1862年10月27日至赫尔岑的信中写道:“我们,俄罗斯人,无论就语言还是种族来说都属于欧洲大家庭,是‘真正的欧洲人’,因而,根据生理学上最无法改变的法则,我们应当走同样的道路,这是不争的事实。” 屠格涅夫为彼得大帝在俄国开创了这一道路而庆幸,指出俄国应当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前进。在屠格涅夫看来,“彼得一世的做法确实是暴力行为……但是多亏一系列这样的由上而下的暴力措施,我们才被推进了欧洲各民族的大家庭。采取类似的措施,至今尚有必要性”。 即便在1848年欧洲大革命失败之后,屠格涅夫对西方资本主义秩序抱有诸多批判和不满,但还是不认同赫尔岑关于西方文明在欧洲已发展到极致、不再具有进步作用的观点。他坚持认为欧洲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不断发展的机体,强调俄国的发展应遵循欧洲诸国的历史规律,掌握欧洲的经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