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叙事理论的新发展:2006-2015(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 詹姆斯·费伦 林玉 参加讨论

    三、思维理论或思维阅读术
    在2006年的文章中,我只简单提及了丽莎·尊塞恩的《我们为何读小说》(24),因为该书在当时尚未出版;而我只读了书稿,因此还无法确切判定其接受程度。(25)现在十年过去了,我们看到该书对思维理论的探讨不仅大大地推动了认知叙事学的发展,而且其影响力已经扩展到认知叙事学的范围之外。尊塞恩用“思维理论”或其同义词“思维阅读术”来指代“从思维、感觉、信仰和欲望角度来解释人类行为的能力”(26)。其论点涵盖两个方面:首先,思维阅读训练不但攸关日常生活(包括驾车交通、与爱人交流等日常琐事),而且攸关小说阅读。不仅书中的角色相互读取各自的思想,而且我们也在阅读这些思想,并进一步推导隐含作者的心理活动。不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在阅读小说中,思维读取都常常偏离正常路径,但是这一结果只是让这种现象更加迷人:精确让生活不那么难过,然而更容易发生——因而也更普遍的事是不够精确。
    尊塞恩的书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归因思维”)既阐释思维理论概念,也展示小说如何通过将人类的思维阅读能力推至极限而挑战该能力。比如,人类的思维通常可以处理多达四个层面的内嵌意图,但多于四个就会有问题。我们可以处理以下句式:“我知道尊塞恩认为史蒂夫·品克觉得现代主义小说家对其意识再现进行了错误思考”;但处理不了下一句式:“我知道尊塞恩认为史蒂夫·品克觉得现代主义小说家错误地认为读者们认为自己能够追溯超出四层的内嵌意图”。第二部分(“追溯思维”)聚焦“元再现”,即追溯信息来源的认知能力,并根据人们的知识源判断该信息源的品质。例如,在读到本段文字时,读者不仅仅提取了信息“尊塞恩表明了人类思维能够轻易地处理四个层面的内嵌意图”,而且还给这个信息加上了“费伦说”这一标签。第三部分(“隐藏思维”)分析了一个侦探故事。要分析这一文类,需极度依赖思维阅读术和追根溯源。
    在此三部分之后,尊塞恩开始完成自己论点的第二个方面:既然思维阅读重要如此,却又太容易走偏,所以大家有必要进行技能训练。阅读虚构作品就是这样一种训练,而且它也许是最需要投入、最高难度的技巧。尊塞恩说:“思维理论是一组认知应对行为,允许我们导向并同时建构自己的社会世界。我们在内心深处属于社会种群,如此阅读虚构作品,就因为它用不同的视角与我们的思维理论关联起来。”(27)
    在其后续研究中,尊塞恩加强了对思维阅读术的描述,她探索了人类认知的其他方面,试图找寻它们与作者架构及读者重构文学再现方式之间的关联。在《奇异的概念及其创造的可能故事》(2008)(28)中,尊塞恩集中关注了本质主义和功能主义的认知范畴,尤其关注两者间有时可能产生的紧张对立关系。她解释说,本质主义是思维倾向于提取出有灵主体的稳定性持续性本质,或者从有限的数据中提取出抽象的概念;而功能主义则是思维倾向于将人工制品看作具有随功能而变化的特性。另外,本质主义绝非必定成功、不容错过的主体理解方法,事实上,尝试将本质固定在某一特征或有形属性上,必定招致失败。尊塞恩简洁地表述说,人类其实就是“一个在无本质世界里被本质化的种群”(29)。于是,文学作品就毫不诧异地玩起了本质主义矛盾性的游戏,比如出现了身份混乱的主题,尽管这类游戏的确切实施会随历史和文化而变化。另外,既然本质主义和功能主义都是认知倾向而不是具备严格区分界限的二元对立体,那么同样毫不诧异地,文学,特别是科幻小说,已经给予了思维一些特别具有挑战性的认知训练,因为它们构建了机器人、半机械人和人形机器人等混合物种:这些实体一半有灵,一半人造,因而能令读者产生极度紧张的反应。尊塞恩论称,这些紧张情绪有助于阐述多个“弗兰肯斯坦情结”叙事例证,该情结是一种混合合成体反抗其人类创造者的情感模式。与本质主义和功能主义相关的认知行为能够帮助阐述隐藏在“猎鲨记”等无厘头诗歌之后的理智和隐藏在维克·布罗纳之《狼桌》等超现实视觉艺术之下的理智。总体而言,《我们为何阅读》和《奇异的概念》共同推进了小说能力分析这一大型课题,尊塞恩所提供的社会—认知复杂性再现模式挑战并完善了思维阅读术。(30)
    对比一下尊塞恩所举的虚构作品案例与虚构性理论家们所造出的案例,会发现尽管两者都把虚构作品的价值放在最终与现实世界相关的层面上,都关注阅读的体验维度,但尊塞恩的案例“将阅读视为有用的练习”,而虚构性理论家们的案例更多是将阅读小说视为对现实世界某个方面的解读。
    《赎罪》就是一部能有效训练思维阅读技能的小说,同时又是一部探讨思维阅读术及其局限性的叙事作品。该小说事关他人思维问题,并且使用了多种方法来探讨该问题。第一,西西莉亚和罗宾误读了彼此的——其实也是自己的心理状态,直到罗宾无意中泄露口风,亵渎于她(“梦中我亲吻了你的阴部,甜蜜潮湿的阴部。我觉得自己一整天都在与你交合”(31)),然后他们便彼此身心相连:成了艾伦·帕默尔所标注的社会心理(32)。我在2006年论文中分析的小说片段就完美再现了他们相互精确阅读对方思维、并用身体庆贺那种阅读的过程。第二,布莱奥尼将罗宾误认为性侵罗拉之人,这种误认源自于她对他的成见,因为她读过后者对西西莉亚的亵渎之语。其实,麦克尤恩在布莱奥尼解读罗宾这一外部行为(其写作)及其思维阅读之间设置了一个反馈回路:由于得出了罗宾是“疯子”(33)的结论,所以一发现黑暗中的人,布莱奥尼就自信地填补了自己的感知空白,尽管只看到“一个身影,一个人……背对着她并逐渐消失在黑暗的树林中”(34),但她对罗宾的思维推断让她误认了他。第三,真相迟迟不得揭露也添加了另一个思维阅读层,这要求麦克尤恩的读者重置信息溯源。读者认为是麦氏小说的地方实际上是包含在麦氏小说中的布氏小说,因此原本觉得直接来源于麦克尤恩(或其叙述者)的东西必须被解读为源自布莱奥尼。所以,前三部分的每一个思维阅读行为都包含着另外一层。
    例如,第二章里西西莉亚用“她被嘲笑了。她知道”(35)来回想罗宾的行为。根据思维阅读术和信息溯源,在小说内嵌小说这一结构被揭露之前,我们可以推断“麦克尤恩知道西西莉亚认为罗宾觉得她活该被嘲笑”。此处出现了三重内嵌理性。在结构被揭露后,读者要给上述推断加上另外两重内嵌理性,一重属于小说家布莱奥尼,另一重属于小说人物布莱奥尼,即“麦克尤恩知道小说家布莱奥尼知道小说人物布莱奥尼认为西西莉亚认为罗宾觉得她活该被嘲笑”。这样创作出的五重嵌套结构将思维阅读能力延展到了通常的界限之外。
    伦理/美学问题也是思维阅读的问题,这个问题聚焦在麦克尤恩的思维上:在布莱奥尼决定改变罗宾和西西莉亚的历史命运时,麦克尤恩是否认为她弱化了自己的小说却矛盾性地强化了他的小说?还是说麦克尤恩认为布莱奥尼的决定同时强化了他们二人的小说?(我们当然不能假设他认为她的决定强化了她的小说而弱化了他的小说,因为默认的思维阅读应用规则表明,他不可能刻意选择弱化自己的小说。)最后,与参与这些问题所包含的思维阅读行为相比,麦克尤恩是否认为回答这些问题的方式更重要?不管麦克尤恩对最后这个问题的答案如何,我相信尊塞恩的答案一定是肯定的。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我们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并回应尊塞恩的“是的”这一答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