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论文化诗学与审美诗学的差异与关联(10)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 李春青 参加讨论

    五、中国语境中的审美诗学与文化诗学问题
    为了更具有现实针对性,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我们有必要稍稍涉及一下中国的情况。相比之下,在我们的文化语境中,审美诗学与文化诗学这两种文学研究模式均与西方存在很大差异,它们无论是在历史沿革、文化渊源方面,还是在研究方法或操作路径方面,都有自己的鲜明特征。
    在中国,作为现代学术的审美诗学出现于清末民初,是中国文化现代性的主要标志。因此,相对于延续了上千年的“文以载道”传统,审美诗学是具有某种启蒙意义与批判精神的,无论是王国维对德国古典美学的借鉴,还是刘师培的中国式的“纯文学”主张,莫不如此。稍后,诸如周作人的“为艺术而艺术”说、宗白华的“艺术意境”说、梁宗岱的象征主义诗歌批评、朱光潜、李健吾为代表的“京派批评”,等等,都是中国语境中的审美诗学,属于审美现代性范畴。然而毋庸讳言的是,由于特殊的历史语境,中国现代审美诗学长期处于边缘化状态,对文学艺术那种纯形式、纯审美的关注被以“救亡”“革命”为基调的宏大声音给遮蔽了。
    近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审美诗学又有了新的含义与意义,而且还呈现出由“激进”向“保守”的转变轨迹。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审美”成为一代长期饱受思想禁锢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乌托邦。让文学回归自身,不再充当政治的或阶级斗争的工具成为此时“审美诗学”的基本诉求。从今日文化诗学反思的立场上来看,80年代初的审美诗学正体现着知识分子寻求独立性、主体性的强烈愿望,其表面上追求纯而又纯的审美,是对康德美学的继承,但在骨子里却充满了政治性,表征着一代知识分子对话语权的争取与捍卫。此期的审美诗学代表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的革命的和激进的色彩。从哲学美学领域展开的关于“美的本质”、“美的规律”的大讨论而引发出关于“异化”问题的争论就鲜明地显示出当时美学问题的政治诉求。在文学理论领域,“审美特征”论、“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自律”说等等,都是审美诗学的基本主张。到了90年代中期,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随着西方文化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引进,中国审美诗学的价值取向又出现了重要变化:从当年针对极左政治的先锋话语转变为针对大众审美文化的保守话语。近20年来,大众审美文化以山崩海啸般的气势席卷整个精神娱乐领域,让终于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政治的纠缠获得相对独立言说权利的精英知识分子颇有些瞠目结舌、不知所措。从某种意义上看,大众审美文化给精英知识分子的打击比极左政治有过之而无不及:极左政治是只允许知识分子以一种声音言说;大众审美文化则不需要知识分子的言说。或者说,知识分子言说与否对大众审美文化来说都是无意义的事情,它根本漠视甚至无视这种言说。于是那些试图坚守精英立场的人文知识分子们就把审美诗学当作抵御大众审美文化的有力武器了。他们继续宣扬“纯文学”的价值,推崇传统的文学经典,高扬“雅”的大旗,对大众审美文化持不屑一顾态度,或一言以蔽之,曰:“俗”。他们对于一些激进的学者试图打破文学的边界,将文学批评扩展到大众审美文化领域的做法深恶痛绝,把来自欧美的“文化研究”视为异类,把“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看作是对“审美”的亵渎。在他们心中,当下的审美诗学业已承担起在滔天洪水中成为诺亚方舟的神圣使命了。
    中国的文化诗学作为一种研究路径,可以说正是产生于对上世纪80年代建立起来的审美诗学的不满,这一点与西方文化诗学的产生原因相近。在“方法热”、“主体性”、“向内转”、“文艺心理学”这些80年代审美诗学关键词相继喧嚣一时之后,文化热、寻根热出现了。产生于80年代后期的文化热或文化转向乃是中国当下文化诗学产生的现实基础。海外新儒学的大量引进与现代以来学术史的重新发掘以及相伴随的对古代经典的重视成为这一“文化热”的主要表现。90年代以后,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学界开始形成普遍的实质性影响,中国的文化诗学从中汲取了反思、质疑与批判的精神,并且把这种精神与“文化热”中形成的文化整体性关联的视野相结合,于是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诗学研究路径。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所固有的文史哲不分的存在样态乃为中国文化诗学提供了施展的空间,因此中国文化诗学研究的主要成果是表现在对中国古代文学思想、文论观念的研究之中。
    通过以上阐述我们不难发现,近三十多年来,我们的审美诗学与文化诗学和西方学界相比呈现出一种错位:80年代的中国学界是审美诗学的天下,甚至当人们提到“美学”、“审美”、“文学”这类词语时都带有某种神圣感。而这一时期的西方,以“新批评”和结构主义为代表的审美诗学早已式微,各种文化理论对审美诗学的“解构”已大体完成。而90年代中期以来,正当我们援引各种各样的文化理论来建构中国式的文化诗学的时候,在西方却已经开始了“理论之后”与“美学回归”的讨论。对于这种“错位”现象不能仅仅从学术影响的“时间差”角度来解释。后现代主义学说在80年代中期已经为国内学界所熟知,但当时却没有形成普遍性影响,这主要并非译介与传播的问题,根本上乃是社会现实的需要使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