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选》经典化之生成 首先,南北文风的融合,重新构建了一种新的批评与价值取向,经过齐梁文风浸染重新确立的文质并重的文学观,与《文选》文本已经有了很大的吻合度。而且,一种文化措施的引导力量正逐步将《文选》推向前台。 其次,科举考试把诗、赋、铭、箴、颂、策等与文人前途链接在一起,故士人都颇重视此类文体的训练,从而使科举考试似乎变成了一种单纯的文学竞赛。士人在学习与训练之时必须参考揣摩已有的文本,他们在寻觅一个符合他们期待视野的“摹本”,文体齐备、诗赋比重大、卷帙适宜、辞藻丰厚的《文选》,顺理成章地成为时人学习的首要选择。 李善注的出现,使《文选》文本本身膨胀增殖的情况下,主要在精英知识阶层的范围内完成了它的经典化;五臣注的问世与传播,不但巩固了《文选》的经典地位,而且使之成为具有广泛知识阶层基础的真正意义上的经典。 在《文选》经典化的过程中,主流意识形态和批评思想的改变、科举考试内容的变革、阐释著作的出现、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等等,都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选》经典化的过程是多方因素共同合力促成的。隋唐南北文风博弈确立的新的文学观,与《文选》文本背后的编纂思想不谋而合;永隆二年科举改革的引领力量将《文选》推向前台,永隆本《文选》卷子标志着《文选》经典化的生成;《文选》借助政治、文化力量,通过向精英知识阶层与一般知识阶层两条路径的渗透完成了它的经典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