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从传统走向现代——经典观的历史嬗变及其对文学经典研究的意义(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兰州学刊》 郁玉英 杨剑兵 参加讨论

    三、现代经典观念对当前文学研究的意义
    从现代意义的经典观出发研究文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它既对三十年来中国文学经典的研究起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也对文学经典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
    一方面,综观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热兴起后的研究状况,在现代经典观念的影响下,很多关于文学经典的问题引起了广泛争鸣与讨论。譬如诸多关于文学经典的问题:什么是文学经典?谁的经典?文学经典作品的标准如何?谁树立的标准?哪些因素影响着文学作品经典生成和嬗变的过程?确认文学经典有没有具体的较客观的方法?这些问题正是在现代经典观念的影响下提出的。正是将经典看做历史实在与历史理解相结合的统一体,才有对以上问题的热烈探讨。经过三十年来学术的争鸣与讨论,有关文学的经典性、建构文学经典的主体与影响因素、文学的经典化与文学史之间的关系、“后经典”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与一系列文学经典研究的理论成果相应,在现代经典观念的影响下,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经典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黄曼君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一文中提出的“经典既是实在本体又是关系本体”的观点本来就是充分融合了现代阐释学和接受理论的观点。关于现当代文学经典尤其是红色经典的建构与重构等问题的讨论在现在经典观的影响下非常热烈。诸如“文化研究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建构与重构”、“经典的生成与经典的阐释”、“文本、历史和语境:伦理视角下的文学经典重读”等研讨会,林精华《文学经典化问题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徐菊《经典的嬗变》(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黄曼君《新文学传统与经典阐释》(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陈硕《经典制造——金庸研究的文化政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等著作,都不可能在古代静态化的经典概念支配下出现。关于古代文学经典的研究,不仅有一系列阐释古代文学经典个案(如《史记》《过秦论》、陶渊明、杜甫、李清照、姜夔等等)的经典化过程的成果,也有结合现代经典理论,尝试用新方法寻找古代文学经典的探索性成果。譬如王兆鹏先生等近年来用定量方法确认唐诗、宋词经典,他们的理论基础便是经典是在“创作主体”、“作品(作家)”、“接受主体”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经典化的过程是不同的文化条件下不断地被理解、不断地展开的过程。《清人词学视野中的宋词经典》(《江海学刊》2009/1)一文则在以清人对宋词选择为例,通过定量的方法得出文学经典是恒定性与变异性、时代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与现代动态经典观相一致的结论。可见,现代经典观念对中国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
    另一方面,从现代意义的经典观出发研究文学也还存在巨大的拓展空间。如果将文学经典视为经由一代代读者选择性接受而生成的历史性审美存在,是历史理解与历史实在的统一体,则文学研究的空间至少可从以下方面进一步拓展。
    首先,从现代经典观出发研究文学经典,有益于探索文学的创作和传播接受之间的联系,有益于发掘文学内在的审美属性、外在的历史文化属性与读者接受心理的关联。现代经典观认为作为历史理解与历史实在的统一体,文学经典化是一个以文本为中心,整合了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的复杂和系统。因此,从动态的现代经典观出发观照文学过程,创作和传播接受就不会再是孤立事件,探讨文学经典的生成,必须关注这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同时,当前关于文学经典的研究,总体来说,大多集中于对经典文本本体的解读,对具体作家作品经典化的途径与方式的阐释,能有机沟通创作者与接受者,文学对象的内质与它们所遭遇的文化气候的论证的成果较少。陈文忠先生《走出接受史的困境——经典作家接受史研究反思》(《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4)一文便反思了当前研究中“经典化”研究的文章大都成了评论资料汇编的现象,同时指出经典作家的接受史应当从经典地位的确立史、经典序列的形成史、艺术风格的阐释史、艺术典范的影响史,以及人格精神的传播史五个方面展开。这“五史”研究的展开如果立足于现代经典观,毫无疑问能深入拓展。因为这“五史”研究必须立足于探讨创作本身、传播接受之间的关系,研究文学本身的内蕴、读者接受心理的关联。
    其次,作为沟通经典本身与历史理解间的中介,读者的审美心理也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拓展研究的领域。对任何事物的体认都没法离开心理感知,不论外在的权威话语怎样引导,文学的感知与经典文学产生的效应都必须经过接受者的审美心理这一环节。文本所包含的情感的、哲理的意蕴的传承必须依靠审美心理的发现。从现代经典观出发研究文学经典问题,读者的审美心理是回避不了的问题。当前关于文学经典的研究中,有关经典化过程中历代读者的审美心理,仍然缺乏应有的关注。诸如读者的审美心理层次和文学本身的美学特征的融合,审美心理与社会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读者的审美选择与判断在经典生成与嬗变中的作用这样的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思考与探讨。
    另外,从现代经典观念出发,有助于改善将作品意蕴作静态化观照的研究方式,从而揭示文学经典的思想价值、审美价值和历史影响的动态性。现代经典观念下,历史理解赋予了经典的阐释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具有差异的合法性。文学经典存在于不同历史文化条件下“作品(作者)——读者”的交互作用中,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在读者的期待视界与作品开放性结构的碰撞融合中延伸。作品的产生是创作主体心灵审美化的结果,当中的语言符号携带着创作主体所承受的时代气候、文化传统、审美理想等因素,它们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复活,作品亦因此而重获生命力。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读者视界和作品所展示的世界的“同化”,作品中审美化的思想情感意蕴因为和读者期待视界中的一致而穿越时空,因而总是那些符合一定时代审美习惯的作品能在相应的时代被经典化。另一方面,两者不一致时,读者或结合自己时代的文化心理对其作出新的诠释,或弃之不论。因而每个时代都有旧经典的消失和新经典的产生。文本中的审美意蕴、历史文化意蕴以及后世社会文化就这样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融合。因而,从文学经典的角度研究文学,能更好地将具体的历史文化和作品的审美意蕴连接起来。这有助于揭示文学作品生命力的历史动态性。研究作品审美及思想意蕴的历史动态性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诚如杜威·佛克马在《所有经典都是平等的,但有一些比其他更平等》(《中国比较文学》2005/4)所言:“建立经典是非常有趣的,但是更为兴奋的是观察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不同的经典之间的区别,并对这种差别给予解释。”
    由此,作为蕴含着的丰富人文资源与人生智慧的文学经典,在当代,就需要以当代意识作新的阐释。文学经典是一个不断向未来展开的存在。过去被古代接受者认可的经典作家作品,随着现代文化思潮与社会心理的变迁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曾被历史尘封的作家作品,在现代是否会突破历史局限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从现代视角阐释古代文学经典的具体实践及其合理性如何?甚至于在声像文化、大众传媒充斥整个社会文化生态下的经典所遭遇的尴尬处境及其命运如何?现代经典观念将对此类问题的探讨均将具有启示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