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 真话 真心——读《难忘的二十年》有感 读书,犹如与写书的人进行心灵交流,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和分享信息,更会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敬读88岁高龄的张志功老人所著《难忘的二十年——在习仲勋身边工作的日子里》,感到尤为亲切。 作者在习仲勋同志身边工作了20年,作为一段历史的见证者,他用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难得一见的重要文献和习仲勋同志家人提供的珍贵照片,真实展示了习仲勋同志的传奇生涯、高尚品格和仁爱之心,展现了一位始终把党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的革命者形象。真情、真话、真心充满字里行间,无尽思念蕴藏其中。 真情温暖人间。1950年,张志功同志就调到中共中央西北局任习仲勋同志的秘书。1962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习仲勋同志蒙受冤屈,他亦遭受关押审查,下放山东,一别竟达14年。1978年4月,习仲勋同志复出后又调他到广东担任秘书工作。之后,习仲勋同志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张志功又随其回到北京工作。两次担任习仲勋同志的秘书,前后加起来正好20年。作者在书中写到,蒙冤受屈是一个沉重的却也绕不开的历史话题。在那段经历磨难的日子里,习仲勋同志把党和人民的利益始终摆在第一位,从不考虑个人得失,虽身处逆境,仍然不忘保护同志和朋友,表现出一位革命者坚强乐观、赤诚坦荡的精神品格。“我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决不为了自己过关而歪曲事实、无中生有。”“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心灵相通’‘心心相印’吧!”还有什么比这种在生死考验面前表现出的无比信任、忠诚不二、心灵默契更加珍贵呢?正如印在这部书封底的《满江红·思念》所写,“父兄情,三生有幸,恩重如山。呕心教诲犹如昨,耳提面命声未远。”“遭诬陷,志弥坚,行人间正道,义胆侠肝。”读到此处,身心不能不为之震动。 真话正视历史。书中写到习仲勋同志一生最为人们称道的:一是和刘志丹、谢子长等一起创建了陕甘边和陕北根据地——这是中国革命最困难的时候保留下来的唯一一块根据地,成了中央红军历经艰险、万里长征之后的落脚点和尔后中国革命的出发点;二是他主政南粤,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带领广东省委“一班人”,创办经济特区,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杀开了一条血路”。作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共和国的开国重臣、广东改革开放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习仲勋同志“一生光辉,历经坎坷”“北战南征两锦绣,天降大任铁肩担”。 习仲勋同志在广东任职3年,一个伟大功绩是促使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作者亲见他呕心沥血、日夜操劳的情景。1979年,为解决爆发的偷渡逃港问题,习仲勋同志亲自到宝安县开展深入调研,了解到深圳河这边的罗芳村农民人均年收入134元人民币,而河对岸香港罗芳村人均年收入1.3万元港币。据此,他提出根本的解决方法是标本兼治,关键治本,“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尽快缩小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差距”。这在当时的环境下,无疑是十分大胆和极具创新精神的。前人功过,后人自有公论。书中记载了2009年8月,一位曾经担任广东省委主要领导职务的中央领导人在谈到习仲勋同志在广东改革开放中的功勋时说:“所有这些,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没有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没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识和魄力,是办不到的。习仲勋同志是广东改革开放的奠基人、开拓者。在广东搞改革开放,是习仲勋同志一生中为党、国家和民族做出的重大贡献之一。”生活在深圳的我们,今天对此尤其要有感恩之心。 真心感天动地。书中记载习仲勋同志晚年说过的话:“要说我这一生么,用几句话就可以概括: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也对得起自己;没有犯过‘左’的错误,没有整过人。业绩平平,问心无愧。”这位伟人将自己的功劳视作浮云,对曾经的磨难很少回顾,用沉静面对赞誉、用沉默应对争功、用无言回答猜测。在逆境中,从不怨天尤人;顺境时,把一切功劳归于党和人民。存真心,说真话,坦坦荡荡,光明磊落,实事求是。真理存乎人心,天地亦会为之感动。 “风雨二十年,思未断,梦萦魂牵。”作为秘书,作者有幸近距离、长时期接触书中的主人公。又以坚强的毅力,在80多岁的高龄,前后历经5年时间,数易其稿,写就了这部20余万字的著作。作者本着对革命事业负责的态度、对首长的真情实感、对读者的真心赤诚,写就了这部弥足珍贵的著作。书中写到,在送别习仲勋同志的日子里,“我没有哭泣,也没有眼泪,那是‘大悲无泪’啊!而后来在撰写有关他的纪念文章时,却多次泪洒衣襟。”史文功力何止在笔端,更有真言来自心田。作者寄望这部书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深入了解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品格,继承和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曹志文) 《难忘的二十年——在习仲勋身边工作的日子里》,张志功著,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