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简论文学地理学对现有文学起源论的修正(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长江学术》 邹建军 张三夕 参加讨论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一批文艺理论家的相关论述。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的第一章《文学与社会生活》,讨论了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在其第一节《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中,集中讨论了文学的起源问题。在列举了古人多种关于文学起源的观点之后,编者明确指出:“上述的事例说明,最初的一切文学艺术,都是来源于原始人的劳动生活和生产斗争。它们或者是直接产生于劳动生产的过程中,成为原始人组织劳动、鼓舞劳动的一种手段;或者是模仿的再现劳动生活的情景,以娱乐和教育本部落成员;或者是以幻想的形式来表现原始人战胜自然、争取丰收的理想和愿望。”②这里用的“来源于”一词,表明是针对文学的内容而言的,也就是说编者认为人类最初文学的内容是来源于原始人的“劳动生活”和“生产斗争”,并讨论了这种来源的三种情况或三个方面。是不是原始人类社会的所有文学作品都是来源于“劳动生活”,可能需要做出辩证,因为所谓“劳动生活”的内涵比较稳定或固定,那就是原始人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活动,原始人类的文学是不是都是来源于“劳动”或“劳动生活”?这个结论显然是存在问题的。同时,所谓“生产斗争”,则是一种在阶级斗争年代的特有表述,现在基本上已经过时了。编者同时还强调指出:“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原始社会的文学,来源于原始人的劳动生活和生产斗争,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有着极明显的直接关系。到了阶级社会形成以后,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阶级的分化,文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特别是与人们的生产活动的联系,就不像原始时代那样表现得直接与简单,而是呈现出复杂曲折的情况。”③在阶级社会里文学是呈现出了如何“曲折与复杂”的情况,编者没有更多的论述,而只是说明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文学与劳动生活的关系了有了很大的发展与变化。但是,这里开宗明义地提出“文学起源于劳动”,与刚才说的“文学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显然是不一样的表述。
    文学是不是起源于“劳动”,下文再做详细的论述;而人类早期的文学是不是都来源于“社会生活”,也是一个值得关注与讨论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本书编者还明确地指出:“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这是为全部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所证明了的一个客观真理。”④编者还引述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一长段话进行证明。“社会生活”是指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生活形态,而“一切”与“唯一”这两个词,则对此进行了严格的限定,具有一种不容讨论的气势,它们的含义都是没有例外而全部在此,不需要任何讨论。人类早期的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这是一个存在疑问的命题,因为在那样一个时期,所谓的“社会生活”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在原始阶段是不是存在“社会”也还是一个问题。并且,那个时期的文学作品,许多主题、题材都与自然相关,反而与所谓的“社会”关系不大,比如说中国最早的神话与传说,有哪些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呢?无论是“后羿射日”还是“嫦娥奔月”,无论是“大禹治水”还是“夸父逐日”,反映的都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的都是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然而,在这本重要的文学理论教材里,关于文学的起源也好、发生也好,文学的来源也好、内容也好,都没有涉及到自然与地理的问题,似乎文学只与所谓的“社会”相关,而与人所生活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等没有任何关系,似乎也没有强调文学与人、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完全脱离了人所生存的重要基础与基本条件,显然,这样的关于文学起源与来源的论述,是存在严重问题的。
    在中国当下另外一本流行的《文学理论》(刘安海、孙文宪主编)教材里,与上一本文学理论教材关于文学起源、发生与来源的认识有所不同,似乎表明中国当代学者对于文学的认识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他们认为文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关系,而不是一种一般的关系。编者这样认识文学和生活之间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体现为:文学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既是反映生活的产物,又是超越生活的创造。”⑤这样的表述从表面上看来是没有问题的,并且还很辩证、很科学。然而,还是没有脱离所谓的“生活”是文学来源的论调,只是强调“文学”还“高于”生活,并不等同于“生活”本身。所以,编者认为要认识文学和生活的关系,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进行思考:“第一个是发生学的角度,思考文学从何而来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文学作为精神活动的产物,它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生活,所以人们常说生活是文学的源泉。第二个思考的角度是价值论的角度,讨论人类为什么需要文学,或者说,文学对于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从这个角度看,文学是为满足人类审美的精神需求而存在和发展的,生成于主体对人生的审美把握,它要求必须以想象而不是摹写或复制的方式把握社会生活,因此文学又往往高于生活。”⑥首先,编者把从前学者所说的“社会生活”简化为“生活”,让文学所“源于”的对象更加宽泛,这样人们对之的理解也可能更加准确与科学;其二,编者认为文学的“发生与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生活,但并没有说“一切”与“唯一”,相比之下显然是有所进步了;第三,文学“生成于”主体对人生的“审美把握”,首次点明了在文学发生的过程中,“人”作为创作主体的价值与意义;第四,文学必须以“想象”的方式而不是以“摹写或复制”的方式反映“生活”,所以文学又“高于生活”,指出了文学与生活之间的真实关系。
    显然,出版于上个世纪末的这本文学理论教材,比起20世纪八十年代初出版的那本文学理论教材,在文学起源与来源问题的认识上有了很巨大的进步,因为这种论述在文学起源与发生问题的认识上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从而也有了更为准确、更加科学与更为辩证的认识。然而,它仍然没有涉及到文学产生的重要因素——地理环境,似乎文学只与人有关、与人的生活有关、与人类社会有关、与主体对于人生的审美把握有关,而与人类所生存的自然环境、气候环境、地理空间、地域文化没有任何关系。显然,这不仅不符合文学史的事实,也不符合文学产生的根源与文学发生的动因。没有地理环境就没有人类的起源,更不会有人类的发展,文学是由人所创造的,没有人类也就不会有文学,所以地理作为根源与基础对于文学所产生的影响,也是通过人而实现的,具体来说是通过作为个体的诗人与作家而实现的,并且许多文学作品也产生于人对于自然地理的感知与认识,特别是在人类的早期,所谓文学或与文学相关的文体,首先是产生于人对于自然的感知与对于地理的认识,古希腊的神话以及其他各大洲的原始神话,都一再地说明了这样一点,从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基本上找不出反证,对于人类其他成员的认识以及自我的认识,都放在后面,放在无足轻重的地位。而我们的许多文学理论教材却一而再忽略了这样一个最基本的事实。
    在一本以“本书编写组”署名的最新《文学理论》教材中,对于文学的起源则有这样的论述:“文学的发生,客观上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生理条件,主观上需要一定的心理条件。劳动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为文学发生创造了客观条件。同时,人类自身的审美意识也首先萌动于劳动,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⑦前面关于劳动与人的关系的论述都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只是有的观点需要辩证:“劳动”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然而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物质基础都是“劳动”提供的;“劳动”为文学发生创造了客观条件,但文学发生的客观条件并不都是“劳动”所创造的。同时,人类自身的“审美意识”也“首先萌动于劳动”,人类在“劳动”中可以有审美活动,但不在“劳动”的时候也许存在更多的审美活动,所谓的“游戏”与“娱乐”中的审美活动与审美内容,也许更加集中与丰富。在随后的“劳动与原始艺术的发生”这一部分,编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解读了“劳动是原始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因”这个重要的理论问题:“第一,劳动为原始艺术的发生准备了生产主体;第二,劳动为原始艺术的发生准备了生产工具;第三,劳动为原始艺术的发生提供了主体需要;第四,劳动为原始艺术创造了形式和内容的早期范型。”⑧编者在这里说的是“艺术”而不是“文学”,显然转移了人们所关注的对象,以“艺术”代替了“文学”。文学是文学,艺术是艺术,虽然是相关的与相近的领域,但毕竟不是一回事,因为文学离不开语言,而其他艺术则可以离开语言。根据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艺术”早于“文学”发生是客观的历史事实。当然,“劳动是原始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因”这个观点大体上是可以成立的,但对于“劳动”要有专门的定义,因为并不是什么样的人类活动都是“劳动”。所谓“根本”,也就是说还可能有其他方面的、非根本的动因存在。在这本书中,编者同时也认为,“劳动推动了原始艺术的发生,但劳动本身毕竟与专门的文学形态尚有一定的距离。正是在劳动中产生和发展了语言和审美意识,才为文学的发生提供了更为直接的推动力量。”⑨从“艺术”推及“文学”,承认“文学”并不等同于“劳动”,但在“劳动”中产生的“语言”和“审美意识”,为文学的发生提供了直接的“推动力量”,这样的论述虽然不十分准确,但相比于从前的论述,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说明我们对于文学的认识与对于艺术的认识有了分别,同时也说明对于文学与劳动的关系、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文学与人的关系的认识更加符合历史的事实,也符合文学艺术产生的实际。然而,在这本最新的文学理论教材里,也没有提到文学的地方性与文学的地域性,似乎文学只与劳动相关,只与社会生活相关,只与语言和审美意识相关,而与人类的生存环境、人类生活的场景、人类的母亲自然及其地理基础没有任何关系,这样的认识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显然也是存在问题的。首先,人类是在哪里“劳动”?原始人类可以在真空中“劳动”吗?他们的生理与心理可以独立产生与成熟吗?他们审美意识的对象就是所谓的“劳动”本身吗?如果他们不“劳动”,他们只是散步与睡觉,人类的文学是不是就不会产生呢?作家首先关注的还是自然地理与自然环境,而不是人类自身与人类的劳动,劳动只是他们生存的一种方式与一条途径,而不是他们生活的全部,自然与地理显然是他们生存的首要因素,因此他们不得不关注与探讨,大地天空、风云雷电、风花雪月等,不得不称其为人类早期文学的重要对象与主要内容。
    在当代中国影响甚大的一本文学理论教材《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中,第二编《文学活动》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的第三节《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专门讨论了文学活动的原始发生问题。相比于从前的文学理论教材,这部教材的编者比较客观地认识文学的发生与起源问题,在一一回顾了文学原始发生的几种学说,诸如巫术仪式发生说、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之后,还是认为“文学活动在发生学上的根本原因还是人类最为基本的活动——劳动。劳动是文学发生的起点。”并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证:第一,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第二,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第三,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第四,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并且着重指出:“将文学活动发生的劳动说与前已提及的诸说比较,劳动说包含了更多真理性成分”,“劳动说不仅是文学发生学诸说中的一种,并且还能合理说明其他诸说,因此‘劳动’说应受到更高度的重视。”⑩也就是说,本书的编者在比较了文学发生的巫术仪式发生说、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之后,还是相对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说”更具有合理性与真理性,而部分地否定了前面的三种学说,这正好也从一个方面说明我们怀疑从前关于文学起源论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因此,我们在此只需要辩证文学是不是发生于“劳动”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再去重复地辩驳其他的文学起源论。劳动是不是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如果我们把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称之为“劳动”,那么从哲学上来说这个观点是可以成立的,然而“劳动”是不是包括人类的一切形式的活动呢?显然并不是这样。吃喝拉撒显然不是“劳动”,谈情说爱显然也不是“劳动”,所以对于这一论断还是大可怀疑的。“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似乎是说只有在“劳动”之后人们才有了文学活动的需求,如果没有“劳动”则没有文学活动的需要,显然无论是在人类的早期还是现在,许多文学活动恰好是在没有“劳动”的时候发生的,与劳动本身没有什么关系。“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无论是在人类的早期还是现在,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也许不是“劳动”,在早期主要是对于自然的观察,在后来主要是人类的内心世界与社会生活,说“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似乎也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早期文学的形式比较简单,并且总是一种综合性的形态,主要是由于人类的思维水平与当时的生产条件受到限制,并不完全是由于“劳动”所制约的。所以,从这本产生很大影响的文学理论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进步性与客观性,然而仍然坚持文学活动发生于“劳动”的观点,也没有认识到人所生活的环境对于文学所产生的影响。不过,本书编者在这里提出“文学活动”的概念,不再像从前的文学理论教材里只是谈“文学”的发生与起源,也许显得更加客观与综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