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清代“诗在布衣”现象论(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北方论丛》 张琼 参加讨论

    二、清代“诗在布衣”现象的成因
    文学史上,仕宦文学与布衣文学的分野由来已久。刘再复先生曾经指出:“诗词要写得好,一定要在‘发达’之前,不可在发达之后。诗词要写得好,诗人必定要有真切的人生体验,必定要有各种情感上的波动与折磨。发达之前和发达之后,诗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和人文环境极不相同,精神、心境、性情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不‘发达’,诗人就容易与人间的苦痛相通,人生的体验就会真切而丰富,作为诗人的真性情也会得到充分表现。诗‘穷而后工’,我赞成这种说法。诗人一旦发达,进入宦门、权门、宫廷之门,自然就与广阔的人间隔起一堵高墙。‘一入侯门深似海’,能不被各种桂冠所诱惑而继续保持自己的真性情并与人间的痛苦相通的人极少。”[8](p.287)清代,布衣文人在创作目的、创作态度、创作轨迹及创作过程等诸多方面均迥异于同一时期的仕宦文人。
    (一)留名后世的创作目的
    布衣文人布衣终老,人生充满了不得志,在“事功”已很渺茫的现实中,唯一能够把握的只有“立言”:“身前之遇,不自我;而操身后之名,可自我。”[9]生前的境遇不由自己决定,而死后的名声则是自己可以掌控的,故而,创作是布衣文人全部的寄托,也是他们实现人生抱负的重要手段,最具代表性的当数石卓槐《芥园诗钞》托名沈德潜写序一事。“至于山林隐逸之士,一生无他嗜好,惟孳孳矻矻于五字七字之中,既无名位足传,复不得一人表而章之,数十年后,其人与诗皆归于无何有之乡”[10](p.513)。石卓槐担心逝后别集散佚,希望能得到达官贵人的揄扬而闻名于时。沈德潜深得乾隆器重,大权在握,石卓槐这样一个无名之辈,不可能与之攀上关系。为了抬高身价,他索性假托沈德潜之名,自己操刀写序,这种做法当然不可取,但这一个案反映出布衣文人欲以诗文闻名当世、扬名后世的迫切意愿。急于“立言”的布衣远不止石卓槐一个。江干“一编诗草当儿孙”[11](p.794),真是乐在其中;章敬修“迨穷愁之交迫,始发愤而著书,孳孳矻矻,罔顾揶揄,动而得谤,名与之俱。老冉冉其已至,行难补于桑榆。而乃垂空文以自见,欲争一得于区区”[12](p.157)。可见,布衣文人“立言”心情之恳切,创作是布衣文人生命中的重要构成,是他们留名后世的重要手段,他们反复学习、揣摩、习作,并终生倾力于此,其成就自然不可小觑。
    仕宦文人则完全相反。清朝历代帝皇对诗文普遍有着特殊的偏好,他们不仅自己创作诗文,而且还经常与臣僚们诗词唱和,尤其在大规模的宴会中,赋诗纪事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上行下效,仕宦文人自然也热衷此道,在一个推崇风雅的国度里,仕宦文人如果不会吟诗作赋,官场上的应酬往来将颇为被动,因此,要写得出一手文章。但总体而言,仕宦文人与布衣文人的创作目的是不一样的。就仕宦文人而言,“三不朽”中立功、立德都已经唾手可得,“立言”并不是那么必不可少,于是他们多借创作展示才华,或借创作消遣应酬。袁枚曾经记载了一则轶事:“尹文端公好和韵,尤好叠韵。每与人角胜,多多益善。庚辰十月,为勾当公事,与嘉兴钱香树尚书相遇苏州,和诗至十余次。一时材官傔从,为送两家诗,至于马疲人倦。尚书还嘉禾,而尹公又追寄一首,挑之于吴江。尚书覆札云:‘岁事匆匆,实不能再和矣!愿公遍告同人,说香树老子,战败于吴江道上。何如?’适枚过苏,见此札,遂献赋七律一首,第五六云:‘秋容老圃无衰色,诗律吴江有败兵。’公喜,从此又与枚叠和不休。”[14](pp.4-5)一和再和,志在压倒对方,创作成了逞才斗胜的手段,而且案牍劳形、迎来送往,让仕宦文人难以勤力于此。对他们来说,创作已经不是生活的主业。综观仕宦文人的创作,其高峰往往在出仕之前或致仕之后。
    (二)心无旁骛的创作态度
    在对待创作的态度上,布衣文人与仕宦文人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创作是布衣文人终生的寄托,他们心无旁骛,“诗堪托死生”,对创作寄予了全部的热情。布衣张隽的一生,是在读书、教书、抄书、著书中度过的,在人生陷入困境时,著述成为他唯一的安慰,正如他自己所说:“正月末,遭萑苻,青毡不存。继而家难洊起,顾影自畏,平生之所尊闻,至此茫无用处,亦且惭其儿子。因忆古人都从忧患疢疾中讨活路,支离委顿间,辄复取古今简编而究图之。”[14](p.14)贫病交加之时,尚能笔耕不辍,他从创作中得到了莫大的安慰。清初遗民布衣更是如此。白孕彩“鼎革后,弃举人业,居测鱼村,行吟泽畔,时为诗以自娱,悲歌慷慨,藉以见其怀抱”[15](p.59)。吕留良“比向当年一半遗,书成涕泪欲何为。甲申以后山河尽,留得江南几句诗”[16](p.323)。对这些遗民布衣来说,支撑他们继续生存下去的一个重要的动力便是保存文脉。张笃庆曾就此赋诗:“胜国拒儒谁遁迹,躬耕述作惟遗民。遗民不只徒避世,著书万卷无其伦。”[17]布衣看重文字的巨大力量,认为著述也是救世的一种有效途径。当清王朝的统治日渐稳固,柔弱的书生无力在武力上与之相抗衡时,他们便自觉承担起传承精神的历史使命,视创作为与现实相抗争的武器,从而以诗存史。韩畾“好学能诗,尤善琴,然不轻为人鼓。请者必肃衣冠,卑颜色,伺至夜分,或闻一奏。有左右顾及笑语者,即拂衣囊琴去。游江南,遍历台宕诸胜,所携惟一琴,并负二筐,贮其平生所为诗文,如性命,顷刻不以离也”[15](p.195)。甚至在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时,布衣也依然不放下手中的笔。据钮琇《觚剩》记载,吴愧庵、潘柽章被卷入《明史》案后,关押入狱,时常被提审,即便如此,他们继续笔耕,吴愧庵有《营中送春》、《怀古》四首,潘柽章有《漫成四首》《与美生对酌绝句》等数首诗。遭受无妄之灾,生命面临着终结,创作仍给了他们极大的勇气,伴随他们度过人生最后的短暂时光。创作在布衣文人生命中的分量之重,由此可见一斑。
    与之相左的是,仕宦文人的创作多数是一时的兴之所至,态度称不上“端正”。如一代名宦于成龙,顺治十八年(1661年),授广西罗城知县;康熙六年(1667年),迁四川合州知州。八年(1669年),迁四川合州知州。八年,迁湖广黄州府同知。十三年(1674年),擢武昌知府[18](p.541)。后做过福建按察使、直隶巡抚、江南江西总督,“江宁知府缺,二十三年三月,江苏巡抚余国柱入为左都御史,安徽巡抚涂国相升任湖广总督,成龙兼署两巡抚事。四月,卒于官”[19](p.58)。逝后被康熙誉为“操守端严,始终如一。朕巡幸江南,延访吏治,博采舆评,咸称居官清正,实天下廉吏第一”[18](p.548)。于成龙可谓在官场上一帆风顺,春风得意,被誉为“一代廉吏之冠,德业粲然”,但“不以诗重”[15](p.177)。再如谭吉瑄,康熙己酉(1669年)举人,历官礼科给事中。其作品“仅存疏稿。竹垞赠持有云:‘雕虫何足尚,辛苦羡名山。’殆其志不欲以诗名也”[15](p.214)。仕宦文人的注意力不在创作,他们并不指望以创作成名,因此创作成了他们公事之后的余事,多为一时兴之所至的消遣。袁枚曾言:“余春圃、香亭两弟,诗皆绝妙。而一累于官,一累于画,皆未尽其才。”[13](p.101)仕途对文学创作是有干扰的。
    (三)自小为之的创作轨迹
    清代文人进入仕途,最普遍的方式便是通过科举考试,金榜题名。清代科举沿袭明制,以八股取士。八股取士,束缚了文人的思想,酿成了严重的流弊,直接影响了创作。董说感叹道:“今世试士经义,所谓先圣之术,策士时宜;所谓当世之务,一循汉制,而有司束缚绳墨,甲短乙长,论者以为豪杰满野,实由制科驱除。”[19](p.131)董思白云:“凡作时文,原是虚架子,如棚中傀儡,抽牵由人,无一定也。”[20](p.85)廖燕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八股取土与秦始皇焚书坑儒本质上是一样的,“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21](pp.12-13)为了确保入仕,文人通常是先一门心思研习八股文,获得功名之后才去学习诗歌创作。陈维崧记载徐唐山一段话:“昔予之为诗也,里中父老辄譙让之,其见仇者则大喜曰:夫诗者,固能贫人贱人者也。若人而诗,吾知其长贫且贱矣。及遇亲厚者,则又痛惜之。以故吾之为诗也,非惟不令人知,也并不令妇知。旦日,妇从门屏窥见余之侧弁而哦,若有类于为诗也,则诟厉随焉,甚且至于涕泣。盖举平生之偃蹇不第、幽忧愁苦而不免于饥寒,皆归咎于诗之为也。”[22](p.489)诗歌的创作与功名富贵完全背道而驰,因此,通常来说,文人首先沉潜于八股文的创作,获取功名之后才开始学习诗歌写作,这样的轨迹对仕宦文人创作成就的取得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布衣的表现与此不同,很多布衣文人都有与科举考试决裂的经历。屈复,在乾隆元年(1736年)的博学鸿词科中被推荐出山,但他借口年老体衰推辞不就。其后,贤清王先后三次以千金重礼敦聘他,他终不为所动,赋诗《贞女吟》:“女萝虽小草,不愿附松柏。平原赠千金,仲连笑一掷”,可见其志向。奚冈也是如此,“终身不与试,征孝廉方正,辞不就。”[23](p.81)还有布衣尽管参加过科举考试,而一旦认识到其欺世盗名之实,就改弦易辙了。黎简,“入乡闱时,以搜检太严,慨然曰:‘未试以文,而先以不肖之心待之,吾不愿也!’遂掷笔篮而去,从此不复应试。”[24](p.496)无独有偶,于祉也是如此,“入场时搜检至祉,忿然而返曰:‘上不以士礼待士子,而视如狗盗,何考为!’自是隐居不出。”[11](p.1224)吴颖芳应试时,“为隶所诃曰:‘是求荣而先辱也。’自是不复应试,壹志于读书”。[25](p.303)他们立志不走科名之路,“视一切骑羊、斗鸭、世俗荣名若槐安中之蚁国也。”[26](p.1115)幼年即沉潜于诗歌世界当中,全力以赴,不俗的创作成就的取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如冯舒“早谢举子业,枕经藉史,肆志千古。其为学,尤专于诗,其治诗,尤长于搜讨遗佚,编削伪谬”[27](p.596),最终开创了虞山诗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