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从理论回归文学理论——以乔纳森·卡勒的“后理论”转向为例(6)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评论》2013年4期 姚文放 参加讨论

    六“后理论”转向的风标
    卡勒将文学理论的学术图景界定为由文学理论与“理论”按照一定的配置和关系建构而成,肯定文学理论与“理论”的联姻,这其实已经带有“后理论”的色彩了。“后理论”的特点有若干(24),但说到底,其核心则是向文学回归的问题。当然,这里的“文学”是一个集成性概念,包括文学作品、文学性、文学批评、文学研究、文学理论等。
    早在2005年,就有文论史家宣称“后理论”转向的时代已经到来,此前“理论”对于文学的基本预设、阅读方式以及价值判断标准等的消解引起了普遍的焦虑和抱怨,使得“后理论”的产生成为必然:“新千年开端的一些著述却奏响了新的调子。似乎引发上述焦虑的那些理论岁月已经过去了。……一个‘后理论’转向的时代开始了。”(25)“后理论”的应运而生乃是出于对“理论”的反拨,随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它的很多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如它对于种种时髦学说表示热衷,但它高踞于观念的、创造的、批评的话语的等级序列之上,否认理论与实践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必要性,则使这些学说最终变成了不着边际、抽象沉闷的教条。它刻意与文学批评和作品阅读隔绝开来,偏好那种玄虚晦涩、令人望而生畏的论说文体,最终导致对于文学研究正业的偏离。这些弊端引发了“后理论”向重视文学阅读、崇尚审美经验的“前理论”回归的冲动,于是在新世纪之初问世的一批以“后理论”或“理论之后”为标目的著作对于今后的文学理论提出了种种构想。有人认为“理论”缺少了文学和美学只是成为半壁江山,而这缺少的一半恰恰是更真实更有活力也更具本质意义的;有人主张回归文本细读的传统;有人认为应当对传记的、历史的、目录学、版本学的文学研究予以高度的重视;有人则主张回归对于文学文本的形式主义读解(26)。
    在这股“后理论”转向的大潮中,卡勒无疑是中坚。他对于文学理论与“理论”之间相互激励和推助作用的肯定,对于“理论”中的文学性的开掘,对于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平衡机制的探讨,对于“理论”与文学理论相互联姻的可行性的求索,都不乏“后理论”的意味,其所思所论在许多方面显示了“后理论”的鲜明特征。
    首先是自反性。卡勒越到后来,越多对于“理论”的成败得失的反躬自省。卡勒的新版《文学理论》增加了第九章“伦理学与美学”。他提出:“理论并不是提供了一系列的解决途径,而是引发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它需要投身阅读活动,挑战预设观念,质疑你阅读中的假设。”(27)不过他相信立身于自反性之上的“理论”永远不会死亡,因为它被一种永无止境的渴望所驱使,“这种渴望期待人们超出现有的思考水平,同时也被一种可求的渴望所驱使,这是一种自我充实、自我反省的渴望。所以理论领域总是在不断地更新、发展”(28)。这番表述不妨解作卡勒对自己此前学术历程的重大转折所作的一个注脚。
    其次是包容性。卡勒《文学理论》“前言”开宗明义指出,介绍理论比较好的办法是讨论共同存在的问题和共有的主张,而不是把一个学派置于另一个学派的对立面。在他看来,如果把当今各种理论“作为相互对立的研究方法或阐释方法,就会使理论失去许多其本身的趣味和力量,这种趣味和力量是来自它对常识的大范围的挑战,来自它对意义的产生和主体的创造的探讨”。这种富于包容性、开放性的思想方法在他梳理和厘定当今文学理论的新进展时得到具体的运用。这些新进展涉及伦理学及动物伦理研究、生态批评、“后人类”理论以及认知科学、大脑信息处理技术、新数字媒介、电子文本等等,将这些与文学理论相去甚远的学科领域和学术派别接纳到文学理论之中看似匪夷所思,但它恰恰体现了“后理论”的方法论和学理逻辑,特别是卡勒多次表示神往的那种“有趣的、有启发性”的研究,展示了诱人的前景。对于这些新进展为文学理论提供的生长性、未来性空间,卡勒抱有足够的信心:“我已经提到了六种相当混杂的发展趋势,没有特别的层次或清晰完全的指向。尽管如此,我仍想说,在理论的范围,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我们是处在一个相互依靠的世界……无论发生什么,我确信,将会有一个持续活跃的、迷人的理论的事业——文学理论的活动。”(29)
    再次是怀旧性。有人说:文学属于过去,文学从来就生不逢时,因此任何文学诉求都是怀旧的。为此文论史家指出,像卡勒这样从“理论”回归文学理论的冲动无疑就是怀旧的表现(30)。有一些现象让人觉得卡勒非常矛盾,如他在肯定生态批评的新进展时,仍然不忘用文学研究作为参照来进行衡量:“我认为生态批评还没有对文学研究做出很大贡献,我是说还没有出现学术界公认的为未来生态发展指明道路的生态批评的杰作。”(31)卡勒此论是公允的,但又是怀旧的。有趣的是,卡勒对于自己的怀旧情绪也曾公开予以坦承:“我非常钟情于文学经典,部分原因是我在花时间阅读别人认为值得阅读的作品。……我最近研究抒情诗歌,选取的文本均是经典诗歌。有人可能热衷于发现无名杰作,但那不是我的兴趣所在。”(32)在一般意义上说,怀旧是对于过去的回望;而从辩证法来说,怀旧则是在更高水平上的精神还乡,它承载着比过去更丰富更深刻的意味,它已经是一片崭新的风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