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文学研究者的现实责任与历史使命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遗产》(京)2014年5期 《文学遗产》编辑 参加讨论

    本刊推出的这组笔谈,主要讨论古代文学经典的现代意义,既广且深,其中的意见,我们都很赞同。各位专家论述的20世纪西学东渐以后的学术发展路径以及学术研究方法等问题,确实触及实质。过去一百多年,中国学术界广泛接受了西方思想的影响,在中国文学研究方面也形成了现代学术体系,其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与此同时,在学术理念、价值判断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现有学术体系又日益暴露出一些与中国文学发展实际相脱节、难契合的现象。有时为了体系的需要,我们的研究不得不削足适履,乃至常常出现生搬硬套的弊端。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这席话确实指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中国文学研究事业的发展,也必须要走这样一条推陈出新的道路,以积极自信的态度,敞开胸襟、拓宽视野,广泛汲取和传承中外文学传统中的精华,形成具有现代中国特色的学术理念、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建构起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并以此指导中国文学的研究,展示华夏民族的思想情感、审美取向、道德评判和价值立场,使中国文学经典能够滋润当代中国人的心灵。应当说,这些学术理念已经成为共识,不必赘论。这里,我们想换一个角度,从一个更高的层次来看经典,来谈传统,进而讨论文学研究者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责任问题,这对当下文学经典的创造或许具有启示意义。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苍穹之上,文学经典多如繁星。它们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凝聚着先人的情感与智慧,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历经风雨淘洗也永不消退的底色;中华各民族的优秀品质,也通过历代文学经典的承载而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文学经典是永恒的,在文化史上具有普遍性的意义。文学经典又是发展的,具有浓郁的当代色彩。一代有一代的文学,一代也有一代的文学研究。不同时代对文学有不同的需求,不同时代对文学研究也有不同的期待。不但文学经典可以为后世创作提供借鉴范本,文学经典的解读,也必然对社会产生影响与作用。发掘各个历史阶段文学经典的确立与影响,呈现文学经典的优秀元素,揭示文学经典创造的根本途径,都应该由现今文学研究者的工作完成。这个任务是很艰巨的。从根本上说,文学研究者对于历代文学经典的整理与阐释,目的还是为了“讲清楚”我们的“本来”,为国家、民族的“现在”和“未来”提供血脉支撑和精神滋养。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研究者作为经典价值的诠释者,必然肩负着沟通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重大历史使命,应该有也必须有为民生、为社会、为民族的历史担当,这又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现实责任。
    文学研究要为民生服务,就是要充分发掘文学与人民的密切关系。中国古代的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等,现代的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他们都努力地贴近生活、贴近人民,把自己的一腔理想抱负与国家、人民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们的作品真实地、深刻地反映了他们所处的时代的风貌,反映了人民的苦难与抗争、时代的多舛与追求,具有深刻的人民性和现实感。同时,这些经典作品又具有鲜明的审美特质和充沛的情感,它们常常能够穿越时空,给后世读者以灵魂的震荡、思想的启迪。文学研究者理应发掘文学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这些“正能量”,并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给当代社会中的人们,丰富人民大众的精神世界,提高全民族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让文学艺术真正有益于普通人的人生。如今,很多文学研究者有着高远的学术追求,在专精的道路上大展风采。但不可否认,很多优秀的科研成果依然还局限在有限的学术范围,没有转化为面向大众的知识或观念。专业性很强的研究或许代表了学术发展的高度,而学术的普及,则能够为文学研究带来更广阔的未来。文学研究,不应该局限于学术圈子的内部交流,而是要面向社会、面向大众,参与全社会、全民族的文化对话。当前,我们的社会正在强烈地呼唤着文学研究者,勇于放下身段,走到群众当中,宣讲传统文化,让专家的研究成果尽可能地为大众所认知,让传统文化尽可能地为大众所接受,让古代文学经典中的积极因素尽可能地转化成人民大众的日常准则和梦想追求。做好普及工作,绝非是简单的、粗浅的文学知识介绍,而是要坚持走文学研究普及与提高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学术道路,将文学普及工作做好,创造时代精品。
    文学研究要为社会服务,就是要积极关注文学的社会价值。任何时代与国家的学术,都无法摆脱其所处的时代,无法消除其民族身份与国家特征。文学离不开现实土壤的滋养,文学研究者同样要有真诚的社会关怀。文学研究要焕发出新的生机,研究者固然应专心于学,同时还应当在“学以致用”方面深入思考。这个“用”,自然有“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意蕴。中国文学“为社会”的服务功能,是基于其学科性质、文化价值与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的多重要求。中国文学深植于现实的土壤,坚韧饱满,充满理想,构筑了中国人的精神脊梁。优秀的文学家、文学研究者,无不关注民生、关注现实。他们胸怀天下,放眼未来,将个人学术与国家、民族、社会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文学研究要为民族服务,就是继承中国文学的优秀传统,重点揭示、宣扬经典作品所承载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并与时代的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关于传统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习近平同志多次有精辟的论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概括。中国文学经典中有很多优秀元素,很好地体现了这种核心价值观,在营造我们民族的认同感、展现华夏民族美好心灵和精神风貌方面发挥了不可或替的巨大作用。文学研究者要有这种历史责任感和政治使命感,要努力发掘、深入提炼中国文学经典作品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文学命题和理论内涵,努力探索和挖掘文学经典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元素,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为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服务。
    文学研究践行为民生、为社会、为民族的使命,根本目的是塑造华夏民族精神,强化民族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经过鸦片战争以来一百七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尤其是民主革命二十八年的奋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二十九年治国理政的积累,还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宝贵经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在国家和民族文化发展、文明进步、民族振兴的道路上,我们固然要依靠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来提升我们的硬实力,同样我们也不能忽视思想和精神的软实力。物质生产不能取代精神生产的社会任务与历史责任,更无法替代精神生产的社会效益与文化价值。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需要亿万群众的积极参与,更需要汇集万众一心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文学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它在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文学研究者要有强烈的现实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要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把自己融入到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大潮中,立足当代,以弘通的视角去发现文学艺术的文化意义,以深入的思考去发掘人类心灵的真善美,以丰富的成果为中国梦的实现增添绚烂的色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