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论与“编年体”有关的现当代文学史著述问题(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北方论丛》2015年第201 於可训 参加讨论

    曾经有一种说法,叫“以论带史”或“以论代史”,这个“论”可以认为是“论说”,也可以看作“预设”的或“后设”的理论,这个“史”,自然就是历史或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以论带史”,顾名思义,就是以史家的论说或“预设”“后设”的理论来“带动”历史的叙述,或“带出”历史事实,甚者则以前者代替后者,是谓“以论代史”。不能说此前的现当代文学史都是“以论带史”或“以论代史”的产物,但普遍接受了这种观念和方法论的影响,却是一个事实。以当代文学史为例,最早的当代文学史著述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学历史的叙述,不但总体设“论”的依据,是该时期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政治运动的主题,以之作为文学史论述的纲领和主线,统率和支配文学史实的选择和叙述,而且所选择和叙述的文学史实,诸如对该时期文学发展脉络的描述和阶段性划分,该时期文学思想的主导潮流和对错误思潮的批判斗争,该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和需要批评的创作倾向等等,也都是采自这期间召开的几次重要文学会议的“讲话”和“报告”。这些“讲话”和“报告”虽然是文学界领导人对该时期文学活动的总结,但往往要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确立一个论述的中心,上述文学史实,就是围绕这个中心加以选择、提炼的结果,可见,这种“讲话”和“报告”天然地带有一种“以论带史”的性质。因为上述原因,所以,这期间的当代文学史著述,大半都存在一种“双重”的设论:一是属于文学史编撰者的,二是属于文学史实的选择者的,二者存在一种同质同构关系;前者是“专业”的意识,后者是“官方”的意识,二者相互为用,相辅相成。经过这种“双重”的设论对文学史实的甄别、筛汰和选择、提炼,这期间的文学史所叙述的,就不可能是“客观”的或不完全是“客观”的文学事实,而是以其选择的文学史实为其“预设”的或“后设”的理论做证明。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样的文学史著述,其意也不全在述史,而在通过述史证明“当代文学是党领导的整个社会主义革命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无产阶级文艺路线与资产阶级文艺路线斗争中发展壮大的”之类的设论,因而“突出党对文艺的领导;文艺战线上两条路线的斗争”等,就成了这类文学史著述的主旨所在。由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师生于1958年编撰、1962年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稿》,就把这样的意图明确地写进了该著(初稿)的“前言”和“绪论”之中①。虽然当代文学史著述在此后有很大的改变,但这种影响并未消失殆尽,相反却对今天的当代文学史著述仍然在发生潜在的作用。今人对“文革”前“十七年文学”的认识和评价,大都是来自这些早期当代文学史论著所留下的“第一”印象。
    “编年体”的文学史并不否认上述文学史的设论立场,也无意拆解这些文学史著“预设”或“后设”的各种理论,而是企图跨越这些论著所设置的理论樊篱,通过依年(年下依月、月下依日)序次记录文学史实的方式,返回历史现场,在历史事实的而不是理论逻辑的时空中,重构文学活动的现场,重建文学史的秩序。笔者在一篇论及“编年体”现当代文学史编撰体会的文章中,曾表达过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的意图:
    我们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亟待改变这种“以论带史”或“以论代史”的重“论”轻“史”的局面。本项目采用编年史的体例编写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就是希望通过复活中国史学这种古老的著述体例,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学术重考据、重实证的“朴学”精神,以救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的上述弊端,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追求自身的科学性,构造一个坚实的学术基础,同时也想通过这种努力,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推向一个新的更高的学术境界。编年史的体例虽然也有它自身的局限,但它的好处就在于迫使学者重新回到第一手资料中去,通过对文学史的原始资料的发掘、整理、钩沉、辑佚,占有尽可能详尽、完备同时又尽可能准确、翔实的文学史料,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这些文学史料的甄别和选择、比照和胪列,构造一个“用事实说话”的文学史的逻辑和秩序。这种文学史的逻辑和秩序,不是靠观点来“黏合”史料,而是靠史实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的,史家的观点和评价,就隐含在这些史实及其所建立的关系之中。[5]
    笔者深知要真正实现这样的工作意图,其实十分困难。这种困难,首先就在于一种知识“谱系”的形成,往往要受隐藏其后的某种权力话语的支配,而这种权力话语,同时也在对接受这种知识“谱系”的公众(知识受体)意识起支配作用,是很难轻易改变的。尤其是当这种受权力话语支配的知识“谱系”也存在某种事实依据的时候,它拥有的构造历史的力量就更为强大。以现当代文学史对五四时期和“十七年”文学思潮的历史叙述为例,通常认为五四新文学经历了与“复古主义”(现在也有称“保守主义”或“文化守成”的)思潮的三次斗争(按:指与林纾、“学衡派”、“甲寅派”的论争),“十七年”文学思潮经历了“五大战役”(按:通常指对电影《武训传》、萧也牧的小资产阶级创作倾向、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的批评,对胡风集团的批判和文艺界的反右斗争,也有不同的说法),这些由不同时期的知识权力或政治权力所构造的历史,因为有上述既成事实的支持,而获得了存在的合法性,但却隐去了同样由这种话语权力所制造的片面性和简单化。事实上,无论是五四时期的文学思潮,还是“十七年”的文学思想,都是十分复杂的,其间的矛盾抵牾和冲突斗争也是多种多样、犬牙交错的,与所谓“复古主义”的三次斗争和“五大战役”,只是由某种话语权力所构造的一种“主潮”的历史或历史的“主潮”,是不能完全说明这期间文学思潮的全部复杂关系和存在状况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