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在《两周诗史》第七章,笔者对孔子删《诗》问题进行过专门的讨论,针对否定孔子删《诗》者的质疑所做的论证,本文不再赘述。(《两周诗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下文涉及此书,不再注明出版详情。) [2]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9页。 [3] 刘宝楠《论语正义》,第525页。 [4] 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68页。 [5] 孙诒让《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56页。 [6] 参见《周秦时代<诗>的传播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出版。 [7] 参见翟相君《孔子删诗辨》,载《诗经新解》,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8] 承蒙徐正英先生厚意,使我能够在他的新作《清华简<周公之琴舞>与孔子删<诗>相关问题后》未刊之前有幸拜读。在此衷心感谢! [9] 梁玉绳《史记志疑》,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19页。 [10] 蒋伯潜《诸子通考》,中正书局1948年版,第54页。 [11]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61-1164页。 [12] 相关论述参见马银琴《两周诗史》第四章“两周之交的诗歌创作及周平王时代对诗的整理”及第六章“春秋前期风诗创作的勃然俱兴与齐桓公时代<诗>的结集”。 [13] 《国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06册,第100-101页。 [14] 上述《左传》引文,分别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95页、第614页、第713页、第798-799页、第818页、第1120页。 [15]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十七岁适周问礼,《史记索引》云:“《庄子》云:‘孔子年五十一,南见老耼。’盖系家亦依此为说而不究其旨,遂俱误也。……且孔子见老耼,云:‘甚矣,道之难行也。’此非十七之人语也,乃既仕之后言耳。”(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册,第1909页) [16]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为“十四岁”;司马贞《索引》云:“前文孔子以定公十四年去鲁,计至此十三年。”(第1935页) [17] 刘宝楠《论语正义》,第730页。 [18] 司马迁《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第6册,第1935-1936页。 [19] 刘宝楠《论语正义》,第254页。 [20] 刘宝楠《论语正义》,第270页。 [21] 刘宝楠《论语正义》,第251页。 [22] 参见《两周诗史·绪论》第二节“《诗经》中的歌与诗”。 [23]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10页。 [24] 子禽问子贡语。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4页。 [25]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21页。 [26] 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99页。 [27]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卷十五,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44页。 [28] 刘宝楠《论语正义》,第697页。 [29] 刘宝楠《论语正义》,第621-624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