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文学理论话语体系建设 中国古代虽然产生了《文心雕龙》等体大思精、范畴较多的文论精品,但严格说来,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对象大都局限于诗文传统,对多民族文学关注较少。《诗境》《彝族诗文论》等少数民族文论经典,也未被纳入中国古代文论的范畴。五四以后,西方纯文学的分类方法以及文学理论主导了中国文论的话语权。中国古代文论没有完成现代转换,本土化的中国文学理论话语体系也尚未建立。 理论是对实践的总结。中国文学理论话语体系正是建立在中华多民族文学客观实践基础之上的。这种实践,一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发展历史;二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现实;三是中华多民族文学交融互动、共同发展的历史与现实。以此为出发点,中华多民族文学理论对中国文学理论话语体系建构提供的话语资源和理论启示在于: 其一,以多民族文学观为核心,以多民族历史观、多民族国家观、多民族民族观、多民族哲学观为支撑,建立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整体架构。 其二,重新界定文学的概念与范畴,建立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并重的整体文学观。汉族有发达的书面文学传统,藏族、蒙古族等民族有发达的口头文学传统,许多民族还呈现出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并存共生的情形。以诗学为例,从“三大史诗”为代表的各民族口头文学传统中凝炼出来的口头诗学,与传统书面诗学一起,将会形成中国特有的、完备的诗学理论体系。 其三,将各民族传统文学经典的评价标准,纳入中华多民族文学的评价体系之中进行考量与整合,进而建立中华多民族文学多元评价体系。 其四,重新梳理中华多民族文学发展脉络,确立以朝代更迭的线性时间为主线,以各民族文学多元发展历史为复线的既交叉重叠又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时间结构。 其五,对主体与整体、一元与多样、先进与后进、中心与边缘、离散与融合等涉及中华文学与各民族文学、汉族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各少数民族文学之间等复杂关系的理论总结,将揭示中华多民族文学发展与形成的内在规律,从中提炼出中华多民族文学发展的“中国经验”以及文学传播与影响的范式,对创立中华多民族比较文学理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此外,各民族书面文学与口头文学的复杂关系、中华多民族文学的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相互重叠的特征、母语文学、双语写作等多语种的特征和现象等诸多问题,对传统文学理论话语体系和评价体系提出了挑战,也为建立中国文学理论话语体系和评价体系提供了多样而鲜活的案例。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史”首席专家、大连民族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