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1703-1704年:蒲松龄身历的灾荒与他的生活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文化研究》2013年冬 王昕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1703至1704发生在蒲松龄家乡的灾荒,在他的诗文中被完整、充分地记录下来。这种日常状态下的记录方式,以下层寒士的视角提供了灾荒叙事的丰富细节和生存理性。同时,这些作品也反映了蒲松龄的生活状况与个人心态。他的生活物质背景如三十口的家累、没有保障的农村生活、粗糙的果腹之食、消耗粮食的饮酒爱好等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聊斋志异》艺术世界的构建方式和个性特点。此时,衰老的身体使他对塾师和科举的奔波产生了厌倦,其文风也由早年的绮丽趋于直白与率真。
    【关 键 词】灾荒/蒲松龄/生活/物质背景
    【作者简介】王昕,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2
     
    蒲松龄的诗歌在清代诸家中籍籍无名,却因和《聊斋志异》内在精神的一致性,成为我们理解作家生活、心态和艺术世界的重要线索。蒲松龄是已知小说家中存留资料最全面的——小说、诗赋、文章、俚曲,真正地雅俗并存,形态多样,这有助于我们对他的全面理解。本文拟以1703至1704年蒲松龄的创作为中心,分析农村的自然灾荒和民生的困苦如何影响了其创作的风格与基调。
    1703年,清康熙四十二,农历癸未,蒲松龄的家乡“千古苛灾一时遭”,在接连的两三年里,涝灾、旱灾、虫灾反复而至,盗贼横起,人民流亡。这时,64岁的蒲松龄尚在离家三十多里外的毕家为塾师,一家三十口陷于荒年的煎熬之中,蒲松龄以一位乡绅和农人的视角,将他亲历的这场灾异和其间的缁川人民的无望与抗争一一记录下来。蒲松龄对这场灾害的极度关注,也是他创作生涯的一个转折,此时他进入了创作的末期,目光更多地转向乡土,写农事家居生活的诗、通俗杂曲,编撰农书成为主要的创作。功名意气渐变为救世婆心,显示了作家创作形态的变化。
    一灾情
    据《清史稿》志十七记载的1703年大的灾情有:“四十二年五月,庆云霪雨,三旬不止。六月,东明、定州霪雨三旬不止;霑化霪雨连日,漂没民舍无算;高苑霪雨六十日;昌邑、掖县霪雨害稼;高密霪雨弥月,禾稼尽没。八月,邹平大雨害稼;齐河霪雨四十馀昼夜,民舍倾圮无算;濰县、平度霪雨害稼。四十三年六月,沂州大雨;兴安大雨,漂没田庐。”①淄川所属的《济南府志》载:“康熙四十二年春,大水、饥,免田赋。”
    蒲松龄在1703至1704两年间,几乎是用全部的精力和情感关注家乡的灾荒,这在文学史和蒲松龄个人生命史上都是一件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事件。癸未年,蒲松龄的诗歌是以《四月十八日与笏过奂山,风雹骤作》(本文所引蒲松龄诗歌均出自《蒲松龄集》中的《聊斋诗集》,不另出注)的七古开始的。奂山是淄川城西北的一座小山,淄川当地名胜,也是蒲松龄离家赴馆和到济南乡试的必经之路,在这条路上已往来几十年。蒲笏是蒲松龄的第三子,这次应该是由他送父亲到毕家的。在奂山蒲松龄遭到了突然而来的巨雷、冰雹和狂风,“霹雳震谷裂空山,碎雹弹射千冰丸。风吹岗平拔老树,横如百尺蛟龙蟠。”②蒲松龄在马上一步一咫惴惴而过,已是泪下汍澜,对自己冒风雨、冲寒暑的“白首奔驰”生涯颇为自伤,却未预见到这场风雹是一系列天灾的前奏。《康熙四十三年记灾前篇》写到:“癸未四月,天雨丹,二麦歉收。五月二十四日甲子,风雨竟日,自此霪霖不休,垅中清流虢虢出焉。农苦不得耨。草迷疆界,与稼争雄长。六月十九日,始大晴,遂不复雨。”《霪雨之后,继以大旱,七夕得家书作》从旱灾论到物价,“方今秋成谷腾贵,市上斗米如斗珠。吾家妇子三十口,丰岁不免缾罍虞。况有累弟老无力,四壁圮尽半垅无。”癸未这一年主要是旱灾和蜚害。有《十三夜微雨,俗占雨云,重阳不雨盼十三,感而作此》诗,言微雨不解旱灾,有“九十县灾忧谷贵”之句,下面是《蜚虫害稼》。《康熙四十三年记灾前篇》记载甚详:先是粮价腾贵,腊月将尽时,“麦梁斗七百,菽粟五百。”后来到了“升粟百钱”,一斗千钱的样子。人们靠糠充饥,县里开了糠市,人如蚁聚,填塞道路(《糠市》)。到了甲申年初,人情更加骚动不安,饥饿的人们开始盗取耕牛煮食,外出乞食的男子们连糠秕也要不到,家中饥饿的妇姑则把刚出苗的麦茎生生地拔出来吃掉;村庄田野里的老鼠麻雀被搜罗净尽,榆树皮剥掠一空,遥望白森森地一片,可称“玉树成林”,杨柳和槐树的枝叶都被拔秃了。淄川境内“弥望无青草”,人们连榆屑、蓬菜也吃不到。于是开始鬻儿卖妇,“垂髫女才易斗粟”,到后来则一个小儿只能换一斗糠。然后是“村舍逃亡空四邻,纵横寇盗乱如尘。”(《离乱》)“是时十分淄,耗者死二而逃三,存者人三而贼二”(《康熙四十三年记灾前篇》)社会秩序近乎崩溃。然后是流民“道馑无人瘗”,亲人行矣不顾,任其尸横路衢,无呜哭者。行善者掘深井纳尸其中,“既满复掘,概十余井,尤未已也。”还有货人肉者,价钱只有羊肉的十分之一,“或炼人膏而渍之,以杖荷罈,击铜板市上,价视乌麻之槽磨者”。
    蒲松龄为方志中语焉不详的灾荒提供了生动的过程和细节。如旱灾中的几次雨雪,豆子的“薄收”、黍米小获等细节,都是以自身的感受和关切的角度来记录下来的。这种朴实不事雕琢的诗歌,虽不免题材的重复和琐细,但连续下来的细节,让读者看到了一种日常状态下发展、延续的灾难。在日常状态,就没有激情鼓荡,没有巧遇、传奇和天佑善人、福善祸淫之类的传奇志怪内容。我们看到了蒲松龄创作的另一面:生存问题的理性压倒了万物有灵的温情,对现实的严酷描摹和他构建聊斋世界的诗性逻辑是如此的不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