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彝历新年:与祖先同在(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四川大凉山 巴莫姊妹彝学小组 参加讨论

    
    “库史库格”:过年第二天
    “库史库格”意为玩年日。这一天的活动以游玩为主。清晨早起,第一件事情是祭祖。女主人把放在祭柜上的祭品热好后端上祭柜祭祖。早饭后,“觉扎哆” 祭鹰神,男主人把盛有坨坨肉、荞粑小竹萝挂在树枝上, 念祭词:“请山神享用,请谷神享用,请地神享用;山神不开口,虎豹不食羊;谷神不点头,鹰不叼我鸡;地神不同意,鼠不偷我粮。请保佑我六畜平安。”

 
    
    “翁西拉古格”:与孩子们一同过新年
    这一天最有特点的节目是孩子们的 “翁西拉古格”意即“玩猪脚”活动。吃完早饭后,父母用绳子把煮熟的年猪猪脚两头系上,斜挎在孩子的肩上,让海作端着小竹箩,内盛荞粑、米饭、一把木勺和一把小刀,在村老的带领下来到山坳避风的地方。孩子们分头工作,有的拾柴火,有的帮助支起一口大锅。一切准备就绪,村老宣布活动开始。首先是剔猪脚、掰荞粑,孩子们用小刀把猪脚上的肉剔下来,用手把荞粑掰成小块,与米饭一起放入锅中。接着,由村老生火,翻动锅中的食物,炒杂烩。食物烩炒好后,便向山神“木尔木色”献祭。村老一手端着盛有食物的小竹箩,一手拿木勺,口中念到:“在岁末年首之际,‘库史’新年之际,请山神享祭,请谷神享祭。保佑来年孩子们吉利,保佑来年孩子们平安。让今天来玩猪脚的孩子们明年也来玩猪脚,后年也来玩猪脚”,边说边用木勺舀食物向前方洒去,连洒三次,以示敬食。表明此活动的用意在于祈祷与祝福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祭毕,迫不及待的孩子们你一勺我一勺争先恐后地“消灭”起锅中美味的食物。肚子饱了,孩子们就地玩耍起来,男孩子比赛摔跤、扔石子,盘腿单脚“斗鸡”等;女孩子拣石儿,带小弟弟、小妹妹。
    家中男主人早饭后要完成这天惟一的一项工作,即砍肉,把余下的肉砍成条状,用以制作腊肉。砍完肉后,有的去串门,有的带着大一些的男孩子去打猎。女主人留在家中,腌制腊肉,做香肠,照料家畜。
    大约五、六点左右,人们先后回到家中,女主人将神柜上的食物重新热好,敬上神柜,全家共进晚餐。夜晚,男主人熬夜加柴火、添松明,家中一夜通明。按规矩,这天晚上,禁止家人在外过夜,因为次日清晨(过年的第三天)要送祖先回归祖地。传说,祖先启程前要点数,不在家中的成员来年得不到祖先的保佑。
     
    “库史波几”:过年第三天
    “库史波几”意为送祖日。这天最重要的活动是送祖先回归祖地。守夜的男主人一夜不眠,当听到清晨第一次鸡鸡叫就赶紧张罗送祖先,唯恐送晚了,自己的祖先落在别人的后面,滞留人间,留下祸患。女主人热好祭食,在送祖前先行祭祖礼。固守传统的人家,将祭食分为四份,一份置神柜上祭献祖先;一份置火塘右边安慰主人家的魂灵;一份置火塘左边祭五谷神;一份置火塘下方祭六畜神以及奴仆灵魂(民改前,有的家庭有奴隶,而奴隶一般睡在火塘下方。祭祖先是为了送祖先,而对人魂、五谷神和六畜神享以祭食,是为了安魂、安神,不致随祖先而去。家庭成员每人都要“克些”尝吃一点祭食,也有安魂的意思。
    接着“木扎且”喂灵马,即在门外用燕麦倒在马槽中象征性地喂祖先的灵马,并用碎木块作为祖先旅途的盘缠。全家将祖先送至门口时,男女家长对祖先说一番话,大意是:让快快赶路回归祖地,否则路上没有同伴,请把平安留下,请把吉祥留下。保佑来年家庭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发展,明年彝年又回来享祭。
    送走祖先,全家人马上察看房柱上挂的猪膀胱。原来,杀了年猪后,将其膀胱吹成球状挂在房柱上。按当地的说法,祖先走时要打一下这只膀胱,若留下的痕迹大且深,表明来年的年猪大而肥,预兆好年景。
     
    “库史觉固”:回娘家拜年
    在过彝年的季节,无论在山间小路上或是公共汽车里你都可以看见身着节日盛装的妇女背着孩子,与背着酒肉等礼品父亲,一家人兴高采烈赶路旅行的情景。原来,送走祖先后,节日进入了拜年的环节。拜年活动的重要特点是村里嫁出去的女儿娶进来的儿媳们携丈夫和孩子回娘家给父母和亲友拜年。对于许多远嫁的女性来说,拜年是一年中最为高兴的活动。平日家务劳作、孩子丈夫,忙里忙外,过彝年拜年才有机会回家看望父母。在这个时候,做丈夫的一般都表现得格外大方,准备猪头、猪肉、白酒、燕麦面、挂面、糖果,直到背兜装得满满的为止。除了让妻子高兴,最主要的能够赢得老丈人家的赞许,换来勤劳大方的好名声。回到娘家,拜年的对象首先是父母、然后是长辈和兄长。拜年除了看望和问候,还要赠送礼物,猪头自然是敬父。而得到回赠则是给孩子的 “库史卡巴”即彝年礼物,有的是牲畜、银锭等实物,有的则是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的礼金。姻亲家支之间的关系在拜年活动中得以强化和延续。
     
    打磨儿秋
    不论春节还是彝历新年都是关于时间的民俗传统。作为岁首的伊始的节俗,彝年以其嘴巴的节日、祭祖的节日和姻亲间走动联系的节日三大特点,在本土社会的文化传承中牵引出了人们一年复一年的生命体验,内化为人们世代相承的时间经验,积淀着人类世世代代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感受。彝族的新年习俗源于民间,凝聚着本土社会的时间观念,以及关于时间的地方知识与对祖先的集体记忆,折射着人们对生命原义、人生历程的观照和思索,当然也深蕴着乡土社会的时间哲学、生命哲理与信仰心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