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巴别塔上补天中国当代诗歌的翻译与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南方文坛》2012年4期 刘江凯 参加讨论

作者简介:刘江凯,浙江师范大学文学院。


    西方的《圣经》里讲到当时人类联合起来希望修建能通往天堂的高塔①,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特意变乱人的口音,使人类说不同的语言,相互之间不能沟通,并且把人分散到世界各地,因此那座塔也被称为“巴别塔”(The tower of Babel,“巴别”即变乱之意)。巴别塔的故事其实隐含了不同语言和文明交流的问题。中国也有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不仅东西方对“天”都有一种原始而神秘的崇拜,并且关于人类起源的故事也有着微妙的联系。“巴别塔”和“女娲补天”的故事启发我们:尽管人类被不同的语言和文明所区分,相互间积极的沟通与合作仍然可以起到“补天”的效果——即不同语言文明可以通过交流、合作的方式来促进共同的繁荣。从这个意义上讲,“巴别塔”的变乱可能仍然在延续,女娲的“补天”也依然远未完工,现代人的各种文明交流,颇有点像站在巴别塔上补天。
    中国当代诗歌的翻译与出版早在《中国文学》1951年创刊版里就有杨宪益、戴乃迭译李季的诗歌《王贵与李香香》;再如1954年北京出版路易·艾黎(Rewi Alley)②编《人民心声:中国民间诗与民歌翻译》(The People Speak Out: Translations of Poems and Songs of the People of China)。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诗歌译介多以体现中国民间诗歌风貌为主,和那个时代的政治美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内或海外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曾出版过代表性的诗歌选集或个人诗集,自然地形成了中国当代诗歌海外传播的独特样态。从这些海外中国当代诗歌集中,我们也能大致地感受到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与变化。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当代诗歌的翻译与出版局面变得更加丰富和繁荣起来。
    一、海外中国当代诗歌“集结”与身份的明晰化
    
除了少数中国当代诗人外,多数中国当代诗歌都是以“合集”的形式出现在西方翻译出版界,因此,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些重要的诗歌翻译合集。就查到的资料而言,当代诗歌的翻译出版大致可分为“文革”结束前、八九十年代和新世纪三个阶段。
    “文革”结束前的海外诗歌选集数量不多,质量却不低,因为编选者比较权威,有限的几个选本各有特点。如1963年纽约Doubleday出版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许芥煜(Hsu Kai-yu)编译《二十世纪中国诗》(Twentieth Century Chinese Poetry An Antholoy),这本书也是海外早期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作。笔者在哈佛访学期间翻阅了这本书,全书大致分为四类:首先是先驱者的诗,如胡适、刘大白、朱自清、俞平伯、冰心、田汉、汪静之;其次是新月派,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第三类是玄学诗人(metaphysical poets),只有冯至和卞之琳两位;第四类是象征派,这一类诗人最多,包括李金发、戴望舒、穆木天、王独清、何其芳、郑敏、艾青、毛泽东等一共二十五人;最后是“新民歌”。这本诗选对一些诗人的关注和分类与当时国内出版的文学史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它选择了一大批当时内地根本不可能展开的诗人流派,其次,对这些诗人流派的分类即使和今天的文学史比较,也有着个人研究的鲜明痕迹。这本诗选非常典型地体现了“海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不同于国内的研究视野。不论是历史地回顾,还是现实的考察,海外类似于此的不同视角应该正是我们格外需要关注的内容。通过对这些著作的详细阅读与分析比较,我们将会从中发现迥然不同于现行文学史的新鲜事例与研究角度,从这些一直被我们忽略或者遗忘的陌生学术领域,重新发掘或者打捞我们一直不为注意的文学史材料,在更加开阔的国际化视野中,以新的研究立场和方法来审视我们的文学史写作与文学创作。“文革”结束前其他的重要的海外诗歌集还有:1960年由台北Heritage出版,台湾诗人余光中翻译的《中国新诗》(New Chinese Poetry),可惜没有找到此书,否则很想感受一下由中国诗人翻译中国新诗究竟是什么样子?在我的印象中,当代诗人、北大外语系毕业的西川和别人曾合译过自己的诗。1970年爱荷华大学出版了另一位著名华人学者叶维廉(Yip Wai-lim)编译的《中国现代诗歌:1955—1965》(Modern Chinese Poetry: Twenty Poets from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55—1965),1992年纽约Garland出版了他的《隐匿者的抒情:中国现代诗歌,1930—1950》(Lyrics From the Shelters: Modern Chinese Poetry, 1930—1950),似乎是对前一本选集的补充和回望。早期关于女性诗歌的选集则有1972年纽约McGraw-Hill出版的Kenneth Rexroth和Ling Chung合作的《兰舟:中国女诗人》(The Orchid Boat: Women Poets of China)。这一时期的中国当代诗歌更多地被“包含”在“现代”“新诗”或者“二十世纪”中,在海外似乎还没有获得相对独立的身份。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海外出版的许多中国当代诗歌选本,渐渐开始明确“当代”身份,反响有好有坏,编译质量和选择角度呈现出混杂不齐的局面。我们这里大致按照出版年顺序分别介绍如下:1982年旧金山中国资料中心出版Nancy Ing译《夏照:中国当代诗歌选》(Summer Glory: A Colle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ry),是一本英汉双语读本;1984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宋祺(Stephen C. Soong)、闵福德(John Minford)编插图版《山上的树:中国新诗选》(Trees on the Mountain: An Anthology of New Chinese Writing),编译质量很高。1987年UC伯克利出版Marlon K. Hom译《金山之歌:旧金山唐人街粤语诗韵》(Songs of Gold Mountain: Cantonese Rhymes from San Francisco Chinatown)。该书诗歌文本是英汉双语形式,编者选译了二百二十首20世纪初在唐人街形成的独特诗歌,有英语讲解,通过诗歌的形式对特定地区的在美华人进行很好的介绍,是一本比较有特点的诗集。1988年纽约出版Stephen Lane和Ginny MacKenzie编《北京—纽约:中国艺术家与诗人》(Beijing-New York: Chinese Artists, Chinese Poets),其中较早地收录了后朦胧的新诗人。1990年夏威夷大学出版美国诗人兼翻译家爱德华·莫林(Edward Morin)编译、Leo Lee评介《红杜鹃:文革以来中国诗歌》(The Red Azalea: Chinese Poetry Since the Cultural Revolution),也被认为是一本编译质量很好的诗歌选集,里边收入后毛泽东时代诗人的人数最多,范围也最广。除了朦胧诗人如北岛等之外,也收录了那些重获创作生命的老诗人的诗作。编译者还提供了诗人很详尽的生平与创作背景资料,并配有少量中文诗作。1991年旧金山North Point出版Donald Finkel和Carolyn Kizer译《破碎的镜子:中国民主运动诗歌》(A Splintered Mirror: Chinese Poetry from the Democracy Movement),存在较多问题,除了诗歌翻译乏味外,译者似乎增加了许多意译的内容。1992年多伦多Mangajin图书出版Chao Tang和Lee Robinson编译《新潮:中国当代诗歌》(New Tide: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ry)。同年,北京熊猫丛书和纽约企鹅同时推出张明晖(Juha C. Liny)译《红土地上的女人:中国现代女性诗选》(Women of the Red Plain: An Antholog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Women's Poetry),则被认为鱼龙混杂,既有新出现的优秀诗人,也有毛泽东时代的蹩脚作品。1993年汉诺威、伦敦Wesleyan UP出版美国翻译家托尼·巴恩斯通(Tow Barstone)《风暴之后:中国新诗》(Out of the Howling Storm: The New Chinese Poetry),译文也被认为比较精准,收入了不少新诗。1999年Hanging Loose出版诗人王屏(Wang Ping)在美编译的《新一代:中国当下诗歌》(New Generation: Poems from China Today),其中已收入朦胧诗之后出现的新一代诗人的作品。这一时期大多数英译本未能收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汉语诗歌作品,在编选的标准、翻译的质量等方面也各有千秋。由于译介的相对滞后,使得中国当代文学的先锋诗歌看起来近似历史的陈迹。
    进入21世纪以来,诗歌选集有效地弥补了前期诗集的一些不足之处。如2009年夏普出版了张明晖的《二十世纪中国女性诗选》(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Women's Poetry: An Anthology),该书介绍了从1920年代到上世纪末大陆和台湾四十位诗人二百四十五首诗作,对每位诗人都有一个精练的个人简介,诗作风格各异、种类繁多,比较全面地通过诗歌介绍了20世纪中国女性诗歌的历史与现状。除了对经典的译介外,还涌现出一些新的尝试,在新人新作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扩充,出版形式也丰富起来,既有传统的诗集、期刊,也有新兴的网络出版。如2006年悉尼Wild Peony出版Naikan Tao和Tony Prince编《中国当代八诗人》(Eight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s),八位诗人分别是杨炼、江河、韩东、于坚、翟永明、张真、西川、海子。2007年诗天空出版社出版Yidan Han编《诗天空中国当代诗歌选,2005—2006:双语版》(The Poetry Sky Antholog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ry,2005 -2006: A Bilingual Edition)。除书籍外,一些海外期刊也会不定期的推出中国诗歌专辑,翻译和介绍中国当代诗歌。如《醉船》(The Drunken Boat)2006、2007春夏卷“中国当代诗歌节选”翻译发表了中国当代诗人特辑,除著名诗人西川、翟永明、陈东东、于坚、多多、孙文波、欧阳江河、王小妮等外,还特意编选了西藏等少数民族诗人及海外诗人作品。通过检索和浏览海外中国当代诗歌的翻译与出版状况,中国当代诗歌的海外传播在整体上呈现出诗人诗作数量和范围越来越大,翻译渠道越来越宽,译介速度越来越快,译介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的态势。
    二、游走的中国诗魂:部分诗人的作品翻译与研究
    
中国当代诗歌的译介除了合集的形式以外,更多的诗人是以零散的形式出现在各类诗选、杂志以及网络媒介中。因其数量庞大而分散,我们这里只选择部分代表性诗人进行介绍。在海外影响力较大的中国诗人,除了北岛、杨炼③、多多等几位海外诗人外,大陆当代诗人译作较多的还包括艾青、顾城、舒婷、海子、西川、翟永明等,还有一些诗人则正在不断地受到关注,如王小妮等。可以看出,这些诗人以早期的“朦胧诗”派为主。就国际影响力而言,北岛等海外诗人更大一些,不论是个人诗集、诗歌译介、还是别人对他们的研究,数量都比较可观。诗人身份的变化并不能改变他们的文化属性,只要他们的诗歌依然浸润着中华文化,他们就和其他中国诗人一样,都是在海外游走的中国诗魂。
    海外诗人我们以北岛为例,作为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在海外同样也享有广泛的声誉,是许多学者的重点研究对象。杜博妮翻译了包括小说《波动》在内的不少北岛作品,经她翻译的北岛个人诗集有三本,分别是康奈尔大学1983年出版《太阳城札记》(Notes from the City of the Sun: Poems by Bei Dao);纽约新方向(New Directions)1990年出版的《八月的梦游者》(The August Sleepwalkers)和1991年《旧雪》(Old Snow: Poems)。另外一位翻译者David Hinton也翻译了北岛的三部诗集,分别是1994年《距离的形式》(Forms of Distance)、1996年《零度以上的风景》(Landscapes Over Zero)和2001年《在天涯》(At the sky's edge: poems 1991-1996),都由新方向出版。此外,新方向于2000年还出版了一本由Eliot Wienberger和Iona Man-Cheong共同翻译的《开锁》(Unlock)。关于北岛的研究文章多得不可胜数,我们这里只介绍几位代表性的学者。如翻译了大量北岛作品的汉学家杜博妮,她先后发表过《北岛的诗歌:启示与沟通》《探索与对抗:北岛的诗与小说之声》《故事两则:北岛的诗与小说》等研究文章④。另一位专注于研究北岛的学者是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李甸(音),曾先后发表过《北岛诗中的意识形态与冲突》《北岛翻译:阅读与批判的可译性》《幻象:北岛与真实对话》《北岛诗中的悖论与意义》⑤等研究文章。2006年Edwin Mellen出版了他研究北岛的专著《抵抗与流放:北岛的中文诗,1978—2000》(The Chinese Poetry of Bei Dao, 1978—2000: Resistance and Exile)。和海外其他中国诗人的研究专著相比⑥,这本一百七十页的书和所研究的对象并没有太远的距离,作者对北岛的诗进行了及时有效、广泛而深入的探讨。通过对北岛重要诗歌的细读,作者构建了理解北岛复杂诗意的三种指示路标,即“明确的个人主义”(unabashedly individualistic)和中国传统的深度同化(deeply synchronistic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以及后现代的美学策略(post-modernist esthetics)。此外,其他研究论述还有荷兰著名学者柯雷《流放:杨炼、王家新和北岛》、魏纶(Williams, Philip)《反乌托邦警告:赵振开的“幸福大街13号”》⑦,也有以北岛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如剑桥大学2007年Tan, Chee-Lay的博士论文就是《构建一个不规则的体系:北岛、多多、杨炼的诗歌》(Constructing a System of Irregularities: The Poetry of Bei Dao, Duoduo and Yang Lian),以三位海外诗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中国诗歌的相关问题。
    中国内地诗人我们以顾城、舒婷、翟永明、西川等为例来介绍他们的海外出版与研究状况。天才诗人顾城在海外的影响力也比较广泛。顾城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早期的诗歌有孩子般的纯稚风格、梦幻情绪,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语句来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他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诗歌意象吸引了许多海外读者和学者的注意。查阅到他的三本英文诗集,最早一本是1990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森·格尔顿(Sen Golden)和朱志瑜翻译的《顾城诗选》(Selected Poems of Gu Cheng),这是一本优雅而准确的译集,其中收入的诗歌既有代表性,又很广泛,包括了顾城的三部诗集,并且对他个人情况以及他的蒙太奇式语言提供了相当多的信息。2005年出版了另外两本诗集,分别是纽约George Brazilier出版、Aaron Crippen译《无名的小花:顾城诗歌选》(Nameless Flowers: Selected Poems of Gu Cheng),其中有海波(音)提供的一些插图相片;纽约新方向出版、Joseph R. Allen译介的《海之梦:顾城诗选》(Sea of Dreams: The Selected Writings of Gu Cheng)。关于顾城的研究除了诗歌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集中在他的生死及自传体小说《英儿》上。如Brady, Anne-Marie《流放的死亡:顾城与谢烨的生与死》、Galik, Marian《顾城的小说〈英儿〉和圣经》、黄亦冰《鬼进城:顾城在“新世界”的变态》等⑧。李霞对顾城做过较多的研究,如1999年纽约Mellen出版了《死亡的诗学:二十世纪中国诗人顾城的随笔、访谈、回忆录和未发表材料》(Essays, Interviews, Recollections and Unpublished Material of Gu Cheng, Twenthieth Century Chinese Poet: The Poetics of Death),并先后发表《顾城的〈英儿〉:向西而行》《自我流放的湮灭:顾城的〈英儿〉》《无名花:自然在顾城诗中和他自传体小说〈英儿〉中的角色》《自然人的死亡:顾城的文化与自然》⑨等。另一位研究者是Patton, Simon,先后发表过不少研究文章,如《顾城〈英儿〉透露出的欲望与男子气概》《诗歌预兆:顾城的朦胧美学元素》《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英儿〉中顾城和谢烨的性别、性欲和疯狂》《对一个流浪主体的注释:顾城的诗学(1956—1993)、《创造力:顾城早期诗歌中的对称与想象》等⑩。以顾城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有1997年英国达拉谟(Durham)大学的Nielsen, Inge,其博士论文题目为《顾城诗歌的变化时期,1964—1993》(The Changing Phases of Gu Cheng's Poetry, 1964-1993)。
    另一位朦胧诗人舒婷,她的海外译诗数量和规模相对较小,一些零散的译作通过香港《译丛》得以翻译,如Richard King译《一代人的呼声》(The Cry of a Generation),还有一些收录在《毛的收获,中国新一代的声音》中。查到舒婷的两本外文诗集,分别是1994年香港译丛出版孔慧怡(Eva Hung)编译的《舒婷诗选》(Selected Poems: An Authorized Collection);1995年北京熊猫丛书Gordon T. Osing and De-an wu Swihar翻译,William O'Donnell编《我心如雾:舒婷诗选》(Mist of My Heart: Selected Poems of Shu Ting)。舒婷的海外评论文章并不多,主要在她的两个外文选集中同时附有两篇评论,另有顾彬的评论《用你的身体写作》发表在《现代中国文学》(1988年)上。作为国内最优秀的诗人之一,翟永明的诗歌也不断地走向世界,英译诗如Tony Price和Tao Naikan译《静安庄》(Jing'an Village), George O'Connell和Diana Shi译《生命》(Life)、《玩偶》(Doll)等(11)。另有一些诗收录在1999年Hanging Loose出版社、王屏编的《新一代:中国当代诗歌》中,德文版有顾彬翻译的《咖啡馆之歌》。翟永明的海外评论代表性的有Lingenfelter, Andrea《翟永明和夏雨诗中的反抗与适应》(Opposition and Adaptation in the Poetry of Zhai Yongming and Xia Yu)、《中国首席女诗人翟永明谈她的艺术、酒吧和中国妇女写作,过去与现在》(China's Foremost Feminist Poet Zhai Yongming Converses on Her Art, Her Bar and Chinese Women's Writing, Past and Present)(12)。此外还有Tao, Naikan《在夜晚建造一座白塔:翟永明的诗》、柯雷《翟永明》、张晓红《翟永明的“女人”》等文章(13)。
    西川的诗歌翻译发表在各类报章杂志上或收录在有关选集中。期刊如《译丛》(1992年37期,1999年5期)、《泰晤士报》文学副刊(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1996/10/25)、《热》(Heat, 1996/2、1998/8期)、《亚特兰大评论》(2008春夏卷)、《塞内卡评论》(Seneca Review 2003年,33卷2期)、《醉船》(2006春夏卷)等,其中,《醉船》收入了不少由西川和另一位译者合译的诗歌。另外在《风暴之后:中国新诗》《新一代:中国当下诗歌》《裂缝:当下中文写作》也收录有他的一些诗歌,个别是诗歌重译。著名汉学家柯雷不仅翻译西川的诗歌,也写过许多西川的评论文章,如《西川的“至礼”:先锋诗歌在变化的中国》《边缘的是诗歌而非散文,西川和于坚的作品》《意识决定物质:关于西川的诗》《不面对价值:西川的外在美学》等(14)。
    其他当代诗人如王家新、王小妮、于坚、韩东、江河、欧阳江河等,都有数量不等的译作在海外传播。今天当我们花费巨大的精力去研究海外中国文学的传播状况,隐藏的一个潜在的问题就是语言和翻译的问题。中外不少诗人认为诗歌的翻译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甚至具有不可译性。如美国诗人罗伯特·佛罗斯特(RobertFrost)就说:“诗就是翻译中丢掉的东西”,T. S. 艾略特(T. s. Eliot)也表达过“诗歌不可译”之类的话。但对于绝大部分当代诗人来说,他们任务并非以此为借口对诗歌翻译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恰恰相反,能被翻译的诗歌虽然不能说全是优秀的诗歌,至少也是有其独特价值的诗歌。事实上,根据笔者查阅资料的经验和印象,优秀的诗人诗作得到的翻译机会往往也最多,海外的研究评论也呈现同样的特点。一般的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一系列问题来判断一个诗人的海外影响力:有无诗歌翻译?翻译了多少诗歌?有无个人专集?有无海外评论?有无重译?肯定的回答越多,其国际影响力也相对越大。比如北岛和顾城,我们就会发现,他们不但有个人专集,并且不止一部,海外评论不仅数量庞大,并且有专门博士论文的研究,作品的重译程度也较高。当然,这只是非常简单的一种直观判断,并不存在严密的逻辑合理性,但它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观察方式。
    三、诗歌翻译的“丢失”与“找回”
    
阅读了北岛、顾城、翟永明等人部分诗歌的原文和译文,我对诗歌的翻译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对于诗歌我是一个外行,一直心存敬畏却保持着一定距离的喜爱;对于文学翻译及其效果,我也存在着强烈的困惑和了解的欲望。在这两个因素的诱导下,我渐渐有了体验诗歌翻译的想法。具体的探讨诗歌翻译显然已经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只是出于一种好奇心和喜爱,我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诗歌的原文与译文。因为至少在读者的层面,我有充分的解读权力。首先让我们来阅读一首英文原诗:
    The Door in the Dark
    In going from room to room in the dark,
    I reached out blindly to save my face,
    But neglected, however lightly, to lace
    My fingers and close my arms in an arc.
    A slim door got in past my guard,
    And hit me a blow in the head so hard
    I had my native simile jarred.
    So people and things don't pair any more
    With what they used to pair with before.
    这首诗就是宣称“诗就是翻译中丢掉的东西”的美国诗人罗伯特·佛罗斯特(Robert Frost)的作品。我没有找到中译文,也不打算找,我想努力排除所有的“影响”,仅仅从读者和“诗”的关系出发,用我有限的英语能力去理解这首诗带给我的所有理解和误读。第一遍读下来,我觉得连意思也没有完全弄明白,更不用说领会“诗意”了。我不确定那些母语为外语的汉学家读中文诗能否一次性地感受到诗中的味道,我决定反复咀嚼一下这首诗,慢慢地重读并感受诗句带给我的所有直观印象。第一行让我产生了一个人在黑暗中穿梭在不同房间的印象,第二行中“我”伸出手去保护我的脸,前一行中模糊的影子现在化为一个关于手和脸的明晰动作。第三行充满了转折的味道,在很短的句子里用了“but”(但是,除什么以外,只)、“however”(然而,不管怎样),“to”(这里表方向、目的)三个非实意词,和第四行联系在一起描述了“我”收紧指头和胳膊的动作,但这个动作的意义我却并不完全明白。第五、六、七三行描述了一扇门重重地敲击了“我”的头及感受,但“I had my native simile jarred”这句给造成了很大的理解障碍,每个词的意思都明白,合在一起后就不知所云了。最后两行是关于人与物的一个结论。以上是我再次细读后的印象,初步理清了大致的逻辑意思,仍有一些细节没有理解,也没有强烈的“诗意”。至于诗的节奏和韵律,从每句的结尾词语的发音可以感受到,它有类似中国诗歌的押韵,至于这种韵律的美,很抱歉,我不能体会到更多。我决定把它翻译成中文,在翻译的过程中加深对它的体会。
    黑暗中的房门
    从一间屋走到另一间屋,在黑暗中
    我盲目的伸手保护脸
    然而无用,不论多么轻柔地
    把手指和胳膊收紧成弧形
    一扇薄门穿过我的防线
    给我的头重重敲击
    我原有的想法逆转
    人与物不再成对
    一如他们曾经如此般配
    翻译的过程其实也是对诗歌加深理解和体会的过程,翻译结束的同时也意味着我对这首诗欣赏的暂时终结。这首诗的汉译我只能以意思为主,尽量地兼顾韵尾。现在我读到了一个黑暗中小心翼翼保护自己脸的人,最终还是被一扇瘦门击打中头部的故事。诗歌的语言并不显得多么奇特,写法和观念也不见得多么新颖,但诗人可能把一种复杂的想法用简单的形式表现了出来,我本人比较喜欢这种大巧若拙,了然无痕的方式。诗里的故事渗透出一点小小的幽默,幽默中还要体现出某种哲理的尝试。“我”没有被击打得眼冒金星,反而似乎因为撞击开了“天窗”,大彻大悟出一番道理来。在我看来,这道理的领悟和它的情节又生成了一层幽默,带着点反讽的意味。也许这并非诗人本意,但“诗到语言为止”,诗人已死,谁说都算。从隐喻的角度讲,这首诗当然并非表面那么单纯,“黑暗”“门”和“我”构成了一种关系,这种关系也绝非仅仅是“攻击”和“保护”以及随后的“调整”,如果和人生经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就会感觉到原来笨拙可笑的小诗一下变成锋利机敏的楔子,让微笑变得有点苦咸起来。再来看由Gordon T. Osing和De-An wu Swihart翻译的顾城诗:
    远和近Far and Near
    你You,
    一会看我you look at me one moment
    一会看云and at clouds the next
    我觉得I feel
    你看我时很远when you're looking at me,
    you're far away,
    你看云时很近but when you're looking at
    the clouds, how could we
    be nearer!
    我很喜欢顾城的这首诗,主要的理由也是因为它几乎用最简单的语言和方式表达出了丰富的诗意。从语言上讲,我对它的诗意一下子就可以捕捉到,全诗当中没有出现一个抽象难懂的字词,全是那种小学一年级学生就能认全甚至明白意思的词句。这一点和上文中佛罗斯特的完全不同,尽管那首诗也并不抽象,但用词显然要比顾城的复杂一些。两首诗的节奏从原文来感觉,顾城要更好一些。顾城的诗在形式上有一种“一、二、三”的递进感,而在意义上“你”“我”“云”“远”“近”“看”六个字构成了丰富的互动、交织、扩展、加深的能力,词语具有了强烈“繁殖意义”的能力,从而极大地拓展了诗意空间,这首诗的意象效果和诗句功能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英译基本上准确地捕捉了原诗的意思,但几乎失去了原诗的节奏,读起来也有点啰嗦。比如开头“you, you look at me one moment, and at clouds the next”,英语死板地在“一会看我”前不得不再加另一个“you”来作为两句的主语,比起中文语法的魅力就差远了。中文“一会看我,一会看云”和“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这种对仗的句式产生的特殊修辞效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会加强我们的审美感受,但英译则几乎丧失了这种美丽的传统。中文的“重复”也让人在节奏和感觉上觉得很舒服,而英译诗在失去对仗效果的同时,这种重复迭唱的效果也没有了,形式的意义(如中国传统文化底蕴隐含的特殊诗意)就这样在翻译中流失了。英译诗“you look at me one moment, and at clouds the next”,虽然在意思没什么问题,但在形式和节奏上毫无美感,和原诗比起来,就像美女和美女相片的关系。“when you're looking at me, you're far away, but when you're looking at the clouds, how could we be nearer”,这两句除了前面提到的问题外,“how could we be nearer”一句增加了太多的情感色彩,而原诗的情感其实是非常平静的,甚至没有表现出情感的倾向性,就像一架精密的天平,体现了高超的平衡艺术。最后的结论是,这首诗的翻译在我看来并不是很好。而我的结论似乎从某种程度上映证了佛罗斯特的判断。我不知道一个喜爱佛罗斯特诗歌懂中文的英语母语者,会如何评论我对佛罗斯特那首诗的翻译,很有可能他也会指责我破坏了原诗的某些美妙。
    通过以上这两首诗的举例,我们发现翻译最大的风险与挑战是:它要在另外一种语言和文化中重建并竭尽所能地接近于原作的风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由于两种语言及其背后的文化传统在许多方面,并不能实现完全对应的“无缝结合”,因此总会“流失”掉一些东西。翻译中容易流失的东西主要是:节奏、形式(及其意义)、语感、口气、意象内涵、文化积淀等等,而不容易丢掉的东西往往是词意关系相对明确的词语、思路、情节、事实、基本意思等“硬件”。要命的在于,有些“流失”掉的东西也许正是诗歌中更重要、美妙、特殊的所在,是某个民族传统中根本无法复制的文化积淀。优秀的翻译只是取了两个民族文化相通的最大公约数而已,而失去的那一部分也并不仅仅依靠掌握其他民族的语言就能全部找回来。掌握了语言,却因为没有长期的文化浸淫,在理解的敏感度和准确度方面仍然会出现许多问题。但作为一种补偿,异域文化的碰撞和误读也会为双方带来意想不到的新启示,而这正是所有艺术都需要的创新力。因此,根本不需要惧怕翻译会失去什么,因为我们得到的可能会更多。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大概能更好地理解顾彬批评中国当代文学的合理和不足之处,同时作为翻译家和作家的顾彬,他强调了翻译中流失的东西,因此总拿当代作家不懂外语来说事,却没有强调由于误读带来的启迪也许并不比流失的价值小。对于个人来说,多掌握外语肯定不会是什么坏事,但就文学的创造力来说,只要阅读能给他启发,即使是因为误解而产生的创新也仍然是一种肯定的价值,并且是属于个人的独创,还有可能演化为民族和人类的新财富。就我读到的几首中国古典诗歌的译诗而言,我觉得它们显然流失了许多,但有材料表明正是这种甚至有点拙劣的翻译却启发了不少外国现代诗人的灵感。他们并不懂中文,但一样因为误读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创作灵感,并最终创造出自己的风格和技巧。所以说,真正的创造才是“找回”所有流失并加倍获益的途径,创造面前,没有是非。
    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翻译让我想起了中外人类起源的传说,《圣经》里有巴别塔通天的故事,《淮南子》里讲述了女娲补天的神话。在同样的天空下,人类却孕育出不同的语言和文明。虽然语言和文化的不同给我造成了许多交流的不便,但灿烂的文明和独异的经验却依然可以通过交流缓慢地完成人类共同的想象与诉说。尽管人类被不同的语言和文明所区分,我们却相信现代人正在进行的中西文化交流,就是在延续和创造巴别塔上补天的新神话。也许我应该用自己创作的一首诗来结束对中外诗歌翻译的理解:
    巴别塔·补天
    巴别塔上的人们
    打着手势补天
    用女娲撒下的彩石
    建造一艘大船驶过
    泥泞大地藤条
    划下许多沟界
    禁果少了根肋骨却
    沾满了泥巴
    那些孩子
    只轻轻一咬
    到处弥漫起泥香和果味。


    注释:
    

    ①《圣经·旧约·创世记》,第11章1—9节。
    ②路易·艾黎(1897生),新西兰人,1927年来中国后长期居住,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奋斗了整整六十年。
    ③杨炼个人网站:http://www. yanglian. net/, 其中提供详细的个人海外作品信息,可供研究者参考。
    ④Bei Dao's Poetry: Revel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1, 2 (1985): 225-52; Quest and Confrontation: The Poetic and Fictional Voices of Bei Dao/Zhao Zhenkai, Vagar till Kina: Goran Malmqvist 60 ar, Orientaliska studier, 1984: 49-50; Cooperate, Suzette Cooke, Two Stories by Zhao Zhenkai: The Poetry and Fiction of Bei Dao/Zhao Zhenkai, Renditions 19/20 (1983): 122-124.
    ⑤Ideology and Conflicts in Bei Dao's Poetry,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9, 2 (1996): 369-86; Translating Bei Dao: Translatability as Reading and Critique, Babel (欧洲国际翻译联盟的官方杂志)44, 4 (1999): 289-303; Unreal Images: Bei Dao's Dialogue with the Real, Concentric: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32, 1 (Jan. 2006): 197-218; Paradox and Meaning in Bei Dao's Poetry, positions: east asia cultures critique 15, 1 (Spring 2007 ): 113-36.
    ⑥其他如: Maghiel van Crevel (柯雷) Language Shattered (1996); Gregory Lee's Dai Wangshu: The Life and Poetry of a Chinese Modernist (1989) ; Lloyd Haft's Pien Chih-lin: A Study in Modern Chinese Poetry (1983); Dominic Cheng's Feng Chih (1979).
    ⑦Exile: Yang Lian, Wang Jiaxin and Bei Dao, 见Chinese Poetry in Times of Mind, Mayhem and Money, Leiden: Brill, 2008, 137-186; Dystopian Warning: Zhao Zhenkai's No. 13 Happiness St.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25, 1 (1990): 57-66.
    ⑧Dead in Exile: The Life and Death of Gu Cheng and Xie Ye, China Information 11, 4 (Spring 1997): 126-48; Gu Cheng's Novel Ying'er and the Bible,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5, 1 (1996); The Ghost Enters the City: Gu Cheng's Metamorphosis in the 'New World.', Christopher Lupke, edi, New Perspectives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ry, NY, Palgrave MacmilIan, 2008, 123-143.
    ⑨Gu Cheng's Ying'er: A Journey to the West, MCL 10, 1 (1998): 135-148; Annihilation of the Self in Exile: Gu Cheng's Ying'er (1993). Interlitterraria (Tartu, Estonia) 3 (1998): 200-215; Nameless Flowers': The Role of Nature in Gu Cheng's Poetry and in His Narrative Prose Ying' er, In Findeison and Gassmann, eds., Autumn Floods: Essays in Honour of Marian Galik. Bern: Peter Lang, 1997, 431-46; The Death of Natural Man: Culture Versus Nature in Gu Cheng, In Graham Squires ed.,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A Selection of Papers Presented at Inter-Cultural Studies 98. Newcastle: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1999: 66-79.
    ⑩Desire and Masculinity at the Margins in Gu Cheng's Ying'er, Kam Louie & Morris Low, edi, Asian Masculinities: The Meaning and Practice of Manhood in China and Japan. NY, London: Routledge Curzon, 2003; Premonition in Poetry: Elements of Gu Cheng's Menglong Aesthetic, Journal of the Oriental Society of Australia 22-23 (1990-91): 133-45; The Unbearable Heaviness of Being: Gender, Sexuality and Insanity in Gu Cheng and Xie Ye's Ying'er,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9 (1996): 399-415; Notes Toward a Nomad Subjectivity: The Poetics of Gu Cheng (1956-1993); Social Semiotics 9, 1 (1999): 49-66; The Forces of Production: Symmetry and the Imagination in the Early Poetry of Gu Cheng,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13, 2 (Fall 2001): 134-71.
    (11)Renditions, 52:92-119; Atlanta Review, xiv, 2 (Spring/Summer 2008): 70-72.
    (12)In Christopher Lupke ed., New Perspectives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r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7, 105-120; Full Tilt 3 (Summer 2008).
    (13)Building a White Tower at Night: Zhai Yongming's Poetry, World Literature Today 73, 3 (1999): 409-416; Zhai Yongming, In Lily Lee, ed,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Women: The Twentieth Century, 1912-2000. Armonk, NY: ME Sharpe, 2003, 672-678; Zhai Yongming's 'Woman' -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Its Intertextual Relations with the Poetry of Sylvia Plath, 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 in Chinese 5, 2 (2002): 109-30.
    (14)Xi Chuan's 'Salute': Avante-Garde Poetry in a Changing China;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11, 2, (1999); Fringe Poetry, But Not Prose: Works by Xi Chuan and Yu Jian; 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 in Chinese, 3, 2, (2000); Mind Over Matter: On Xi Chuan's Poetry, The Drunken Boat, 2006 (spring & summer). Not at Face Value: Xi Chuan's Explicit Poetics, van Crevel, Maghiel, 见Chinese Poetry in Times of Mind, Mayhem and Money, Leiden: Brill, 2008.

 

责任编辑:张雨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