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论家周良沛先生说,贺敬之“诗的形式,是接近‘七月诗派’那种在三十年代由艾青等开拓成为朴素、自然、明朗,接近人民的苦难和斗争的磨练的歌声”。 我曾在旧书市场以一摞五十年代的旧刊,从书友手中换得《并没有冬天》。这是贺敬之早期的一部重要诗集,列胡风主编的《七月诗丛》第二辑。这一辑共六种,其他还有牛汉的《彩色的生活》,绿原的《集合》,化铁的《暴雷雨岸然轰轰而至》,孙钿的《望远镜》。这辑《七月诗丛》的版式与第一辑不同,是小小的六十四开本右翻式的,解放前已排版打好纸型,却没有出版方敢承印。直到解放后的一九五一年九月,才在上海由泥土社出版。当我第一次捧读贺敬之的《并没有冬天》,那种惊喜与激动是难以言表的。诗集共收入作者从一九四○年五月至一九四二年一月创怍的二十七首诗歌,分上下两集,上集“跃进”计十四首诗,下集“乡音”计十三首诗。 贺敬之投奔延安,一心想报考鲁迅艺术学院。时任鲁艺文学系主任的何其芳看了他的诗后,认为这些写作农村题材的诗,真切感人,是“五四”以来不多见的。他还向周扬作了推荐。胡风当初读到贺敬之的这些诗,就对这位少年清新不俗的诗风颇为喜欢。两人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初,才取得直接联系。后来胡风在给贺敬之的信中说:“你反映农村的诗,别人很少能写得这样,这使我想起普希金和涅克拉索夫。” 贺敬之早期的诗作,明显受到艾青、田间的影响。他读过艾青的诗并曾专门登门请教。在投奔“延安的路上,我确是怀揣着并默诵着田间的诗集《呈在大风沙里奔走的岗位们》,几十年里,他的诗从来就是我所关心和学习的重要对象”。这是贺敬之为《田间诗文集》所写前言中的话。贺敬之与“七月诗派”诗人天蓝过从甚密。另一诗人阿垅曾写《〈白毛女〉片论》,给予高度评价。同样是“七月诗派”诗人徐放在主编《现实诗丛》时,曾推出贺敬之第一部诗集《笑》。“七月诗派”诗人杜谷、鲁煤、罗飞等都认为“把贺敬之作为‘七月诗派’看待,他也是比较优秀的一个”。贺敬之与“七月诗派”有着较多联系,并得到了他们的肯定。在他《跃进》组诗中,如“猎人跃进在深处/猎枪是贪婪的火蛇/吐着爆炸的火舌”(《夜》);“马群/粗重的呼吸/豆料和烟草的气息/膨胀在夜的胸膛”(《马车》)。这样的诗风,是典型的“七月诗派”。尽管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抒情方式,但基调同属一个流派。甚至贺敬之在五十年代创作的政治抒情诗《放声歌唱》,与胡风同期《时间开始了》的诗风也甚为接近。这主观抒情的写作技巧,正是“七月诗派”诗人一贯坚持的核心理念。“七月诗派”的另一诗人鲁煤,当年读了这些诗后,竭力怂恿作者整理出来,交胡风编入《七月诗丛》。在《并没有冬天》中,创作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的这些诗作,努力把新诗的美学价值与严酷的社会现实、苦难人生相结合。这些诗的风格,就是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七月诗派”创作风格。 然而,一九五五年一场反“胡风反革命集团”运动,也把贺敬之卷入旋涡。他被审查了近一年时间,被追查与胡风集团的交往细节。他的作品,尤其是《并没有冬天》中的那些描写乡村的诗歌,受到无情批判,说“是与胡风思想有着某种契合的一致性”。 在北京三里河贺敬之的寓所,我们有过一次愉快、轻松的访谈。我将《并没有冬天》呈他题签留念,并直言不讳地表示,很喜欢其中的一些诗。年逾八六高龄的贺老笑笑说:“是啊,也有研究者提出,假如沿着那时的路子写下去,可能会更好些。其实,无论是早期诗歌还是建国后的创作,我都没有后悔过,这是个人的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
责任编辑:张雨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