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在比较中逐步建立起属于我们自己的文艺理论学术与话语体系。中西文论关键词比较的最终目的,必将是建构属于我们自己的文艺理论话语体系,这既是现实和时代的需要,同时也是中西文论关键词比较研究的必有之意和必然结果。《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5]《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更是强调,“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6]由此来看,现实给我们提供了创造理论的机遇,时代给我们提供了理论创造的条件,“中西文论关键词比较”就是基于当代我国文论发展的基本现实而提出来的。一方面,我们从西方引进了大量的理论,这些理论在国内大都有比较多的研究,大家对这些理论比较熟悉,有些甚至也被尝试性地用来解决我们自己的理论问题,当然还存在很多问题,等待清理;另一方面,我国古代文论正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从中国古代文论中寻找解释中国当代问题的理论资源,已成为当代学界的基本共识,这方面的工作正在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关键词为切入点,将西方文论与中国文论进行比较辨析,以期发现其在不同理论语境中的异同,发掘它们在当代文艺理论话语中的有效性,就为创建具有现实针对性的当代我国文艺理论话语新体系准备的条件。正如在“中西文论关键词比较”一次启动会议上,张江教授所指出的:“做这件工作的目标就是要提出新的文艺理论话语体系,提出有标识性意义的概念。”(来自会议记录)当然,也如张江教授所估测的,这样的工作可能要做几年。但不管怎么说,有了开始,努力地走下去,那个我们所期待的建立我国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目标终究会到来。 “要推出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就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实践的观点、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7]习近平非常强调中国的方法和中国的实际,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东西,只有把自己的东西做好了,才是对世界的真正贡献。“中西文论关键词比较”从一开始就是这样定位的,也将沿着这一目标前行,我们期待这一研究,将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引向一个能为当代中国文艺服务,也能为世界文艺提供思想创造的突围之路。 注释: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5月版,第15页。 [2]丁国旗:《当代西方文论作为一种知识还是一种理论》,《学术研究》2016年第4期。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7月版,第13页。 [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5月版,第24页。 [5]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10月版,第2页。 [6]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5月版,第8页。 [7]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5月版,第19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