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在审美之外,必须追问诚与真、知与善的问题。文学与人民的关联在于实践之中,而非纯然的修辞和技术领域,而实践的核心则是实事求是、因应顺变,这就要求将文学的审美性、社会性、时代性和行动性结合起来。 在我们的时代,“文学”与“人民”的形象和意义因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了巨大变迁,我们再也不能用一种无所用心、习焉不察的方式来抽象谈论“文学”与“人民”那不言自明的内涵了。我们必须立足已经发展了的现实,实事求是地重新认识“人民”与“文学”。 关于现代意义上的文学与人民的关系仅就其发生发展的20世纪而言,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从“新民”到“立人”,从“国民性”批判到“劳工神圣”的发现,在晚清到新文化运动转型当中,先进知识分子提出的人道主义、个人主义的文学,包括平民文学、庶民文学这一系列的主张,有一个逐渐从无意识的一盘散沙之民到具有自觉性的个人、国民,从精英的个人到眼光向下的普罗大众的观念转化过程。关于人民与文学的内容,涉及到怎么样把一个“沙聚之邦”塑造成一个“人国”的乌托邦愿景。这种“国民的”、“平民的”、“人的文学”观念里面,有着17世纪以来西方启蒙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思想背景,这个背景强调的文学倾向是个人的、审美的、独立的、自主性和自由、民主、科学等带有普适性的价值观。我们通过它们所强调的内容,可以称其为普世化的人本主义文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