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作为文学大家族中的一个门类,它以真实、直观、集中、理性、快速、大视野、大信息量以及文学特有的感染力,成为文学题材中的生力军、突击队,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几种文学体裁中的特种部队,因为当我们面临重大的、尤其是突发性的社会事件或新涌现的典型人物,以及对转型期社会变革和历史进程的记录,报告文学从来都没有缺席,并且一直走在其他文学体裁创作的前面。毫无疑问,报告文学的这种功能,不仅其他的文体所难以替代,而且其他文体也难以企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报告文学创作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紧跟中华民族追寻中国梦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一方面深情回望历史,另一方面浓墨重彩讴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不忘初心,不忘当初中国共产党人为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独立、民主、自由、富强与复兴,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的苦难历程,此类题材的代表作品有王树增的《解放战争》,李延国、李庆华的《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人不能忘却的记忆》,程雪莉的《寻找平山团》,高建国的《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舟扬帆、刘鹏艳《赤澜1929——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等等。 也有作品勾连起历史与现实。其中的代表作品有张胜友、徐锋的《百年潮·中国梦》,李春雷的《赶考——西柏坡感思》,王宏甲、刘建的《农民——中国一户农民的百年小康梦》等,这些作品既回望历史,又关注现实。回望历史,是为了不忘初心;关注现实,是为了肩负起时代的责任与使命,激励中华女儿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力前行。 五年来,伴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报告文学更是吹响着时代的号角,满怀激情、浓墨重彩地讴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像杨雄描写中国高铁迅猛发展的《中国速度》,陈新描写中国探月工程的《嫦娥揽月》,龙盛辉、曾凡解的《决战崛起——中国超算强国之路》,许晨的《第四极——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陈廷一描写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勇攀科学高峰的《中国之蒿》, 朱晓军、杨丽萍描写快递业快速发展的《快递中国》,还有即将发表在《北京文学》的陈芳、余晓洁反映近年来中国科技迅猛发展的报告文学《中国创新之问》等等,不胜枚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