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伟大与卑微——当下文学书写英雄的两种可能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张晓琴 参加讨论

    任何时代都需要英雄,文学中也需要英雄形象,英雄的精神是社会发展中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这种力量不仅来自那些自古至今公认的英雄,同样来自卑微的英雄。
    提起英雄,我们会想到远古神话与英雄史诗中开天辟地的巨人、古典名著中降妖除魔的精魂、为拯救百姓无所畏惧的赤子。当然,也会想到十七年文学中的为了正义血战的诸多人物。这些形象往往是伟大的、崇高的,然而,他们身上的英雄性往往盖过了人性。今天,提到英雄形象时,大家想到的更多的是电影中的英雄形象,这当然与当下的媒体传播等因素有关,但同时也让人思考,当下文学作品究竟塑造了多少英雄形象,而他们中成功的又何在?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当下并不是战争年代,这样的时代历史特点提供了当下文学中的英雄的多种可能。
    一种自然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他们伟大而崇高,他们的生命中不可避免地遭遇战争、灾难、疾病等事件,在危难时刻,他们拯救人类或祖国与民族,历尽千难万险,最终取得胜利。英雄本人或有牺牲,但他们所代表的正义不灭。任何时代,对传统意义上的英雄都是需要的,当下也不例外。当代文学在塑造这一类英雄时应当避免个人英雄主义的泛滥,不仅要强调英雄形象的英雄性,也不能忽略其人性。当代文学中集中塑造英雄形象的时期当属十七年文学,今天,提到当代文学中的英雄形象时不得不想到十七年文学中的英雄,如只身入虎穴的杨子荣、不屈斗争的江姐等。以至于许多人在看最近热映的电影《战狼2》时,看到冷锋只身前往华资工厂时想到杨子荣,看到他在片末手执红旗穿过战区时,想到《红日》结尾处登上孟良崮高峰的英雄战士们高擎鲜艳的红旗的情景。虽然那个年代的英雄中也有性格鲜明并较为完满的形象,比如《红日》中优缺点都很明显的沈振新、石东根,但总体看来,那个年代的英雄往往是英雄性大于人性。比如《保卫延安》中写到英雄时如是说:“人面对他们,还有什么个人打算,那会羞愧而死!”这样的英雄其实并不丰满。英雄也是人,他们既要有英雄性,也要有人性。新时期的英雄中,最丰满的恰恰是如余占鳌这样的形象。说到莫言笔下的人物形象,自然想到《生死疲劳》中的蓝脸,这个人物不能算作血战沙场的英雄,但他却以一己之力与整个荒谬的时代对抗,换个角度看,是普通甚至卑微的英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