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承传与再造的难关 文学的继承与发展实质上是文学经典的继承与发展。因为经典代表着文学的思想和艺术高度,在经典中蕴藏着永不枯竭的艺术规律和创作经验。文学史是一条奔涌不息的河流,但它会有高潮期,也会有低潮期。当文学史出现高潮期的时候,一定是当时的那一代作家,在生活、思想和艺术上有着深厚的积累并得到了充分的释放;文学经典的承传和变革,具备了天时地利的良好生态。而当文学史出现低潮期的时候,也必然是当时的作家面临着什么困难和问题,文学经典的承传遇到了某种阻碍。因此,文学历史的发展,与此时几代作家的生存状况,与文学经典的生态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文学史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条壮阔而驳杂的巨流。我们面对的文学传统,或者说文学资源,已然有四五种之多。第一种是以“五四”现代启蒙思想为旗帜的现代文学传统;第二种是多变、多元但深受意识形态支配的当代文学传统;第三种是中国古典文学传统,这一资源是丰富、纯正、精微的,但由于我们对古典传统的继承倡导不力,也由于几代作家古典文学修养的薄弱,我们在汲纳和弘扬古典文学的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方面欠账太多,严重制约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生长和发展;第四种是西方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第五种是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传统。西方现代派文学已有一百余年,后现代派文学也有半个世纪,它在西方社会已经成为影响深远的文学主潮。中国作家从“五四”时期到现在,不断地借鉴和创造性地运用现代派和后现代派的思想艺术精华,产生了众多的优秀作家和作品,有的已经成为文学经典。表现当下时代的社会和人物,格外需要借助现代派和后现代派文学,但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引进”和“对话”潮流却不断衰弱,这是值得注意的文学现象。面对错综复杂的文学传统和资源,当前的文坛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是,一些作家认为新时期文学到今天走过了40年历程,我们把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轮番使用了一番,现在要回到本土的、写实的基点上,从而丧失了回到经典、开创新潮的激情与探索。部分中老年作家多取这样的姿态。另一种是,某些作家认为文学传统太沉重、太复杂,我们承受不了;从自己的体验和内心写起,自由自在,方便而好玩,不也是一种文学创新吗?他们缺乏文学经典的积淀,也没有再造经典的“野心”。有些年轻作家大抵是这样的倾向。从这些倾向中可以看到,文学经典地位的下降,文学经典精神的流失。 作家队伍的格局和构成,是决定一个时代文学态势和高度的直接因素。当下的文坛,活跃着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五代作家的身影。现在,四十年代、五十年代的作家逐渐从中心移向边缘,但依然是文坛的重要力量,起着“压舱石”的作用。他们经历了从“文革”到新时期的历史巨变和文学的“复兴”,在生活、思想和艺术上有着丰厚的积淀,共造了新时期文学的“高峰”。这两代作家的艺术生命是最长的,有着浓厚的文学经典情结,他们创作的众多文学作品,有的已进入文学经典序列。这两代作家在思想和艺术上有诸多旧时代的痕迹,同今天市场化、世俗化社会逐渐拉开了距离。六十年代的作家是处在时代夹缝中的一代作家。他们经历过“文革”,但记忆并不清晰;他们遭遇了改革开放,却没有深入进去。他们的青少年时代是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转型,伴随着文学的潮涨潮落度过的。独特的社会和文学经历,使他们多了一种怀疑和探求的精神,多了一种叛逆和创新的追求。他们尊重、研习文学经典,却更渴望着拓展和创造。现在这一代人已经走向文坛的中心地带,自觉地承担起了他们的历史使命。“70后”、“80后”的作家,已成为文坛的中坚力量。他们生活、成长在一个物质丰富、文化多元,但却充满了骚动、挑战的时代。他们不管是出生在农村、还是城市,求学、就业、在城市成家立业,成为他们共同的人生道路。他们从事着各种各样的职业,文学往往是一种业余爱好、精神消遣。把文学作为事业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大众文化、网络文学,文学经典并不陌生,却难以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共鸣。他们的写作是率性的、自我的,与传统的文学经典写作很不相同。“90后”作家近年来崭露头角,他们的写作比“80后”作家更市场化、模式化,还处在探索和成长时期。新时期文学之前,10年一代作家,一代作家就是一种风貌,代际分明。九十年代之后,由于社会形态的相对稳定,作家的代际界限已不明显,因此“70—90后”的作家,创作上呈现出更多的趋同特征,只有仔细辨析才能区分开来。但在对文学经典的态度和承传上,五六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的作家,有着很大的差异。 文学的现在属于青年,文学的未来系于青年。因而,文坛、社会都把关注、研究、扶植年轻作家,当作一个重要任务。人们已经认识到,只有“70后”、“80后”乃至“90后”作家,才能真正写出当下的市场经济社会以及各种人物,展示出现实生活的情状与脉动来。他们思想自由、感情细腻,文化素养较高、艺术感觉敏锐,是十分纯粹的一代作家。他们的作品,故事情节逼真、自然,思想情感含蓄、低调,叙事方法雅致、纯熟,充分显示了一代作家的优势和个性。但是,人们也深切感受到,这一代作家创作存在的局限和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往往是疏离、扬弃文学经典而造成的。譬如人生经历简单,生活领域狭窄,导致了作品世界的空虚,内涵的清浅。譬如文学修养薄弱,经典艺术经验匮乏,以致使一些作家在创作中,无规可依,只能信马由缰、自由抒发,背离了文学的基本规律和写法。譬如他们不再把文学当作一种神圣的事业,放弃了对艺术创新的追求。面对现实生活的严峻复杂,面对文学传统的高深枯燥,他们往往会从叛逆转向“乖顺”,在创作上走向随波逐流、迎合读者的平庸之路。我们并不否认年轻作家创作上的优势和个性,但这些问题确实阻碍着他们的成长和强大。 在文学经典的承传与再造之间,是一个幽峻的难关。承传经典的目的,绝不是为了邯郸学步,而是为了超越前人,再造新的经典。从承传到再造,作家需要老老实实地阅读、研习经典,从中把握艺术规律和经验;还需要了解、知晓现实社会和广大读者的需求,对经典规律和经验进行创造性改造;也需要对各种文学主义和流派的创作方法和表现形式,进行“打碎重建”,进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叙事模式和方式。这是一个“百炼钢化成绕指柔”的艰难过程,没有一种淡泊明志、勇猛精进的精神是难以实现的。今天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转型时代,社会和民众需要新的经典文学,提升文化、照亮精神。尽管当下的文学有挑战、有危机,但我们对文学对作家,依然怀抱希望和信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