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译介是在从“西学东渐”到“东学西渐”语境转变中衍生出的新事物,具有“临界性”。其发展过程中蕴含着两股力量,即“西学东渐”惯性思维的束缚和“东学西渐”新兴力量的“破茧而出”,它们相互碰撞、角力、融合。刚开始是前者力量远大于后者,但随着后者实力的增强和全球化语境的影响,中西文学的平等对话是未来的发展之势。因此,中国文学译介可分为原本的国内“生产”与“选择”和译本的异域“生产”与“接受”两个阶段,其中每个阶段各由三种力量构成。 第一阶段由政府、大学和产业协同合作,负责建立中国文学译介的最佳文本库。中国文学作品数量庞大,不可能全部进行译介,而一些汉学家囿于文化的差异和有限的精力也无法全权负责译介的选材,所以文本初始选材必须在本土语境中完成。这一阶段要警惕出现两个关键性的偏差。第一,若是政府起绝对主导作用,包办大学与产业的部分功能,就可能导致后两者发展动力不足。第二,若三者边界意识过强,分离度过高,则可能会影响领域之间的交叉。需要强调的是,现阶段的中国文学译介必须最大程度地争取政府的参与和支持,以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关键问题在于,政府如何在宏观把握文学译介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完成从主导者向协调者的角色转换。 第二阶段需要将所选文本推向异域的三类主要受众,即以把关人、书评人和译者为代表的受众群、教育系统受众群和译本出版发行的产业受众群。理想状态下这三类群体应该可以同时接触最佳文本库,并由目标语为母语的双语专业人士根据不同的审美和选材目的对其进行再筛选。各方二次筛选后的重合文本即是具有世界性阅读潜力的中国文学作品。它们既符合文学专业人士的鉴赏要求,又适合教育系统内的教学和研究,还能为出版产业实现盈利,兼顾了专业读者和大众读者的双重需求。所以,中国文学最佳文本库走向异域需要建立双向交流模式,既要“走出去”,主动把文本库推向异域,又要“请进来”,把三类受众中的专业人士邀请到国内,使其有机会充分接触中国优秀文学作品。中国文学译介只有在多方力量共同合作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打开海外市场,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