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雷最值得称道的成就是,采用社会调查与文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推进了曹学研究。如南京有个地名叫大行宫,这里曾是康熙皇帝与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居住过的行宫。它最初实际上是曹寅利用江宁织造府扩建而成的。吴新雷在方志中发现有不少这方面的记载,如《嘉庆江宁府志》卷十二《建置》称:“江宁行宫,在江宁府治利济巷大街,向为织造廨署,圣祖南巡时,即驻跸于此。”吴新雷还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考明了曹寅时代江宁织造府的地理位置与内部结构。甚至画出了《江宁织造府、织造局遗址示意图》,并从乾隆年间编印的《钦定南巡盛典》中找到了一幅“由南京织造府扩建的南京行宫图”(题目为吴新雷所拟)。两相对照,当年的江南织造府及据此扩建的行宫的地理位置与内部结构就一目了然了。今将其《江宁织造府西园的新发现》一文中涉及现场察勘部分录之如下:“1984年8月17日,南京市幼儿教育馆在大行宫小学东南角破土动工,当地基开挖到1.4米深处时,底下忽然露出一垄完整的假山石基和一些玲珑剔透的太湖石。为此,南京市和玄武区文管会邀请了季士家、韩品峥、吴新雷和潘谷西等专家一起到现场察勘,出土了一批文物,进一步确定了织造府西花园遗址的范围。”而织造府及其西花园就是曹雪芹当年的活动场所,对我们研究曹寅、曹雪芹以及《红楼梦》非常重要。 再如,清人袁枚《随园诗话》称:“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中有所谓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吴新雷复采取实地调查与文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弄清了随园遗址的所在位置,一方面又弄清了大观园与随园的关系。他在《随园与大观园的关系》一文中指出:“随园遗址在今南京市广州路两侧,东起干河沿(南京大学广州路口)、青岛路,西至随家仓、乌龙潭,而以小仓山为中心。”他还画了《随园遗址示意图》,该图让人对随园遗址了如指掌。作者还依据陈诒绂《金陵园墅志》,指出曹家所谓大观园源自明末吴应箕开创的吴氏园,复依据隋赫德《细查曹頫房地产及家人情形折》,指出该园在曹家被抄家后为隋赫德所有,遂名随园。之后,随园复为袁枚所有。今亦将其实地察勘部分录之如下:“我又作了实地察勘,得知乌龙潭东首属随园的一部分已淤为平地,现为南京市胸腔医院和乌龙潭公园盖造了楼房。但自袁枚墓至乌龙潭的地名仍称‘随家仓’。袁枚墓位于小仓山南岭,其西麓即为乌龙潭。”吴新雷的研究表明,《红楼梦》中所谓“大观园”确实在南京存在过,曹家被抄家后更名为随园。随园遗址虽已不存,但是考察一下原随园所在地小仓山、五台山,以及乌龙潭公园的地形地貌与地理位置,对我们理解《红楼梦》所描写的“大观园”还是有帮助的。 此外,《红楼梦》中所描写的一些社会生活内容,通过对曹雪芹江南家世的考察,也能得到印证。如《红楼梦》第十五回《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中写道:“原来这铁槛寺原是宁、荣二公当日修造,现今还是有香火地亩布施,以备京中老了人口,在此便宜寄放。”又说,“原来这馒头庵就是水月寺,因他庵内作的馒头好,就出了这个浑号,离铁槛寺不远。”可见贾家与寺庙也有联系,甚至有家庙。而1975年初,南京博物院在南京香林寺遗址发现了该寺庙产碑,碑文记载:“前织造部堂曹大人买施秣陵关田二百七十余亩,和州田地一百五十余亩。”吴新雷通过走访与实地考察,并结合文献调查,断定该施主曹大人就是曹寅,“香林寺”匾额是康熙皇帝重新命名并题写的。此外,吴新雷还参与了曹雪芹家庙万寿庵及水月庵遗址的现场察勘论证,撰写了《曹雪芹家庙万寿庵遗址的新发现——附考水月庵遗址》一文,该文说:“水月庵与万寿庵遗址的考实,也说明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家庙的描述,是有其真实的生活基础的。” 再如,《红楼梦》中的贾家养了个戏班子,书中有不少演员生活与演出活动的生动描写,其实这也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吴新雷对苏州织造府掌管戏班的情况作了调查,他在《苏州织造府与曹寅、李煦》一文中谈到“曹寅在苏州二年半,对昆曲甚为熟悉,不仅自备家庭戏班,而且还从事戏曲编剧”。现存《北红拂记》《表忠记》《续琵琶》和《太平乐事》四个剧本就是曹寅创作的。曹雪芹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很自然地养成了对戏曲的热爱,杂优伶中,时以演剧为乐。“正因为这样,《红楼梦》在描写家备童伶女班和演出剧目时,都能出色当行,事事贴切。”“由此可见,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绝非凭空杜撰,而是有现实生活的深厚基础并富有时代感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