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的结尾当然是花样百出、千变万化的,不会有什么模式,更不应有什么定式。但是,也不排除可以把它归纳为若干“类”。比如细节化,就是其中的一种。试以我的《咸咸的乡愁》为例: 从小在海边长大,吃着鱼长大。 当然是最贱价的鱼,比如“狗母”,面目狰狞,浑身是刺。 当然是腌的,新鲜的吃不到,也吃不起。 之后几十年一直在外地晃荡。远离大海的城市,吃鱼是遥远的挂念。 每次返回家乡,母亲总说我脸黄肌瘦,一定是缺少鱼腥。 吃了几天海鱼,面孔果然就圆润起来。 好在后来我又在海边的城市生活,也告别了穷酸,鲜鱼成了餐桌的必备。 可是鱼档里很难找到“狗母”了,价钱太贱,摊主都不愿进货。 更难见到这种咸鱼,据说也很少人腌制了。 只能把它寄存在我的挂念里。 寄存在远方的故乡,及更远的童年里。 写到这里,打字的手便停了下来。似乎可以结束了,我甚至顺手写下了写作日期(2015年3月13日),准备搁置几天后再来修改。静坐了5分钟,一想这样不行,此诗显得太平,太简单,太单薄,太空泛,还可以写得具体一点。于是,加入了这样一个细节: 有一次,好不容易才买到这种鱼,让我吃得兴高采烈。 儿子却不小心遭到鱼刺攻击,由此坚决不再伸出筷子。 这个细节是从生活中来的,事实上发生过这样的事。写到这里,自己醒悟过来,顺利地收笔作结。结尾应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 有什么办法呢? 外地出生的人,我很难把他带回故乡。 更做不到,带到我的50年前。 写完自己觉得还算满意,想表达的意思总算完整地表达出来了。前后相比,可看出有这么一些好处: 1.深入了,也深刻了。一具体,就深入。从面到点,到局部,到细部,到个别,到立体,更加可见,可感,印象更深了。一深入,它所包含的意念、感悟,也就更深刻,更引人深思了。不但暗示了乡情的由来,又进而暗示了乡情淡薄的由来,从而揭示了有无与故乡同甘共苦的经历,是乡愁的有无及浓淡的关键。没有这一个细节,是无法达到这一刻度的。 2.更丰富与丰满。有了对比,两代人的不同态度与感受更加鲜明,想要强调的更加突出了。加入这一细节,使诗的内容更丰富了。这样,也让诗的情感更丰满。不但有老一辈的情感,有后一辈的情感,又有由此产生的老一辈的无奈与忧虑,有层次,有波澜,增强了诗的感染力,更能引发联想与回味。 3.更生动,更贴近,更亲切。这一细节的加入,使诗的表达更生动,反映的生活更真实,与读者的经历更贴近,让读者的感受更亲切,更易引起触动与共鸣。 总的说来,细节化,也就是具体化,深入化,它可以让内容更丰富,情感更丰满,思想更深刻,作品更厚实,更令人回味。放在结尾,更能产生这样的效果。 用一个细节作为诗的结尾,以往我也多次用过。而这次通过在结尾增加一个细节,及对前后两种写法的对比,使我对这种细节化结尾的方式,有了新的认识。为此记下这些心得与体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