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如何创作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报 谢拓 参加讨论

    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公开发表。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在文艺创作上,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这为我们的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只有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完美统一的文艺作品,才称得上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
    首先,思想性是指艺术作品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符合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能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美德、讴歌伟大时代,给人们以鼓舞和引领。作家和艺术家在创作文艺作品时,要有担当意识,努力去歌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其次,艺术性是指艺术作品能够以较好的艺术形式表现出作品内容。思想性再高的艺术作品,如果没有较好的艺术表达,就算不上好的文艺作品。事实证明,那些标语口号式的、政治报告式的文艺作品,难以赢得人民大众的喜爱,也不会成为真正的文艺精品。最后,具有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艺术作品,也一定具有观赏性。真正的艺术精品,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作品。部分文艺作品只追求形式上的新、奇、怪、异,欠考虑作品的思想性,也许暂时会获得一些赏识,被戴上“创新”的“桂冠”,但在喧嚣一时后,很容易被人们淡忘。因此,文艺工作者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是党和政府发展文艺的基本路线,也是正确艺术观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中国共产党对文艺的一贯要求。早在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发展文艺的基本方针,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不能动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自觉抵制不良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努力创作出兼具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文艺精品。
    二是要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文艺创作方法有百条、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艺工作者要创作出无愧于民族、时代的文艺精品,就要到人民中去,到生活中去,与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与人民打成一片,虚心向人民学习,虚心向生活学习。在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过程中,发现、歌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只有“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才能创作出真正受人民喜爱的优秀作品。
    三是要勇于担负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文艺工作者要担当好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就要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和借鉴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创作出具有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歌颂伟大时代和人民的艺术精品,从而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今天正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充满希望的时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担当好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的神圣职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创作出更多的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
    (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思政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