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重申与弘扬现实主义的必要性(聚焦现实主义(1))(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人民日报 杜飞进 参加讨论

    重申与弘扬现实主义是民族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中谈到了当前我国文艺创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比如“抄袭模仿、千篇一律”“胡编乱写、粗制滥造、牵强附会”“热衷于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等等。分析起来,这些问题的产生,大多是因为创作与现实生活、创作与创作对象的关系出了问题。缺乏现实主义精神,缺乏对社会现实的关照、了解和认识,即使技巧再好、方法再新,其作品也只能架空现实背景,架空历史环境,架空细节再现,成为所谓的形式游戏,甚至文化垃圾。
    我们身处一个伟大的历史变革时代,国家和民族奋发图强,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崛起,整个文明形态正在重塑。记录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表现这么重要的历史进程,探索这些丰富奇妙的体验和经验,是我们这个时代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百年不遇的机遇,也是神圣光荣的责任。作家艺术家不仅要在场,而且还要站在高处,站在前列,通过文艺创作倡导时代风气,引领社会发展。也正是站在表现时代、引导历史发展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作家艺术家社会功能的明确定位,也是对作家艺术家队伍“神圣性”的殷切期待。在中外文艺史上,作家艺术家都是作为“使者”“言者”出现的,作家艺术家先天具有神圣的责任,不是也不应把自己等同于普通人。那么,怎样才能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呢?只有了解时代,抓住时代生活的典型和规律,才能引领风气。对于作家艺术家而言,第一要务是了解时代,深入生活,始终站在现实的大地上,抬头看望远天。表现在文艺创作中,就是要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的有机结合,在把握社会现实本质的基础上,放飞想象和情怀的翅膀。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者的关系中,现实主义精神依然起主导作用。
    那么,什么是文艺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精神呢?我们是不是可以用这样一段话概括:文艺创作坚持关注人类实践,关注社会现实,关注时代生活,通过对生活现场的观察,了解和把握客观现实中的新事物、新规律、新趋势,并通过艺术形象的提炼和塑造,努力真实、详尽、准确地书写和记录人类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和精神心灵。
    坚持现实主义精神,要紧紧抓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倡导时代风气”这些关键词。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但在现实的文艺实践中,这个“基础”往往被忽略甚至忽视。也正是站在这样一个立场上,面对这样一种现实,我们今天需要特别重申与弘扬现实主义精神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需要坚持,也需要弘扬和发展
    今天,我们尤其要坚持现实主义精神,推动现实主义成为文学创作的主音主潮。一方面,既往的历史实践充分证明了现实主义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另一方面,现实主义的缺席必然导致文艺与生活、与人民的关系疏远,从而使文艺描写现实、记录历史的重要功能被削弱。众所周知,现实主义的优势在于与历史在一起,与时代在一起,与人民在一起,与民族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做到这些并不容易,作家艺术家需要克服惰性,向生活学习,回到生活现场,既要有情感,还要有行动,介入生活,懂得和理解文艺的特殊功能,通过各种文艺实践表现生活、干预生活。这也就是鲁迅先生当年呼吁的“为人生”的文艺。为人生的文艺,必然是胸怀人民的命运和前途、面向现实和历史的文艺,这样的文艺作品才会打动人,才会传之久远。
    重申现实主义,坚持现实主义,还要弘扬和发展现实主义。创新理念方法,讲好中国故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19日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对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提出的明确要求。这个要求同样适用于当前我国的文艺实践。任何一种理论和方法,在使用过程中都要与发展了的现实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自身的丰富和发展,这样的理论和方法才会有持续的生命活力。
    现实主义在弘扬和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两个问题需要从理论层面加以解决:一是如何处理好局部真实与整体真实的关系;二是如何处理好客观真实和主观想象的关系。如果其中任何一个问题没有得到正确解决,那么现实主义就难免会陷入片面或误区。
    弘扬和发展现实主义,一定要有历史精神,要善于运用辩证法。比如人们常说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就是指实践过程中容易犯的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认识、理解和表现现实,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不仅尊重局部经验,还需有全局观,在呈现生活真实的同时,处理好局部与全局、光明与黑暗的关系。具体地说,对于生活中的阴暗面如何表现,历史人物和历史题材怎么处理,这些都是现实主义创作常常碰到的问题。任何一种社会现实,只有放在历史的坐标中去衡量去判断,对于这种现实的本质的认识才能更加科学、更加准确。坚持历史精神和历史意识,现实主义创作也才能做到既实事求是,又把握社会发展趋势,从而引领时代生活的风向。
    弘扬和发展现实主义,还要坚持文艺自身特质,处理好文学性与真实性也就是艺术想象与生活真实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有人主张放弃艺术想象,也有人主张“主观现实主义”,争论不断,各执一端。但我们认为,现实主义无论怎么开放,怎么创新发展,有一个基本立场必须坚守,这就是要坚持用生动典型的形象和具体细腻的细节讲述中国故事。坚守住了这一立场,实际也就坚守住了文艺表达的特质。
    我国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因而必然对现实主义创作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尽管在弘扬和发展现实主义这条路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需要回答,但是我想,只要我们坚持现实主义精神,尊重社会现实,尊重文艺发展规律,就一定能够创作出与今天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相匹配的文艺作品,打造出属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文艺高峰。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