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孙建国:里下河文学的童年叙事(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孙建国 参加讨论

    曹文轩、黄蓓佳、祁智的儿童文学书写
    新时期以来,里下河文学的童年叙事,创作主体在言说童年时,都带有或浓或淡追怀过往童年的心态。在都市话语日益喧嚣的今天,里下河文学童年叙事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抽象的精神意义,是心灵中的仁爱、纯洁、温暖等信念之乡;二是具体的地理意义,是文本中的湿润、古朴、醇厚等里下河风情。
    上世纪80年代,盐城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第一个明确提出:“孩子是民族的未来,儿童文学作家是民族性格的塑造者。”这种提法,突出了作家的主体意识。这位在里下河水边长大的学者型作家,自小就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童年好像土壤,从这里生长出的真诚、悲悯、温馨和人性的伟大与光彩,让曹文轩迷醉不已,甚至连这里的歌声都是湿漉漉地沁人心脾。《草房子》中,桑桑在白雀姐姐门前高叫的连锁调《一颗星,挂油瓶》;《芦花鞋》中,葵花跟奶奶学唱的《四月蔷薇养蚕忙》;《山羊不吃天堂草》中,明子用正在变声的嗓子唱的《正月里正月正》……它们能让孩子充分地抒发心中的快乐和喜悦,倾吐心中的苦闷和孤独。作者以悲悯、高雅的情怀,睿智、人性的表达,以及温润、真纯的追求,为里下河文学高擎起“以善为美”的美学旗帜。
    在里下河作家作品中,乡村并不总是呈现出一幅幅安宁、美丽、祥和的理想图景,也会展现出严酷的一面,有纷扰、暧昧、苦难和抗争。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黄蓓佳,以一个女性作家的良知告诉人们,童年不都像万花筒一样绚丽多姿,生活也不都像新娘一样披上温情脉脉的面纱。对儿童爱之深切,才会引导儿童直面惨淡的人生。她的第一部小说集《小船,小船》,闪动着苦涩而纯净的童心,也或浓或淡地画出了里下河社会的影子。《遥远的风铃》透过初中生林小芽的眼睛,讲述了江心洲的世事沧桑和人性沉浮。《今天我是升旗手》讲述的是少年肖晓在追求自己理想当升旗手的过程中经历的痛苦蜕变。在《童眸》中,黄蓓佳尝试写出各种人性的恶、各种人性的善、各种人性中闪光的地方,用儿童视角来表达她对这个世界的爱恋、悲伤、刻骨的追思和温柔的批判。
    祁智的儿童文学,也特别注重融入里下河元素。他的长篇小说《呼吸》《芝麻开门》、长篇童话《迈克行动》,都深受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尤其是长篇儿童小说《小水的除夕》,作者追摹自己的童年岁月和遥远的故乡风景。祁智以小水的故事,讲述曾经的成长、分离和期盼,用文学的手法梳理留守儿童这一独特的社会群体的生存状态、心理特征等,对当下优越环境中的独生子女尤具启迪意义和积极影响。作者心静如水又饱蘸深情,巧妙地运用儿童视角,用温暖的笔触留驻飞一样逝去的年代的故事,在安排人物命运时抱朴守拙而暗含悲悯。作者告诉孩子们,长大是一件快乐的事,也是一件辛苦的事。长大的过程中,有很多秘密,有很多巴望,有很多分离,也有很多团聚。你得像“小水”们那样,经历过、体验过,才能跨进真正的人生的门槛,才能见到远处熠熠的光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