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如若林黛玉遇到武亦姝……——中国古代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汇报 童薇菁 参加讨论

    古时最可爱的创作时期,要数盛唐
    受 《中国诗词大会》 的影响,《唐诗三百首》 成为近期走俏的书籍。虽然影响因子最高,但清代人编纂的 《唐诗三百首》 其实是一部蒙学书籍,根本入不了大家的法眼。在陈尚君看来,从《唐诗三百首》 入门,想要更进一步,可看清代沈德潜编选的 《唐诗别裁》,再要提升,明代高棅的 《唐诗品汇》 也不错。
    千百年来时代迁移,诗词文化走向两极,一种走进市井,一种走向高端。“文化是普及了,但社会主流人群的阅读趣味却每况愈下,明清流行的佳作,和唐宋两代所标榜的已然不同了。”陈尚君说。
    例如,唐宋两代没有人认为李白的《静夜思》 是佳作。同样写月下的思念,李白的 《玉阶怨》 获得文人们的极力称赞,“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全诗没有一句直白的思念,却描绘了一个高雅女士在秋月下徘徊,夜深而不能离去的朦胧场景,孤独的情感通过水晶帘、月光这些意象浪漫神秘地勾勒了出来。望秋月是为谁? 都不必说了,但这种情怀是绵邈而悠长的。“这种复杂的诗意和含蓄的意境,未必是明以后的文化所能理解且接受的。”陈尚君说。
    中国诗歌,历来有“言志”“缘情”的两大主流方向。历史流转中,“缘情”一步步退出了中国诗歌的主流表达。将古今70种选本区分开来便会发现,如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岑参 《走马川奉送封大夫出征》、骆宾王 《在狱咏蝉》、白居易 《琵琶行》 等都是近代以来特别推崇的作品,但古人的认识没有那么“崇高”。“最可爱的创作时期要数盛唐了。”陈尚君介绍说,李白是那个时代享受一切人生的代表。他的享乐人生,包括游山玩水、建立功名等各个方面,社会可以包容诗人们的锋芒与棱角,在那个阶段唐诗类型层出不穷、格外丰富,是为盛唐气象。
    诗词文化是一个幽深的宝库,走得深了,自然而言会有些惊喜的发现。比方说,白居易其实有点过于世故,他创作的大量诗歌都是为了应酬,那些体面的文字好像在说“天气好好啊”这样的客套话。而孟浩然内心一点儿也不平和,仔细品味他的诗“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他的心里面转角藏着峥嵘。“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首诗,现代人大多解读为遇见春天的惊喜,但在宋版 《孟浩然诗集》 中,保留的原题却是 《春晚绝句》,写的是暮春醒来惜花伤春的感受,只是现在的读者大多忽略了这一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