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漫说“非虚构”(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彼得·海勒斯的《寻路中国》让“非虚构”在中国大陆得以普及化。他在《我的老师麦克菲》中谈到有关“非虚构”的定义:“这种体裁至今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名称。一些人称之为‘记述性非虚构作品’、‘创意性非虚构作品’、‘文学类非虚构作品’或‘长篇新闻报道’。”在他看来,“非虚构”以否定的句式下定义,本身就是个奇怪的词。但普林斯顿大学“非虚构写作课”的教授约翰·麦克菲强调:名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几十年来——事实上,近一个世纪以来——这类作品在美国愈加受人重视。
    在我国,“非虚构”近年来逐渐成为一种现象和潮流,大约开始于2010年《人民文学》编辑部首倡的“行动者计划”及其开辟的“非虚构”专栏。不少作家有意抛却文学的虚构性,从书斋中“出走”,来到都市企业、民居民宅、田间地头,甚至埋头于历史卷宗,以田野调查的方式记录现实生活中某一群体或个体的口述或记忆。这种“走向民间”、“以写作见证时代”的风气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写作潮。在当下中国,非虚构介入现实的方式及其表现对象的特殊性,在于对被淹没真相的重新发现、对被遮蔽现实的去蔽,而不在于情节是否生动、想象力是否雄奇。当通向真实的通道并不通畅时,作家试图用一种新的语言、新的对话方式,或者一种新的体验方式完成文本的意义和结构,是一种曲径通幽的意义呈现。
    事实上,非虚构倡导者和部分写作者对于这一概念本身的包孕的内涵有较为清醒的自觉。他们以较为清晰的口号和栏目标举“见证者”、“亲历者”、“记录者”的身份,以免陷入与其他文类的纠缠,认为与传统文学纯粹“虚构”的区别在于,非虚构也是一种抵达真实的方式;它与以“重大事件”为中心的新闻式的写作和对“时代报告”重大题材为主的“报告文学”之间的差异在于,发现、见证、记录那些被时代洪流所遮蔽的暗流涌动。这样的自觉和争论在美国、法国、英国、匈牙利等国家已讨论过,并不是新鲜话题。我们关于非虚构的讨论却迟来了半个多世纪。
    总之,渴求真实的诉求反映在文学上,便是当下中国文学非虚构写作勃兴的真实动因。在中国,非虚构虽是舶来品,但大众对真实的渴望却由来已久。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使非虚构的概念和观念是舶来的,也将经历有效的中国化过程。倘若我们能像印裔英国作家奈保尔那样,以惜字如金的态度对待非虚构写作,中国有理由出现更多高品质的非虚构作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